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新二中2018至2019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 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开创了郡县制,西汉初年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D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废丞相,故排除D。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迁都洛阳,B项表述符合史实,故选B。‎ ‎2.‎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和平崛起 B. 制度创新 C. 武力掠夺 D. 民主强国 ‎【答案】B ‎【解析】‎ 统一中原的秦国商鞅变法,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19世纪末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强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崛起,故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制度创新,故B正确;秦国、英国、日本不是和平崛起,故A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没有武力掠夺,故C错误;秦国、日本不是民主强国,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秦国、英国、日本、中国的相关史实,再紧扣题干关键词“崛起的共同原因”,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制度创新的答案。‎ ‎3.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A. 英国、法国——原生型 B. 日本、英国——感应型 C. 美国、德国——次生型 D. 中国、日本——次生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 A. 《德意志帝国宪法》 B. 英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 ‎“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体现了日本的民主政治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与近代德国民主政体的特点相符合,故A项正确。‎ ‎5.“甲午战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为历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脚。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这告诉我们 A. 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 B. 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 C. 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 D. 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 ‎【答案】B ‎【解析】‎ 中国洋务运动没有受到青睐,明治维新得到美谈,显然是因为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的缘故,故B正确;结论和结果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错误;C中相互联系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历史还原与材料信息不符合。‎ ‎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详解】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A正确;B D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说法也不科学,不管列强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损害中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奋起反抗,故排除BD;大众传媒对民众有影响是外因,关键是内因民众自身的觉醒,故C错误。‎ ‎【点睛】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戊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 倡导变法,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通 B.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C.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 D. 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的旧体制没有得到改造,民族危机依旧严重。但要变法、要革新的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深受启迪,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开辟”;B项错误,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D项错误,这是辛亥革命。‎ ‎8.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 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 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 中国甲午战争中战败 C.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的西学东渐。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不断增强,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故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与西学有关的“日本新词”迅速传入中国,故C正确。A、B、D仅是原因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 ‎9.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 承继了西周疆土 B. 优越地理位置 C. 有效的管理制度 D. 首创了郡县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协助秦统一六国的强大条件,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秦国地理位置在各诸侯国中不是最优越的,故排除B项;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后期,故排除D项。‎ 点睛:根据题干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秦国治理国家的措施,注意题干要求的是“软件上”。‎ ‎10.《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A. 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 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C. 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 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说明秦用了商鞅之法,土地可以买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造成百姓生活困苦。反映作者对商鞅变法的不满。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 ‎11.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 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 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秦国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保证了税收来源,故A正确。当时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故B错误。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过于绝对,当时法家思想占主导,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且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名师点睛】秦代中央集权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例如,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保证了税收来源,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2.下列改革中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是 A.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 B. 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C. 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 D. 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A项正确;B项是社会习俗的变革,不属于决定性措施,排除;CD项都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没有促进社会转型,故CD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意义 ‎13.《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 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 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 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 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来看,孝文帝认为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可以进行姓氏改革。故答案为A项。从“魏之先出于黄帝”来看,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他认为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排除B项;C、D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均排除。‎ ‎14.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均田制的实行推动着鲜卑族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故选B选项。A、C选项是从政治文明发展来看;D选项是从文化方面来看。‎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15.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A. 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B. 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C. 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 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穆之所以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是因为该制度曾经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故A项正确;均田制是把政府手中的土地分给农民,故B项错误;均田制没有完全取消土地买卖,故C项不符合史实;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故D项不符合史实。‎ ‎16.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 青苗法保甲法 B. 均输法保甲法 C. 市易法将兵法 D. 免役法保马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 ‎17.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 A. 冗官冗兵导致冗费 B. 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 C. 生产少及土地兼并 D. 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认为冗官冗兵只是末节问题而不是根本,故A项错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属于国家结构形式的问题,与题干设问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王安石认为导致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开支过多,而是生产过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和繁重的徭役,故C项正确;在王安石看来,战争费用和“岁币”只是开支,不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18.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免役法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在商业方面的的内容,所以应选B。A项是农业方面的措施;C项是赋税方面的措施;D项是劳役方面的措施。‎ ‎19. 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A. 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 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维新变法过快过急,许多人处于观望中,无所适从,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意在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故D项错误。‎ ‎20. 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材料强调的是 A.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 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 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 D. 工业革命在亚洲各国扩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如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也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俄国也没有遭到西方殖民侵略,故C项错误。俄国不属于亚洲,故D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背景 特点 ‎21.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 A. 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 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依据所学,梭伦改革通过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的人中选用,使没有军功的贵族丧失了的被任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的实习特权。故应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异同点 ‎22.“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他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A. 克里米亚战争 B. 农奴制改革 C. 十月革命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 ‎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B正确;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没有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俄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材料信息“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联系所学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分析解答。‎ ‎23.恩格斯评价一场发生在1853—1856年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是 A. 结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B. 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C. 俄国取得了地中海霸权 D. 俄国进行近代化的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1853~1856 年的战争 ”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853~1856 年的战争 ”指克里米亚战争,此战争中俄国战败,使俄国从 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战争加深了俄国国内危机,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结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是1917 年俄国的“二月革命”, 所以 A 项错误;C 项与题意及史实不符。故该题答案为D。‎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影响 ‎24. 近代以来,有一个国家由于内部经济因素发展的不充分,它的近(现)代化是对外通过大肆的领土扩张,对内进行强力的改革(或革命)以变革生产关系,最后利用国家的力量全面控制经济的运作来实现的。这个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部经济因素发展的不充分……对外……对内……国家的力量……”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个国家是俄国,俄国对内是通过1861年自上而下的农奴制度改革,对外则是借助国家力量进行殖民扩张、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近代的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是“世界工厂”,排除A;法国是欧洲大陆上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排除B;近代的日本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之下,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 考点: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式 ‎25.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可知,“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A. 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 B. 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国家 C. 针贬时弊以商开国大计 D. 尊崇天皇以推行军国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鹿鸣馆是一所“欧式风格”的会馆,其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才,他们极力促使日本学习西方,推动日本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日本自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到1883年已经“开国”十六年之久,因此商谈开国大计和推翻幕府的说法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项。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军国主义相关信息,排除。‎ ‎26.1860年,日本出口470多万美元,进口160多万美元;1867年出口1200多万美元,进口216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B. 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 日本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可知,日本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A正确;据材料信息日本进口大于出口,处于入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C错误;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D错误。‎ 二、非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7.外语在近代中国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 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 近代中国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现代中国 第一阶段 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 现代中国 第二阶段 ‎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1862年前后清政府开始了一场什么改革?1904年后学习日语人数显著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答案】(1)古代态度: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原因: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 近代态度: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 ‎(2)改革:洋务运动。原因:明治维新,日本强盛;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清末新政,政府推动;邻近日本,方便留学。‎ ‎(3)不同: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趋势:政治格局是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经济格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解析】‎ ‎【详解】‎ ‎(1)古代态度:根据表格中的“古代中国”中的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鸟之音”,可以看出态度为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原因,结合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等来作答。近代态度:根据表格“近代中国”中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和“1904年,政府规定……”,可以得出态度为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原因,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等来作答。‎ ‎(2)改革:结合问题中的“1862年前后”可以得出当时进行的改革为洋务运动;原因:结合1904年左右的历史背景如民族危机加重,日俄战争,清末新政,邻近日本方便留学等来作答。‎ ‎(3)不同:结合表格“现代中国第一阶段”中的“俄文,……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另外结合表格中“现代中国第二阶段”中的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可以得出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趋势:结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末国际政治经济特征来作答,即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西域图志·屯政》记载: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只有清代的屯田“战守兼宜”,更注重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 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 ‎1954年10月7日‎,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建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是我国自汉、唐以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现代屯垦戍边制度的一个伟大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在新疆“屯垦戍边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屯垦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1)主要特点:①由军屯为主到多种形式屯田;②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③范围广,由南疆到北疆广大区域;④持续时间长,从汉代一直持续到清朝。‎ ‎(2)历史影响:①有利于巩固祖国西北边防、减轻国家财政负担;②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③调整了新疆不合理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④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推动新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中“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反映了屯田由军屯为主到多种形式屯田;“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 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 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 反映了屯田的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反映了屯田的范围广,由南疆到北疆广大区域;“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反映了屯田的持续时间长,从汉代一直持续到清朝。‎ ‎(2)新疆屯垦的积极作用可从巩固边疆、增加政府的收入、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调整了新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推动了新疆的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屯田戍边·“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2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4分)‎ 内容:以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3分)‎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佣兵自重,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得出是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导致府兵制兵源枯竭;“内容”可以据材料最后一句概括得出。‎ ‎(2)据材料中“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得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募兵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兵源,但是节度使拥有大量的军队,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唐玄宗兵制改革·背景、内容、影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