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开始实行分封制 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 礼乐制度的崩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土地可以私有并且可以自由买卖的现象,依据是材料中的“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在奴隶社会井田制是宗法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我们们可得出政治上的“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的结论。故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制 ‎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 经常巡游天下 C.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对各级官员加强监察的思想主张,秦朝和汉朝都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故D项正确;邮驿制度并不是监察制度,故A项错误;皇帝巡游天下并不是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的主要手段,故B项错误;秦汉皇帝也没有深入民间,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可见司马迁在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故选B。A是秦朝统一的意义;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作用,故C错误;D中二者不同点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区别,设计范围广,知识面大.考查对课本知识的熟记,调动,运用的能力以及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4. 《剑桥中国秦汉史》指出:“在内战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帝国之前的列国的某些领土,并自己称王。刘邦已经承认了他们,这时他被公认为皇帝,如果他希望保持他们的支持,他就不能立刻剥夺他们艰苦赢得的成果。”这表明汉高祖分封异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 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 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应封王拱卫中央 C. 王朝建立初期力量较弱,封王以稳固统治 D. 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内战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帝国之前的列国的某些领土,并自己称王……如果他希望保持他们的支持,他就不能立刻剥夺他们艰苦赢得的成果”可知,刘邦称帝之时力量较弱,而“刘邦的盟友”‎ 势力强大,刘邦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分封异姓王,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秦朝的残余势力、秦亡的教训,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强调分封异姓王的目的,而不是经济,故D项错误。‎ ‎5. 唐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写道:“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武则天不得人心 B. 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 C. 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D. 庶族地主与士族地主的斗争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地实寒微”是指地位卑下,所以不配称帝,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庶族地主与士族地主之间的斗争,故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项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历史潮流问题,而且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故B项错误。 ‎ ‎6.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这突出表明:‎ A. 秦朝时可以通过出钱来抵耐罪 B. 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 C. 秦朝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 D. 秦统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秦朝律文明确规定对于破坏地界的处以耐刑,显然是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D正确。A虽有体现,但不是题干的主旨。仅凭“判处剃去鬚鬓”不足以说明严刑苛法治理国家,排除B。C显然是表象,而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秦朝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公布“今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要求地主和有田农民据实自报自己所有土地亩数,按照规定缴纳赋税,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权,其所有权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与保障。‎ ‎7. 地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某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演变。福建地名的演变史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这一变化出现的朝代顺序是 A. 秦朝——唐朝——明朝 B. 宋朝——明朝——清朝 C. 唐朝——元朝——清朝 D. 唐朝——元朝——明朝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节度使出现是在唐朝时期,宣慰使是在元朝时期出现,布政使是在明朝时期设置的,所以D正确。‎ ‎8.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全面”一词的限制。A C D三项各自反映了变革的一方面,只有B项才全面地概括归纳了这次改革的内容。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北宋统治体制的改革 ‎9. 在民间流传的《杨家将》中,经常发生一旦边关有战事,宋朝就选拔将帅带兵出征的现象,这实际上反映了宋朝 A. “荒年募兵”制的实行 B. “更戍法”的实行 C. 将帅指挥受制太多 D. 贡举制的实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一旦边关有战事,宋朝就选拔将帅带兵出征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更戍法”,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更戍法 ‎10.‎ ‎ 清顺治二年(1644年)浙江发生反对清朝统治的风潮,总督张存仁建议说:“速谴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人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这反映出,清朝这一时期进行科举考试主要着眼于 A. 缓和社会矛盾 B. 扩大官吏来源 C. 重视知识分子 D. 配合国家统一战争 ‎【答案】A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11.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 社会经济形态 B. 地方行政组织 C. 专制集权的程度 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分别是指远古社会时期、夏商周分封制时期、秦以来郡县制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地方制度,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应当认识到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并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地判定孰优孰劣。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 ‎12. 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为了 A. 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滥用权力 B. 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C. 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 保护全体公民的权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轮番而治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防止独裁,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而A、B、D三项是轮番而治不可能达到的效果。正确答案为C。‎ ‎13.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 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 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 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 D.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等信息可知具体描述了古雅典司法的运作程序,反映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故A项正确;“形式上的平等”在才来哦中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是古代雅典的司法程序的民主性,而非体现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故C项排除;“完备”的表述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性 ‎14.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 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 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 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 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限制利息和对还债实行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15. 陪审团制度是当前一些国家很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陪审团的国家是 A. 中国 B. 英国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民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最早出现陪审团的国家是古希腊。所以选C。‎ ‎16. 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的五百人议事会,比梭伦改革中的四百人议事会进步在 A. 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B. 鼓励普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C. 实际上执掌了最高统治权 D. 削弱了贵族的血缘政治特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了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梭伦改革以血缘为基础划分四个部落选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为基础划分十个行政选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打破了传统的血缘关系,削弱了部落贵族的势力。故选D。‎ ‎17. 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 主要靠对外掠夺 B. 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 C. 与对外掠夺无关 D. 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 ‎【答案】B ‎18.‎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美国总统自己组织内阁,并不存在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故④错误,选择B正确。‎ ‎19.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B. 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C. 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 克林顿是随心所欲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次玩笑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并结合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分析。美国政治制度是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牵制,总统又是选举产生的,要对选民负责,所以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故D项错误,A项正确。美国政权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性质,材料并未体现,故B、C两项错误。‎ 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总统和议员都是选举产生,美国总统要对选民负责,这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宪法的民主的精神。除了民主制原则外,还有联邦制原则和分权制衡的原则,这都对总统的权力和行为进行了限制。‎ ‎20.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 ‎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 ‎②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 ‎③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 ‎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 ①最高法院②参议院③下议院 B. ①国会②内阁③议会 C. ①内阁②国会③下议院 D. ①国会②最高法院③内阁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而不对国会负责,内阁对总统负责而不对国会负责。英国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和首相共进退,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保持一致,故丘吉尔说“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由于首相是由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所以首相一方面掌握行政大权,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所以丘吉尔可以“从不为议会所困扰”。结合材料可知①对应的为国会,②对应的为内阁,③对应的为议会。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21.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 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B.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C. 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D. 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的信息可知该事件是光荣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之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A项正确;BC项是权利法案的意义,D项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排除BC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22. 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有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 ‎②法国大革命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美国的“西进运动”‎ ‎④美国的南北战争 ‎⑤德国的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法国大革命后实行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不仅没有扩大国内市场,反而不利于市场的扩大,排除带②的选项即可。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 ‎23.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选项“星条旗”是美国的国旗,所以代表的是美国国歌;B选项“统一”可以看出是德国的国歌;C选项“把敌人消灭净”可以看出是法国的国歌;D选项“神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4. 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一举措意味着 A. 蓄奴州数目增加 B. 公开分裂国家 C. 美国内战爆发 D. 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答案】B ‎【解析】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就意味着建立了与北方华盛顿相对峙的政权,也就意味着南方公开分裂国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蓄奴州数目增加和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故A、D两项排除。美国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861年4月,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故C项错误。‎ ‎25. 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的种植园主其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B. 都属于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革命时的领导者 D. 其势力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的种植园主都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参与者、领导力量。在革命中英国新贵族和美国的种植园主有着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共同任务,因此其势力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是错误的,故A、B、C三项排除,D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意义及弊端。‎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不同: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 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影响: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意义:形成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弊端:少数“成年男姓公民”的民主;“外行治国”;民众易受少数政治家的蛊惑与控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4)认识:不同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或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应该互相借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和雅典的民主制度。‎ ‎(1)决策方式: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首先要搞清楚题目所问的问题是要看两幅图的决策方式的不同,决策方式是指最终决定权在于谁的问题。很明显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是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方式,应该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是专制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图二则是民主的决策方式,决策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2)第一小问,先从材料中总结其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材料三说明民主制度的优点,根据“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进行归纳。材料四说明其弊端,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回答,‎ ‎(4)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回答此题既要结合材料内容,也要结合所学知识。而且本问又是对以上各问题的总结和升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材料三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如,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 ‎(2)材料二中美国政权的权力中心是什么?有何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答案】(1)思想:古罗马法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 ‎(2)权力中心:总统。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3)显著特点: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4)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能力。材料“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中可以归纳出古罗马法的思想。‎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权力中心在总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德两国政体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古罗马法律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德代议制民主 ‎【名师点睛】复习中外政治制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比较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概括各自特点,并作出客观评价;思考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28.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 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材料五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 ‎(5)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答案】(1)“民主”指君主,最高统治者。‎ ‎(2)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任答2点,,)‎ ‎(3)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如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5)民主具有阶级性;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加强民主发至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在中外的发展。第(1)问主要考查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从材 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从图表中获 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 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中国主要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西方确立 了代议制的民主政治。第(4)问主要是史论结合的题目。要主要史论结合。第(5)问主要 考查得出的启示。要从材料中得出,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要用概况性的语言。‎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