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零培)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零培)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文科零培)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项符合题意,故选B;A、C、D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 ‎2.《论语》颜回第十二记载: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据此可知 A.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同 B. 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 C 齐景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 D. 孔子的主张得到齐景公的赞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知,齐景公是赞同孔子的上下尊卑的主张的。故选择D;“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A;“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不能全面的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B;材料只涉及齐景公问政孔子,不能推出“齐景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结论,故排除C。‎ ‎3.汉代存在着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今文经学认为《六经》为孔子本人所作,治学倾向于阐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倾向于研究《六经》本意。今古文经学之争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持续了200年之久。古文经学之争说明 A. 百家争鸣得以恢复 B. 董仲舒新儒学排斥今文经学 C. 三教融合已现前奏 D. 儒学地位的确立是重要诱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古经文学之争侧面反映了儒学奠定正统地位,受到学术界重视,故D项正确;A项,古经文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正宗地位的争论,与百家无关,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董仲舒适对古经文学的态度,排除;C项,题干只涉及儒家学派之争,未涉及佛道,且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排除。‎ ‎4.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理学与心学代表齐聚信州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陆九渊在会上批评了某位思想家的主张:“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以下属于陆九渊所批评的思想家的主张是( )‎ A. 事异则备变 B. 弱者道之用 C.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答案】C ‎【解析】由所学过的宋明理学的知识可知,“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批评的思想家是朱熹,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故选C项;A项出自韩非子的《五蠹》,体现了法家要求变革的思想,排除A项;B项出自老子《道德经》,体现了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的思想,排除B项;D项是李贽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批判,排除D项。‎ ‎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A. 科技发展推动理学发展 B. 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 C. 理学思想依据客观规律 D. 沈括开启北宋理学之源 ‎【答案】B ‎【解析】由沈括“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可知,北宋时期理学思想影响到了传统科技研究,B项正确;材料中是沈括用理学观念研究自然科学,而不是科学的观点在理学中的应用,A项错误;材料中科学借用了理学,不是理学借鉴的客观规律,C项错误;开启北宋理学的是周敦颐,沈括是科学家,不是理学家,D项错误。‎ ‎6.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由此可知,顾炎武 A. 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 B. 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 C. 强调实行“众治”的优点 D. 分析了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 ‎【答案】A ‎【解析】根据“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可知,顾炎武认为君主和官员都是服务于人民的,反对“君贵民轻”,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故A正确;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众治”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政局动荡的内因”,排除D。‎ ‎7.有学者评价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斗,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古希腊 A. 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 强调人神互通 C. 人文精神色彩浓厚 D. 重视神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荷马将伟大众神的形象描绘成为与世俗普通民众具有共同的特征,体现了对人性的赞美,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反映文学成就的繁荣,排除;B项,题干强调伟大众神与世俗人类无异,而非人神互通,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体现重视神的作用,排除。‎ ‎8.古代世界的人们认为“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的内心也是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知道精神与肉体不可能天然地统一,更加注重个体人性的光芒,于是“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还需要拥有完美的内心”成为当时“理想人”的标准。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B. 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C. 人们宗教信仰的改变 D. 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古代对肉体与灵魂的完美统一到文艺复兴更加注重内心的完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人们对人的价值的更高追求,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不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抛弃传统艺术,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并未改变宗教信仰,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关系,排除。‎ ‎9.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作者意在强调 A. 理性思维带来自信自主 B. 天主教统治的极权蒙昧 C. 启蒙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D. 思想启蒙阻碍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从启蒙运动的目标和结果严重对立,世界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结合所学可知,作者在强调启蒙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灾难,不是“自信自主”,A项不符合题意;作者所谓启蒙运动“胜利”导致的灾难,不能启蒙前的教权和蒙昧,B项错误;作者没有全面否定启蒙运动,而是辩证评价,认为其在进步时有不足,D项错误。‎ ‎10.《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的活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对这一材料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 ‎①毕昇发明了木活字    ②木活字的起源可追溯到宋代   ‎ ‎③北宋印刷术较落后    ④毕昇是中国印刷术的创始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毕昇发明的活字之所以不使用木材为活字的材料是因为木质纹理有疏有密,沾水后会导致高低不平,所以材料不能证明毕昇发明了木活字,①错误;材料讲毕昇之所以没有用木活字的原因,说明当时宋朝已经有了木活字印刷,②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印刷术,所以③错误;印刷术有活字印刷,还有雕版印刷等,所以材料不能判定毕昇是中国印刷术的创始人,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对材料解释不确切,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据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被创作出来,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朝,每个朝代都有对应的历史演义小说出版,而且有的还有好几种版本。这表明当时 A. 商业出版迎合了市场需要 B. 活字印刷技术得到普及 C. 世俗文化整合了价值观念 D. 历史小说创作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出现历史演义小说刊行的盛况。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兴盛,商品流通扩大,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出现,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小说刊刻是否应用了活字印刷技术,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技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未得到广泛普及与推广,也没有取代雕版印刷术;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价值观念的整合;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历史演义小说刊行的盛况,但并未通过比较说明其成为主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自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过程是不可逆的、随机的,非生命系统也有类似生物进化的、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行为。这表明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 B. 良好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归宿 C. 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相互交融 D. 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这说明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故答案为D项。仅凭题干信息不足以说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排除A项;“良好秩序”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人文情怀”的信息,排除C项。‎ ‎13.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A. 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 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 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答案】B ‎【解析】题干“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说明互联网的影响除技术进步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根据所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社会交往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等,总之,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故答案为B项。该项包含在B项中,排除A项;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的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一块界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指 A.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B. 英国通商要求得到满足 C. 中国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农业转变 D. 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始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判断,政治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文化上,开始向西方学习,所以A项正确;B项不属于中国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仍然是传统农业,还没有实现向近现代农业的转变,C错误;D项指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 ‎15.19世纪6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电学全书》《格物测算》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 科举制度的改革 D. 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物理学著作翻译较少,在19世纪60年代之后,一系列物理学翻译著作相继出版,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层对于西方技术的学习,故选A项;西方科学的发展无法解释中国前后两个时期学习态度的转变,排除B项;科举制的考查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与科学发展无关,排除C项;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大学广泛建立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6.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制订了《改造联合约章》,其第一条就是“本联合结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实行社会改造”。这表明当时 A.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B.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C.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D.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种“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正确;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是辛亥革命后,A与材料不符;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B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其局限于知识分子,故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说法错误,C错误。‎ ‎17.《天演论制私》按语:“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材料强调的是 A. 民族团结在竞争中重要性 B. 发愤图强救亡图存的必要性 C. 敢于竞争倡言开放的积极性 D. 肯定人与自然争胜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材料认为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民族团结则能生存,民族分裂则会灭亡,故选A项;材料认为民族团结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方式而非强调救亡图存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鼓励言论开放自由,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D项 ‎18.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 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 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 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 意识到洋务运动局限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官员认为清政府应该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等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开放了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要求,并非是学习日本政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1921年,孙中山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认为“马克思主义里面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而自己的三民主义才是“造成新世界之工具”。“共产之在苏俄行之,而在中国断乎不能”。此言论表明孙中山 A.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 C. 不愿联俄联共 D. 主张发展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思想不适合改造中国,说明他仍然坚持资产阶级思想改造中国,故B正确;A与题意不符;C与事实不符,孙中山是联合俄国;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故D错误。‎ ‎20.“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精神穹宇方面的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井冈山创业时期,共产党就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精神穹宇基本框架。”材料中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 A.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C.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D. 克服了王明等人“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井冈山”“结合中国国情”可知材料中所说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指的是中共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选项A正确;北伐战争推动国民革命走向高潮,且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中井冈山创业时期不符,排除选项C;遵义会议克服了王明等于“左”倾错误,与材料中井冈山创业时期不符,排除选项D。‎ ‎21.“中国的教科书获得了一个契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被表述为‘政府+’,认为这是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一“契机”在 A. 中共二大 B. 中共八大 ‎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解析】列宁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992年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者的共同点体现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故选C项;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此无关,排除A项;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22.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A.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学习工科人数最多、比例最大,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因此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我国当时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能反映工科人数最多的原因,排除。‎ ‎23.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这次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 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意义,体现了当时中国核技术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D项中“形成”表述错误,排除D。‎ ‎24.1953年8日,艾青在《文艺报》上发表的《谈中国画》一文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文艺报》上突然出现了俞剑华等一组针对此文进行批判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正确方针的提出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 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 中国画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时隔三年后”指的是1956年,1956年提出了“双百方针”,在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所以开始出现对此文的批判文章,A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1954年宪法的确立和该文批判文章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中国画创作风格的问题,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公孙衍、张仪也通过过人的辩术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风云人物。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子”“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食客都达3000人以上。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任何人都可以应声而起。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者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中,穿着破烂衣服、被称为叫花子的狄开俄波利斯也走上讲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除了少数走上讲坛的人,台下的数千名听众也可以自由行使他们的发言权,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把演说者直接赶下台。‎ ‎——摘编自崔丽娜《演说自由与雅典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演说与战国士人游说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1)原因: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变动;各国变法,重视人才;私学教育发展,学术下移。‎ 意义:推动各国变法,为各国提供了后备官僚人才;百家争鸣,推动文化的繁荣;自尊自主精神,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品格,影响后世。‎ ‎(2)差异:士人参政主要是游说君主;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发展倾向。‎ 公民演说主要在公民大会等场合;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时代风貌。‎ 原因:直接民主,城邦政治繁荣;工商业经济发达;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涉及的时代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得出答案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变动;根据材料“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得出各国变法,重视人才;根据材料“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得出私学教育发展,学术下移。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得出推动各国变法,为各国提供了后备官僚人才;根据材料“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子’‘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得出百家争鸣,推动文化的繁荣;根据材料“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得出自尊自主精神,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品格,影响后世。‎ ‎(2)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可得出士人参政主要是游说君主;根据材料一中“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得出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发展倾向。根据材料二中“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得出公民演说主要在公民大会等场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演说是为了适应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得出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时代风貌。第二小问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受到城邦体制、工商业的发展和早期人文主义的起源的影响,不难得出原因直接民主,城邦政治繁荣;工商业经济发达;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美国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所撰《世界:一部历史》中的《技术与帝国主义》 ‎ 工具与技术 ‎ 研制的地区/发明的时间 ‎ 结果 ‎ 经纬仪的发明 ‎ 英国/18世纪70年代 ‎ 可以准确定位经线,从而提高远距离航行的安全性;有效确定航线。 ‎ 炼钢技术 ‎ 英国和西欧/18世纪40年代—19世纪 ‎ 冶铁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产品、更有效的小型枪支和火炮 ‎ 步枪和后填火炮 ‎ 英国和西欧/19世纪40年代—1900年 ‎ 结合使用更好的材料以提高武器制造的水平。 ‎ 热带制服 ‎ 英国和西欧/19世纪50年代—1900年 ‎ 可以提高机动能力,提高殖民军官和行政官员在热带地区生活的舒适程度。 ‎ 奎宁药片、粉剂及其他药品 ‎ 欧洲/1750—1850年 ‎ 用来抵御疟疾;帮助提高欧洲及亚洲殖民行政官员和士兵的机动能力。 ‎ 蒸汽动力 ‎ 英国/1769年 ‎ 驱动船只、铁路,速度大大超过风动船帆或陆地马拉车辆。 ‎ 机关枪 ‎ 欧洲/19世纪60年代—1900年 ‎ 可以在亚非拉地区消灭抵抗殖民主义者的土著居民。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要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十八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例如,经纬仪的发明,可以有效确定航线,从而提高远距离航行的安全性;炼钢技术的研制、冶铁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产品;奎宁药片、粉剂及其它药品的研制,可以用来抵御疟疾等。但是,这些科技发明也为西方殖民者加大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最终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 示例二:技术与军事的结合起到了帝国主义“帮凶”的作用 ‎ 十八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工具与技术研制方面,多与对外的军事侵略扩张结合在一起。例如,炼钢技术和步枪、后填火炮及机关枪的结合,可以生产出更有效的武器。奎宁药片、粉剂及其它药品的研制,也是为了提高殖民地行政官员和士兵的机动能力。这就充分说明了技术与军事的结合起到了帝国主义“帮凶”的作用。 ‎ 示例三:英国在世界近代科技发展中曾走在了最前列 ‎ 由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通过殖民争霸战争,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竞争对手,确立了殖民霸主地位,拥有最辽阔的海外市场。再加上手工工场的兴旺,大批熟练技术工人的存在,所以英国在世界近代科技发展中曾走在了最前列。当时绝大多数的工具和技术的研制与英国有关就是证明。 ‎ 示例四:蒸汽机的研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走在了世界最前列。特别是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能产生巨大万,而虽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这就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销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各地间的联系更便捷,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论题,由材料中工具与技术出现的结果给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得出论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或者“技术与军事的结合起到了帝国主义‘帮凶’的作用”;由材料中工具与技术发明的时间和地区得出“英国在世界近代科技发展中曾走在了最前列”;由材料中各类工具发明的时间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得出“蒸汽机的研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其次,结合所学,从科技对世界的影响、科技创新的区城特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角度并结合材料对其进行阐述分析,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楚,论从史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可补官。 ‎ ‎——摘编自《中国古代教育》 ‎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6%。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 ‎——摘编自《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汉代太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育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 ‎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答案】(1) 中国汉代太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儒家经典教育。(或儒学教育)汉代太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封建官僚。(或政治管理人才)汉代教育产生的社会原因: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2) 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等。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 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 ‎【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可知主要进行儒家经典教育。目的:根据材料“入选可补官”可知是为了培养封建官僚。原因:结合当时中国汉朝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特征来说明。即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2)发展特点:根据材料“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6%”、“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知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等。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和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