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高二5月月考(清北组)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高二5月月考(清北组)历史试题(Word版)

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清北组)历史试题 ‎ ‎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48*1=48分)‎ ‎1.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2.凡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都不会失败,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以上表述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3.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保障经济计划完成 C.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5.‎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6.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D.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7.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恢复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C.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8.1924年孙中山曾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表明孙中山 A.改变了阶级立场 B.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C.发展了革命思想 D.放弃了三民主义思想 ‎9.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治史注重经世致用 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器物的进程 C.对鸦片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D.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A.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 B.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D.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11.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出现这一声音的原因是 A.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 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D.迫使美国改受对欧政策 ‎12.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把文学堪称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该著作是 A.《诗经》‎ B.《离骚》‎ C.《春秋》‎ D.《山海经》‎ ‎13.19世纪末,彼得堡己拥有120万人口,莫斯科居民也超过100万。20世纪初叶,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另一方面,俄国还保留着大量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普遍存在于农村。这说明十月革命 A.是使俄国摆脱落后农奴制的必由之路 B.首先发生在城市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C.是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D.为工农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观察下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文王是姜尚的大宗 B.微子是武王的小宗 C.武王是周公的大宗 D.成王是武王的小宗 ‎15.列宁曾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由此可以看出 A.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B.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采用军事的或行政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是正确的 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6.网易新闻:尽管30年多过去了,但很多人仍习惯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赤脚医生……”话里的身份可以无尽地更替,不变的是话中的追忆、感激。这里所说的“追记、感激”主要是针对 A.邓小平改革开放决策的肯定 B.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肯定 C.邓小平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肯定 D.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制度的肯定 ‎17.17.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制定关税。由此:‎ ‎①保证国家共同市场建立 ‎②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③是政府三权分立的表现 ‎④中央和地方分权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 C.亲族 D.功臣 ‎19.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 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 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20.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 A.板门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和首脑会议 ‎21.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 ‎22.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颁布《解负令》‎ ‎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3.中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4.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26.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 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A.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 ‎27.唐朝人记载,陆羽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作者意在说明 A.《茶经》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 B.唐朝制茶技术的成熟完备 C.《茶经》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 D.唐朝茶道文化的历史悠久 ‎28.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没有体现伏尔泰 A.提倡自然权利说 B.强调人们参政议政的权利 C.主张人人平等 D.主张思想自由 ‎29.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冷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欧洲全面复兴 B.建立政治军事同盟 C.采取非战争形式的对抗 D.公开干涉别国内政 ‎30.下图为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所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 )‎ A.使省会成为重点 B.密集于南部沿海地区 C.推动了中国半封建化 D.便利列强控制中国 ‎31.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泽东)良好经验”。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 ‎32.某地区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份合作文件,包含如下主要内容。该文件是 A.《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B.《罗马条约》‎ C.《欧洲联盟条约》‎ D.《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33.《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其中“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周朝实行了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34.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断 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 B.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 C.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D.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35.建国初,张治中将军曾对毛泽东主席说:“从过去的教训看,我们的新中国最好既不依靠美国,也不要依附于苏联。”新中国初期,我们却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民主革命时期苏联曾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B.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C.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D.使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政权、捍卫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被孤立 ‎36.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 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B.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D.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37.下表为1928-1930年我党工人和农民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情况。这一情况说明,这一时期 A.苏维埃政府得到农民的拥护 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C.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发生变化 ‎38.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这从侧面说明 A.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B.商朝王位继承未形成固定制度 C.商代注重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 D.嫡长子继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9.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 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40.《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41.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42.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B.改革赋税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 D.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43.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因为书中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 A、否定了《圣经》和上帝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立了人类新的正确的宇宙观 ‎44.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C.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45.从1789年到1875年的80多年间,法国一共出现了两个王朝,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平均每11年变更一次政权,一共通过了12部宪法,最终“一票共和”。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46.伏尔泰说:“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被称为一国的君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男性社会地位高 B.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C.传统道德影响大 D.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47.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子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 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 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 ‎48.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被瓜分之危机,在如何应对危机方面,以下几种思潮最符合时代潮流的 是 (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材料分析题 ‎4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合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含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合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是如何加强宋代的考试制度的?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10分)‎ ‎50.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时间是相当的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毛泽东1960年进行十年总结时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践结果如何?(6分)‎ ‎(2)材料二中“外国经验”指的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对比材料二中“路线”与“道路”在后来实践中的不同? (8分)‎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 ‎——张千帆《主权与分权》‎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6分)‎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 ‎(6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不管是自治区还是特别行政区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C项;经济特区执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故A项排除;经济特区没有行政自主权,故B项排除;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不符合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情况,二者并未执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能力。大前提“凡是”说法过于绝对,表述是错误;小前提表述符合实际,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思想;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来看,结论是对其失败原因的准确分析,故选B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据材料“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一五计划制定,这些机构设立是为了保障经济计划完成,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这些机构设立主要目的也不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故C项错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也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2年……1954年”,结合“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再结合一五计划相关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重要事件的识记能力,《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的军歌,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5.C ‎【解析】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故C正确。‎ ‎6.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详解】‎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故按要求ABD三项排除。‎ ‎【点睛】‎ 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同时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7.C ‎【解析】‎ ‎【详解】‎ ‎1953年至1957年即一五计划期间,当时我国在苏联援助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进口生产资料就比较多,故排除A,选C;材料反映的进口比重,与进口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封锁没有被打破,排除D。‎ ‎8.C ‎【解析】孙中山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立场,故A不符合史实;由“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可知孙中山的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概念,这不能说孙中山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这仍然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排除BD;“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这表明孙中山是在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决其后续问题的主张,故选C。‎ ‎9.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可知1821-1850年,清代治史注重研究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注重经世致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迈出了向西方学习器物的进程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学习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1821—1850年尚未产生洋务运动;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人们只是研究西方国情,并未深刻反思鸦片战争;D选项错误,1821-1850年这一时期人们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未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A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843-1850年广州生丝出口量起伏不定,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是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和上海都是通商口岸,而上海所处的江南地区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故其生丝出口量远超广州,故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广州、上海生丝出口情况,无法推断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且“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只体现广州、上海生丝出口情况,没有和其它国家生丝出口的对比,无法推断出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排除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185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1.B ‎【解析】戴高乐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显然是表达了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制的愿望,故选B。A、C、D显然与材料内容不符。‎ ‎12.A ‎【解析】‎ 春秋末年的《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排除B项;《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排除C项;《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排除D项。‎ ‎13.B ‎【解析】根据材料“彼得堡己拥有120万人口,莫斯科居民也超过100万”“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可知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工业化水平比较高,工人阶级的强大;根据材料“俄国还保留着大最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普遍存在于农村”可知俄国还保留着封建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农业经济极其落后;故十月的发生在城市与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十月革命是俄国摆脱落后农奴制选择之一,排除。十月革命是发生在资本主义落后的俄国,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工农联盟的信息,而是强调十月革命的发生在城市与经济状况有关,排除D。‎ ‎14.C ‎【解析】从图中可知,武王是周公的大宗,故C正确;周武王是姜尚的大宗,微子是成王的小宗,成王和武王都是大宗,ABD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与“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不符,不选。列宁执政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不选B。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国内战争结束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出现了“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的结果,故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赤脚医生……”可知,邓小平的政策措施改变的是一代人的职业和命运,主张恢复高考制度对其的影响最大,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改革开放决策、真理标准大讨论和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排除ABC。所以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 ‎17.D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三权分立是指中央政府权力的分配,而题意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故第③项应排除,即排除ABC三项,所以应选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制的确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8.C ‎【解析】根据材料“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即可判断出,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亲族,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体现。‎ ‎19.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至洋务运动开展期间,地方汉族官僚实力膨胀,湘军实力不断壮大,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与不安,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有利于减轻清政府对湘军存在威胁中央集权的猜忌与疑虑,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与洋务派的世界意识缺乏与否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内”字的添加不能反映安庆内军械所与市场的关系,排除。D项,材料与曾国藩本人对西学的认识无关,排除。‎ ‎20.C ‎【解析】‎ ‎【详解】‎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选C项;板门店会议是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万隆会议召开在日内瓦会议之后,且中国也不是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政府和首脑会议召开于1961年,且中国没有参与。故排除A、B、D项。‎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农工商都非常重要。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 ‎22.B ‎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①②③是索伦改革的内容,但②是要扩大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缓和社会矛盾,和题意无关,所以排除AC; ④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D。故选B。‎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索伦改革 ‎ ‎2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共二大上确定了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分别是实现共产主义和是实现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胜利,即民主革命纲领,从而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答案选B。ACD三项不符合上述史实特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 ‎24.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可知①的表述正确;元朝的行省是地方上最高行政机构,故③的表述正确;元朝的行省制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②;题目中未涉及行省制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故排除④,选择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一边倒主要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样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从而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与苏联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争取了苏联的经济援助,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因此BCD都正确。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主要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有关。‎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边倒 ‎2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元仁宗规定了程朱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其目的就在于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从而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排除B项;C、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科举制 ‎27.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来看,材料信息主要是反映陆羽《茶经》所带来的影响,即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制茶技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茶文化的历史悠久,而是《茶经》的影响,排除D项。‎ ‎28.B ‎【解析】根据材料“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可知,伏尔泰主张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而且在伏尔泰看来这种自由是自然权利即是天赋人权,是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故AC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伏尔泰强调人们参政议政的权利,而是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项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B。‎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9.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故C项正确;推动欧洲全面复兴、建立政治军事同盟、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均属于除武装进攻之外的敌对行动之一,理解片面,故ABD排除。‎ ‎30.C ‎【解析】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地区深受资本主义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推动了中国的半封建化。故答案为C项。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非省会的更多,排除A项;北部和长江流域的城市也较多,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地区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大,自然经济的解体更为明显和迅速,在半殖民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半封建化。‎ ‎31.B ‎【解析】‎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B正确;A属于南昌起义;C是1934-1936年;D是1937年之后。‎ ‎32.C ‎【解析】‎ ‎【详解】‎ 该合作文件“完善成员国范围内没有国界的内部大市场”即强调建立各国之间在资金、技术、商品等自由流通的自由市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政治联盟”反映了该国际组织的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的性质,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区域集团组织只有欧盟有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性质,故C正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罗马条约》、《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是经济联盟,不符合“政治联盟”,故排除ABD。‎ ‎33.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制度问题。周朝所以能长久存在800年,主要是其实行了分封制,起了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B;A是官爵的继承问题,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C;D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领导人的制度,排除D。‎ ‎34.C ‎【解析】扇形图显示中国工业制成品占据87%,发展中国家只占有59%,世界比例是73% ,中国远远高于世界水平,主要是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C正确;A中衰落不符合事实;B中向中国转移不符合事实;扇形图体现不出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D错误。‎ ‎35.D ‎【解析】建国初期,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ABC不是主要原因,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点睛: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是巩固政权、捍卫主权的需要。‎ ‎36.C ‎【解析】材料认为在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后,还要继续开展斗争,“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这种观点一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因此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7.B ‎【解析】‎ ‎【详解】‎ 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31年,故A排除。共产党员中农民占比大,体现了中共开辟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故B正确。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1927年南昌起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排除。革命的领导阶级未发生变化,还是无产阶级,故D排除。‎ ‎38.A ‎【解析】根据“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可知,商代自中丁以来存在废长立幼,王位继承混乱的现象。它表明这时期关于王位继承问题,并没有严格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在这时并没有完全得到确立和执行,从侧面反映出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A正确,BCD错误。‎ ‎39.C ‎【解析】‎ 解读材料可以得出,作者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推动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明显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B错误;结合所学,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错误。‎ ‎40.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诗歌繁荣时期,材料的主旨也是强调唐代重诗的社会风气,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并未平民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是文明开放的社会,材料也不涉及等级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时期而非唐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41.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的时间信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对建立关于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物理理论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微观粒子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选C。A项是说的相对论;B项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牛顿出版了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排除D。‎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量子论 ‎4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反映了任用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A项说法过于扩大个人的历史作用;B项中改革赋税制度材料没体现;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重视人才 ‎43.B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 ‎,动摇了中世纪天文学的基础,猛烈震撼了科学界,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B。A项错误,哥白尼并未否定教会和上帝的存在;C项错误,实际上教会的天文观正是地球中心说;D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正确的科学的观念。‎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的天文学家,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的观点,有力的冲击了教会的精神的统治,引领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变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此相关的近代科学方面的其他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44.B ‎【解析】西周早期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实行的鼎盛时期,西周后期开始受到破坏,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排除C;材料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分析了宗法制在社会中的影响,故选B。D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45.C ‎【解析】“法国一共出现了两个王朝,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平均每11年变更一次政权,一共通过了12部宪法”说明法国共和制建立的困难和曲折性,故C正确;A属于原因;B和D与事实不符合。‎ ‎46.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家庭的父子关系与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具有共通之处,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庭,皇帝就是大家长,因此“帝王被称是一国的君父”,B项正确;“文官被称为父母官”与男性社会地位高无关,排除A;传统道德主要体现在家庭层面的“儿女孝敬父亲”,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排除D。所以选B 点睛:理解材料的两层意思:一是家庭层面关系,二是国家层面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47.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道出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对孝的三个标准,所以A正确;B既然是问孝,说明当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排除B;C中封建专制制度表述错误,孔子的时代是奴隶社会的春秋时期,排除C;D孝属于仁的一部分内容,排除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孝道思想 ‎48.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反映了维新派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A、B、D两项都只是学习科技。故选C。‎ 考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的潮流·顺服世界的潮流·维新变法思想 ‎ ‎【名师点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特点: ‎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 ‎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 ‎3.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选择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9.(1)特点: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 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10分)‎ ‎(2)初衷: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 区别:SAT侧重考查学生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中学学业水平。‎ 制度:联邦制。(10分)‎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关键句“升舍考试……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学校管理、人才选拔方面来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被高校使用”归纳二者的目的和主要区别;第二小问政治制度可根据材料二“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分析得出答案。‎ 点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从材料中搜寻要点,又要结合教材知识和考生个人储备的知识。最低要求是把材料中的要点概括全面,保证得分率。‎ ‎50.(1)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实践结果:指导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2分)指导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分)‎ ‎(2)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2分)‎ 不同: 经济体制不同:前者在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下进行建设;后者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2分)‎ 实践结果不同:前者在建设中犯了“左”倾错误,片面追求高速,脱离生产力实际水平,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道路曲折,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后者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快速提高;(2分)‎ 外部条件不同:前者建设长期孤立于西方国际社会以外,侧重与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往来;后者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西方资金、技术、人才建设现代化。(2分)‎ 理论认识不同:前者对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上缺少科学系统的认识;后者在思想解放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分)‎ 政治条件不同:前者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后者是在民主法制重建的过程中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制度化、法律化加强。(2分)‎ ‎(答对任意一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引用《新民主主义论》的一部分,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思想的一个聚焦点。毛泽东的革命理论说中国革命需要进行两步走,这是由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此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本题考查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中国与苏联作为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有着各自的特点。其中中国前几年是借鉴的苏联模式,在发展道路上发现了问题,实事求是,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二者的不同点主要是发展的环境不同,政治条件不同,文化思想上不同,历史情况不同。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概述。‎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1.‎ ‎(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6分)‎ ‎(2)实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6分)‎ ‎(3)说明:在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由于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这就容易出现多数公民针对少数公民做出错误的处罚,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局面,如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实行;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间的制衡,避免了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力的威胁。(6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与近代发展。‎ 第⑴小题:根据材料中“直接”、“ 自由和平等”、“ 轮番”、“ 集体议决”、“ 少数服从多数”等处信息即可对应总结出其特点有: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 第⑵小题:依据材料中“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资产阶级代议政体”、“ 一系列法案的颁布”等处信息可以将实现方式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第⑶小题:该题要求比较美国政体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一中提炼,美国政体内容可“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优势有:在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由于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这就容易出现多数公民针对少数公民做出错误的处罚,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局面,如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实行;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间的制衡,避免了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力的威胁。‎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制的原则;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至上;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内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