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高考冲刺试题(解析版)
固原一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高考冲刺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 “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B. 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C. 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D. 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局面 【答案】B 【解析】 “本大末小,是以能固”,但“本小末大”,即诸侯坐大、王宝衰微,则分封制难以维持,分封制下天子和诸候间的权力结构关系,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褒微的因素,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天子和诸侯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非材料主旨,排除A;CD两项也非学者意在说明的主旨。故选B。 2.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A. 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 B. 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C. 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 D. 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 专职宰相和秘书机构都确保了宰相权力更为集中,可以提高行政效率,D正确;宰相权力的变动是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关系,和地方藩镇无关,排除A;中书门下设置类似六部的秘书机构,与效率相关,与减少决策失误无关,排除B;宰相权力的变化,与宰相出身门阀还是平民无关,排除C。 3.宋代,与“市”制相适应的“城郭”和“乡村”的分工结构崩溃,这不但使原有城市市区面积扩大,而且还催生了新型商业城市,城市供需的中心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网密度进一步增加。这说明宋代 A.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升 B.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相辅相成 C. 城乡一体化局面逐渐形成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格局的调整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不但使原有城市市区面积扩大,而且还催生了新型商业城市,城市供需中心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网密度进一步增加”可知,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旧的城市结构崩溃,推动新型商业城市的出现,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格局的调整,D项正确;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重农抑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低下,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问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宋代城市格局的发展,而不是农产品和手工品产品商品化,B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城市供需中心向农村扩散,但这并不代表城乡一体化,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4.王阳明曾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是也。”他还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他的思想( ) A. 忽视了对先秦以来儒家思想的传承 B. 实现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彻底复兴 C.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体现 D. 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答案】D 【解析】 根据“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自以为是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可知,王阳明主张学问和道不是某个人的专属,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通过“求诸心”即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来获得,故选D项;根据材料“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可知,王阳明认为学问和道不是某个人的专属,无法体现对先秦儒学的传承,排除A项;儒学危机是在魏晋南北朝至宋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形成已经实现了儒学的复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阳明对学问和道的主张,属于心学的内容,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 5.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要办实业,提倡“商战”,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御侮;张之洞也以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这说明 A. “实业救国”成为朝野共识 B. 发展民族工业顺应时代要求 C. 洋务派出现维新变法倾向 D.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洋务运动时期即十九世纪中后期,郑观应、张之洞等人重视工商实业,提倡“商战”,积极创办工厂,筹办铁路等言行,说明发展民族工业顺应时代要求,B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时提出的,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洋务派出现“维新变法倾向”,C项错误;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项错误。 6.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事件 道路 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 旧式农民革命道路 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 戊戌变法 日本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 辛亥革命 美国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南昌起义 俄国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A.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革命道路 B.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C. 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 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A 【解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故选A;革命道路的探索有的是民族矛盾激发的产物,有的则是阶级矛盾的产物,B项错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传统道路到资本主义道路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历程,把这一历程简单地看成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过于片面,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走的是旧式农民革命道路,本质上是违背近代化发展的方向的,故D项错误。 7.20 世纪初,“革命”观念已成为中国言论中“最有力之一种”,很多志士还身体力行,投身革命,如秋瑾提倡“革命当自家庭始”,并于1904年毅然离家东渡日本,实际参与政治革命。这表明当时 A. 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B. 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影响巨大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广泛传播 D. 社会思潮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很多志士还身体力行,投身革命”“毅然离家东渡日本,实际参与政治革命”等信息可知,20世纪初,众多有识之士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离开家庭投身于政治革命,说明社会思潮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社会思潮对民众思想及价值取向的影响,没有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A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8.“一五”计划展开时,苏联专家为中国提供建议,在发展工业化时一定要注意农业问题,重工业一定要腾出份额生产农业机械和化肥,还要保证为农村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业品,以带动城乡物资交流。根据建议,我国对“一五”计划作了一定的调整。这一调整 A. 丰富了经济资源配置手段 B. 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发展 C. 解决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有利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答案】D 【解析】 苏联专家的建议以及我国对一五计划的调整有助于保障农业发展,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正确;资源配置的手段一般指计划和市场,与本题无关,排除A;这一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由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不能完全实现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排除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不仅仅是忽视农业,当时中国经济也未能完全摆脱斯大林模式,排除C。 9.《十二铜表法》之后,罗马又先后立法使平民的地位不断提高,到公元前3世纪,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平民法律地位的确定 A. 表明罗马法体系化的完成 B. 扩大了共和国的政治基础 C. 推动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 D. 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平民法律地位的确定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因此C选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化的最终完成,A选项错误;B、D选项是罗马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影响,在此之前共和国的政治基础和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已经囊括了罗马平民,排除。故选C。 10.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人口数 选邑 100~200人 40~50个 50~100人 14个 20~50人 20个 10~19人 4个 5人 1个 无人 2个 A. 议会改革迫在眉睫 B. 工业革命发展受阻 C. 君主立宪制度完善 D. 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可知当时英国选区数与人口数不相符,因此议会改革迫在眉睫,故选A;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当时英国选区数与人口数不相符,议会改革迫在眉睫,排除B;材料说的是选区与人口数的比例,并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材料中只是19世纪初英国选区情况,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壮大,排除D。 11.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 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B. 被斯大林体制取代具有必然性 C. 背离了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 D. 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无法完成国家工业化这一任务就决定了它被斯大林体制取代的命运,其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被取代的必然性,因此B选项正确;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A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并未背离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C选项错误;D选项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并非该学者的意图,排除。故选B。 12.历史学者黄安年认为,在1969一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雅尔塔体系下美苏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据此可知 A. 美国实力削弱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 B. 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 C. 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 D. 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国际格局突变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出现,因此C选项正确;两极格局完全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与美国实力削弱无关,此时尚未出现,A选项错误;欧洲的联合并未改变美苏的敌对关系,B选项错误;此时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格局,并未发生突变,D选项错误。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第II卷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医学概念之一,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阐述。 材料一 中世纪基督教会掌握着社会生活的话语权,宗教成为人们疗治病痛的主要途径。近代以来,西欧民众诊疗趋向发生很大变化,宗教疗法不再受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 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冲击,宗教医学束手无策,推动了世俗医学发展。为防止疫情扩散,英国政府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基础.上,对患病家庭实行严酷的医学隔离。1578 年英女王授权枢密院编撰《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工作管理,加强隔离和对贫民救助力度。1604 年詹姆士一世颁布瘟疫法令,法令要求疫区必须实施强制隔离,费用通过合法征税加以解决;法令规定英国防疫机制由中央、地方和教区三级组成;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防疫条例贯彻实施。它标志着英国防疫应急机制基本形成。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 材料二中国古代缺乏 真正意义上的防疫制度。清末疫病流行肆虐,中国从西方引入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机制。 ——摘编自李子牧、 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防疫应急机制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在防疫机制的形成过程上的差异,并分析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引建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过程: 进入近代,从宗教医学过渡到世俗医学: 16 世纪末,政府对患病家庭实行医学隔离; 17 世纪初。政府颁布法令。基本形成了防疫应急机制。原因:疫病带来的灾害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近代医学发展;借鉴欧洲其他国家的经验。(2)差异:英国:在世俗医学发展基础上,政府推动建立自上而下的系统的防疫应急机制;中国:受西方影响,在租界示范下,由地方行为发展到国家行为,自下而上,建立系统应急防疫机构。 影响:推动近代公共和相关机构的改革;促进了防疫近化化;有利于近代医学发展和公共卫生意识形成;为近现代卫生防疫提供借鉴。 【解析】 (1)过程:根据材料一中“近代以来,西欧民众诊疗趋向发生很大变化,宗教疗法不再受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16-17世纪英国政府)对患病家庭实行严酷的医学隔离”,“1578 年英女王授权枢密院编撰《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工作管理,加强隔离和对贫民救助力度”,“1604 年,詹姆士一世颁布瘟疫法令……英国防疫机制由中央、地方和教区三级组成……标志着英国防疫应急机制基本形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近代后,英国的世俗医学代替了宗教医学,国家多次颁布法令,到17世纪初,基本建立起了防疫应急机制。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冲击”,“英国政府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基础上”,“宗教疗法不再受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疫病的灾难性影响、借鉴他国经验和医学发展等方面,分析英国疫病应急机制建立的原因。 (2)差异:根据材料一中“宗教疗法不再受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政令大全》”和“詹姆士一世颁布瘟疫法令”,对比材料二中“租界示范效应”,“上海工部局”、“天津都统衙门卫生局”,“地方卫生行政序幕”,“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和“民政部、卫生司、保健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英国在世俗医学发展基础上,在政府推动下,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系统的防疫应急机制不同,中国是受西方影响,在租界示范下,由地方行为发展到国家行为,自下而上地建立起系统应急防疫机构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巡警部”,“民政部”,“保健科”,“检疫科”,“方术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进与建设,推动了近代公共和相关机构的改革,促进了防疫近化化,有利于近代医学发展和公共卫生意识的形成,为近现代卫生防疫提供了借鉴。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自黄茂兴等《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成就与政策前瞻》 结合如图和新中国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论题(任意一个或整体),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并谈及你的认识。) 【答案】论题:“向科学进军”推动了“两弹一星”技术发展。论述:新中国初期,现代科技基础十分薄弱,为此,我国建立研究机构,制定了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坚持自主创新,使我国在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领域相继取得了重大成就。打破子美苏的核垄断、核威胁,巩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也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认识: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取得显著成就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里义新时代,我们既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要优先发展教育;既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也要完善科技人才培训机制;既要优化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也要完善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提高科技人才吸引力。 【解析】 根据新中国科技创新演进历程图可以看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21世纪科技创新的着重点,进行自行拟题,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因此从中选取一个自己能熟悉掌握的时代,从中得出一个论题,然后加以论述。如选取20世纪50年代“向科学进军”这个时间段,联系所学可知此时期制定了两弹一星的规划,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从而得出一个论点:“向科学进军”推动了“两弹一星”技术的发展。结合所学从党制定规划,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工作,从而取得重大成就,提高综合国力进行论述。并且从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要优先发展教育;既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也要完善科技人才培训机制;既要优化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也要完善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提高科技人才吸引力得出对此的认识。回答时候要注意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材料 秦汉时期天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的传统天文学体系。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到汉武帝时,颛顼历渐与实际天象不符,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对掌握季节的需要。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从全国征募二十余人“议造汉历”。 新历在太初元年颁行,是为太初历。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太初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八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改定历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改定历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1)以正月为岁首:引入二十四节气:调整闰月时间:采用阴阳合历(或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 (2)天文学取得长足进步:天文观测仪器的改进;吸收了前人的成就;政府的大力支持。 【解析】 (1)内容:依据材料中“……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等信息可概括得出汉武帝改定历法的主要内容。 (2)原因:依据材料中“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天文学的进步、观测仪器的改进、吸取前人成就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等方面分析说明汉武帝改定历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16.材料 1939年5月23日 ,希特勒决定首先袭击波兰,这将直接威胁苏联的安全。苏联想与英法订立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使希特勒对东西都有所顾及,不敢贸然行动。英法在同希特勒谈判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时,国家元首亲自出马。在同苏联谈判时,却只派小人物,出面乘船前往,行动慢条斯理。在谈判中,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而英法却不对苏联承担任何义务。苏联在同英法谈判,英法背地里却又在同德国谈判,苏联有被英法利用乃至被出卖的危险。为应付不测,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缔约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摘编自苏真《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的影响。 【答案】(1)法西斯国家肆意对外扩张,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英、法、苏三国为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进行谈判;苏联与英法互不信任,谈判陷入僵局:德国极力拉拢苏联。 (2)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推行: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战备时间: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束缚了苏联的手脚。 【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中“希特勒决定首先袭击波兰”、“在同苏联谈判时,却只派小人物,出面乘船前往,行动慢条斯理”、“苏联在同英法谈判,英法背地里却又在同德国谈判”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法西斯国家的肆意扩张,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法绥靖政策的推行、苏联同英法谈判、苏联与英法互不信任,谈判陷入僵局、德国的极力拉拢等方面归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影响:依据材料中“苏联有被英法利用乃至被出卖的危险”、“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粉碎了祸水东引政策的推行、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战备时间、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束缚了苏联的手脚等方面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的影响。 17.材料 王进喜(1923~1970)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大庆油田的开采,结束了我国“洋油”的历史。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并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王进喜因此被誉为“铁人”。王进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摘编自《求是》杂志中《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进喜对我国石油工业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王进喜的事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贡献: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结束了我国长期使用“洋油”的历史;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记录;用身体制服井喷,铸就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2)时代精神:不畏艰难,勤奋实干;积极为国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勇于创新,爱岗奉献。 【解析】 (1)根据材料“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大庆油田的开采,结束了我国‘洋油’的历史。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并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王进喜因此被誉为‘铁人’。” 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结束了我国长期使用“洋油”的历史;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记录;用身体制服井喷,铸就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可以从总结出王进喜的贡献。 (2)根据材料“1960年,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联系王进喜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当时人民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为不畏艰难,勤奋实干;积极为国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勇于创新,爱岗奉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