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 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 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 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3.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4.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5.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 ,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6.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到:“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7.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 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 9.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0.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 11.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 12.《吕氏春秋·贵公》中说:“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对以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 B.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C.农耕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 D.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 13.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是 A.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B. “理”是万物的本原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14.一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作为明清之际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B. 否定君主专制,体现对民众的重视 C. 直接推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 继承了前朝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想 1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16.《论法的精神》:“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斯多亚学派第一次 A.将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 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论证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D.促成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17.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8.“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 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 19. “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 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 D.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 20.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 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作用 B.废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 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 21.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22.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 2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 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24.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推崇孔子的主要原因是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B.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C.儒学与“理性”社会核心思想一致 D.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8分,共52分) 25.在儒家经典中,关注百姓有较多的体现。(14分)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贫弃的土地)而处之,劳其民(耗取民力)而用之,故长王天下(维持长久的统治)。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宽松的生产和生活处境使百姓难以管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成]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国语·鲁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在当时仅是将“百家”摈弃于官方尊奉的意识形态之外,对其在社会上自由发展则不予干预,未曾一概禁绝。在实际政策的制定上,仍然带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并非教条地照搬儒家原则。法家的一套施政思想、手段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只不过注意用儒术加以包装、“缘饰”。虽然王朝治国并非纯用儒学,但由于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选官和教育制度,故而儒家经学大盛于时。另外,汉儒鼓吹的“天人感应说”也使专制皇权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关于民生和统治的认识与先秦儒家的观点是否相同?说明理由。(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其思想与先秦儒学比有何新特征。(4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对王朝政治的影响。(4分) 26.(20分)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0分) 大一中17-18学年下期高2020届第一学月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AABDB 6-10CDCCC 11-15DBCBB 16-20CACBA 21-24BBD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8分,共52分) 25、(1)不同。(1分)材料认为耗费民力和贫困状态有利于统治稳固,(1分)孔子主张“仁”,爱惜民力,反对苛政。(2分)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本思想。(2分) (2)强调“大一统”(2分);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分) (3)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但法家理论仍然有重要作用。(2分)加强了君主专制(或中央集权)统治,但对君主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2分) 26、(1)阶级:新兴资产阶级。(2分) 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2分)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2分) 说明: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2分);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 (3)评分表:(10分) 等级 观点 论据 表述 一等 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促使理论家重视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推动现代科学兴起。 ②宗教改革: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 ③启蒙运动: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促使启蒙思想家运用理性,推动社会变革。 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二等 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三等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 四等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 27、(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4分,每点2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4分,每点2分)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3分,每点1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3分,每点1分)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