【历史】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普通班)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普通班)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普通班)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 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 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 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凯恩斯不主张把所有经济生活都控制在政府之下,也就是说他主张国家干预但也不认为国家可以把所有经济活动纳入自己的范畴,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排除自由经济,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 社会保障政策 B. 强大的国防体系 ‎ C. 劳动安全保护法 D. 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t符合“安全网”的理解,故A项正确。‎ ‎3.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了知识经济兴直的影响。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BC三项表述的内容都包含在D项之中,故答案选择D项。‎ ‎4.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中“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可以看出这符合新经济政策中,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斯大林体制;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 A. 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 B. 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 C. 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 D.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思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意。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属于政治策略,与新经济政策不符。因此A项错误;吸收外来资本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不属于新思路。所以B项错误;推行企业国有化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 ‎6.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 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C. 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D. 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答案】C ‎【解析】1932—1933年为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其中农业集体化政策以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故C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说法错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不应该过于牺牲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说法错误,高度集中的经济建设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形成,故B项错误;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为表象而非原因,故D项错误。‎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 C. “斯大林模式”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C ‎【解析】由“在西方的经济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可知此时应是20世纪30年代初,此时苏联正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斯大林模式。A、B两项时间不符;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8.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 年份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单位: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单位: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③适应了苏俄的国情 ‎④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的产量不断增长,由此可说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国情,①②③说法正确;完成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项,排除ABD项。‎ ‎9.下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洋洋。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 ‎②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③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A. ①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可以看出,美国在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优势明显,因此①正确,选项A正确;漫画主旨反映不出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经济扩张的阻止,②错误,③与漫画无关,因此选项B、C、D排除。‎ ‎10.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两人执政期间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们的改革对苏联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 都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B. 开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 C. 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D. 改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在一度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ACD均是其共同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B。‎ ‎11.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进程,其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 ②受到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 ‎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联系日益密切 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同时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出于安全考虑,西欧各国走向联合。从经济角度看,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也使得欧洲走向联合。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欧洲要想实现重振,必须实现联合,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概括不全,排除。‎ ‎12.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 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 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 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材料没有反映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是错误的。所以选D。‎ ‎1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都被跨国公司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地位,由此可知,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选项C正确;选项A与材料中“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不符,排除;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的扩张,选项B排除;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 ‎14.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安徽省政府2008年推出了一个大规模的巢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相当于150多亿美元在环巢湖地区的城市城镇兴建污水处理系统。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关贸总协定 ‎【答案】B ‎【解析】我国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建设,应该向世界银行申请货款,故B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涉及金融货币的汇率问题,故A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组织,故C错误。关贸总协定也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故D错误。故选B。‎ ‎15.《明夷待访录》写道:“古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表明作者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众治”‎ C. 提出君臣平等 D. 认为工商皆本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表明作者反对君主专制,A项正确。“众治”是指不是一人专制的治国方式,但与材料强调反对君主专制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君臣平等的信息,而是强调作者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工商皆本的信息,而是强调作者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 ‎16.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 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B. 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 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D. 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滋润万物而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可见孔子的山水观强调的是其启发教化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提取不出山水的灵性,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以及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B、C项。‎ ‎17.《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 亟需确立皇权的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体现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不是材料的主旨。战国时期没有皇权的专制,也不符合儒家的主张。排除ACD。‎ ‎18.南宋学者黄斡在《朱子行状》中指出,“自周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由此可见,黄斡认为除孔子外,对儒家经典贡献最大的是 A. 孔子和荀子 B. 孟子和朱熹 C. 孟子和二程 D. 二程和王阳明 ‎【答案】B ‎【解析】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选于黄斡的《朱子行状》,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因此黄斡认为除孔子外,对儒家经典贡献最大的是孟子和朱熹,故B项正确,A项排除;二程和王阳明都不符合材料,故CD项排除。‎ ‎19.下面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天人合一思想 形体上 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意识上 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 政治上 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 A.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 “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 “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答案】C ‎【解析】“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体现出意识上的天人感应,故A项正确。“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体现出生理上“天人合一”,故B项正确。“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体现出政治上“天人合一”,故D项正确。“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是指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20.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下列观点出自王夫之的是( )‎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 “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 ‎【答案】D ‎【解析】“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是王夫之有关哲学思想的论述,故D符合题意;“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主张,A项不符合题意;“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是黄宗羲的思想,B项不符合题意;“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是顾炎武的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 ‎21.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 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 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 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 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从哲学本质上来说是唯心主义,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积极倡导唯物主义,所以二人思想差别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表述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开启了以个体研究为重点的先河,第一次尝试解决“我是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他们的思想 A. 体现雅典民上政治特征 B. 否定神的意志高于一切 C. 表明人类自我精神觉醒 D. 强调社会普遍道德标准 ‎【答案】C ‎【解析】根据“我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可知突出了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表明人类自我精神的觉醒,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文思想的产生,而不是民主政治,故排除A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重视人并不意味着就否定神,故排除B项;他们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但并不能说明这属于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故排除D项。‎ ‎23.在伦理观上,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孟子也认为“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实行法制和实行人治 B. 民主政治和专制统治 C. 自我节制和专制统治 D. 道德教育和施行仁政 ‎【答案】D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好的道德,用道德教育来扩充人的善性,故选D。从材料来看,没有涉及实行法制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民主政治和专制统治的看法,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自我节制和专制统治的看法,排除C。‎ ‎2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禁欲主义 D. 蒙昧主义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题干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是文艺复兴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故选A;B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CD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所在,排除。‎ ‎25.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 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 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 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 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答案】D ‎【解析】这是普罗塔戈拉在《论神》中的一段话。古希腊智者学派研究的领域则转移到“人”本身以及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上,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AB错误;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因此C错误。材料中心意思就是强调神不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内。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 ‎26.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事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可知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导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礼法并用。‎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 ‎【解析】‎ ‎(1)材料“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史实可直接归纳出如下内容: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仁义、礼法并用、王道和君舟民水。‎ ‎(2)第一小问“胜利”,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指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二小问“改造”,根据所学可知,汉代董仲舒将阴阳家、道家、法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也使儒学本身神秘化。‎ ‎(3)第一小问“时代气息”,回顾课本知识,结合明清时期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的主张作答即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第二小问“背景”,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