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考情分析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考情分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的主要目的 2.(2015·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工业化) 3.(2014·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 4.(2014·课标全国Ⅱ,31)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5.(2012·课标全国,3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58年) 1.从考查方式看,近年全国卷命题以选择题为主。 2.从材料形式看,以数据表格或图文史料为主。 3.从考查知识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是命题重点,尤其关注“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013·课标全国Ⅰ,35)中国80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2016·课标全国Ⅲ,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11·课标全国,3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和作用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2·课标全国,3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变化(1992年下海潮) 第23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标提示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 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考点二 探索与失误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1952 ②1953~1957 ③重工业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⑥公私合营 ⑦1956 考点二 ①主要矛盾 ②工业国 ③成功探索 ④八大二次会议 ⑤经济落后 ⑥公社 ⑦经济困难 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⑨1962年 ⑩经济领域 ⑪1973 ⑫全面整顿 [巧学妙用] 构图解史——过渡时期 数据证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农、轻、重投资比例失调。 图解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概念辨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构图解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法1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考题1】 (2016·河南洛阳三模)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 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当时( ) A.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答案 C 『』 “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是解答历史试题的关键。由题干材料“ 抽调两万多人”“汽车制配厂”可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后,D项时间不符。 『』 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法2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考题2】 (2017·海南模拟)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答案 D 『』 “解读史料,获取信息”是高考侧重考查的重要能力。根据题干“1950年,……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发展重工业有渊源。故D项正确。 『』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1)苏联的影响。 (2)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供给制的影响。 (3)与三大改造时期的统购包销有关。 (4)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长制、等级制封建残余的体现。 (5)由新中国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决定。 考法3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史料一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条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 『』 (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和出处来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史料一属于哪一类史料?如何看待这一类史料? 提示 史料:史料一是报纸的新闻报道,属第一手史料。 看待:一方面,即时采访及记录,具有很强可信度。另一方面,报道也会有欠准确客观的地方,使用时须注意是否附带价值判断或观察角度偏窄的情况。 (2)史料二描述了人民公社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状况。根据史料二,说明这一事件有何特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主要原因:国际形势严峻,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理,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史料一中新闻报道的图片属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人民公社化的特点”可从公有化程度、规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形成原因”可从国际环境和领导人主观认识两个方面归纳。 『』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考法4 不同视角认识新中国的“一五”计划 史料 “一五”计划的成就示意图 “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 43.5 29.2 27.3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 史料主要展示了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及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结合史料和所学解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析和分析逻辑清晰) 提示 (1)原因: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影响: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步提高,增强了国防力量;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 解读图示或表格的关键是抓住图示和表格所要表达的核心要义,而图示和表格的名称恰好起到了作用。如本题根据“‘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可以清楚的推知本题史料表述的核心要义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和农轻重的比重问题。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 “一五”计划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实质 (1)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3)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4)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5)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1.(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 图表反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A项正确。冷战格局下,为对抗苏联,美国大力发展工业,英国努力恢复发展工业,B项错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是正确的,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只是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很大并没有衰落,D项错误。 答案 A 3.(2014·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初期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显然是服务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C项、D项不符合当时实际;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 1953~1956年是我国计划经济逐渐确立的时期。根据题干信息“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可知粮食的统购统销实际上是把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故C项正确;1949年至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A项排除;B、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5.(2012·课标全国,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 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并没有发生“急剧变化”,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趋于恶化,材料信息高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故可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看,该评估认为“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而实际上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我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挫折,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 答案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