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素养1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素养1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学案

专项一 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准则,指明了今后政治思想道德工作的基本方向及基本准则。也就是要求:在国民教育的全部环节过程中,应高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学历史教学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学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核心价值观和知识、能力、方法。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聚集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实现专项提能突破。‎ 素养一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 一、坚持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 二、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 三、坚持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 素养二 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高考考查着力点 一、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 二、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 三、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 四、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 素养三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 一、科学性原则——史料的可靠性“论从史出”‎ 二、典型性原则——论据的充分性“史论互证”‎ 三、系统性原则——论证的完整性“史论结合”‎ 素养四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一、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 二、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 三、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 素养五 家国情怀——学科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 一、优良传统——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二、古为今用——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 三、以史为鉴——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 四、寸心载世——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素养一 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85页)‎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总览——核心素养解读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1.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4)在阶级 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6)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宜用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在综合能力方面考查 ‎(1)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示例——高考命题解说 一、以唯物史观考查促成战国文字变化的主要因素 ‎【示例1】(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命题立意] 以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为切入点,考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体现了以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认识中国汉字的发展规律。汉字的发展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反映了文字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汉字发展受到书写工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发展相关。‎ ‎[解题思路] 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A项正确。西周时期的文字书写载体以龟甲、兽骨以及青铜器为主,竹片也有少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开始大规模使用。虽然书写材料不同,但这不是造成文字笔画发生由繁到简变化的主要因素,B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字形的变化是为了书写方便,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故战国时期的变法与字形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C项可排除。“书同文”是在秦朝统一全国后推行的,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D项可排除。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二、以唯物史观看待近代中国“诗界革命”‎ ‎【示例2】(2016·全国卷Ⅲ)甲午中日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命题立意] 本题要求以唯物史观看待近代中国“诗界革命”与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科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题干信息包含三类:一为时间信息,二为人物信息,三为事件信息,即对“诗界革命”的例证式阐释。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变革风潮涌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除宣扬变法理论外,还进一步寻求将理论普及化和日常化,以扩大其影响。“诗界革命”即为其中一种做法,其意在于倡导“诗歌”‎ 这一中国传统文学载体从形式到内容上的改变:在风格上能突破传统,往往用散文句式入诗,诗中新知识、新名词也较多,以适应宣传变法理论的需要。A项指向“民主革命思路的倡导”,非维新派的主张;B项指向“白话文运动”,在形式上和时间上均与题干不符;D项虽指向改良思潮,但强调开端作用,故非正确选项。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分说——三大角度突破 一、坚持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 ‎1.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有活动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和具体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因而也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统治形式、法律制度、哲学思想以及文化艺术的状况等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发生了大变革。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百家争鸣活跃,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二、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 ‎1.具体分析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2.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的。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刚刚确立,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农业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市场。因此,相对商业活动来讲,着力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富国强兵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农业生产状况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最重要的表现。秦国就是在“重农抑商”政策指导下,粮食充足,军备雄厚,综合国力得到加强,最终具备了统一六国的物质条件。所以这一政策在当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进步的。但明清之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则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都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史观。‎ 三、坚持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 ‎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种矛盾相互影响的结果。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是在相互影响,发生在同一时代的各个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2.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电气化”,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末,重工业迅速发展,继英国之后,美、德等成为主导工业化进程的国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英国失去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后来居上,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这些都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的唯物史观。‎ 四、唯物史观运用和启示借鉴 ‎1.运用示例 ‎【例】 (2017·天津南开区二模)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点拨] 本题以唯物史观考查影响历史人物的主要因素。恩格斯没有从经济的角度来讨论政治人物拿破仑,故A项错误;霍布斯鲍姆的观点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统治,恩格斯的观点没有涉及经济危机问题,故B项错误;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在材料中的两则观点都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大崩溃下出现了希特勒,法兰西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导致军事独裁者拿破仑的出现,两个观点都表明社会环境对历史人物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 D ‎2.启示借鉴 唯物史观是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运用中应特别重视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对练——素养活用训练 一、以唯物史观考查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变迁 ‎1.(2017·泰安模拟)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在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B [近两年生态史观已受到普遍关注,在高考命题中也有所体现。唐宋时期,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合理作为,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表达的淮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古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D项说法过于绝对。]‎ 二、以唯物史观看待多元史观的历史研究 ‎2.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 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 B [材料中希罗多德认为他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广泛搜集史料,但同时他认为“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由此表明他在使用史料时,保持着头脑清醒与怀疑的态度,并非毫无批判地相信目击者所叙述的任何事情,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不是题干所表达的内容,故A项错误;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史料占有是史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作者还强调必须对史料辨别真伪,故C项错误;“‎ 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即是二手史料,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为,“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得出变易观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材料一“社会变革论断”和材料二“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 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得出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根据材料一“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材料二“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得出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得出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古代和近代前期文明发展。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得出由肯定进化论到宣传唯物史观。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素、阶级因素、中国文化的传统影响与西方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的实践以及十月革命影响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或有优良传统);服务于政治生活,深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任答其中三点)‎ 影响: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古代和近代前期文明发展。‎ ‎(2)变化:由肯定进化论到宣传唯物史观。‎ 原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实践的失败;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任答其中三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