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A. 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 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 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 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被应用到君臣关系上,这说明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政治领域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社会的影响;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不是材料要传达的含义。‎ ‎2. 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 “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 “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 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 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法家主张富国强兵的“霸道”显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A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国家统一,不是说“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故B错误;政治主要是维护国家统治,故C错误;法家并没有否定“先王之道”,而是将之进行整合,故D错误。‎ ‎3.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孔子主张德和礼,而荀子的主张则是礼乐和法数,可以看出两者相比,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又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所以选C。AB与材料原意无关,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以孔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比较来命题,要求考生找出二者主张的不同,并分析其实质。这种考查变化的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因为比较是将历史知识深入探讨的方式之一,需要引起考生的关注。‎ ‎4.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A. 格物致知 B. 内心反省 C. 心外无物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意在强调内心反省,B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意在强调融会贯通而明“理”,排除A。心外无物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与题干不符,排除C。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观点,强调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理解题干“必然会动侧隐之心”“他必定会奔走呼救”意思,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心外无物。‎ ‎5.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答案】B ‎6. 《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A. 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B. 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C. 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 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例举了《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作品,用以说明文学作品记述了历史上的具体事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长生殿》记叙的是帝王的生活;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说法没有根源,无法从材料得出。‎ ‎7.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 提倡民本 B. 呼唤仁爱 C. 强调理性 D. 倡导美德 ‎【答案】C ‎【解析】“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意思是在仁德和师道尊严方面,仁德是第一位的,而这里的“仁德”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有思想力”都是在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故选C。‎ ‎8.‎ ‎ 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A. 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 人文精神出现 C.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智者能言善辩 ‎【答案】A ‎【解析】根据“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说明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人在民主政治中辩论的作用,智者学派重视辩论能力主要是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C;D项不是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排除。‎ ‎9.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这反映出英国 A. 不承认罗马教廷 B. 世俗王权不断加强 C. 把新教作为国教 D. 推崇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说明在教权和王权的斗争中,世俗王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司法案件不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没有反映不承认罗马教廷,排除A项;CD项材料没有反映,均排除。‎ ‎10.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后果.这说明启蒙思想家们 A. 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 强调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C. 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 认为理性会使人们生活更幸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启蒙思想家们着重强调“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即人们要用理性把握生活的真谛,思考社会问题。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意义 ‎11. 赵林教授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 影响的广泛性超过文艺复兴 B. 只影响到欧洲社会贫困阶层 C. 与文艺复兴的性质截然不同 D. 以无神论对抗罗马教皇统治 ‎【答案】A ‎【解析】材料是说文艺复兴是发生于意大利上层知识分子范围内的文艺思潮,而宗教改革的影响则深入到北欧普通民众之中,其广泛性胜过文艺复兴,故A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遍及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各个社会阶层,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C项错误;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信仰,不属于无神论,D项说法错误。‎ ‎12.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卢梭与同时期的其他思想家一样表达了对理性的崇拜,而他的《爱弥尔》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 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B. 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 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 强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材料“表达了对理性的崇拜”“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表明,卢梭在强调理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感性,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说明D项错误。‎ ‎13.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 缺少近代化色彩 B. 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 不够系统和完善 D. 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化色彩,故A项排除;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只涉及了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点晴:试题难度不大,能正确解读题干材料观点,“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也就是说明《海国图志》有学习的内容,但是没有对政治制度进行学习。‎ ‎14.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批评他“忘亲”、“忘圣”,翁同龢说他“居心叵测”,孙家鼐认为必然“导天下于乱”,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皇帝“饬下康有为……自行销毁”。《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遭遇阻力 B.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 C. 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 D. 康有为曲解“托古改制”‎ ‎【答案】C ‎【解析】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C正确;《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对孔子形象的重新改造,A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封建统治者的理论基础,C错误;康有为意在制造“托古改制”的根据,而非曲解,D错误。‎ ‎15. 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 A. 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B. 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 C. 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 D. 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的理念,体现了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B项正确。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且与题干无关,排除A。是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认同,排除C。D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16.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 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B.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 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一面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另一面又提出“悟儒家日新之旨“说明李大钊能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故C项正确;;李大钊的观点显然已经摆脱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故A项错误,排除;B项错误,排除 D项所述依此“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教材内容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突出它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的局限性,所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依据材料作出判断。‎ ‎17.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 《民报》、《时务报》‎ B. 《民报》、《天演论》‎ C. 《天演论》、《时务报》‎ D. 《海国图志》、《天演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和革命派创办的报刊。材料所述前者是革命派的观点,后者是维新派的观点,分别出自《民报》——同盟会机关报和维新派的《时务报》,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 ‎18. 从1949年到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大的提髙。这是由于人们误把“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着眼于 A. “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 B. “什么是社会主义”‎ C. 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D. “怎样管好中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公有制程度高低问题,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理论就是着眼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故选B;A是党建问题,C明显不对,D是党的监督问题,排除。‎ ‎19.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 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B.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C. 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 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答案】D ‎【解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立论前提是准确分析我国国情,当时需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前提是准确分析我国国情,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都基于当时中国的国情进行的科学分析从而提出的科学理论,D正确;个人的特殊经历不是理论创立的前提,排除A ;B 是理论的实质,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即实事求是的精神;C只符合邓小平理论。‎ 点睛: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20. 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 A. 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B. 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 C. 近代科学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D. 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的理性”有利于近代科学的探索和发展,这说明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科学家的探索,不是神学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的实验的研究方法,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D项错误。故选A。‎ ‎21. 某中学一位科幻爱好者阿文写了一部话剧——《神奇的历程》。剧中讲述了年轻英俊的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生艾科学在光神(实为光速)的帮助下见到了心目中的女神——王昭君,当他看到王昭君时,发现她还是那么的年轻漂亮,于是在惊叹她靓丽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敬慕之情。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是哪种理论 A. 牛顿力学体系 B. 量子理论 C. 进化论 D. 相对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的是时空的相对性的问题,符合题干中描述的情景,D 项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研究的宏观世界,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排除A。量子理论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科学,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排除B。进化论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 20世纪末以来,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这意味着中国 A. 国防力量增强,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 发展航天技术冲击了两极格局 C. 打破美、俄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垄断 D.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项目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俄对载人航天技术的他、垄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C正确;A“开始”的说法不准确;BD均与材料无关。‎ ‎23. 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答案】A ‎【解析】由“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分析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的革命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24. “它不受传统理论如结构形式、选材角度、人物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束缚,完全听命于写作的自然节奏或作家的随心所欲,带有浓重的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甚至颓废主义色彩。”符合此风格的作品是 A. 《巴黎圣母院》‎ B. 《等待戈多》‎ C. 《大卫·科波菲尔》‎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完全听命于写作的自然节奏或作家的随心所欲,带有浓重的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甚至颓废主义色彩。”等信息可以得出所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B符合题意;A是浪漫主义;C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D是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文签署领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1867年奕訢回顾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1863年广州同文馆开始筹建时,清廷上谕再次强调:“惟该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借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察毋令滋弊。”奕訢曾说:“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原欲窥其长短以收知彼知此之效也。并以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等件,无从入手,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精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此事遭到监察御史张盛藻的首先发难:“若令正途科甲人员穷习为机巧之事,又籍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 ‎——杜文钿《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材料三1946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仅为18.9%,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高达80%,这一状况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纲领已经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为工农服务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教育经费异常短缺的背景下,工矿地区和大城市都是生产发展先进的地区的教育跟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发展要快一点。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3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编制颁发了全国教育建设计划,东北地区流行的《农民速成识字课本》采用的是像《三字经》一样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从1952年调整院系、设置专业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组织高校教师译出以工科为主的苏联教学大纲700种,分发各校应用。‎ ‎——摘编自苏渭昌、雷克啸《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提炼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特点。‎ ‎【答案】(1)日本:制定较为完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实施义务教育和全民教育;重视法制保障;教育内容全面、广泛。‎ 中国:内部分歧明显(顽固派阻挠改革);侧重于培养社会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主要侧重语言、军亊技术等方面)。‎ ‎(2)都面临内忧外患;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都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教育等领域的近代化。‎ ‎(3)特点:①有重点、有针对性,体现计划性;②借鉴苏联经验,为工农服务,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突出;③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注意实用性;④突出扫盲教育,提高大众知识文化水平。‎ ‎【解析】(1)该问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日本明治维新:颁布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颁布《教育敕语》,重视教育立法。中国洋务运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分歧;侧重于培养语言、军事技术等方面的社会实用人才。‎ ‎(2)该问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从两国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概括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了教育改革;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都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教育等领域的近代化。‎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肇始于16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改革是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通过改革,挽救了陷入危机的基督教,也挽救了黑暗中的欧洲,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郭继荣、白靖宇主编《西方文化简史》‎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补充、肯定、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角度1:认同。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打破了天主教会对欧洲民众的神学束缚,传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新教派提出的新的宗教观点,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人文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潮流,为基督教的延续提供了空间。‎ 角度2:不认同。宗教改革借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天主教会,对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没有直接发展。宗教改革没有提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和新的政治设计;宗教改革还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战争。宗教改革并不否定上帝和宗教,虽然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但树立了新教的宗教权威。‎ 角度3:综合以上两个角度。‎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首先应提炼材料观点,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结合史实辩证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首先应提炼材料观点,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结合史实辩证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得出材料的观点为宗教改革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自选角度加以论证,可以赞同,结合宗教改革的意义加以说明,也可以否定材料观点,从宗教改革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较小的方面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做到试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7.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依据材料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信息,从方式、内容等角度归纳回答。‎ ‎(3)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睛:意义作用型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这类试题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设问,考查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答题技巧。具体解题步骤是:‎ ‎1.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 ‎2.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层次)。‎ ‎3.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围绕关键词进行说明。关键词的选取主要依据教材语言。‎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