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A. 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B. 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 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 D. 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答案】A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中国的文化源头,中国文化的源头应始于新石器时代,BCD都比A项的时间靠后,中国最早出现耕作栽培养育是在新石器时代。故排除BCD项,选A。‎ ‎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 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 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 开始出现分封制 D. 阶级矛盾变尖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可知,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答案为A项;小康取代大同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历史的进步。排除B项;开始出现分封制是在西周,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的信息,排除D项。‎ ‎3.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这是因为汉代 A. 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 B. 长期战争导致经济衰落 C. 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D. 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说明了汉代的经济集权在日益加强,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土地兼并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的经济并不衰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故D正确;强化君权神授思想,与题意无关,故A不正确;繁荣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故B不正确;“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均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不正确。‎ ‎5.汉高祖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态度比汉高祖强硬 B. “和亲”政策不再起作用 C.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D. 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力强盛与否是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采取攻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汉高祖也曾对匈奴采取过攻势,只是当时的国力决定了他最终只能采取“和亲”政策,故态度不可能是主要原因,排除A;和亲政策在汉武帝之后仍有使用,不再其作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匈奴势力是在汉武帝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后才逐步衰落的,故D项是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 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融合。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得到开发,故D项符合题意;繁荣开放、文化停滞和中外交流不符合此一时期的时代主流特征,排除ABC项。‎ ‎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答案】B ‎【解析】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故选B;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排除A;北魏在黄河流域,与江南开发无关,排除C;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排除D。‎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 A. 秦朝 B. 汉朝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C ‎【解析】根据“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故选C;秦朝时皇帝依据才干任命官职,汉朝实行察举制,依据品德选官,隋唐实行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官,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9.在人口大迁移以后,有一位政治人物,刻意使用当地的土语与当地人士交谈,借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当地的士人平时却争相使用洛阳之方言,认为这才是高级语言。这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 A. 东晋北方士族因躲避战乱而避居江南,乃有这种现象 B. 隋炀帝时一面营建东都,一面巡幸江南,造成这种现象 C. 唐代武则天营建东都,笼络江南士人,以打击关陇集团 D. 北宋士人居开封后,怀念故都洛阳风土,不忘故乡语言 ‎【答案】A ‎【解析】由“在人口大迁移以后”可知该时期之前曾出现人口迁移的高潮,政治人物企图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说明北方政治势力已转移到当地,认为洛阳方言才是高级语言,说明洛阳地位突出,可推断其曾为都城(西晋),综上所述,该时代应为东晋,故选A;隋唐时期,都城在长安,北宋都城在开封,士人不可能认为洛阳之方言才是高级语言,排除BCD。‎ ‎10.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 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D. 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答案】D ‎【解析】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制在制度上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即皇帝的政令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议,才能颁布施行,故D正确;材料信息“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反映的不是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而是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A错误;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皇帝仍掌握着最终政务决策权,故B错误;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政府仍以皇权为中心,最终政务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政府并未能够独立于皇权之外,故C错误。‎ ‎11.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的风情。下列作品能体现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诗,与题干经历时代变迁的要求不符;B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李白处于盛唐时期,与题干时代变迁的要求不符,不正确;C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经历了由盛转衰,其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色彩,符合题意;D是王维的作品,意思是: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没有体现出忧患意识,不正确。‎ ‎12.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南宋以后“(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政治中心的南移 B. 大量人口的南迁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自然条件的优越 ‎【答案】C ‎【解析】南宋以后“(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体现了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南地区成为政府财政依赖之地和文化人才聚集之地,故C正确;政治中心的南移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大量人口的南迁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自然条件的优越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C。‎ ‎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枢密副使 D. 知府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枢密副使掌握军权,位同宰相,选项C正确;转运使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地位低于宰相,选项B排除;知府是地方官员,排除D。‎ ‎14.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 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 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 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 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大量销售,瓷器大量出口,直接增加了商税的收入,故A项符合题意;北宋出现纸币,但同时铸币量也较前代增加,还有金银等在市场流通,元朝时纸币才是国家发行的主币。农村契约租佃关系说明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了,榷场贸易是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通过互市交换地区特产。表中无法反映使用货币的情况,也看不出人身依附关系的状态,也没有明确是城市贸易、边境榷场贸易还是海外贸易从而导致非农业税收的增加,故BCD不符合题意。‎ ‎15.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 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 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D. 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代 ‎【答案】A ‎【解析】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所以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故选A,排除B;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排除C;没有宋代印刷技术的比较,不能得出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的结论,排除D。‎ ‎16.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 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牢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再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两者进行对照,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革命时代”,无论是在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分布地点上、还是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上都有“革命性”的变化。A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并不能表明乡村市场繁荣,所以B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及史实相反。与前朝相比,宋代出现了草市与夜市,县以下可以设市,这表明宋代政府对商业发展监管放松,故答案选择C项。‎ ‎17.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 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 B. 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 C. 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 D. 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既快又保密”可知,清代密折制度的形成,减少了中转、收发的环节,具有机密、迅速的特点,便于皇帝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皇帝朱批后形成的决策,能迅速地反馈给官员并被迅速地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A项。B项,密折制度的建立,强化了皇权,并没有扩大官员的行政权力,排除;C项,官员收集的信息和提出的建议更快地传递给皇帝,但最终仍由皇帝进行决策;有“密折权”的官员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排除;D项,统治是否清明与密折制度无直接关联,排除。‎ ‎18.明初废行中书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的民政与财政、司法和军事事务,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三司的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管理权限 D. 缓解各地的阶级矛盾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行中书省权力较大。明初地方分设三司,中央废除宰相,权力归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都是为了加强皇权。但分权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皇帝派遣巡抚到地方并演变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A项,扩大三司的行政权力的表述与题干中“地方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的民政、司法和军事事务”不符,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地方设三司”“直属六部”不能得出削弱六部的管理权限的结论,排除;D项,缓和阶级矛盾的表述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 ‎19.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 A. 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海盗猖獗 B. 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人民失业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东南沿海贸易发展 D. 俺答汗扩大互市,恢复边境的和平 ‎【答案】A ‎【解析】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人民从事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加上倭寇的侵扰,沿海的海盗活动频繁。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戚继光取得抗倭战争胜利后,朝廷放松了沿海私人贸易的限制,沿海局势才安定下来,排除;C项,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开始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虽然通过新航路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得到发展,但材料提供的信息与此关系不大,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俺答汗是蒙古族鞑靼首领,他通过恢复、扩大互市,维持了北方边境的安宁,该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20.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体制定型 B. 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 C. 国家重视边疆开发 D. 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明清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故选B;秦朝时君主专制体制基本定型,排除A;元朝和明清采取不同的民族区域管理政策,都体现了对边疆开发的重视,排除C;改土归流是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取代地方世代相袭的土官,并非民族自治模式,排除D。‎ ‎2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赔款2100万银元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鸦片战争,协定关税更便于市场的开拓,故选A;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与题干中市场扩张的驱动不符,排除B;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C;派兵保护各国使馆属于《辛丑条约》的条款内容,排除D。‎ ‎2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这一现象发生在哪个时期之后 A. 18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初期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列强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南京条约》附件内容,时间是1843年,故B正确;ACD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3.“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民报》发刊词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解析】材料“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清朝封建地主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理想社会的愿望,这属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故A正确;《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并不是农民阶级运动的产物,故B错误;《民报》发刊词提出三民主义,追求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4.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B. 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 C.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答案】C ‎【解析】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半殖民地性质,A项表述错误;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B项不符合史实;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D项不对;根据材料案件“审判程序一如西方”可知客观上有利于传播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故C项正确。‎ ‎25.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材料“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反映了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C正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北京条约》也没有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故D错误。故选C。‎ ‎26.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改良道路受挫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 洋务运动失败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在1900年前;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27.《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 改革了封建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的作用,即这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所以选C;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并未改变封建体制,排除B;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选项D排除。‎ ‎28.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对此颇为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 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B. 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己经完成 C. 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D.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并且单纯认为法令就能使“帝王思想”绝迹,没有看到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传统,专制土壤并没有消失,说明孙中山对国情认识不清,故选D;材料内容与袁世凯复辟无关,排除A;民族主义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而材料反映的是清除“帝王思想”,排除B;三民主义指民族、民权、民生,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 ‎29.下图反映的是1912年—1921年在华企业比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答案】B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12年—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故B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1935年,故C错误;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是原因之一,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 ‎30.1913年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政权查禁报刊,全国报刊由1912年的500家减少到139家,而同时期《孔教会杂表》《孔圣志》(宗杂志)等“应运而起”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控制舆论为复辟造势 B. 舆论自由被破坏 C. 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D. 尊孔复古是时代所趋 ‎【答案】A ‎【解析】袁世凯政权查禁报刊,同时期《孔教会杂表》《孔圣志》(宗杂志)等“应运而起”,说明袁世凯控制全国舆论,宣传孔孟思想,为其复辟帝制奠定基础,故选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对舆论的控制,无法体现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排除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是逆流,排除D。‎ ‎31.1919年1月,陈独秀坦言:“本志经过三年,发行已满三十册,八面非难,那旧派人物是不用说了,就是聒聒叫的青年学生,也把《新青年》看作一种邪说、怪物、离经叛道的异端,非圣无法的叛逆。”这说明当时新文化运动 A. 没有社会基础 B. 需要推进思想启蒙 C. 即将以失败告终 D. 理论上宣告破产 ‎【答案】C ‎【解析】材料“《新青年》看作一种邪说、怪物、离经叛道的异端,非圣无法的叛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学的传播非常困难,新文化运动即将以失败而告终,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社会基础的,推动了思想解放,故A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学革命的状况,故D项排除。‎ ‎32.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的,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强调 A. 实现富国强兵 B. 改造社会制度 C. 提高国民觉悟 D. 批判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不但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而且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实现富国强兵无关,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国民思想解放,而不是改造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的内容,与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不符,故错误。‎ ‎33.1906年,袁世凯尖锐批评担忧地方自治搞不起来的观点时说“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民智虽甚幼稚,然不引其端,则亦终无大开之日;不行投票公举,则何以别于向来之村正?不限制投票权与被选权,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袁世凯此观点的真实意图是 A. 倡导民主意识 B. 扩大自身权力 C. 反对政府改革 D. 打压革命运动 ‎【答案】B ‎【解析】“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显然说明袁世凯想实行专制,推行武断统治,B正确;袁世凯倡导专制,不是民主,A错误;袁世凯主张实行政府改革,C错误;打压革命运动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34.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 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 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C. 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 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中国总想当“圣人”、“圣贤”,但往往缺少做人起码的诚实与正直;与其唱“圣贤”的高调,不如做“平常人”,即做一个正直之人,以说真话为人生第一要义。何况,说真话才是对提问者的尊重。尊重提问者,最重要的是不欺骗提问者。这个意思就是:给予“真”,便是报以“善”。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揭露了旧文化缺失诚实与正直,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 ‎35.1919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到“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 A. 进化论 B. 三民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十月革命经验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既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以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李大钊向中国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进化论;B选项错误,三民主义正式提出于1906年,不是“零碎的资料”,李大钊也没有宣传三民主义;D选项错误,十月革命经验不是“学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二、非选择题 ‎36.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摘编自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答案】(1)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各种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原因:腐败严重;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及实质);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武备陈旧。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解析】(1)说明: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各种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方面分析回答。‎ ‎(2)结合所学,可从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分析解答。‎ ‎(3)原因:根据“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得出腐败严重;根据“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得出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及实质);根据“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得出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武备陈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纵观近代中国历史,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不断的妥协精神,历史说明,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出来的。‎ 材料二 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文章《新陈代谢》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镇压戊戌维新运动使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走不通,改良派走上革命道路。出卖民族利益,成为帝国主义的朝廷,以预备立宪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欺骗民众,使汉族官和立宪派离心等等。‎ ‎(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 ‎【解析】(1)根据“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不断的妥协精神,历史说明,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出来的”得出镇压戊戌维新运动使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走不通,改良派走上革命道路。根据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以预备立宪之名,欺骗民众,使汉族官和立宪派离心等等。‎ ‎(2)根据“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得出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新官制成,旧官制灭”得出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据“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得出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根据“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得出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根据“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得出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