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这表明西周初期 A.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B. 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 C. 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 D. 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 ‎2.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C.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 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3.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 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 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等字眼强调的是对才能的重视,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也就说明了对官员才能的重视,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起不到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的作用,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的是科举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才能而非行政效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4.某朝一官员通过贿赂企图任宰相,皇帝同意了某官员的请求,并下诏“某可任宰”。时任某部门的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依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门下省 B. 宋朝参知政事 C. 明朝内阁 D. 清朝军机大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可知,给事中的职权为封驳审议,加上当时有“宰相”一职,可知给事中隶属于唐朝门下省,故A项正确;宋朝的参知政事执掌行政,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宰相”一职,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而无权否决皇帝的诏书,军机处之下也未设置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 ‎【点睛】关键信息是“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5.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认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 A. 宋代分化事权的思想不断发展 B. 宋代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C. 宋代积贫积弱的问题得到解决 D. 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兼职’的普遍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中央集权发展演变,北宋通过地方分化事权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南宋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 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详解】据所学可知“北宋通过地方分化事权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导致“冗官、冗费”问题;而南宋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进而“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可知A项不符合南宋,A项错误;符合B项,B项正确;C、D项与材料无关。‎ ‎【点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力;设三司,长官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地方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同时又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地方的公文必须是知州和通判共同署名才能生效;又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的赋税除留一少部分给地方外,其余运送中央;死刑需报中央复审,避免草菅人命。‎ ‎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标志着内阁政治的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元代的行中书省,……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说明统治者最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故②④正确;①是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故排除;③是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的,排除。所以答案选B。‎ ‎7.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官方强调“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A项正确。“忠”不等于伦理教化,本质不能反映伦理教化逐步加强,排除B。强调“忠”不等于思想控制,排除C。是官方强调“忠”,这与史官思想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8.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A.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C.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D.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答案】B ‎【解析】‎ 古希腊城邦时期,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上述战死者的父母要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和其子幸免于难者为失去儿子的人悲伤,都是把他人为城邦做出的贡献或者说是城邦其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故选B;题干中的“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体现了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故A不符合题意;纲常伦理是古代中国的观念,不符合古希腊,故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怎样,故排除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就是考查希腊城邦的特点,即城邦利益高于一切,考生如果理解了这一重要特征,答案就不难选出了。‎ ‎9.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B.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C.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D.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限制了执政官的部分权力,避免了以权谋私,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故选A;材料只是针对执政官而言,且与社会责任感无关,排除B;公元前509年并非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的信息,排除D。‎ ‎10.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据此反应汉密尔顿主张美国实行是 A. 共和制 B. 两院制 C. 总统制 D. 联邦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员和参议员组成,参议院往往比众议院保守,改革议案在众议院通过后,往往在参议院搁浅,或被长时间拖延。而宪法规定一项立法须经两院通过才能成为法律,这一立法程序能够制约两种倾向,迫使双方都作出一定让步,使得法律较为稳妥。“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反映了众议院比较激进的特点,“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反映了参议员比较保守的特点,“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说明汉密尔顿主张实行参议员和众议院的两院制,故B正确;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如共和国或邦、州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 “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联系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析解答。‎ ‎11.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政治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于当时德国政体变革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促进了德国工业化发展 D. 削弱了宪政民意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成为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故C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特点,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没有超越时代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德国政体变革与宪政民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点睛】“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是关键信息。‎ ‎12.现代历史中,政治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其中“妥协”是一种被许多人评价为“具有政治智慧”的方法。下列事件不符合“妥协”精神的是 A.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B.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方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理解。‎ ‎【详解】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大州和小州”、“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故A项不符合题意;而据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英国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就与斯图亚特王朝妥协,斯托亚特王朝复辟;而1688年的光荣革命也是资产阶级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而与旧势力的又一次妥协,C项不符合题意;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D项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点睛】有人说,政治的奥秘就在于“妥协”。联邦宪法是怎样调和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之间的矛盾的?‎ 中央和地方: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大州和小州: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南方和北方:保留南方的奴隶制,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13.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一年后,英国代表璞鼎查认为“在中国的某些高级官员中又逐步地恢复了那种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则强调必须强迫中国尊重英国人。这反映了当时 A. 清政府对外来侵略予以坚决回击 B. 清朝君臣的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C. 英国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D. 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受到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只是反映中国的某些高级官员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但没有反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的反击措施,排除A;材料“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说明清朝华夷观念观念根深蒂固,故选B;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已签,所以英国已强迫中国打开大门,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受到抵制的信息,排除D。‎ ‎1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A. 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崇尚 B.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C. 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 D.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太平天国土地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与评价。‎ ‎【详解】材料问题是“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而A项着重强调的是“军事”上的组织,而且是可行的,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D项在调动农民积极性上是矛盾的,D项平分土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D项可行,而B项的平分产品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带有“空想性”,B项正确;“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是可行的,C项错误;故B项正确。‎ ‎15.潘飞声诗云:“牙山险失折旗杠,平壤三军决击撞。马革裹尸随卞壶,龙骧破敌望刘江。金牌有意迟援骑,铁甲无功护战航。太息沉舟惟邓禹,忠魂肯逐怒涛降。”该诗所描述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牙山”“平壤”“铁甲无功护战航”“”,这里的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AB时期没有北洋水师,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排除。‎ ‎16.近代《时报》曾载:有人搭乘怡和公司的轮船到上海,途中茶房照例收取酒钱时,客人说:“现在共和了,可以不须酒钱了,我们皆是同胞也。”茶房回道:“我们酒钱随意所给,既是共和,你先生有钱搭船,我无钱,可以给我酒钱。”客人说:“我们的自由权你不能侵犯。”这则笑谈说明 A. 辛亥革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 民主共和思潮已为大众所接受 C. 政治革命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和”“同胞”“自由权”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排除。B项,上海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不代表全人民大众接受民主共和思想,故排除。D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17.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 A. 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C. 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全新判断 D. 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孙越宣言》发表,标志着苏联与孙中山及国民党结成联盟,促成了国民党改造及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将中国革命推向新的阶段,故C项符合题意。A项,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新三民主义,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出现在五四运动后,排除。D项,《孙越宣言》旨在推动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援助,并未体现民族扩张主义,故排除。‎ ‎18.1927年11月《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提出党的总策略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这种决议案 A. 正确判断了大革命后的形势 B. 表明右倾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 C. 是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 D. 可能会给革命带来一定的危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资产阶级……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党的总策略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否认大革命失败后处于低潮的形势,认为敌人的屠杀进攻,反而证明革命潮流之高涨,于是不顾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失败后群众的实际情况,反对组织有秩序的退却,要求继续进攻,发动了多次毫无胜利希望的城市武装暴动,丧失了许多宝贵的革命力量,给革命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因此D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决议并未正确判断大革命后的形势,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这种决议案是“左”倾思想的体现;依据八七会议相关所学内容可知,“左”倾思想并非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C选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19.中央政治局委员王稼祥忧虑地对毛泽东说:“目前形势已非常危急,如果再让李德这样瞎指挥下去,红军就不行了!要挽救这种局面,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王稼祥主张的“果断措施”是指 A. 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 实行土地改革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D. 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项“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而秋收起义才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是八七会议之后,A项错误;B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解放战争时期,故B项错误;C项说的是“土地改革”,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据材料“再让李德这样瞎指挥下去,红军就不行了!要挽救这种局面,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可判断这个措施就是召开了“遵义会议”,故D项正确。‎ ‎【点睛】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了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 B. 儿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 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D. 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意反映了根据地儿童游戏种类的变化,没有体现战争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故排除A项;题意中只反映了儿童做游戏的娱乐方式,没有体现其他的娱乐方式,不能说明娱乐方式多样化,故排除B项;题意中未涉及抗战成果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地儿童游戏由初期的玩球、跳绳到中后期的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的变化,说明中共甚至通过儿童游戏进行抗战动员,体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故选D项。‎ ‎21.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主要是为了提高边区的参选率 C. 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 D. 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 ‎【答案】A ‎【解析】‎ 材料“《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可以分析出,抗战时期中共在边区政治建设上扩大选举和被选举权利,这有利于团结各阶级的力量进行抗战,从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的改变,没有体现出边区政府的参选率,故B项排除;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是民主的基本形式,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的是边区政府的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分析出是抗战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22.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 A. 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 B. 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 C. 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 D. 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党统治即将瓦解,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蒋介石仍要求在保存国民政府的“宪法”、“国体”、“法统”和军队等条件下与共产党和谈,这表明了蒋介石并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并非是蒋介石因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C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蒋介石并未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企图和谈目的是以和谈为掩护,作缓兵之计,并非意图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23.巴黎公社“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以“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巴黎公社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建立人人平等的政治秩序 B. 树立公职人员的社会威信 C. 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 D.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可能平等,排除A;材料是要树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威信,排除B;由材料“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这有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故选C;巴黎公社脱离了农民阶级,没有建立工农革命联盟,排除D。‎ ‎24.2016年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说明 A. 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可知历史研究强调史料的互证,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成果互相印证,有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故D项正确;由于考古成果与史书记载有偏差,就得出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A项错误;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不是每一个都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验证,故B项错误;由于考古成果与史书记载有偏差,就得出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唐朝 武则天 ‎73‎ ‎11‎ 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 ‎34‎ ‎7‎ 唐肃宗 ‎16‎ ‎4‎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 ‎63‎ ‎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通常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加拿大和美国在英国的影响下别于1882年和1883年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唐宋选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 ‎【答案】(1)趋势: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其它入仕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入仕途径更多样化。‎ 原因:科举制的发展;士族衰落,庶族崛起(社会经济、政治变化);宋代重文轻武国策等。‎ ‎(2)不同:西方一些重要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官员分为两类,政务类官员随执政党变动,业务类官员基本稳定。‎ 作用: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需要;扩大选才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防止独断专权、有利公正廉明;稳定政局和社会管理,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连贯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和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据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经变化趋势,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和入仕途径等信息分析得出,其原因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及相应的统治政策等方面来回答。‎ ‎(2)第一小问与唐宋选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据材料 “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等归纳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文官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对官员素质的提升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等角度概括。‎ ‎【点睛】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扩大官吏来源。(2)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3)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文学的繁荣。(4)把选拔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的稳定。‎ 消极作用:(1)考试内容束缚思想,导致士人长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2)人才成为维护皇权的忠实奴仆。 (3)过分注重不切实际的学问,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成文法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 ‎——《万国法》,即国际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议会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 ‎——据《美国宪政历程》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的法律变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中权力制约与平衡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787年宪法的有何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如何?‎ ‎【答案】(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制衡(或联邦与州的制衡);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制衡;各地区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制衡。‎ 意义: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实现民主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只要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 ‎【解析】‎ ‎(1)从“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可以得出变动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而变化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由原来的公民法变为万民法。‎ ‎(2)制约与平衡实质上指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具体是中央与地方的制衡(或联邦与州的制衡);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制衡;各地区和社会利益集团的制衡。积极意义:注意材料要求的是积极意义,所以围绕着民主和法制来回答即可。‎ ‎(3)‎ 原因:《临时约法》的颁布实质上是对权力的一种分配,所有的条款都是将权力分散,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他复辟帝制。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它对民主是有一定推广的,主要围绕民主内容来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时期产生了新民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中“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帝国主义那条旧路是不能再向前走了,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 ‎——摘编自陈培军《关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等 材料二 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南昌起义公开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进行号召,并成立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军途中,遭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部队损失严重,大多数参加者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继续跟共产党走。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在赣南的“三整”,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进行的改编一样,都在努力把起义部队改造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为这两支部队后来在井冈山会师奠定了基础。‎ ‎——姜廷玉《论八一南昌起义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并归纳其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 ‎【答案】(1)五四运动本身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上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先进知识分子对革命动力的认识(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提出暴力革命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以上根据材料概括得出)‎ ‎(2)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奠基。革命精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南昌起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帝主义那条旧路是不能再向前走了,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发展壮大革命军队的影响来回答。其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多数参加者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继续跟共产党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