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线索一 过渡时期的建设(1949—1956年)‎ 过渡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新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解决工业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也建立起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线索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 ‎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在探索经济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线索三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现代化进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考点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知识回扣 时期 特征 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 和计划经济体 制的确立 ‎(1949—1956年)‎ 国民经济 恢复——奠基 ‎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一五”计划 ‎——建设 ‎ (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 (2)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 ‎——确立 ‎ (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1976年)‎ 中共八大——‎ 成功探索 ‎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2)评价: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左”倾思想 泛滥——‎ 严重失误 ‎ (1)表现:195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要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经济 ‎ (3)结果: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严重 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1976年)‎ 困难的主要原因 八字方针——‎ 调整恢复 ‎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起,经济形势好转 ‎“文化大革 命”——‎ 严重破坏 ‎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濒临崩溃;人民生活状况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深化拓展 ‎1.全面解读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性经济,是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特点 ‎①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②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④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3)形成过程 ‎ 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 ‎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 ‎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 ‎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4)作用 ‎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经济结构 ‎(1)过渡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趋势是最终被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 ‎②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3)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②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其他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 ‎3.中外关联之中俄(苏)两国革命道路、建设道路的异同 ‎(1)革命道路 项目比较 中国 苏俄 不同点 国情 ‎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农民阶级力量强大,而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 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道路 方式 ‎ 中国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俄国走的是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 相同点 ‎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建设道路 项目比较 中国 苏联 不同点 改革开 放前 ‎ 注意到协调农、轻、重比例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历经多次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苏联最终解体 改革开 放后 ‎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 相同点 ‎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照搬苏联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斯大林模式:实行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重点发展重工业,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小题验知 ‎1.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动力、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以上做法 (  )‎ ‎                  ‎ A.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B.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 C.适应了当时国家战略需求 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 ‎2.我国“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贸易、银行和物资储备占3%,文化、教育、卫生部门占7.2%,城市公共事业占3.7%。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  )‎ A.以工业为主,协同发展 B.将苏联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追求高速度,盲目冒进 D.鼓励非生产性投资的发展 ‎3.下面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C.工业和农业实现均衡发展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 考点二 1978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回扣 特征 发展历程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1978年)‎ ‎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 (3)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经济体 制改革 ‎(1978年后)‎ ‎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①原因:人民公社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 (2)国有企业改革 ‎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对外开放 ‎(1978年后)‎ ‎ (1)过程 ‎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③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2)特点:初步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逐步建立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20‎ 世纪90‎ 年代后)‎ ‎ (1)过程 ‎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②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2)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外开放 的深入 ‎(20世纪 ‎90年代后)‎ ‎ (1)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 (2)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深化拓展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1)第一次变革——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第二次变革——农业合作化。国家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第三次变革——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第四次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虽然一度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并不代表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尤其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 ‎②核心内容:发展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推向市场。‎ ‎■小题验知 ‎1.1978年,自春天起到11月,谷牧、邓小平等12位中国领导人进行了20次出国访问,到访了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在内的51个国家。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  )‎ ‎                  ‎ A.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B.开始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 C.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想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 ‎2.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3.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真题研析 考向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19·全国卷Ⅰ·31 2019·全国卷Ⅲ·31 2018·全国卷Ⅰ·31 2018·全国卷Ⅱ·31 2016·全国卷Ⅱ·31 2015·全国卷Ⅰ·3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1‎ ‎1[2019·全国卷Ⅰ]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 ‎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试答]    ‎ 考查角度 ‎ “一五”计划与工业化 考查方式 ‎ 以上海图书馆和东北研究所俄文书籍借阅数据对比,反映当时国家经济建设背景 命题特点 ‎ 属于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以俄文书刊借阅量的增加这一历史现象,来影射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解题的关键在于关联历史背景 素养体现 ‎ 通过历史现象解读历史本质 ‎2[2018·全国卷Ⅰ]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试答]    ‎ 考查角度 ‎ “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 ‎ 注意题干时间1953年,同时结合漫画内容,可判断时代背景为新中国成立初工业化建设阶段。注意漫画人物的表现:勘探队员中有男有女,且热情高涨,体现了人们广泛参与建设的状况和热情 题型特点 ‎ 漫画解读类 素养体现 ‎ 突出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体现了男女平等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 ‎3[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试答]    ‎ 考查角度 ‎ “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 ‎ 首先,需要注意柱状图的对比,是增长速度的比较,而非总量的比较;其次,要结合时间背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去分析和认识;再次,我们既要看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现实,又要从中国自身纵向比较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工业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 题型特点 ‎ 柱状数据分析类 素养体现 ‎ 本题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看到建设的成绩,又要能清楚地认识本国的国情 考向二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全国卷Ⅱ·31 2018·全国卷Ⅲ·31 2017·全国卷Ⅰ·31 2016·全国卷Ⅲ·31‎ ‎4[2019·全国卷Ⅱ]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1亩≈0.067公顷),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试答]    ‎ 考查角度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考查方式 ‎ 通过当时国家政策的具体要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政策产生的影响 素养体现 ‎ 国家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体现了政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属于对唯物史观的考查 ‎5[2018·全国卷Ⅲ]‎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 运输业 商、饮、‎ 服务业 ‎1982年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年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 [试答]    ‎ 考查角度 ‎ 发展乡镇企业 考查方式 ‎ 从1982年和1988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分布和发展情况统计表切入,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发展情况 素养体现 ‎ 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分析表格的数据变化,认识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6[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试答]    ‎ 考查角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命题特点 ‎ 源自主干知识,但并非直接考查主干知识。改革开放的推行首先需要打破思想方面的障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题型特点 ‎ 文字判断类 素养体现 ‎ 解放思想,打破思想认识的束缚,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模拟题组 ‎1.“一五”计划期间,社会对农产品需求量增长很快,农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多大增长,农民收入增加也相对比较缓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苏联对中国的大量援助发挥作用 B.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C.受政策影响,农产品商品市场缩小 D.美国孤立中国发挥作用 ‎2.“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阶段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 (  )‎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 B.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 C.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 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3.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等。作者意在说明 (  )‎ 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变革土地所有制,走共同富裕之路 ‎5.201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并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此过程反映出中国 (  )‎ A.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 B.为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准备 C.通过完善法律文件引领和保障对外开放 D.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主题13 中外城市化问题 ‎■主题串讲 一、中国古代城市 ‎1.发展特征 ‎(1)夏商时期——城市起源。‎ 特征: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规模小、数量少、发展慢,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 ‎(2)春秋战国——城市兴起。‎ 特征: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强化,从而导致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全国出现了20多个较大的商业城市——邯郸、临淄、蓟。)‎ ‎(3)唐宋时期——城市加速发展,工商市镇兴起。‎ 特征:城市规模扩大,大中城市大量出现;城市发展重心南移——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再转移到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加强。‎ ‎(4)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 特征:大城市发展放缓,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发展。‎ ‎2.发展规律 ‎(1)传统的政治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城市布局从严格控制坊市界限到逐步打破坊市界限。‎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二、中国近代城市 ‎1.晚清:城市从沿海通商口岸向内陆发展。‎ ‎(1)原因 ‎①外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②内因:清政府改革——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交通运输的进步。‎ ‎(2)发展轨迹:通商口岸城市(天津、上海等)——近代交通沿线城市(郑州、石家庄等)——工矿业城市(唐山、汉阳等)。‎ ‎(3)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民国时期:城市发展不均衡,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内地城市发展缓慢。‎ 原因:沿海通商口岸较多,商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中国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军阀割据或战争,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 三、中国现代城市 ‎1.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数量、人口有了很大增长,城市建设成就瞩目。‎ ‎2.城市化速度较世界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仍很低。‎ ‎3.城市化发展呈现波动性 ‎(1)20世纪50年代前期优先发展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初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导致高速城镇化,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脱离农业基础超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20世纪60年代调整经济,70年代前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化进程放缓。‎ ‎(3)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非农产业比重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推动一些城市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增长,城市化稳步发展。‎ 四、古代希腊罗马城市 ‎  罗马帝国的城市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罗马城市的公共设施比较齐备,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图书馆等应有尽有。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区域的小店铺。‎ 五、世界近现代城市 ‎1.发展历程 ‎(1)手工工场时期:圈地运动促进城市化。‎ ‎(2)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迅速发展。‎ 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大量工厂进驻城市,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3)20世纪以来:全面城市化。‎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交通和通信设施成熟,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2.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 ‎(2)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的自由流动,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3)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城市成为各国或各地的文化中心。‎ ‎(4)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工业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增大、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困扰着近代工业城市。‎ ‎■综合突破 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最大的市镇在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 ‎——据徐浩《中世纪西欧市场和市集制度新探》‎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市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5—15千米,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异同,分析促进英国市镇发展的因素。(13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市镇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简析其原因。(12分)‎ ‎■探究突破 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 美国 中国 世界 ‎1970年 ‎73.60%‎ ‎17.38%‎ ‎35.90%‎ ‎1980年 ‎73.70%‎ ‎19.39%‎ ‎39.10%‎ ‎1990年 ‎75.2%‎ ‎26.41%‎ ‎43%‎ ‎2000年 ‎79.10%‎ ‎36.22%‎ ‎46.70%‎ ‎2010年 ‎82.10%‎ ‎49.95%‎ ‎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国际统计年鉴(2010)》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突破 考点吃透 考点一 ‎【小题验知】‎ ‎1.C [解析]由材料“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动力、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可知适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故选C项。改变农业落后面貌需要 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策略,排除B项;“打破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2.B [解析]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占58.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学习苏联经验,国家注重对工业的投资,是为了给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中还兼顾了其他部门和行业,这体现了结合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的特点,故选B项。根据投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以工业为主,但是协同发展的说法错误,其他部门的发展结果如何材料信息并没有显示,排除A项;基本建设的投资比例关系,不能体现追求高速度,而且“一五”计划的建设目标基本都实现了并没有体现盲目冒进,排除C项;“一五”计划体现了重点发展工业的特点,这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投资的表现,排除D项。‎ ‎3.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宣传画创作于1965年,联系史实可知,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因而开启三线建设,故选B项。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与“1965年”不符,排除A项;1965年,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发展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排除C项;1958—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时期经济领域呈现冒进思想,但1961年至1965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冒进思想得以纠正,排除D项。‎ 考点二 ‎【小题验知】‎ ‎1.D [解析]根据题干提及的时间段——“1978年,自春天起到11月”,可知处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结合当时大的时代背景——“文革”结束不久,国内经济徘徊不前,可知众多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其目的在于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之后,国民经济徘徊不前,而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想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已经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排除B项;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排除C项。‎ ‎2.B [解析]据材料“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故选B项。“最终消亡”的说法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压缩”的说法有误,排除D项。‎ ‎3.C [解析]“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中美间的这种交往属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一制度下的变通,体现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故选C项。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这一事件不能作为突破计划经济的开端,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真题研析 选择满分 ‎【真题研析】‎ 例1 D [解析]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幅增加不能表明“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故A项错误;1995年,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此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而不是反思苏联经验,故C项错误;1953—1957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因此俄文书刊借阅量必然大量增加,故D项正确。‎ 例2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勘探工作,D项符合题意。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新中国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A项说法错误;漫画主要反映的是资源勘探,而不是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B项与题干及漫画信息不符;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C项错误。‎ 例3 A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的原 因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快,故答案为A项;“冷战”并没有制约美英工业的发展,二战后美英工业发展较快,故排除B项;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重工业发展并未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排除C项;二战后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以改造和发展,并没有出现衰落,排除D项。‎ 例4 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农村经济改革初期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发展社队企业,这些举措都是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私营企业发展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也没有强调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涉及的是计划指导,与市场经济相矛盾,故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 例5 A [解析]本题以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格为切入点,考查改革开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本题考查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材料展示的是1982年和1988年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最大的表现是从事农业的乡镇企业数量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数量大幅度上升,这一变化反映出的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故答案为A项;B项错误,仅仅由两个时间点,无法判定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1992年中国才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C项错误;D项错误,材料不是指出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而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 例6 C [解析]本题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据题干中“1990年”和“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这份报告的主旨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A项;题干中不能体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排除B项;据题干“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该报告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主张摆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据“提交中央的报告”可知,该报告应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作,D项表述偏离了题干主旨。‎ ‎【模拟题组】‎ ‎1.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故选C项。苏联对中国的大量援助主要是在工业、科技等方面,排除A项;工业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低迷,排除B项;美国孤立中国与中国农产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B [解析]题干中提及“一五”计划建设的150个项目涵盖了重、化、轻工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B项。‎ ‎3.A [解析]“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表明民间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故选A项;“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但不能表明政府在其中的地位,排除B项;“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表明边缘力量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处于强势地位,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4.C [解析]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将“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选C项。材料的内容说明了土地流转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无法得出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排除A项;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不属于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排除B项;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没有变革土地制度,排除D项。‎ ‎5.C [解析]材料“201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表明我国通过立法,保障外商在华投资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故选C项。‎ 主题关联 突破大题 主题13‎ 试练1 (1)同:规模大小与人口有关;小规模市镇环绕大规模市镇。异:市镇间交通方式不同;市镇管理方式不同。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刺激商业发展;自治传统保证城市发展的自主权。‎ ‎(2)不同结果:中国市镇经济孕育出的资本主义萌芽夭折,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最终没有孕育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市镇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长足发展,英国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不同结果的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的政策抑制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自身缺陷;传统观念限制商业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英国:殖民扩张扩大市场;城市自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圈地运动增加城市人口。(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种是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材料二“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市镇至少有160个”,结合所学得出规模大小与人口有关;据材料一“最大的市镇在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材料二“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得出小规模市镇环绕大规模市镇。不同点据材料二“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并结合所学可知市镇间交通方式不同;据材料“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并结合所学得出市镇管理方式不同。第二小问,根据时间16世纪,联系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中英两国的时代背景思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步履蹒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走上强国道路。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入手即可。‎ 试练2 示例一: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大量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涌现,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中。‎ 示例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美国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推动,加快了美国城市化水平;世贸组织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的增加,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推动美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示例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发展经济,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本的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过后,它们的城市化水平再次提高,促进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各国政局相对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有利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