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20古代史专题探究(学案)
【高考命题热点一】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政治制度上带有部族和血缘关系的特征,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知识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新石器时期 出现了早期国家 ①刀耕火种 ②丝织、彩陶技术 壁画、陶器绘画 夏代 (约公元前2070 ~前1600年)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商代 (约公元前1600 ~前1046年) ①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①井田制 ②青铜器铸造工艺高超 ③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甲骨文、金文 西周 (前1046~ 前771年)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①井田制 ②纺织业地位非常重要 ③商贸频繁、骨贝、铜贝出现 ①礼乐文化 ②《诗经》中的大部分 春秋战国 (前770~ 前221年) ①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②商鞅变法 ③出现郡县制 ①铁犁牛耕、都江堰等 ②人工冶铁、淬火工艺③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①百家争鸣 ②司南 ③楚辞 【知识总结】 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先秦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前者是奴隶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后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前者是由后者决定的。在井田制下,土地归周王所有,所以以此为前提,周王才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推行分封制。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宗法制也瓦解了。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特征 (1)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4)教育: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例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变式探究】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骤减……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体现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故C项正确。 【变式探究】《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 A.统治利益 B.商业生产能力 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 答案 A 解析 题干译为“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 【高考命题热点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知识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代 (前221~ 前207年)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市”的管理严格,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①崇尚法家,焚书坑儒 ②统一文字:小篆 ③隶书产生 西汉 (前202~9年) ①汉承秦制 ②设立“中朝” ③设刺史以监察地方 ④察举制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②纺织技术发达、丝国、铁业官营制度 ③商运活跃、丝绸之路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造纸术产生 ③汉赋 东汉 (25~220年) ①沿用西汉政治制度 ②察举制注重孝廉 ①一牛挽犁出现 ②水排 ③商运活跃 蔡伦改进造纸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581年) ①九品中正制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北魏推行均田制 ②灌钢法 ③“草市”出现 ①道教、佛教盛行 ②《抱朴子》、火药 ③王羲之、顾恺之 【知识总结】 1.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典型特征。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特别是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加速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秦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也要求统治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秦朝时期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到摧残;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儒学地位的变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深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 2.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国家分裂,北方战乱频繁,使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南方地区环境相对安定,江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 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佛教、道教得到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南北方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 例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教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 D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 【变式探究】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 ) A.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 B 【变式探究】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而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答案 C 【高考命题热点三】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元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知识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隋代 (581~618年) 创立科举制 开凿京杭大运河 “三教合一” 唐代 (618~907年)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①出现曲辕犁、筒车 ②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瓷、北白瓷的格局 ③柜坊、飞钱 ①儒学复兴运动 ②868年,雕版印刷《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文人画、唐诗、词、书法艺术步入盛世 宋代 (960~1276年) 二府三司制 王安石变法 ①出现水转翻车,形成稻麦轮作的两熟制 ②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五大官窑 ③海运发达;交子出现;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①程朱理学;陆九渊创立心学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 ③风俗画、宋词繁荣、行书四大家 元代 (1271~1368年) 行省制、“腹里”、宣政院 ①农作物品种增多,棉花广泛种植 ②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元青花瓷 ③海运发达 ①王祯:转轮排字盘 郭守敬:《授时历》 ②书法家赵孟、元曲、话本小说 【知识总结】 1.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2)经济制度 ①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②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③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军事制度 ①府兵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②募兵制,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2.宋元时期社会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政治 中央集权 的加强 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 社会地位 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繁荣 国家的分 裂和统一 两宋时期,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经济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宋词、话本、风俗画、戏曲等得到发展 科技 印刷术 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例3、《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夷夏大防的观念 B.因俗而治的政策 C.天朝上国的心态 D.维护国家的主权 答案 B 【变式探究】宋初,由于官方对茶叶经营权的垄断,用来“市蕃夷之马”的茶叶已无法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对茶叶的需求,直接滋生了商贾对茶叶运之边地转卖的走私活动,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由此可知,这类走私活动( ) A.损害了宋朝的财政收入 B.加重了少数民族的负担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不利于宋朝的军事安全 答案 D 解析 茶叶原来是用来“市蕃夷之马”的,茶叶的走私活动影响了“市蕃夷之马”,而茶叶交换而来的马匹是用作军备的,故D项正确。 【变式探究】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 答案 D 解析 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是封建经济与政治决定的,伴随儒学确立为统治思想,封建等级观念是不断加强的,故A项错误;其民分士、农、工、商四等,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并不意味着“士”人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宋元时代演讲故事所用的话本,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并推动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 【高考命题热点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皇权专制达到顶峰。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文化世俗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知识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明代 (1368~1644年)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①大兴水利 ② ①王守仁、李贽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商帮、会馆出现,对外贸易受限 ②铜活字 ③小说《西游记》等 清前期 (1636~1840年) 康熙帝捍卫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权;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①重视河防、海塘建设 ②粉彩瓷器 ③商业区相当繁华,但对外贸易受限 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反君主专制思想 ②《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 【知识总结】 1.明清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原因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是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3)文化上:理学进一步强化,思想界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2.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曙光 旧传统 新因素 政治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对外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例4、(2017·课标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从上层社会专属到普通人家的变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直接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C、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变式探究】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 C 【变式探究】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得到传播并引起较大关注,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高考命题热点五】古代希腊、罗马——西方文明的摇篮 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知识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古代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 ①希腊城邦,小国寡民 ②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③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④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①天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②工商业发达 ③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联系紧密 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 ②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等 ④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古代罗马(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 ①《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②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③罗马帝国时期使用万民法,6世纪,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①古代罗马不断扩张,版图拓展,国际交往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②古代罗马贸易、高利贷等引发众多经济和民事纠纷 ①古代罗马建筑成就突出 ②罗马法精神中的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罗马的重要思想成就 【知识定位】 1.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希腊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辉煌为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基础,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2.罗马法的形成、发展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与政治:罗马法的发展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奴隶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外扩张等因素有关。 (2)与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罗马法不断发展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罗马的经济立法。 (3)与文化: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开拓者,罗马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例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丙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已经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丁 查阅到文艺复兴的诸多著作 得出古希腊是人文主义的滥觞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言论”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观点,故A项错误;陶片作为论据过于单一,不能由此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故B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作为一手资料能够得出当时已经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滥觞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同属海洋文明,古希腊(雅典) 有法律但倚重民主,古罗马有自由选举但更崇尚法律,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不同 B.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邦体制与帝国的政治需要不同 D.人文主义的弘扬程度不同 答案 B 【变式探究】“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无论在实体或者程序方面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这说明罗马法( ) A.涵盖了现代法制的基本内容 B.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C.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 答案 B 解析 由“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可知A项错误;在所有权方面,罗马法和现代法的共同点是商品生产社会中的法权关系,故B项正确;“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并不是“全部”,故C项错误;罗马法出现在奴隶社会,私有制并不发达,故D项错误。 【高考命题热点六】国家治理能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中多有创新,富有成效,国家治理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例7、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 九卿 六部 吏部 掌职官铨选 户部 掌税收财政 礼部 掌文仪外事 兵部 掌兵籍军令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奉常 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 掌宫廷警卫 ⇨ 卫尉 掌宫门警卫 太仆 掌舆马 廷尉 掌刑辟 典客 掌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 掌皇族、宫室 治粟内史 掌谷货 少府 掌山海池泽之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九卿的职责包括国家政务和皇家事务,而六部只管国家政务,所以,从九卿到六部是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故C项正确。 【高考命题热点七】 低碳发展与人口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环境破坏严重,低碳发展刻不容缓。因此,我国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注意解决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台有关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 例7、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人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 B 【高考命题热点八】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8、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 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答案 B 解析 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打广告语,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体现出其市场营销策略,故选B。材料反映不出A、C、D三项。 【高考命题热点九】道德中国 国无德不兴,德不可空谈,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品德。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仍需大力弘扬。 例9、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人天性中有恶,要“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这说明该思想家( ) A.主张提高道德自律性 B.要求缓和社会矛盾 C.强调加强国家的统治 D.吸纳了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高考命题热点十】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多元一体,兼容并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血脉相连。习近平同志提出:“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深深根植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信。 例10《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反映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故A项错误;《墨梅图》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这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 【高考命题热点十一】反腐倡廉,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例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 。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于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1)据材料,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答案 (1)特点: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机制:每年分部巡视督察,年终返京奏报;专察大吏,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 (2)目的:监察、清正并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析 (1)特点从地位权力、与中央的关系、职责等方面概括,机制据材料概括即可。(2)目的联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可得出是“抑制地方势力”。意义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吏治整顿等角度概括。 【高考命题热点十二】主流社会价值观——公平正义 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蕴含的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及公平、正义思想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罗马法律中蕴含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成为近现代各国制定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中的重要举措对今天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12、曾带领雅典打败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公民大会的这一做法( ) A.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体现了公民内部人人平等的原则 C.打破了雅典内部的权力平衡 D.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答案 B 解析 公民大会依照“陶片放逐法”将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的官员驱逐出境,符合雅典法律至上的原则,故A项错误;由材料“曾带领雅典打败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可知,在雅典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有可能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体现了公民内部人人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未涉及;“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效方式,而材料中的做法体现的是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12世纪初,欧洲开始了罗马法复兴运动,它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被合称为欧洲中世纪的三大运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罗马法(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司法实践中相互妥协的原则 D.天赋人权的自然法则 答案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