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联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联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陆良联中 2021 届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 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度下不仅是臣服天子,土地也认为是国家的,体现出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 C 正确; 宗法等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故 A 错误;拱卫周王室的目的与材料中国家意识不符,故 B 错 误;D 中开拓疆土不是主要手段。 2.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 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主要是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 这一制度 A. 削弱了地方权力 B. 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的派出制度从秦一直延续至清,材料已经明确派出制度的基本内涵,不难推断出。 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 A 错误。B 与材料逻辑明显不符。从 秦至清,其中不乏分裂时期,但仍实行派出制度,此项制度不足以达到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 用,故 D 不选。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监督地方官吏,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C。 3.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 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 A. 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 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 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 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均是从官员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角度提出 的要求,故 A 项正确;遴选范围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 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及吏治腐败以 及监察制度的信息,故 C 和 D 错误。 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 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 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 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 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 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 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 故 D 项错误。 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 位 官营手工 政府直接经营、 官府专用和皇帝 无偿调用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 业 “工官”制度、大 作坊 私用;不在市场流 通 各类匠户 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 最高水平 私营手工 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 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 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 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剩余部分 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 中 5.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 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 心学 A. 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B. 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C. 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 批判君主 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注重人的主观力量,主张人皆可为圣人的“成 圣”论,彰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故选 A;心学属于儒学的组成部分,故并未摆脱儒学思想束 缚,排除 B;心学同样主张纲常伦理,它是维护社会等级观念的,排除 C;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是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思想,心学对此并未展开批判,排除 D。 6.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 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 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 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 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 化的氛围浓厚,D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 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 B、C。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 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 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 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 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 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 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 趋势。 7.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 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 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 A. 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 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C. 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 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不得提书‘夷’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蔑称外国人为“夷”,是 “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说明“天朝上国”规制受 到冲击,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中西方之间的平等外交,故 A 项排除;C 项说法错 误,错在“放弃”;材料反映的是传统观念的改变,故 D 项排除。 【点睛】题眼是“不得提书‘夷’字”。 8.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 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 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 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信息可知,是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占领北京,慈禧携光绪帝逃亡西安,D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没有打 到北京,只到天津静海,慈禧也没被赶出深宫,A 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高统治者是咸丰 皇帝,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B 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占领北京,慈 禧携光绪帝逃亡西安,并不是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导致的,C 错误。 9.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 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 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 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 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故 A 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故 B 项错误;《资政新篇》在当 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 C 项错误;《资政新篇》脱离了农民阶级,并未获得广大下 层民众的理解支持,故 D 项错误。 考点: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 1915 年称帝,张勋于 1917 年拥清 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 信念。这些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是 A. 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 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 C. 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 D. 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强调了由于民众缺乏“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启蒙而导致了袁世凯于 1915 年称帝 等的发生,所以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就是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选 D 是符合题 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军阀割据,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 民众启蒙而非经济的现代化,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全面”失败的说法过于绝对化,选 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民众启蒙对的政治民主的重要性,所以 选 D。 【详解】 11.台湾著名时政评论家李敖认为:“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 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 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C.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运动初衷 D.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答案】D 【解析】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的区别,故排除 A;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特点;“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 政治运动”说明五四运动正好是改变了胡适的思想初衷,排除 C;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政治革 命运动,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轨迹,故选 D。 12.据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记载:“(1925 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 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A. 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 B. 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C. 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 D. 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25 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 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 了长足进步”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国民党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是在与工农群众联系紧密的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实现的,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1925 年正处于国共合作初期,不存在中共的妥协让步;B 选项错误,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帮 助和国共合作的实现,并非是国民党的领导;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 与支持”可以看出国民党不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而民众的支持主要是由于中共与工农群众 的紧密联系。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3.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认为:“到 1940 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 革命观念的教导,达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他们现在为中国抗战构成了一个比绵延 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他们是中国动员起来抵抗法西斯恶 性病侵略的健康的细胞。”该观点意在 A. 肯定了广泛发动农民对抗战的意义 B. 揭示了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C. 赞扬“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 指出中共的主张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到 1940 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革命观念的教导,达 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说明华北农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下起来开展斗争,即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项符 合史实,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C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4.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 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 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 A. 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 B. 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 C.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 “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 兵队”,没有提到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故排除 A。从材料里扩大党支部,成立村政权等 信息可以得出,B 项正确。材料里没有提到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有提到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信 息,故排除 C。材料主要是指中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不是维护社会秩序方面,D 项 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15.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 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 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 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D. 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故 C 项正确;AB 项是 C 项具体表 现,排除;近代实业教育发展困难与学习西方的层次不同,故 D 项排除。 16.1979 年 7 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 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 A.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 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C.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 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故 B 项正确;材料与多 党合作无关,排除 A;C 项是 1954 年;D 项是要到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合, 排除 D 项。 17.2017 年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0817 元和 12902 元,较之于 1987 年,分别增长了 30.3 倍和 24.7 倍。此外,海南环岛高铁已全线开通,旅游业、热带特 色高效农业、医疗健康产业等 12 个重点产业均有重大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也正在 蓬勃兴起。海南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 B.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D.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1988 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推动了海南经济 的快速发展,故 D 正确;A 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海南的快速 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并非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排除 B;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 18.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答案】C 【解析】 A 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 1949 年,与材料时间“1956 年”不符,故 B 错误;依据 材料时间“1956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 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 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 D。 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 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9.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 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 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 A. 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 B. 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C. 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D. 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 【答案】B 【解析】 材料“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中阐述的是政治协商制度, “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说明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故 B 项正确; 材料论述的不是民主政治与时俱进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 国的国情信息,故 C 项错误;政协属于符合国情政治,不是单独论述政协的特点,故 D 项错 误。 点睛:五四爱国运动 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0.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东北地区视察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 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 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 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识 B. 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D. 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 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邓小平针对的是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反思,故 C 正确;1992 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识, 故 A 错误;1992 年的十四大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 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建设,不是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故 D 错误。 2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 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 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 的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高校在校生……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 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可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选 拔的方式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是相适应的,故选 A; 材料显示高等教育确实注重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这一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仅凭材料信息无 法判断,排除 B;如果 C 项成立,那么现今高校也就不会再扩大招生了,故排除;材料没有提 及高考制度恢复与高等教育普及之间的关系,故无法得出 D 项结论,排除。 22. 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这反映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 谋求与各新兴民族国家的合作 B. 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睦邻友好促进周边局势的稳定 D. 积极地开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都属于区域经济、 政治组织,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这两个组织的重大活动,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 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 项符合题意;A、B、C 均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23.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 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 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A. 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 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性 C. 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 思主义的中国化,故 D 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国民党已经转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利益的政党,而中国共产党则依然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内阶级矛 盾加剧,故 A 项错误。材料“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 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强调的是革命方向、革命道路的调整, 并未涉及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及长征等问题,故 BC 项错误。 24.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议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 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 之虞。这实质上表明 A. 雅典重视男性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 雅典城邦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D. 雅典注重依法治理城邦事务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雅典的法律一旦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以后,不会轻易允许个体对其产生质疑。这体现 了雅典人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同时也体现了了雅典依法治理城邦。其实质反映的是雅典 城邦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故排除 ABD,选 C。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实质”,ABD 揭示的是材料的现象,而 C 才是揭示材料的本质。 25.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 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 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 A. 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 B. 兼顾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 C 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D. 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学总论》认为只要是善意且合法获得某物,甚至是因为不知情而 获得的物品也应当承认其所有权,这体现了将诚信融入了法规,选项 A 正确;材料中强调的 是法律和诚信的融合,选项 B 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体现伦理原则,排除 C;材料中体 现了罗马法中将诚信融入其中,选项 D 排除。 26.公元前 5 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 12 块铜表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 执行、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丧礼、前五表之补 充、后五表之补充。法律内容表明《十二铜表法》 A. 标志着世界从此出现成文法 B. 以维护罗马国家利益为重心 C. 侧重规范和维护公民利益 D.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护身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传唤、审判、执行”可知,《十二铜表法》侧重法律程序的规范,由材料“继 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可知,《十二铜表法》侧重维护公民的利益,故选 C; 《汉谟拉比法典》也是成文法,它颁布于公元前 18 世纪,比《十二铜表法》早,排除 A;《十 二铜表法》私法的比重大于公法的比重,由此可知其是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重心的,而非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重心,排除 B;《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主要协调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非奴隶 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故无法得出 D 项结论,排除。 27.1872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表明英国 A. 扩大选民投票范围 B. 确立人民主权 C. 保护选民投票自由 D. 实现全民普选 【答案】C 【解析】 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选民更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民的投票自由权得到切实保护。 故答案为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投票方式的变化,其他三项与这一变化无关,排除 A、B、D 项。 28.美国的先贤们,无论是华盛顿,还是亚当斯,总是把美国政府称为“共和政府”或“自由 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政府自我标榜的“民主政府”。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 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B. 美国先贤们缺乏民主意识 C. 精英政治更有利于美国 D. 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 美国 1787 年宪法确定美国总统和议员有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原则,排除 AB;材料没有体 现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排除 D。美国的先贤们看到古希腊间接民主的缺陷,认为精英政 治更有利于美国,所以主张“共和政府”,故选 C。 点睛:民主是权力行使上遵循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容易忽视少数人的利益,但行政效率 较高。共和指权力归多数人所有,必须权衡少数人的利益,但行政效率较低。 29.1875 年宪法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也没有单独规定 司法权及地方政府。但是它是法国唯一能持久存在的宪法,从 1875 年一直存在到 1940 年。 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 A. 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 B. 是各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 C. 注重协调所有阶层的利益 D. 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它是法国唯一能持久存在的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 1875 年宪法 虽然不够完备,但它是当时法国君主派和共和派经过激烈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故能持久存 在,故选 B;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本身也是妥协后的产物,A 项说法尽管正确,但不是主要原 因,排除;C 项“所有阶层”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875 年宪法规定的政体是议会制共和 制,而非联邦制共和制,排除 D。 30.《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 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 19 世纪德国的统一 A. 使德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B. 保留了旧的王朝的专制传统 C. 改变了当时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 D. 遏制了欧洲民族主义的潮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德国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了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残余,因此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对欧洲社会潮流的影响,故 B 项正确;A 项发生在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德国经济方面的成就,排除;C 项改变了力量对比的是经济实力而非德国的统一,不 选;D 选项德国的统一顺应了民族主义的潮流,不选。 31.15 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 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 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 确的是 A. 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 16 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 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 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欧的对外殖民探索,是建立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之上的,探险家们为了高额利益不 惜铤而走险,这符合材料的表述,故 C 项正确。当时欧洲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全球领先,故 A 项错误。16 世纪之后,由于新航路开辟,世界海洋航行主要地区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 岸地区,故 B 项错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世纪以来西方航海时代的代表,因为他们是新航 路的开拓者,故 D 项错误。 32.“17 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 样——阿姆斯特舟、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 和 17 世纪在欧洲 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欧洲的城市中心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部 地区。结合材料中 16、17 世纪的时代背景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发 生转移,欧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获得“优势”。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垄断性贸 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城市的发展,不涉及垄断 性贸易公司的发展;C 选项错误,到 19 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世 界殖民霸权;D 选项错误,欧洲北部城市发展较快,而地中海地区城市发展停滞不前,不涉及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故正 确答案为 A 选项。 33.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 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 年至 1845 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几万人迅速增长到一百多万人。 这反映了 A. 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 B. 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 C. 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 D.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 城市”并结合所学,当时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社 会结构开始改变,故选择 C 选项;材料并不是说明农业近代化,故排除 A 选项;材料主旨并 不是侧重于圈地运动的影响,故排除 B 选项;材料重点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不是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故排除 D 选项。 34.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 18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贸 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 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答案】B 【解析】 根据“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结合所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美国、德国等兴起,英国的经济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故 B 正确;出现材料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的兴起,A 不符合史实,排除; C 不是最重要原因,排除;D 表述正确,但不能反映“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 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具体原因,排除 D。 35.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 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 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 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 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 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 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哲学演变发展,不能说明思想学术走向没落,排除 A;诡辩的出 现是由于当时古希腊教育重心的转移,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智、诡界限,排除 C;材料“智 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说明智 者以个人的价值标准和观点来进行哲学思辨,体现了个人主义,故选 D。 36.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 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 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 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上提出 B. 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 C. 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 D. 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 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和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D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有关,它是在 1921 年俄共(布) 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排除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 獗进攻已经被镇压,排除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排除 C。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 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正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7.20 世纪 50 年代初,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观或美味的食品广告。这些广告代表了当 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 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力 B.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 C. 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 赫鲁晓夫改革初现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斯大林体制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材料中的“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 观或美味的食品广告”是为了吸引民众扩大消费,说明这一时期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居民消费乏力。故答案为 B 项。新经济政策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排除 A 项;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排除 C 项;赫鲁晓夫改革 是从 1956 年开始,材料也没有涉及农业生产局部的变化,排除 D 项。 38.“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 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 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 盟军。”这一政策最可能是 A. 下令银行停业整顿 B. 颁布工业复兴法 C. 实施以工代赈的政策 D. 鼓励农民减耕减产 【答案】C 【解析】 材料“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 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反映了罗斯福新 政解决失业者问题。银行停业整顿并不能体现“再分配式的”政策,也没有导致“受益者可 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故 A 错误;工业复兴法有利于企业的有序生产经营和 工业的恢复,但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以工代赈的政策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故 C 正确; 鼓励农民减耕减产与解决失业问题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C。 39.学者许倬云认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 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 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 A. 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 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 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 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 制,“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反映的是 加大对经济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种选择都是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 D 正确;A 项不符合计划经济体制,排除;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都没有改变了国家的性质,B 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的 干预,材料无法体现“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排除 C。 40.20 世纪 60、70 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 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 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 A. 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 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D. 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国家来说是把双刃剑,并不一定会推动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故 A 错误。关贸总协定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政策,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于 发达国家也是有利的,并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大小,故 B 错误。20 世纪 60、70 年代,亚非拉国家经济并不足以改变原有经济格局,世界经济仍以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故 D 错误。20 世界 60、70 年代,亚非拉国家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地 位得到了提高,这也促使世界经济格局秩序发生改变,故 C 正确。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1.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 平(市斤) 人均粮食 占有量 全国耕地面 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 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 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 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 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 的根本原因。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 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答案】(1)发展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 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表现:①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和政府的直接监管;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 ②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 根本原因: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 动了西欧的进步。 (3)结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商业不占主导),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统 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 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表格来看,纵向共分四栏,由“粮食亩产水平”一栏可以得出两个发展趋 势,即粮食亩产提高和南方经济发展;由“人均粮食占有量”可以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 由“全国耕地面积”可以得出耕地面积增加;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可以得出粮 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表现由材料二中的“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可以得 出,中国的商业革命是发生在宋代。结合所学宋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宋代城市的经 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直接监管;农村集镇兴盛;海 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由材料二中的“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可知西方的商业革命是指新 航路开辟导致的。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 根本原因需要从中西商业革命所处的社会背景可知,具体来说,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 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结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自然经济,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 合,商业不占主导。影响从原因和结果两个角度来分别分析。具体来说,中国的小农经济长 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另一方面,工 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 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 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 年李大钊 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 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 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 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 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 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 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 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 由。 ——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 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2)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 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 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 (3)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 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1917 年”, “九一八”事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概念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有 关。同时材料中还涉及到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争论,近代有识之士的努力等。故从这几个方面 可以得出答案。 第(2)问,不同点可根据材料““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 二是……”,得出中国梦是个人与民族复兴融合。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相同点可从宏观层面 回答,如顺应历史潮流等。 第(3)问,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民族情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