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1.西周时期,分封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 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变化,可判断分封制度促进了边远地区开发,C正确;西周分封制是奴隶社会时期,不是封建化时期,A错误;分封制度下诸侯的权力较大,很难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B错误;材料说的是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不是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D错误。‎ ‎2.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B.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C.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尽管周天子权威已经动摇(召周襄王参加参加诸侯会议),但是《春秋》仍将其美化表述为“天子狩河阳”,由此可知,《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选B。晋文公的做法是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表现,排除A;这种诸侯会盟仍让周襄王参加见证,说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动摇,但却并未丧失,还是保留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排除C;诸侯兼并战争频繁是在战国时期,而不在春秋,会盟的举行即是证明,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崩溃,解题的关键是咀嚼出“召周襄王参加”和“天子狩河阳”的前后对比。‎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 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冶金技术的进步 B. 宗法观念的消亡 C. 集权政治的趋向 D. 礼乐制度的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古代青铜铭文从西周时期颂先祖、祝愿家族昌盛,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更多地体现政治、经济管理的地域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正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封建国家的集权政治正在发展起来,C项正确;青铜铭文内容的变化,不能体现冶金技术的进步,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法观念受冲击,但并没有“消亡”,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礼乐制度受到破坏,并不是完善,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下列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中心环节。A选项只涉及表象,B、D选项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应选C选项。‎ ‎5.学术界以往采信古代史书注释中解释,认为将“彻侯”改成“列侯”是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讳”。然而,在里耶秦简中保存着一块“更名方”,详细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改“彻侯”为“列侯”,改“内侯”为“轮侯”。这说明 A. 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B. 古代史书注释不可信 C. 考古发现能推进历史认识的变化 D. 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最终是秦简里面的“更名方”给“彻侯”改“列侯”的问题作出了结论,这说明考古发现能推进历史认识的变化,故C正确。A说法太绝对,排除;古代史书要去伪存真,并非一概不可信,排除B;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D。‎ ‎6.下表表明( ) ‎ A. 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B. 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C. 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D. 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被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可知西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郡国和县、乡及聚等,各级政府都设有了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官方教育体系,B项正确;材料只有各级学校,没有强调教育教学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西汉有察举、征召等多种选官方式,进入官学并不是入仕的唯一途径,C项不符合史实;官学垄断教育局面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就已经被打破了,D项不符合题意。‎ ‎7.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与当时抑制商业国策相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表明汉代采取垄断工商业等手段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发展,这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一致,故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工商业,工商食官的局面已经被打破,A错误;材料反映了汉代实行的抑商政策,抑制商业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联系所学汉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分析解答。‎ ‎8.《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C.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氾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时的记载和分析,从本质上讲是服务于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B正确;“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没有强调农业的季节性,A错误;材料中“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等内容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但不是其本质,排除C;“种禾无期,因地为时”“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不能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高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本质反映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特点分析解答。‎ ‎9.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农业技术进步 C. 土地集中加剧 D. 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答案选B。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唐宋时期的经济•经济重心的转移 ‎10.在唐代,纸质图书交易已很发达,有经书、医术、佛经,还有诗人的个人专辑;到宋代,官方出版与民间出版竞相发展,大相国寺就有很大的图书市场,并且兼营字画、古玩交易。这可以反映 A. 商品经济已发展到新阶段 B. 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C. 古代民众的文化素质较高 D. 统治者对文化教育事业重视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因为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图书的价格,故才会出现图书交易民间出版业比较发达的情形,故选B项。市的发展到了宋代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品经济才渐渐地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显然这无法概括唐代图书交易发达的情形,排除A项;图书交易繁荣不一定就表明民众文化素质高,如古代下层目不识丁的民众很多,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文化教育事业重视,排除D项。‎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个作出排除,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11.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A. 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 B. 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 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 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北宋职官体制的调整,“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是根据现实需要为提高效率而调整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北宋是皇帝决策而非集体决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崇文抑武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而非分化事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2.以下“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税收单位:万贯)”反映了( )‎ A. 经济中心在逐渐南移 B. 北宋出现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气象 C.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改变 D. 北宋政府的财政状况得以根本扭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中提供的数据变化,即北宋年间农业税与非农业税的整体和比例一降一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气象,非农业即工商业等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大大增强,B项正确;材料无关南北方区域差异,A项不符合题意;北宋时期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但重农抑商政策仍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政策,并没有被抛弃,C项不符合史实;非农业税的总量和比重上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政府的财政状况,D项错误。‎ ‎13.经济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 事商贾,为 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 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机构 概 况 商部 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 商部 ‎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三: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 ‎(3)根据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 ‎ 评析:它是当时发展封建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赢得优势的需要。它有 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 ‎(2)特点:工商业日益发展(或地位不断提高);借鉴西方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工商业管理;法律体 系不断完善。‎ 影响: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近代化;推动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向近 代工业社会转型。 ‎ ‎(3)新变化:①国家投资比重逐年下降,非国家投资比重迅速上升。②资金来源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 ‎ 原因: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关门建设向对外开放转变。‎ ‎【解析】‎ ‎【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一中一再强调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商业需要控制等,可知材料一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评析: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分析材料一中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等产生的双重作用。‎ ‎(2)特点:根据材料二“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 ,“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清末民初国家对工商业越来越重视,工商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央政府在加强工商业管理同时,借鉴了西方经济管理制度;对经济管理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等特点。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发展、法律体系进步和社会转型等方面分析相关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3)新变化:根据材料三《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表格,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组成部分的数据变化,概括得出国家投资和非国家投资比重的两种趋势。再融合整个表格,得出资金来源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结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当今经济体制的重大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武则天评价变动的部分情况 ‎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示例:‎ ‎(1)时代需要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2)角度立场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3)历史观念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4)社会思潮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5)史料占有程度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示例一 论题:时代需要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论证:武则天执政时期,重用人才,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因此,崔融对其持积极评价;南宋时期理学盛行,倡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武则天作为女性登上皇位,不符合南宋时期的伦理纲常,因此朱熹对其持消极评价。民国时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抨击了封建理学,倡导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武则天作为女皇帝符合当时进步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所以振之对其持积极评价。‎ 结论:‎ 总之,对武则天评价变动折射了时代发展的变化,以满足不同时代的需求。‎ 示例二 论题:社会思潮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 论证:唐代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思想开明,武则天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因此,崔融对其持积极评价;南宋时期理学盛行,倡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武则天的形象不符合南宋时期的统治需要,因此朱熹对其持消极评价。民国时期,民主共和思潮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男女平等,武则天的形象符合当时进步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所以振之对其持积极评价。‎ 结论:‎ 总之,对武则天评价的变动折射了时代发展的变化,以满足不同时代的需求。‎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可提出论题:时代需要不同会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论证:结合所学,说明崔融对其持积极评价的原因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说明朱熹对其持消极评价的原因是受理学影响,认为武则天作为女性登上皇位,不符合南宋时期的伦理纲常;振之对其持积极评价的原因是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武则天作为女皇帝符合民国时期进步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最后,得出结论:对武则天评价的变动折射了时代发展的变化,目的是满足不同时代的需求。‎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笺奏”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答案】(1)背景:察举制存在弊端(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用考试选官方式已经出现;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 ‎(2)变化:对应试者年龄要求,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 影响: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考试的方法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背景”从材料信息“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 ‎(2)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变化之处”从材料信息“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中概括得出。“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儒学发展、有利于选拔人才、打击士族势力等角度回答。‎ ‎【详解】‎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 ‎【答案】(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 ‎【解析】‎ ‎【详解】(1)功绩:根据材料“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可知体现的是平定安史之乱;根据材料“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可知体现的是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可知体现的是培养人才。‎ ‎(2)原因:根据材料“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可知体现的是身逢时势,勇于担当;根据材料“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可知体现的是忠于朝廷;根据材料“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可知体现的是善于领兵,英勇善战;根据材料“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可知体现的是富有政治智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