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学科:历史A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A. 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C. 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D. 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不同时期的史籍都有关于宗法的叙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且广泛的影响,渗透到社会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宗法制度最早出现在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影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史籍中有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但不能说明其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 兼并战争下思想间激烈交锋 B. 儒家思想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 各诸侯国普遍采用法家思想 D. 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融合 ‎【答案】D ‎【解析】‎ 管子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结合题干中其主张“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可知管子不单单重视“法”,而且认为“权”要合乎“道”,反映出“法”和“道”融合的趋势,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结合题干中其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知荀子不单单重视“儒”,而且还要“重法”,反映出“儒”和“法”融合的趋势,最后,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即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选D;管子主张“法”和“道”融合,荀子主张“儒”和“法”融合,这不是思想激烈交锋的表现,而是不同学派思想融合的表现,排除A;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蔚然大宗”,而不是“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才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B;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现象,各个诸侯国并不是都采用法家思想,排除C。‎ ‎3.《左传·昭公七年》载:“单献公(春秋单国国君)弃亲用羁(寄客)。”结果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 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 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 D. 宗法性家臣保持了政治稳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单献公被杀,是因为背离“亲亲”的原则,这反映出春秋时期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依据单献公“弃亲用羁”并不能得出当时“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的结论;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而非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稳定的信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据考证,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建造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这一状况 A. 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B. 说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 C. 反映了国家统一趋势 D.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营建长城起到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故选A项;三国营建长城的做法并不能证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也没有体现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BC项;三国营建长城的做法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否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 ‎5.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汉初竹简《二年律令》,其中《户律》详细地规定了要通过“自占”(申报)与“案比”(复査)的方式对当时的人口进行编户造籍,并規定了严惩“自占”时的假报、虚报行为。汉初政府这一规定 A 标志古代户籍管理开始 B. 强化国家机器统治基础 C. 在于限制土地兼并 D. 旨在打击地力豪强大户 ‎【答案】B ‎【解析】汉政府严格户籍管理,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统治,从而强化国家机器的统治基础,故选B;我国户籍管理的做法不是从汉代开始的,排除A;汉初严格户籍管理是为了加强国家管理,并不一定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和打击地方豪强大户,排除CD。‎ ‎6.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 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 “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 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 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可知,王符认为商品应以实用为主,拒绝奢侈浮华之风,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重农抑商对经济的影响,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商品贸易发达对百姓财富的影响,排除C。材料阐述的产品的实用性,而非质量不足,排除D。‎ ‎7.西汉前期,大地主被时人称为豪强、豪门、豪宗等。从西汉中期开始,对大地主的称呼雅化为郡姓、大姓、名门、世族等,农民自称为宾客、奴婢、部曲。这一变化反映出 A. 自耕农经济削弱 B. 农民遭受的剥削减弱 ‎ C. 豪强地主的衰落 D. 礼制重心下移到庶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汉时期地主和农民称谓的变化,特别是农民由原来的小农成为依附于地主的“宾客、奴婢、部曲”等,说明了封建田庄经济的发展和自耕农的减少,A项正确;农民成为地主的部曲或奴婢,说明农民受的剥削和控制加强,B项错误;大地主成为“郡姓、大姓、名门、世族”说明豪强地主得到发展,C项错误;农民的“宾客、奴婢、部曲”等依附身份不能说明礼制重心的下移,D项错误。‎ ‎8.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 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等信息可知,三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家庭农业生产模式,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与地理范围相关的信息,故无从得知,铁犁牛耕技术是否推广,排除A;材料只是涉及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能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排除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有学者认为:明代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很多情况下,皇权专制的高度发展只体现在制度上,高度集权的皇权,皇帝并没有真正行使,而是由大学士或太监行使了。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B.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C. “国家政事,商确(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 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 ‎【答案】B ‎【解析】“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是说“批红”权由司礼太监所职掌,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故选B;“(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主要论述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是仅备顾问而已,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这与题干之意无关,排除A;“国家政事,商确(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主要论述内阁的职责,即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不符合题意,排除C;“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这是黄宗羲评价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弊端,不符合题意,排除D。‎ ‎10.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 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B. 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C. 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 D. 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无论是清查和统计户口还是清丈土地,都是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这种做法的变化说明赋税征收的标准从以户口为准到以土地为准,故选D项;材料反应的是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没有涉及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对其依赖并没有减弱,排除B项;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 ‎11.下表中的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反映了 A. 农村、农业税收负担的减轻 B. 食盐专卖措施的进一步强化 C. 商品贸易量的大幅度增加 D. 政治局势是影响税收的主因 ‎【答案】C ‎【解析】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构成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外贸关税,这意味着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这说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故C正确;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构成中,农业税收入呈增长趋势,说明农村、农业税收负担没有减轻,A错误;盐课的收入呈增长趋势,说明政府没有强化食盐专卖措施,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局势是影响税收的主因,D错误。‎ ‎12.明清时期,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医药、科技著作都盛行插图,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绣像小说之类的图文结合书籍。这一现象 A. 说明印刷技术开始成熟 B. 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盛 C. 加速了市民文学的兴起 D. 体现了文化政策的宽松 ‎【答案】B ‎【解析】附有插图的书籍,是用图画说明故事情节或者用图画来使情节更生动,使书籍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小市民接受,这些图文结合的书籍体现世俗文化的兴起。故答案为B ‎。宋朝的印刷术已经成熟,A 错误。不单有市民文学,还有科技、医药书籍,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政策,D错误。‎ ‎13.有学者认为:唐之王仙芝冠以“天补平均大将军”之名,宋之王小波起事时从“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号召,明之李自成亦以"均田姐免根”为号召,清季之粤匪则收田亩制度为蛊惑固非然也。古代农民起义的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出 A. 实现“耕者有其田”有利于社会稳定 B. 统治者“不抑兼并”使经济严重衰退 C. 土地兼并导致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 土地私有制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答案】A ‎【解析】古代的农民起义往往以平分土地为号召,这说明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故选A;宋代经济发展繁荣,“不抑兼并”没有使经济严重衰退,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排除C;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诉求也属于土地私有制,排除D。‎ ‎14.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A. 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 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 C. 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 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发明本心,认识圣贤之心,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依据材料中“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思想,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意识,并非个人修养;C选项错误,王阳明的主张并未解放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结合所学可知,理学在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D选项错误,明清三大思想家并不只是对陆九渊、王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扬,而是对整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5.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D。‎ ‎16.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 A. 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B. 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 C. 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 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体现的是统一南北经学而不是南北学术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统一经学,不是选官是否公正,排除;D项,材料没涉及士族垄断问题,排除。‎ ‎17.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 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 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 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政治地位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作品日趋世俗化,故本题选择A。B项中“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错误,应该是迎合了市民阶层;C项不选,题干中看不出社会价值取向;D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民间文学的发展,不是道教的地位。‎ ‎18. 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这表明清朝统治者( )‎ A. 认为朱熹对儒学的弘扬超越了孔孟 B. 融合满汉文化以实现民族同化 C. 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 D. 弘扬理学并使之处于独尊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清朝统治者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没有突出根本目的,排除。‎ ‎1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 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 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可知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材料中“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因此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 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知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知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20.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A. 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 B. 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 C. 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D. 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联系南宋时期山河破碎,统治者不思进取,只求偏安江南的社会现实可知,此时文人多感悲愤,形成“夏半边”、“残山剩水”的绘画特点,这是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故答案为C;文人画注重意境不是写实,A错误;山水画不能呈现世俗化,B错误;D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 ‎21.16世纪,王阳明对朱子理学进行了改造,同时期马丁·路德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会安危。他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 ‎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1517年,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还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答案】(1)王阳明思想: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 路德思想: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 ‎(2)相同之处: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 ‎ 共同因素: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 ‎【解析】‎ ‎(1)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可概括得出王阳明的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思想主张;依据材料“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可概括得出路德的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权威、起到思想解放作用、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等角度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结合阳明心学和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相关所学从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然而更矛盾的却在于,科举考试内容与科举制宣扬的选拔人才的目的,完全不相符。如其说科举及与其伴行的学校,在于养成或鉴定从政文官,则学校所习、科考所试,应针对其从政所需。笼统的经义,特别是以特种文字格式讲经载道的八股,可以说是与实际政治毫无关系的,而抒情言性、吟花弄月的诗赋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这种离奇现象的解释,真如有些人所说,是由于当时君主大臣们都相信“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都相信经通一切皆通么?不是的……如其我们不否认科举制也希望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更大的目的,却在于使人们的思想拘囚于一定范式中;在于使人的意志集中到一定目标上;在于以形式平等的文化手段,犹糊智识水准逐渐提高了的一般人士的种族或阶级意识。‎ ‎——摘编自王亚南《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 材料二 科举考试所带来的社会流动“量”的大小不仅是一个绝对量,还是一个相对量的问题。清代虽然只有十分之一的贡生、举人和进士是从没有功名的人家选拔出来的,但科举时代的社会流动途径似小非小、似窄非窄。实际上,科举考试带来的社会流动更是一种价值导向:一个实现了自下而上社会流动的成功案例,往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人效仿。这种社会流动不仅具有示范效应,还有蝴蝶效应。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这种价值观一旦为社会所认可,会有很多人虽然不走科举通道,但仍会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摘编自张天虹《“走出科举”:七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流动研究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答案】(1)问题:选拔人才缺乏实用性;选拔目的的落后性;平民录取人数较少。‎ 原因:统治者维护统治的要求;科举考试内容的落后;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2)影响: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凝聚各阶层的力量,稳定统治秩序;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局限性:深受政府、家庭影响;中下层民众的流动性较低。‎ ‎【解析】‎ ‎(1)根据“科举考试内容与科举制宣扬的选拔人才的目的,完全不相符”、“科举时代的社会流动途径似小非小、似窄非窄”等内容可知古代科举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选拔方式缺乏实用性、目的存在落后性、平民的录取人数较少。原因结合所学内容主要从实行科举制的目的、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考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2‎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正方两方面进行评价。积极作用主要是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凝聚各阶层的力量,稳定统治秩序;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消极作用主要是受政府、家庭影响,中下层民众流动性较低。‎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著作 编纂思想 ‎《史记》(西汉)‎ 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东汉)‎ 贯穿五德终始说和五行灾异说等经学观念,着重追述西汉帝业、功德。‎ ‎《隋书》(初唐)‎ 以史为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着重探讨前代典籍制度、吏治得失和君臣之道。‎ ‎《新唐书》(北宋)‎ 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晋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如赞誉大儒韩愈却只字不提玄奘、僧一行的事迹。‎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1: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 说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历史编纂的典范。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和社会化,加上唐宋文人为应对儒学危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影响,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示例2:观点:历史的编纂思想应呈现明显的时代性。‎ 说明:两汊时期儒学统治地位逐渐确立,《汉书》的編纂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宋代《新唐书》的編纂则明显受唐宋儒学危机下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很大,有明显的纲常正统观念和排佛倾向。‎ 示例3:观点:历史编纂有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功用。‎ 说明:旱在汉代,《史记》就已经强调¨述往事”以“思来者”,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唐朝《隋书》的编纂也尤为重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唐朝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宋代《新唐书》的編纂也发挥了强化正统观念,挽救儒学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解析】根据表格中史书编纂思想,可以分为三种观点,观点1: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在论述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比如司马迁主张“直书”,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观点2:历史的编纂思想应呈现明显的时代性。《汉书》编纂体现了这一观点。论述此观点时应当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进行论述。如《汉书》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宋代《新唐书》的編纂则明显受唐宋儒学危机下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很大,有明显的纲常正统观念和排佛倾向。观点3:历史编纂有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功用。论述过程中应当注重从以史为鉴角度展开。如《史记》主张“述往事”以“思来者”,强调历史发展变化规律。唐朝《隋书》的编纂也尤为重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唐朝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宋代《新唐书》的編纂也发挥了强化正统观念,挽救儒学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24.材料 屈原从古代典籍中熟知祖先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在这些爱国精神的浸淫下逐渐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其作品《橘颂》热情歌颂橘树的品格,实际上是他扎根于故国泥土之中、志向如一、永不变节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这种思想一直贯串了他的一生。屈原的作品也常常对人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同情,为祖国的命运心碎胆裂,同时也流淌着他同情百姓苦难的眼泪,震响着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强烈呐喊。屈原诗篇中的前王都是统一中国的大一统的政治领袖。当时的政治思想家们都毫无例外地主张中国统一,为了给他们这一政治理想寻找根据,他们找出了各族的共同祖先。屈原作品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为南北初民文化系统中所共存。屈原忠于楚王,明知忠言直谏不会有好处,但他热爱祖国,即便是遭受多少痛苦也要说出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国君的缘故。‎ ‎——摘编自余志慧《屈原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屈原爱国思想的体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屈原爱国思想形成原因。‎ ‎【答案】(1)体现:热爱故土;关心民众疾苦,同情民众;渴望国家统一;忠于国君等。‎ ‎(2)原因:古圣先贤的影响;思想界爱国氛围浓厚;自身的优秀品质;战乱和动荡带来巨大破坏等。‎ ‎【解析】‎ ‎(1)根据“是他扎根于故国泥土之中、志向如一、永不变节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常常对人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同情,为祖国的命运心碎胆裂,同时也流淌着他同情百姓苦难的眼泪”等内容可知屈原爱国思想主要体现在热爱故土、关心民众疾苦、同情民众、渴望国家统一和忠于国君等方面。‎ ‎(2)根据“屈原从古代典籍中熟知祖先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在这些爱国精神的浸淫下逐渐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屈原爱国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古圣先贤的影响、思想界浓厚的爱国氛围、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战乱动荡带来巨大破坏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