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协作考历史试题
十堰市普通高中教研协作体 2018级高二9月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9年9月25日上午10:30-12:00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可以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故④错误。其它选项说法都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2.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A.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B. “仁”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 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 D. “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答案】A 【解析】 “《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和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密切相关,故选A;BD两项中“已经成为主流”和“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有违史实,排除;《论语》中的“仁”和“仁慈”是有区别的,排除C项。 3.“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 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 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 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 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下图是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 “仁者爱人” B. 人之性恶 C. 人性本善 D. 以人为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提现和谐的主题。ABC均能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D项与主旨无关,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详解】 5.2018年7月14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作为大教育家,孔子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做法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而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均衡教育”意在教育的公平,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故选B;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温故而知新是学习方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C;“当仁不让于师”即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与教育公平无关,排除D。 6.2010年8月5日,国际舆情调查机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公布“中国国际地位公众认知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六成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汉语和孔子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 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维护周礼,贵贱有序”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部分,不是孔子思想精华,符合题意,故选C;A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B有利于统治者施行仁政,D有利于教育公平,ABD均是孔子的思想精华,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联系所学孔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7.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亚圣”的政治主张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沽”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圣”指的是孟子,而孟子主张“仁爱待民,以德服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墨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老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韩非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8.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下”、“人人”、“人我”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其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长幼有礼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 ①②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维护的是等级制度,④属于教育理念,故排除②④。①③⑤都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选B。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容。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9.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各项,是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老子主张道是世界的本源,因此①项正确;老子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倒退,因此③正确;老子主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④正确;故D项正确。②项主张变法革新,是法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三项 10.有一年,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在奏稿中指责在辽东立高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 A. 春秋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天人感应 D. 君为臣纲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等信息可知是天人感应学说,C项正确。春秋大一统是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大统一,与题干天人感应不符,排除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控制、约束其它学派的发展,不让它们与儒学共同发展,与题干天人感应不符,排除B。D项是三纲五常思想,与题干天人感应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理解题干关键信息“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等是解题的关键。 11.洛阳太学自西汉至北朝历经数百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当时在读的太学生不可能接触到的学术思想是 东汉洛阳太学讲学画砖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之初,性本善 C. 三纲五常思想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心学主张,兴于南宋,与题干中“西汉至北朝”不符,符合题意,故选D;A是春秋时孔子的思想,B是战国时孟子的思想,C是西汉时董仲舒的思想,ABC都是太学生可能接触到的学术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 12.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 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明理学思想的主旨包括忠孝节义的内容,张飞和孔明的都体现了忠的内涵,所以①④正确;②项曹操“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③“贤臣择主而事”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排除②③,故选B,排除ACD。 14.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 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 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 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正在辩经论道”不符,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来,儒学一直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故排除C项,选择A项。 15.“双凤亭”(如下图)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是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而建。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合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为“双凤亭”。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一个天理” 【答案】D 【解析】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属于程颢、程颐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是陆王心学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6.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17.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D. 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晚清康有为搞“戊戌变法”,他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所以答案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18.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19.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病逝了,但他的精神却永存。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先生的颁奖词是:“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可联想到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选C。法家主要主张法治、厉行赏罚等,道家主要主张无为、顺应自然等,墨家主要主张兼爱、非攻等,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D。 20.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的这些著作 A. 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 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 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 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与题干中“颠倒千万之是非”“与世不相入”相符。故选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21.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 建立一家之法 B. 法律由人来决定的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得知他的思想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故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故A项排除。法律一向是由人来决定的,故B项排除。黄宗羲不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C项排除。 22.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背后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由此可以推断此思想家应该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是由“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概括来而来的,而这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故选C。李贽思想主要是反正统意识,排除A;黄宗羲思想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王夫之思想成就主要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排除D。 2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 自由平等思想 B. 君民共主思想 C. 经世致用思想 D. 重农抑商思想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 “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可知这是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A项是近代的民主启蒙思想;B项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D项是韩非子提出来的。故ABD项错误。 点睛:明确题目的关键点在“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然后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4.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反映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它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主张对地主拥有土地给于优惠以及把田宅分给农民,对当时农业社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孟子并不是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所以不是站在平民立场而是地主阶级立场上,故选①②③组合,故排除BCD,选择A。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如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材料三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分析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 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谁:董仲舒。 代表:儒家以外其它各家学派。 现象: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3)宋代: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4)作用: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得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根据“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得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谁:根据“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可知,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董仲舒。 代表:结合所学可知,台下站着的一群人是儒家以外的其它各家学派。 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3)宋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理学体系。 (4)作用:可从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等角度分析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答案】(1)追求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理学继承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3)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4)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注重人的气节和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载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古代文人的“人格”追求。从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看出,古人尤其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在宋以后的历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材料“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可知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因而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贽思想的分析理解。结合材料“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归纳李贽的主要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学的整体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对于理学的认识,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理学的影响。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其消极的一面,但理学同时强调“气节”,这对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7.明清之际,中国出现了思想非常活跃的局面,在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王朝更化,中国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前近代社会的转型。以黄宗羲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在对宋明理学加以深入反省、总结的基础上,开始批判宋明理学的弊端,并形成一股以讲究经世致用、注重现实、注重科技为特征的新思潮。它已经具备了启蒙精神的思想特点——理性精神的独立与强化,标志着中国古代早期启蒙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后世称誉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是早期启蒙思想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理学的发展编织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结构性的发展的牢笼,几乎把思想家从内部超越它的可能性杜绝了。以至于以后理学的反叛者们,无论其反抗的声音多么激越,其在某一点上的见解多么深刻泼辣,但从外部看来都不过是拔自己头发,想把自己提起来的举动。他们所能打出的也只能是复古的旗号,抬出孔孟,在回到孔孟那里去的口号下,猛烈攻击着僵化的理学体系。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新思潮出现的时代因素。这股新思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以黄宗羲的基本主张为例,加以阐述。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对新思潮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答案】(1)时代因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宋明理学空谈义理,脱离现实;明朝灭亡的教训;西学东渐的影响。(任答四点, 特点:关注现实,经世致用。 阐述: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重视学校的议政作用;提出“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等等。 (2)不同点:材料二认为因为理学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发展,新思潮没有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材料一认为新思潮具有启蒙思想的特征,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基本方法: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历史现象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前近代社会的转型”的信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社会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下问特点从关注现实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黄宗羲政治、经济和思想主张回答即可。 (2)依据材料二“理学的发展编织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结构性的发展的牢笼”说明观点,依据材料一“是早期启蒙思想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历史现象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