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厦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9.12.13‎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其底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祭祀武王等事件。其中“宅兹中国”是日前己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据此可知 A. “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 B.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C. “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 D. 青铜器何尊铭文是完全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其底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祭祀武王等事件。其中‘宅兹中国’是日前己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的“宅兹中国”意思是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所以此处的“中国”应该是天下的中心,就是在洛邑一带,即今天的洛阳一带,答案为A;材料是周朝时期,已经是奴隶社会了,中华文明的发源是从传说的炎黄时期开始的,排除B;“中国”一词不是民族概念,是地理位置,C错误;D的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主旨,排除。‎ ‎【点睛】首先要理解材料,会分析材料的能力。关键理解“中国”的意思是天下的中心的意思。‎ ‎2.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了 A. 分封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王位世袭制 D. 世官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王位世袭制到商朝时为“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兄死由弟继承,直到少弟死后,再由长兄之子继位。仲丁以后,王室内部继续发生王位纷争,兄终弟及制遭到破坏。当继位之弟死后,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兄之子,因而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针对这种状况,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答案为B;根据材料“诸侯莫朝”说明已经实行了分封制,A错误;王位世袭制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实行世官制,不符合题意,D错误。‎ ‎3.秦汉的朝议制度是由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由皇帝决断的制度。从材料可知,朝议制度 A. 能够避免政策失误 B. 实现了决策民主 C. 对君主有一定制约 D. 完善了谏议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朝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之功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故选C项;“避免”的说法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减少政策失误,排除A项;朝议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政策的失误,但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皇权至上,排除B项;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而材料是朝议制度,排除D项 ‎4.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己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 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 B 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 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D. 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人们都指责秦朝专制,但秦人完成了国家统一,秦人所做的,也是当时形势所需要的,不宜有更多的非议,说明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故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排除;郡县制制有利于实现君主集权,B错误;专制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5.“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 ‎【点睛】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和意义。‎ ‎6.如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此王朝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向他负责,独揽大权,与材料中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符合,答案为D;唐朝时三省六部制、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元朝由中书省下辖六部,与材料中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不符,排除ABC。‎ ‎7.上海竹枝词“和议初成五口通,吴淞从此进艨艟”描述的“和议”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和议初成五口通,吴淞从此进艨艟”反映了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故A正确;《北京条约》没有规定五口通商,故B排除;《天津条约》《马关条约》都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无关,故CD排除。‎ ‎8.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 A. 《南京条约》附件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1901年的《辛丑条约》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就为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提供依据,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附件主要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故A不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没有涉及允许列强在北京驻军 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据日军记载“敌舰(经远)内部火势愈发炽烈,中部及后部烟火冲天,舰体逐步向左舷倾斜……”经远舰在一片弹雨中沉没。2018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根据打捞舰“经远”木牌等信息确认发现了124年前的经远舰。材料体现出 A.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历史二重证据法 D.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18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根据打捞舰‘经远’木牌等信息确认发现了124年前的经远舰”可知属于考古材料即“地下之新材料”;与属于历史文献的日军材料相配合,符合王国维创造的以文献和考古相配合的历史二重证据法,故答案为C;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中的经远舰的英勇事迹,不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A错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历史事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境遇,即历史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D说法过于片面,且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点睛】必须掌握王国维的历史二重证据法。‎ ‎10.袁伟时在《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中说:“他们(义和团)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张海鹏则说:“在洋兵进京以前,义和团破坏铁路,是出于与清兵作战的需要.”这说明 A. 抵抗侵略成为共识 B. 盲目排外违背历史事实 C. 历史认识的多元性 D. 学术争论激烈难以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是出于与清兵作战的需要”可知道不同人看问题角度不同,反映出对历史认识的多元性,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抵抗侵略,A错误;袁伟时的观点是义和团运动属于盲目排外,没有违背历史,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学术争论难以统一,D错误。‎ ‎11.在反割台无望的情况下,唐景崧建立了台湾民主国,他自己为民主国大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并兼全台义军统领,奉刘永福为民主国大将军,林维源为议长,在反割台斗争中发挥了领导机构的作用。下列台湾民主国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对清政府政策不满 B. 借鉴西方政治 C. 利于台湾军民联合 D. 打击清朝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台湾民主国”是在反割台抗日斗争中建立的政权,定国号为“永清”,可看出其本质上奉清朝为宗主,并未打击清朝的统治,因此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所学内容可知,台湾人民对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政策非常不满,因此建立此政权,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可知“台湾民主国”政权,设立有“总统”、“议长”等职务,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因此它借鉴了西方的政治,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所学可知,该政权的建立有利于台湾义军、刘永福黑旗军和民众联合对日斗争,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华东 B. 华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联系所学可知此歌谣讲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轨,诬为中国军队所为,开始炮轰东北军阵地,此事件发生在中国东北,答案为C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假如你们同我们的统一战线,你们我们同全国各党各派各界的统一战线,一旦宣告成功的话,那么你们我们及全国人就有权利高呼:让那些汉奸卖国贼以及一切无气节的奴才们,在日本帝国主义暴力前面高喊‘中国无力抗日’吧!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是誓不投降,誓不屈服的!”材料中“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抗战自卫声明书》的发表 C. 《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D.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暴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项正确;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反抗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A项错误;《抗战自卫声明书》的发表只体现了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态度,B项不符合题意;1949年9月新政协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与抗日无关,D项错误。‎ ‎14.战场波及长江南北岸,在皖中一—皖西、赣北一—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的战役之一。此后,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该战役是 A. 太原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1938年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根据题干“战场波及长江南北岸,在皖中一—皖西、赣北一—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可知是符合武汉会战的战场,故答案为C;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百团大战都远离“长江南北岸”,排除ABD。‎ ‎15.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 A. 适应了战时的需要 B. 增强了军事战斗力 C. 提高了人民的素质 D. 推动社会观念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8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由材料“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可知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服务于抗日战争,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故A符合题意;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并不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主旨不是提高人民的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社会观念的变化相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文中“我军”的番号应是国民革命军 A. 第三十三集团军 B. 第十八集团军 C. 新编第四军 D. 第十九路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在北方”“晋冀豫”等地以“大规模运动战”,破坏铁路为主,取得重大胜利的是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我军番号应该是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B项正确;第33集团军是国民党张自忠将军所在部队的番号,新四军主要在江南一带作战,第十九路军是在一二八事变后,上海抗战的国民革命军,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7.某位学者曾在其书中价某场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该场运动为 A. 三元里抗英 B. 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通常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任务是既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又要反对资本主义的侵略以维护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但是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声,所以符合材料“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答案为C;A 是自发的反对侵略者的运动,不是民主革命,排除;辛亥革命是真正意义的民主革命,不是“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排除B;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不是“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排除D。‎ ‎18.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到:“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这表明 A.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B.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反清复明 C. 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 D. 农民愚昧不理解革命的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穿着崇祯皇帝的素”表明阿Q对于革命的意义理解为反清复明,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农民对革命的意义不理解,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A错误;辛亥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反清复明是阿Q认为的,是没有发动群众的结果,故B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能说农民愚昧不理解革命的意义,D错误。‎ ‎19.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B. 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 C. 激发了人民的广泛觉悟 D.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学生们”“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学生游行过程中,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还有巡警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说明了它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答案为C ‎;“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不能表示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A 错误;BD不符合材料主题思想,排除。‎ ‎20.1920年,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创办共产党的准备工作。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这种做法 A. 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基本不符合 B. 反映了党的创立者缺乏政治经验 C. 使中国革命道路走向中国特色 D. 体现了党的创立者的群众路线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通俗刊物,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体现了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故D正确;材料表明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符合中国的国情,A错误;材料表明党的创立者重视劳工的群众路线观,并非缺乏政治经验,排除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道路走向中国特色,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1.194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档案部门的同志专门访问了当时在延安的、参加过党的一大的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请他们帮助回忆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加上个人的记忆有限,他们只记得是1921年7月,天气非常炎热,但具体哪一天记不清楚了。据此可知 A. 确定中共建党日比较随意 B. 个人回忆不能作为史料来运用 C. 个人回忆需要与其它史料相佐证 D. 个人回忆的价值需要看其记忆力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他们只记得是1921年7月,天气非常炎热,但具体哪一天记不清楚了”,说明光凭人的记忆难以确定史实,还必须要有其他史料相佐证,才能发现历史真相。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个人回忆的价值要看其真实度,排除D项。‎ ‎22.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这一年是 A. 民国元年 B. 民国八年 C. 民国十年 D. 民国十五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要计算1926年是民国多少年则用1926减去1911为民国十五年,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要求会从公元多少年计算是民国多少年,同样从民国会算是公元多少年,加减1911即可。‎ ‎23.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同学们要重走建军路,应选择的起点是 A. 南昌 B. 南京 C. 北京 D. 西安 ‎【答案】A ‎【解析】‎ ‎【详解】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所以南昌作为重走建军路的起点。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掌握南昌市“军旗升起的地方”。‎ ‎24.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34年至1937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 国民革命的失败 B. 长征中的巨大损失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中共犯了右倾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与图中“1934年至1937‎ 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相符,故答案为B;国民革命的失败是1927年,A错误;抗日战争爆发于1931年,与题意不符,排除C;1934年中共犯了左倾错误,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1928年到1934年党员人数变化的历史原因,涉及的知识主要是长征即原因。‎ ‎2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跟哪一战役直接相关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人民解放军伟大胜利史实影片”、“解放天津”和《北平入城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影描写的是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前后的场景,B项正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均不能印证图中全部信息,其他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6.如图所示历史事件 A. 接受了《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B. 为国家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基石 C. 确定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发展 D.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为我国开展各项国家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B项正确; 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是在开国大典之前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A项错误;1954年一届人大后,第二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确定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发展,C项错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项不符合题意。‎ ‎27.有学者将新中国的人大制度的变迁粗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54~1957年)第二时期(1957~1978年)第三时期(1978年~)。其中第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开始确立 B. 曲折发展 C. 遭受破坏 D. 恢复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判断可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故A项正确;第二时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停滞,故B、C两项符合第二时期,故BC排除;D项符合第三时期,故D排除。‎ ‎28.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吸引黄炎培出山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结合所学可知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方式是政治协商制度,故选B项;材料“民主建国会”说明不是人大代表,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地方制度与材料“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才建立不是新中国成立,排除D项。‎ ‎29.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和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共同繁荣原则 C. 人民民主原则 D. 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C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由周恩来提出的外交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共同繁荣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故BD不符合题意;‎ ‎30.两国政府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是彼此正式建交的国际惯例。新中国成立初,考虑到国民党残余政权仍然存在,新中国并不认同这一惯例,其理由是该惯例 A. 易导致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 B. 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原则 C. 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 D. 有违公平公正的外交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初,国民党残余政权仍然存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同其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若认同材料中的这一惯例,势必会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故A项正确,建交国际惯例由谁制定,这并不是新中国是否认同这一惯例的依据,故B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易导致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而不是说明这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故C排除;“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并不一定会违背公平公正的外交精神,故D排除。‎ ‎31.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两岸实现了“三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时间“从1992年到1997年”,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答案为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人到大陆探亲,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A错误;目前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还没有接受,C错误;2008年两岸实现了“三通”,排除D。‎ ‎32.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某一外交成就时说:“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外交政策 C.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D. 上合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中印之间提出的关于构建国际关系的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涉及的是国家的权利、义务、责任,故选A项;不结盟外交政策是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不仅仅涉及亚洲国家,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是世界五大国参加的会议不是亚洲国家,排除C项;上合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性组织不符合“各国”的概念,排除D项。‎ ‎【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在于:‎ ‎(1)它具有国际强行法性质,对国际事务具有普遍约束指导作用 ‎(2)它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 ‎(3)它为国与国交往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为准则 ‎(4)它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5)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武装军事干涉内政行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33.对某次重要国际会议,一位美国记者作了这样的报道:“这篇发言最惊人之处就在于它没有闪电惊雷。周恩来用经过仔细挑选的措辞简要说明了共产党中国对这次会议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态度。他也回答了在他之前的演说中对共产党所作的许多直接间接的攻击。”这位美国记者报道的会议 A.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 首次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回答了在他之前的演说中对共产党所作的许多直接间接的攻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故A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日内瓦会议,D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回答了在他之前的演说中对共产党所作的许多直接间接的攻击”,联系所学万隆会议的史实分析解答。‎ ‎34.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两次“蜜月”,靠的不是本身的“情谊”,而是敌手的推动。这些“敌手”分别是 A. 英国日本 B. 俄国法国 C. 日本苏联 D. 法国英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苏联的霸权政策,推动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有共同敌人,导致了两国关系史上两次“蜜月”的出现,C项正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或法国不是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七八十年代的英法都没有对中美形成威胁,与这两个国家组合的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35.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统计表上表中,中美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改善 B. 中国的改革开放 C. 两极格局的缓和 D. 意识形态的淡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从1972年美国在华出口开始出现,到1980年激增,达到了1972年的60多倍,中国对美国出口从1972到1980年增加了30倍,根据所学与1979年中美建交有关,故答案为A;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导致中美双方贸易额增加的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两极格局是美苏关系,与中美贸易增长无关,排除C;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没有淡化,D说法不准确,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需要掌握20世纪70、8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和分析,注意题干时间和数据。‎ ‎36.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成中日邦交迅速正常化的直接原因在于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进程,C项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下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二战后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努力,都不是促成中日邦交快速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7.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6个成员国 B. 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D. 能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8个成员国,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在文化、教育、环保、紧急救灾等领域合作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果,但不等于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选项B排除;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致力于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体现,排除C。‎ ‎38.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 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 C. 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 D. 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体现的是早期文明的统一性;材料“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体现的多样性,故A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39.亚里士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最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措施是 A. 颁布“解负令”,促进公民团结 B. 鼓励商品经济,增强雅典实力 C. 实施陶片放逐,防止贵族专政 D. 发放津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通过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等措施,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把雅典从内战的危机中拯救出来,拯救了国家。同时改革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故A项正确;BCD 都不能起到拯救国家的作用,排除。‎ ‎40.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是基本的历史史实,是对历史的正常叙述;“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是对克里斯提尼改革的解释,故答案为C;历史观点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准确的评价,还有强烈的装评判色彩,材料没有体现历史观点,排除AB;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上形成的结论,材料内容没有历史结论,排除D。‎ ‎41.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指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表明雅典公民大会 A. 掌握城邦司法权 B. 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C. 有时会违背民意 D. 存在权力滥用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体现的是在直接的民主下,公民大会存在着权力滥用的现象,D选项符合题意。陪审法庭掌握城邦的司法权,A选项排除。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物,违背民意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42.《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二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B. 注重预防和调节经济纠纷 C. 注重维护贵族的土地私有权 D. 强调经济自由的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对公民用地的规定,用于避免公民之间因筑篱笆、筑 围墙、挖沟等引起的用地纠纷,说明古罗马利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公民之间的经济纠纷, 故B正确;“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不是材料主旨的体现,排除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不得越过”、“应留”等规定可知,材料的主旨是体现对民众系列民事纠纷的调解,CD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43.罗马法规定,债权人获得的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罗马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主要调节公民间的债务纠纷 C. 实现了罗马经济的平稳发展 D. 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材料中罗马法的规定是依靠法律手段调节借贷关系,这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债权人利息额度的规定,不能体现对债务纠纷的调节;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规定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4.虽然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被岁月逐渐尘封,然而,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这说明罗马法 A. 为西方其他国家所继承 B. 成为欧洲民主的渊源 C.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 由衰落重新走向辉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这说明罗马法的精神与原则深刻影响到欧洲各国的法制建设,由此可知,罗马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各国吸收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并非强调为西方国家所继承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不是强调罗马法是否成为欧洲法律的渊源问题,故B 错误;罗马法由衰落重新走向辉煌不是材料主旨内容,也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并且由衰落重新走向辉煌表述错误,排除D。‎ ‎45.光荣革命之前,英国曾长期实行无议会统治。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法案,规定议会三年换届,可由内阁提请国王解散,但解散之后须尽快重新大选产生新议会。其影响是 A.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 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 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 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立法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提到议会定期召开和由最长的任期,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实际是为限制王权服务的,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就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1832年的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获益最大,1832年才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46.下图是某高中生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的课堂笔记,由于一时粗心,笔记中有几处错误。错误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由选民选举产生下院而不是上院,议会掌握立法权而不是行政权,内阁掌握行政权而不是立法权,故笔记中有3处错误,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4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所以选C。其它是错误的。‎ ‎4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需要“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1787年宪法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总统可否定国会制定的法案 B. 将立法权机构分成参众两院 C. 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 D. 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众议院体现了多数意志,参议院保障了少数的权利,符合材料“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的描述,故选B。总统对法案的否决权针对的是参众两院,而非只是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排除A;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维护的是大州的利益,与材料“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的描述不符,排除C;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与分权与制衡的思想无关,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分权与制衡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的描述,学生可由被制约的主体反推出实施的行为主体。‎ ‎4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两院议员除犯叛国罪、重罪以及扰乱治安罪外,在出席各院会议及往返各院途中,有不受逮捕之特权。”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 A. 保护立法权力免于外界干预 B. 控制美国参众两院议员的犯罪行为 C. 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D. 推行针对议员的政治特权优待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国会负责立法权。材料中对于议员的专门保护,主要目的是防止立法权受到外界的干涉,A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措施不会控制议员的犯罪行为,B选项排除。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推行针对议员的政治特权优待政策不是主要目的,D选项排除 ‎50.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最终通过“利益谈判”实现“妥协”的“多元利益集团”,不包括 A. 大州与小州 B. 共和派与君主派 C. 南方与北方 D.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答案】B ‎【解析】‎ 美国独立后不存在君主制,故B错误,符合题意,宪法体现出大州与小州、南方和北方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妥协,故A、C和D不符合题意。‎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1)中央和地方: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大州和小州:参议院议员按州分配,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 ‎(3)南方和北方: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折算。 ‎ ‎51.某学者这样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表明,该宪法 A. 是各大党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B. 使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动权 C. 使共和成为国民的共同追求 D. 解决了法国不同阶级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该宪法并未使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动权;C选项中“共同追求”一词过于绝对; D选项错误,这一宪法协调和缓解了不同阶级的矛盾,但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2.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总统有较长任期”,“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正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D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A项错误;美国总统提出的法案不需要政府部门部长签字,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C项错误。‎ ‎53.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 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 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 D. 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意识形态是指以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的政治权力为社会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和体系,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恰恰就是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故选A。1879年法国已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显然已经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诉求,排除B;C项的说法浮于表面,与A项相比并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法国在1875年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 ‎54.近代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帝国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公民普通投票选出。它对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没有发言权,也不能单独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无权要求政府做政务报告。该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德国具有帝国议会,当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由于军国主义传统君主具有较大的权力,公民权利受限很大,故D选项正确;英国只有议会,并没有帝国议会,故A错误;美国只有参议院和众议院,并没有帝国议会,故B选项错误;法国只有议会,并没有帝国议会,故C错误。‎ ‎55.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 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B. 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 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D. 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近代德意志帝国宪法相内容——宰相的产生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其余BCD三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近代德意志帝国宪法相关史实,排除BC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宰相的产生方式 ‎5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政治色彩而论,与东欧及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不失“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这因为该“宪法”规定( )‎ A. 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宰相由联邦议会产生 C. 国家体制实行联邦制 D. 皇帝对帝国议会负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比起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绝对专制有着“现代民主政治”色彩,A项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皇帝有立法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BD两项错误,联邦制分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民主政治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57.《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作者是 A. 圣西门 B. 欧文 C. 马克思 D. 列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西门、欧文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与《共产党宣言》无关,故A、B选项错误;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苏俄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不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故D选项错误。‎ ‎58.《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 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 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暴力革命。而材料“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体现的是马克思这时认为阶级斗争并不是进行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并非是唯一手段,但是不能说明马克思放弃暴力革命手段,A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结论,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当时俄国的部分革命党人还是主张暴力革命的,排除。‎ ‎59.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主要表现在 A. 马克思领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B. 工人武装通过起义夺取政权 C. 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 公社委员会没有没收私营企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的“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B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夺取政权的思想,故B正确;马克思并没有领导巴黎公社,公社委员会也没有没收私营企业,排除AD;C项虽是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排除。‎ ‎60. “公社委员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 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困难 B. 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 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公社委员不愿意搞特殊化,脱离群众,他们廉洁奉公,具有公仆意识,故选B。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说的是政治建设,D项说的是巴黎公社的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 ‎6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政治的这种进一步的民主化,是在五年来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国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代表人物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共同纲领,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今天所实行的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人民日报》社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并概述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 ‎(2)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修改通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宪法通过的历史意义。‎ ‎【答案】(1)标志性事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宪法保障;为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提供了法律支持。‎ ‎【解析】‎ ‎【详解】(1)标志:根据材料一中“在五年来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今天所实行的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良好的条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民主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标志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共同纲领,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组织和思想等方面分析一届人大召开的背景和条件。‎ ‎(2)会议:根据材料二中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是在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改通过的。意义:根据材料二与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逐步展开分析,如 “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有了法律支持, “改革开放”即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宪法保障,最后指明这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章程”等。‎ ‎62.建国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 ‎“乔的笑” 各国代表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材料三 ‎ 上海合作组织标志 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2015年,西安)‎ ‎(1)综合材料一所给的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三大事例。‎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历史照片拍摄的时间.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图文与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有哪些成员国?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请指出其特征。‎ ‎【答案】(1)事例:1954年,新中国受邀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促成会议达成协议;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基本准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时间:1971年。‎ 意义:打破了美国长期对华封锁:是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作为第三世界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宋越要的作用;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3)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特征: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解析】‎ ‎【详解】(1)结合材料一中三幅图片与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成就主要是我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出访印度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再根据这三次事件分别写出获得的成就即可。‎ ‎(2)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历史事件,故照片拍于1971年。历史意义: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3)成员国:根据所学写出上海合作组织的六个国家。特征: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新实践,具有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新兴区域合作模式的特征。‎ ‎6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二 ‎ ‎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有衡”的。‎ ‎【答案】(1)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员向所有公民开放,皆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国家还实行津贴制度。‎ ‎(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各州仍保留着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有衡”;联邦政府内部实行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国会两院制的设置,两院议员的不同任期及数量,则平衡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规定按3/5极端南方黑人人口总数,则平衡了南北方的利益。‎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古雅典民主政治。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上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特有的民主。主要表现为:除十将军外,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国家还实行津贴制度。‎ ‎(2)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政体。结合材料二中“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体的“有衡”主要表现为: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有衡”;联邦政府内部实行三权分立,;国会两院制平衡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规定按3/5计算南方黑人人口总数,则平衡了南北方的利益。实现了不同权力与不同利益的平衡。‎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