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0高三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随后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A. 万民法不断适应帝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B. 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C. 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D. 自由正义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了体现 2. 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发表《国民党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这反映了国民党() A. 以空间换时间保存自身实力 B. 对抗战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C. 受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影响 D. 未做好积极抗战的准备 3. 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D.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4.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5.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6.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7.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 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8. “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A. 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B. 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C. 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 第一次将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 9. 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 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 B. “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 C. 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 D. 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 10. 如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 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11. 孙中山表示,“今日共和告成……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下列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12. 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拍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入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行为的根源 B. 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C. 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方式的不同 D. 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考察英国近代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史,人们不难发现,革命与保守的张力与平衡是其基本政治态势,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则是发展的常态,并与革命交替发生,或纠集在一起,……斗净与妥协的总趋势是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制定。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宪法制定过程中充斥着妥协,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妥协”的表现。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祈“政治妥协”对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历代统治者都把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存粮备荒放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即使如此,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由于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粮食安全只能停留在维持最低生活需求的层次。宋元至明清时期,虽然粮食亩产明显增加,但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粮食需求剧增。历代统治者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都立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往往忽视了粮食自由贸易对粮食安全的作用。即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大量土地和粮食掌握在官僚、士绅、豪强地主手中,普通农民在缴纳政府各种赋税后,面临饥荒的风险更大,加之社会救济体系的不完善,粮食安全的水平也大大降低。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材料二:农业和土地问题也一直受到近代学者的关注。粱启超和孙中山曾针对土地国有化问题展开辩论。张謇在振兴农业的方案中提到“荒之地,听绅民招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同时还提出“棉铁主义”,认为“今日中国为奖励纺织计。根本计划,必先奖励植棉”。民国初年,担任农林总长的宋教仁则提出,设立农业金融机构“以辅助农民之资力”,设立教育机构“以增长农民之知识”,甚至提出为发展农业可以“酌量输入外资”。针对南方水灾频繁,宋教仁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源地之山林滥伐”、“沿江沿湖土地之开垦”等人为因素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 --摘编自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严峻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加以简要评价。 15. 材料 为了健全和维护户籍制度,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制,每县设户曹,掌户口之政,于每年八月案比户口。“案比户口”,就是把户口按什、伍组织编制起来,并审阅他们的面貌同所登记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一年一度的案比户口,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造籍时,必须选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谓之“上计”。户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已实行普遍给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维护和巩固户籍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16. 材料:16世纪初叶和17世纪,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先后入侵帝汶岛,双方占领地区犬牙交错。1895年至1912年间在东帝汶东南部地区曾发生规模较大的反葡起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占领该岛,东帝汶人民长期抗击日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葡萄牙对东帝汶恢复殖民统治,把东帝汶改为“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大通过了第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属暂为葡萄牙管理的领士。1971年东帝汶获得自治权。1954年4月,葡萄牙国内发生军事政变,新政权于当年6月宜布将于1975年3月在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1974年6月,民盟(东帝汶三大政党之一)发动政变失败后,印尼军队于12月7日进占东帝汶,自1975年起,联大均审议东帝汶问题,甚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1999年8月,东帝汶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全民投票,78.5%的东帝汶人选择了独立。 --《走向独立的东帝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帝汶走向独立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帝汶能够走向独立的原因。 17. 材料 白圭是周人。在魏文侯时,李克为相,致力于指导农耕、土地的利用,而白圭却喜欢观察不同时期市场的物价变化,所以他主张“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白圭能做到不讲究吃喝,克制嗜好欲望,节省穿戴,与管事的家憧奴仆同甘共苦,捕捉发财时机就像猛兽凶禽搏取食物那样迅速敏捷。所以白圭说:“我经商谋利就像伊尹、吕尚图谋国事,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一样。所以,凡是智慧够不上同我这样随机应变,勇气不够坚决果断,仁义而不能正确取舍,强悍而不能坚守原则的人,虽然想学习我的生财之道,我也始终不会告诉他。”天下讲论经商生财之道的人都以白圭为祖师。 --整理自《汉书•货殖列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圭积累大量财富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对白圭思想形成的意义。 高三历史试卷答案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ABDBB DBCDD BD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13【答案】 (1)英国:“光荣革命”体现了革命势力与保守势力(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 的妥协;《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体现了议会与国王的妥协;两党轮流执政体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妥协;议会改革体现不同政治势力的妥协等。 美国:联邦制的建立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妥协、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产生体现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妥协、奴隶制的保留体现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妥协;联邦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与制衡等。 (2)促进制度创新;协调社会矛盾;保障政局稳定;巩固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民主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 【小题2】 14【答案】 (1)原因: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人口的增长;自然经济阻碍了粮食的流通(政府解决方案的局限):政府赋税繁重;土地兼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影响:促使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稳定;推动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 (2)内容:关注土地所有制问题;倡导农业机器化生产;采用资本主义的公司模式;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结合;重视农民的教育;利用金融手段发展农业;利用外资发展农业;重视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评价:反映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农业向近代化转型;体现了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由于近代社会的畸形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各种方案很难在中国实施。 15【答案】 (1)设专门机构管理;每年定时核查;核查登记严格;中央加强对地方检查;引诱流民入籍。 (2)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保障政府赋役征收;限制民众流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深远。 16【答案】 【小题1】特点。艰难曲折;抗击多国侵略;国际关注;全民参与。 【小题2】原因: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长期抗争的结果;联大的支持,民心所向。 17【答案】 (1)原因根据自己的判断观察市场波动,商业决策与众不同,不随大流;生活节俭;能够准确把握商业的时机。 (2)意义:白圭受儒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吸取诸子百家思想的长处,结合自己的体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商思想。 【小题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