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春节的“合家团圆”主要是凝聚宗族、家庭情感的,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的关系最为密切,故D项正确。禅让制并不一定涉及到血缘关系。世袭只是指政治权力的沿袭,与家庭关系并不密切。分封制是与“合家团圆”没有太大关联。故排除ABC三项。‎ ‎2.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现:“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这说明 A. 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 B. 秦国已将郡县制作为中央管理地方的统一定制 C. 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 D. 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说明郡县制在秦统一以前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而出现,故D选项正确;“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可知,秦统一全国以前已经出现了郡县制,无法得出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故A选项错误;将郡县制作为中央管理地方的统一定制是在秦朝统一全国以后,而不是秦国时期,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无法得出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材料中“此一制度”指的是唐朝 A. 创立三省六部制 B. 任命文官做知州 C. 实行节度使制度 D. 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唐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地方制度有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地方延续五代时期实行的节度使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正确;三省六部制度属于中央政府的制度,A错误;任命文官做知州属于北宋地方制度,B错误;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是宋朝加强皇权的措施,D错误。‎ ‎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材料中的 “不许立丞相”始于 A. 汉武帝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雍正帝 ‎【答案】C ‎【解析】汉武帝设置中外朝,但并没有废除宰相,与题意“不许立丞相”不符,故排除A项;宋太祖设置了枢密使、三司使和参知政事等分割了宰相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没有废除宰相,与题意“不许立丞相”不符,故排除B项;明太祖鉴于宰相对君权的威胁,“废丞相,权分六部”,并要求大臣不得奏请设立宰相,符合题意,故选C项;雍正皇帝时宰相制度已经废除,故排除D项。‎ ‎5.故宫中某机构遗址有这样的文字说明“……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可以看出,皇权达到顶峰,该机构是军机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6.‎ ‎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 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7.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是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英国 D. 美国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她”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雅典的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更为西方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是古希腊民主的典型代表。答案为A;BCD都不是民主制度的源头,都受到古希腊民主制的影响,排除。‎ ‎8.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 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B. 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C. 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 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证明罗马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罗马法发展的特点,体现出皇帝也要依据法律办事,并不是不执行皇帝命令,故B项错误;罗马法官和法学家是按照法律和法理办事,不是随意曲解法律,也不是具有很大随意性,故C项和D项错误。‎ ‎9.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 A. 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B. 成年男性公民是民主的基石 C. 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 D. 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可知,这样的公共活动可以提高成年男性的作战能力,团结城邦民众凝聚力量,故选D。竞技精神是英雄主义的体现,与人文主义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说的古希腊人,不单单包含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雄人物的塑造与竞技比赛有一定的关系,但C项“源于”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排除。‎ ‎10.“听秘书朗读完宣言后,威廉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威廉是英国第一任立宪君主,约束君主权力的法律即是B项的《权利法案》。所以答案选择B 项。《大宪章》是1215年颁布的,太早,所以排除A项。C项是美国的文献,D项是法国的文献。‎ ‎11.1788年,美国革命家帕特里克·亨利说,新体制的原则是“极其有害、失策和危险的”,新宪法“偏向于君主制”。此观点主要是依据新宪法 A. 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 B. 赋予了总统军政大权 C. 联邦法官实行终身制 D.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788年”、“新宪法”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认识。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材料内容意思,体现不出材料里“偏向于君主制”,排除ACD.进一步判断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认识 ‎12.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起的作用巨大 B.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拥有国家实权 C. 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仍是君主专制 D. 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君主是实,故选B项;题干中“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立宪为虚,排除A项;德意志帝国虽然皇帝权力巨大,但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发展迅猛,德国迅速跻身强国行列,排除D项。‎ ‎13.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宣布恢复帝制,建立第二帝国。五六十年代的法国逐渐走向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广阔殖民地。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 共和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 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C. 帝制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D. 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五六十年代的法国逐渐走向强大,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广阔殖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第二帝国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权更迭频繁,A选项排除。民主共和制是时代的潮流,C选项排除。经济发展是推动政体变革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14.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答案】C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故C项正确;赔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故排除BD两项。‎ ‎15.如表为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军力对照表,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最有可能出现在( )‎ 军舰(艘)‎ 总吨位 航速(海里)‎ 火炮(速射炮)(门)‎ 兵力(人)‎ 中方 ‎10‎ ‎31366‎ ‎5‎ ‎173(0)‎ ‎2000‎ 敌方 ‎12‎ ‎40894‎ ‎4‎ ‎268(97)‎ ‎3500‎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表格中军舰、总吨位以及航速可知是双方在海中进行的战役,依据所学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海军力量的对比,C正确;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都不是在海上进行的战役,主要以陆地作战为主,A、B和D项排除。‎ ‎16.吴嘉宾在《武昌纪事》中评论说:“粤寇之陷省城,自武昌始。先是广西、湖南省城被围,皆守至数月,卒能待援师之集得全。惟武昌守不集二旬。……自是顺江而下,若安庆、若金陵,皆无守志矣。”材料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进军南京 B. 鸦片战争武昌沦陷 C.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D.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粤寇之陷省城,自武昌始。……自是顺江而下,若安庆、若金陵,皆无守志矣”反映了太平均攻陷武昌后,顺江而下,威逼南京,故选A;鸦片战争英军从广州沿海路北上,顺江而上,只到达南京,排除B;由“粤寇”,可知并非日寇,排除C;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不符合题意,排除D。‎ ‎17.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 A. 责任内阁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总统共和制 D. 专制君主制 ‎【答案】A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内阁享有较大的行政权,故答案为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更不是专制君主制,排除B、D项;《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废除了先前的总统制,排除C项。‎ ‎18.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 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 封建习俗在广大农村地区依旧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是突出推翻秦朝以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19.下列是一些国际记者、作家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斯诺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股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 索尔兹伯星 ‎“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史沫特菜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安东尼 ‎“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红军进行的长征传播了革命思想,锻炼了革命队伍,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依据表格“远征”“千山万水”“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可知描述的是红军长征,D正确;北伐战争不符合“远征”的信息,A错误;南昌起义只限于南昌城的起义,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秋收起义仅限于攻打长沙的起义,不符合“千山万水”的信息,C错误。‎ ‎20.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首先发生在 A. 华东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答案】C ‎【解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在东北地区,所以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首先发生在东北地区而非华东、华北以及华南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才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1.“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 国民大革命 B. "工农武装割据"‎ C.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北伐时期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口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据以上分析可知,其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选D;A、B、C三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排除。故选D。‎ ‎22.“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是指 A. 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己具备 B.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将胜利”,《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所以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B正确。此时资产阶级力量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尚不具备,A错误。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是巴黎公社,C错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十月革命,D错误。‎ ‎23.“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进程过渡。”从这个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A. 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B.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C.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 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新时代 ‎【答案】B ‎【解析】从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B正确;世界和平与发展显然不是十月革命的意义,A错误;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材料中文明演进的特点,C错误;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新时代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阐述十月革命意义,D错误。‎ ‎24.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 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大杂居小聚居”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的现实国情而确立的,故答案为D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C项;B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关系,排除。‎ ‎25.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A.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 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 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 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时间1954年,并结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史实可知,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D正确。‎ ‎26.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 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制度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C正确;A是政党政治的特点,排除;B是基层选举制度,排除;D是涉及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排除。‎ ‎27.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一国两制”构想 A. 首次公开提出 B. 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 有了宪法保障 D. 得到了成功实践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体现出之前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宪法的保障,C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初,A错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错误。‎ ‎28.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 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B. 实行不结盟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其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因此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创设有利的外部条件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材料所述正是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外交活动之一,因此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29.1947年苏联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该漫画讽刺的是 A. 北约组织 B. 马歇尔计划 C. 杜鲁门主义 D. “铁幕”演说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47 年”“苏联报纸”“美元”等可知,图中伤者指西欧,医生指美国,这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讥讽,故B项符合题意;北约是军事组织,故A项排除;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故C项排除;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D项排除。‎ ‎30.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反映了 A. 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 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答案】B ‎【解析】材料“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项正确;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是指冷战的形成,A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依然存在,且多极化是一种趋势,C错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仍然在发展,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一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成福,夺天朝之权势。……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路自遇,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巨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文选集》‎ 材料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摘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的选官制度,并说明汉朝用人制度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积极看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趋势:由注重德才向门第转变。‎ ‎(2)中正官在选拔官吏时徇私舞弊;难以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官吏的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3)科举制度取代荐举制度,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4)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会影响国家的治乱兴衰。‎ ‎【解析】(1)选官制度:依据材料一“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可知是实行察举制;趋势:依据材料一“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的信息可知选官由注重德才向门第转变。‎ ‎(2)依据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成福,夺天朝之权势”可知中正官在选拔官吏时徇私舞弊;依据材料二“随世兴衰,不顾才实”可知难以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依据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官吏的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3)依据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人才辈出”可知科举制度取代荐举制度,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依据材料“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可知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4)本题属于开放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选官制度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影响以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材料三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雏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说明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答案】(1)变化:由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 背景:二战后,世界形势面临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发展壮大;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的政策。‎ ‎(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急需联华抗苏;苏联威胁中国北方;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影响:推动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中国外交的僵局,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 ‎(3)目标: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活动: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维护区域和平;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解析】(1)变化:根据“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得出由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 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背景即可。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 ‎(2)原因:根据“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概括归纳。影响:根据所学回答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即可。‎ ‎(3)目标:根据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的外交建树即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