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练18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作业
疯狂刷题高考导航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2.(2019年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疯狂刷题 1.《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据此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 ) A.造成德国分裂 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 C.加剧冷战程度 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如图),该学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 C.20世纪初的美苏对峙 D.两极与多极格局并存 3.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 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 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4.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 ) 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 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 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 5.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 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 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6.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7.1966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 ) 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8.1963年9月28日,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概念:“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过去几年法国人闹独立性,但没有闹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其意在强调( ) A.中共放弃传统的革命外交思想 B.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均已瓦解 C.中国外交的孤立局面已经消融 D.世界多极化趋势雏形得以显现 9.下图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自己组队》。漫画所示国家“自己组队”的原因是( ) A.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B.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 D.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 10.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提出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日本经济崛起后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说话”。这些体现了(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世界日益联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1. 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 ) 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12.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亨利·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这说明亨利·史汀生主张美国( ) 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 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 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 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3.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14.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15.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16.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17.有学者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美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 B.中美俄之间存在着三边互动关系 C.中美关系的重点取决于俄罗斯 D.中俄关系的变化影响着中美关系 18.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 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 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 19.《剑桥美国史》中说:“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20.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右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B.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 21.下边两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这表明( ) A.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 B.冷战格局产生新变化 C.美国陷入了孤立状态 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22.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美国外交( ) 美国首倡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 成立时间 名称 1920年 国际联盟 1945年 联合国 1945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 A.始终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针 B.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C.淡化了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D.逐渐控制欧洲建立了全方位世界霸权 23.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该漫画表明( ) A.苏攻美守态势已成定局 B.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C.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 D.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 24.下图漫画刻画了两任美国总统在应对地区局势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出美国( ) 修补者 思考者 乔治·布什 贝拉克·奥巴马 2001—2009年美国总统 2009—2017年美国总统 A.摒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外交策略由谨慎到鲁莽 C.国际控制力的逐渐减弱 D.处理国际事务主观随意 25.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 ) 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 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高考导航 参考答案 1.【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关于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D选项排除。 【答案】B 2.【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答案】A 1.【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德国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信息,排除B;由材料“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可知华沙条约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即加剧了冷战程度,故选C;华沙条约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的工具,排除D。 【答案】C 2.【解析】从材料的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很容易可以看出这是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A正确。材料体现美苏两大军事集团,不能体现全球联系,B错误。此表反映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美苏对峙,C与题意不符,排除。D表述不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多极化的内容。 【答案】A 3.【解析】对冷战的认识,由“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到“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和“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明对冷战起源的认识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故C项正确;冷战本身就是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斗争,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时代越近不一定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故B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答案】C 4.【解析】概括材料“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可知,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美苏竞争的焦点是欧洲,故B项错误。文化只是冷战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美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介入,没有体现苏联的重视,故D项错误。 【答案】A 5.【解析】从漫画上半部分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现代化机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下半部分画面上身穿制服管理者的人好像在训斥没有好好干活的农民,管理者让人民弯腰拉犁耕地,而耕犁则是代表共产主义的锤子和镰刀,说明讽刺苏联的制度,得出该漫画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故答案为B。实行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苏联在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所以与事实不符。A错误。漫画用欧洲和苏联是否接受马歇尔计划,得到不同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讽刺苏联制度,漫画主旨不是推动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排除C。马歇尔计划是利用对欧洲援助达到控制欧洲目的,与漫画主题不符,D错误。 【答案】B 6.【解析】国际开发协会的运作并不能体现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故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反映美苏争霸的内容,故排除B项;美国由抵制发展中国家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到支持国际开发协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变化说明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影响力的上升,无法体现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经济,故排除D项。 【答案】C 7.【解析】根据材料中“自决权”“发展权”“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在当今世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国家的独立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从客观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C正确;联大宣布“发展权”并不表明联大就是实现发展权的保障,故排除A;B项中的“初步确立”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未反映“和平”的信息,排除D。 【答案】C 8.【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演变的相关知识。题干中毛泽东的本意是要联合西欧、东欧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建反对美苏争霸的统一战线,并没有放弃革命外交思想,故A项错误;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仍继续存在,故B项错误;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还未改善,中苏关系走向恶化,排除C;毛泽东的话体现了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欧、日本、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与其霸主也存在矛盾,这些均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显现,故D正确。 【答案】D 9.【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美苏之外的国家试图摆脱美苏两极格局的控制,“自己组队”,这是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结果,选项B正确;“自己组队”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选项A错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选项C与史实不符;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表述,选项D亦错误。 【答案】B 10.【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上出现了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体现出两极格局下已经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不结盟运动和日本不是区域性经济集团,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世界的日益紧密,排除C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从材料“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可知美国阻止苏联扩大势力,反映出二战时美苏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大国对立取代,故C项正确。 【答案】C 12.【解析】材料没有体现遏制苏联,故A项错误;“西欧是美国实现……”,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援助西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输出民主,故D项错误。 【答案】B 13.【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14.【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是“自愿、互利”等原则且主要是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和印度、埃及以及南斯拉夫和他们提出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得出是反对两极对峙,因此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且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不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解析】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末”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后,西欧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以美国为主导而非欧洲,故B项错误;材料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是缓和矛盾,故C项错误;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16.【解析】从六十年代提出“发展”概念到七十年代提出“发展权”概念,八十年代通过“发展权利宣言”,可见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这是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紧密相连的。多极化趋势下各国开始注重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A 17.【解析】通过题干论述中美俄三国的关系,即“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说明三国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故B项正确。 【答案】B 18.【解析】据材料从“美国化”到“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说明对于多极化理论从忽视到多角度认识,即对国际格局的认识趋于合理,故C项正确。 【答案】C 19.【解析】在长期的“冷战” 过程中,美苏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故C项正确。 【答案】C 20.【解析】从表中的信息可知,冷战结束后,出现了俄罗斯、西方、日本、中国、印度等多极与多种文明出现,故选D项;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排除A项;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的“始终”太绝对,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美国,排除C项。 【答案】D 21.【解析】由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当今世界美国依然为超级大国,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成为多极化力量,说明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D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处于多极化趋势过程中,但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因而新的世界秩序并未形成,排除A项;1991年后冷战结束,因而当今世界非冷战格局,排除B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联系加强,美国不可能处于孤立状态,排除C项。 【答案】D 22. 【解析】根据材料“国际联盟……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均属于国际多边组织机构,说明美国注重多边合作外交,故选B项;“始终”表述绝对,且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更多体现的是制度化、法制化的一面,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单纯与美欧关系相关,排除D项。 【答案】B 23.【解析】《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表达苏联希望与西方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故选C项;《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无法判断苏联与美国争霸的态势,排除A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战略目标是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目标是没有变化的,排除B项;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可以看出东西柏林的隔离是存在的,没有改变,排除D项。 【答案】C 24.【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美国在21世纪初可以作为地区局势的修补者,到2009年后只能作为地区局势的思考者,说明21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的国际控制力逐渐削弱,故选C项;美国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仍在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排除A项;21世纪初美国从地区局势的修补者到思考者,是由国家实力与国际形势决定的,不单是外交政策的鲁莽或谨慎决定的,排除B项;21世纪初美国从地区局势的修补者到思考者,是由国家实力与国际形势决定的,因而美国处理国际事务并非主观随意,排除D项。 【答案】C 2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极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推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打击了霸权主义,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世界的多样性,排除A项;题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以推断更倾向于对多极化影响的考察,而不是多极化局面出现的原因,排除C 项;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排除D项。 【答案】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