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科)(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科)(解析版)

2018-2019 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文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 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 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 《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 抑秦始皇”,故 A 项错误; 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 B 项错误; 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 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 C 项正确; 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 D 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以及史料的正确使用。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了解以及对史料的正确使用,考查学生阅 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2.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 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汉初实行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 A 项错误。 材料反映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故 B 项正确。 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故 C 项应排除。 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 D 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对汉承秦制的理解。 汉承秦制的体现: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 为 13 州,每州置刺史,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 地方长官,学军政。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4、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 控制。 5、皇帝制度。 3. 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 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D.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E. 【答案】C 【解析】“中世纪产量比中国低很多”说明出现的中国古代的农业相比而言是发达的, 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故 C 正确。 A 是结果,故排除。 BD 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的情况。材料“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 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是关键信息。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代农业的特点:①地域差异角度:南稻北粟格局。 ②农业结构角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生产模式角度:精耕细中国古作 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完善。④经营方式角度: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 工业相结合).⑤经济重心角度: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和到补性。⑥生产力角度: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设施不断进步 4.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 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 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 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 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 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 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 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答案】D 【解析】张骞出使西域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但丝绸之路不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 排除 A 项。 张骞达到中亚阿姆河流域,并没有建立和西方的联系,建立和西方联系的是丝绸之路, 排除 B 项。 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是公元前 60 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排除 C 项。 从材料信息看,材料中大宛等国都属于中亚,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在于开启了中国与中 亚的交往,故 D 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汉代的商业发展-张骞通西域。考查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获取材料信息的 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获取有效 信息得出答案。 5.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 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可见其并非自给自足,故 A 项错误。 清政府一直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该现象出现于乾嘉年间, 处于鸦片战争之前,故 B 项错误。 材料反映中国的蚕丝向洋商销售的情形,表明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发展,故 C 项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丝织业中商品生产现象,并未涉及雇佣劳动关系,难以说明其属于资本主 义萌芽,故 D 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 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 度偏高。 6. 魏源在《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是 America 在明清时期的中 文标准译名)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据 此可知( ) A. 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 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 D. 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 【答案】C 【解析】其实,美洲是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的,而不是英国人。而材料说的是“英人于 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说明魏源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了解还存在不足。 故选:C。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英人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切入,结合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思 考。 本题考查了魏源与《海国图志》,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谈判中,清政府认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领事裁判 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只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 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答案】D 【解析】A.“彻底屈服”说法不正确,排除。 B.材料不是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而是清政府对条约内容危害认识不足,排除。 C.协定关税属于经济范畴,排除。 D.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与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破坏中国主权的条约的认识不清, 说明中国国家主权意识淡薄,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 本题以《南京条约》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8. 1899 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 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A.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 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 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马关条约》,材料与清政府如何 对待义和团无关,材料所述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影响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所以 A、B、D 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应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与材 料相结合。 9. 1922 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 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 时( ) A. 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 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 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 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 A 项正确。 依据材料“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 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是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故 B 项错误。 依据材料“1922 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 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中国共 产党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 C 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 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结合国情 研究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中国,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 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10. 1946 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 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 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 ) A. 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 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 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 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政府在国共谈判破裂后,还坚持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 到了延安,说明美国高度关注国共关系,故 D 项正确。 美国重视国共关系不能说明美国不再支持国民党,也不能说明美国支持中共,故 AB 两 项错误。 谈判破裂不能说明哪一方处于弱势地位,故 C 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需要掌握重庆谈判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 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重庆谈判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 能力。 11.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 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 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 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 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 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 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开始市民 ‘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反 映的是上海上海市民对电及其电灯、自来水的接受过程,故 B 项正确。 A 项错在“原动力”,应排除。 题干反映的是上海上海市民对电及其电灯、自来水的接受过程,不能体现当时国人生活 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故 C 项错误。 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考查上海上海市民对电及其电灯、自来水的接 受过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 俗变迁的表现及原因。 12. 1961 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 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 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 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 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依据时间“1961 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 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项错误; 农业合作化出现于 1953-1956 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1960-1963 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 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 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 世纪 60 年代 经济调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13. 在“两弹一星”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 26 个部、委,20 个省、市、自治区, 包括 900 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研制出 10 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 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 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 “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 “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 “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先后有 26 个部、委,20 个省、市、自治区,包括 900 多家工厂、 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研制出 10 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可以看出“两 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故 BCD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A 表述明显错误,而且材料也体 现不出,故 A 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考查对“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的理解。考查学生学生 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结合“两弹一星”的目的和意义解答 即可。 14.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 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 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说的“团体”是指凌驾于大众之上的“门阀”,而“公民团体”虽然 提及,但并没有在下文中表达他们关于社会地位平等的追求,故 A 项错误。 材料以部分城邦采用陶片放逐的政策限制集权政治的史实为例,在最后一步表达了亚里 士多德的设想,那就是在“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前制定制度以防止而不是仅仅的补 救,故 B 项正确。 材料侧重点在于表达关于如何防止、限制集权政治的方法,并不是看重介绍雅典民主容 易导致政治动乱,而且材料第一句话虽然提及集权政治的可能性,但是集权政治并不必 然等于“动乱”。故 C 项错误。 按材料所述,特权阶层只是城邦制可能的产物之一,完全可以通过适当制度预防与限制。 不是必然产物。故 D 项错误。 故选:B。 本题的考点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本题注重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15.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 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 则”( ) A. 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 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和的平等 C. 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标志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 的颁布,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错误; 奴隶仍然受剥削、奴役,故 B 错误; C 不对,“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 质”说明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追求公平公正,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罗马法的影响: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 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 广泛的古代法律。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①陪审制度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 制度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 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 值。 16.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 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 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 上( )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 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 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 权,故 D 项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发生于 1688 年、《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 年、内阁 制建立于 18 世纪中期,均早于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故 A、B、C 项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 识再认再现的能力。《1832 年改革法案》是英国在 1832 年通过的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 基础的法案。该议案改变了下议院由保守派独占的状态,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 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 本题以材料的材料的形式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 1832 年议会改革 的背景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参政权与选举权。 17. 依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 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 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 A 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 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 B 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 负责,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 C 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 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 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 生”相符。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 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近代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考查 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 1926 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其进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枪支、弹药等 军工产品;之后,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以更强的势 头继续发展。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 为其它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 B. 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 C. 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 D.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答案】C 【解析】A.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苏联工业化对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影响。 B.苏联将国家工业化和军事化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苏联受 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 C.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化侧重在军事方面和战争方面,与国家现代化里面的 工业化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D.材料能够看出苏联工业化,特别强调军事性质,并没有体现出经济实力的真实增强。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了解苏联二三十年代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特征和苏联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 模式建设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9. 1932 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 6800 人,其中约有 1700 名 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还向英美购买大量机器设备。这些现象说明( ) A.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大批专业人才 C. 苏联工业化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D. 英美为缓解困境向苏联输出机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32 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 6800 人,其 中约有 1700 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还向英美购买大量机器设备。”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材料现象说明苏联工业化抓住 了 1929 到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历史发展的机遇发展经济,故 C 项正确。 ABD 项均不符材料和事实,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具体考查苏联工业化发展的机遇。 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发展的机遇,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苏联模式建立的背景、主要表现、影响。 20. 1960 年,日、美修改 1951 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 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 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 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 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 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 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60 年”、“删除了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内乱”、“保留 了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材料内容的主 旨,即体现美国对日政策的“友好性”,这从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遏苏”战略。据此, 可知:A 项“削弱”错误,而是增强;BC 两项材料内容体现不出。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时期的日美关系。 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考查冷战时期的日美关系。 21. 巴里•艾肯格林在《嚣张的特权》中写道:上个世纪以来,美元主导着全球货币, 不仅美国人使用美元,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使用美元。美元的崛起记述着国际 货币体系的兴起。“美元的崛起”反映了( ) A. 美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 B. 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一致认同 【答案】B 【解析】A.美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表述是错误的。这个国家内部还是自己的货币 为主,只是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 B.材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C.世贸组织不涉及到货币问题,而是涉及到贸易问题。 D.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一致认同,应该是冷战结束以后,而不是战后初期。而材料反 映的时间是从战后初期开始的。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要求学生集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表 现来分析。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及三大支柱,分别是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22.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 危险的。但 20 世纪 50 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 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 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一一至少从政治 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 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 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 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 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答案】A 【解析】A、材料涉及欧洲联合、中国的崛起,涉及的是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正确; B、20 世纪 50 年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两极格局没有被打破,错误;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指的是经济合作领域,排除; D、“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排除; 故选:A。 本题以全球通史关于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欧洲一体化知识点的掌 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掌握:一是区域集团化指的是经济合作的领域,而不是政治合作领域;二是“一 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 23.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的思想虽然也主张发展 个性,但是其目的是批判儒学的僵化,代表的是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利益。C 项都体现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的说法错误,这一说法仅符合文艺复兴,同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 段的中国尚未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故此题应选 C 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考查李贽的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 的相同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艺复兴的影响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愚 昧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注入了 精神活力,为后来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经济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 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4. 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 论反对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 C 项正确;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领域成就,与人无关,故 A 项错误; 1687 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1859 年 《物种起源》出版时,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故 B 项错误; 17-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故 D 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的科学成就,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哥白尼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的意义。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物理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成就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对 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5.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 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C 【解析】A、该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不属于兴起原因,故排除; B、材料未涉及拜金主义的有效信息点,故错误; C、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社会背景为: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 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知识份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故正确; D、浪漫主义兴起主要是因为浪漫主义者对“理性社会”不满,故错误; 故选:C。 本题以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的掌握,考 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对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的掌握,解答题目时,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社会 背景为: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知识份 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0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 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 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 【小题 1】(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主张是实行仁政,是孟子 的思想;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强调法治,是韩非的思想,结合春秋战国 时期的时代特点从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解答即可。 (2)第一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特征是强调“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董仲舒思想的影响解 答即可。 故答案为: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井田制破坏。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小 题 2】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董仲舒的思想。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董仲 舒思想的特点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和董仲舒思想特点和 影响。 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和董仲舒的思想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 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 年大陆会议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 13 个独立州组成 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国会于 1787 年 2 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修改《邦联条例》。5 月召开会议,出席的有 12 个州(罗得岛州除外)的 55 名代表,华盛顿任主席。由于主张废除《邦联条例》、 重新制定新宪法的代表占优势,这次会议即成了全国制宪会议。出席会议的大都是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不同,南方和北方、大州与小州之间又 存在着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至 1787 年 9 月 17 日 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 讨论。1789 年 3 月 4 日召开的美国第 1 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 式生效。1789 年 9 月 25 日国会通过 10 条修正案,交由各州批准。从 1791 年 12 月 15 日这些修正案得到批准起,开始生效。这 10 条修正案通称《人权法案》。美 国 1787 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 200 多年依然如此。 --摘编自大卫•埃默里•施《美国史》等材料二 1911 年 12 月,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 会(简称各省代表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大纲内容多 不完备,局限于对国家机关的规定。1912 年 1 月 25 日,在各省代表会上,景耀月 等 5 人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其主要内容除继续援用《临时政府组织 大纲》中关于资产阶级国家制度、政府机关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实行总统制的规定 外,同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1 月 28 日,参议院成立,制定审议《临时约 法》的参议员人数为 49 人,其中同盟会员 38 人,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 40 人。2 月 7 日,参议院开始审议《临时约法》草案。随着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选 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制定刻不容缓。3 月 8 日仓促完成审议,决定将原案 内的总统制,增改为责任内阁制。3 月 11 日,即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 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袁世凯就任总统后,中央权 力的运行严重违背临时约法精神,至 1914 年被袁氏《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 时约法》的存续期仅两年。此后,孙中山先生虽发动了维护约法的护法运动,也告 失败。 --摘编自《中国档案报》总第 2204 期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的不同结果和启示。 【答案】【小题 1】(1)第一小问“1781 年大陆会议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 由当时 13 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 权。”结合知识可知背景:美国独立后,国家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一个强大共和制国家。 第二小问由材料“出席的有 12 个州(罗得岛州除外)的 55 名代表”可知特点是:代表 具有广泛性,反映了各阶级、阶层和各州的要求;由材料“出席会议的大都是资产阶级 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不同,南方和北方、大州与小州之间又存在着矛盾。 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可知特点是:通过相互争论与妥协形 成共识;由材料“1787 年 5 月召开会议…1789 年 3 月 4 日召开的美国第 1 届联邦国会 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可知特点是:时间较长,讨论充分;由材料“1789 年 3 月 4 日召开的美国第 1 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1789 年 9 月 25 日国会通过 10 条修正案,交由各州批准。从 1791 年 12 月 15 日这些修正案得到 批准起,开始生效。”可知特点是:民主程序严格,不断修订。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结合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可得知其背景是:武昌起义成功, 中华民国建立,南北议和,列强威胁封锁孤立。第二小问,由材料“1 月 28 日,参议 院成立,制定审议《临时约法》的参议员人数为 49 人,其中同盟会员 38 人,有留学日 本和欧美经历的为 40 人。”可知特点是:代表集中在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上层 和同盟会员,思想单一;由材料“。2 月 7 日,参议院开始审议《临时约法》草案。随 着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制定刻不容缓。3 月 8 日仓促 完成审议,”可知特点是:缺乏争论与妥协。时间仓促,讨论意见高度一致;由材料“随 着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制定刻不容缓。3 月 8 日仓促 完成审议,决定将原案内的总统制,增改为责任内阁制。3 月 11 日,即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知特点是: 内容制定受到孙中山辞职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影响。 (3)第一小问,由材料“美国 1787 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 都能认真遵守,虽 200 多年依然如此。”可知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 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守,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由材料“袁世凯就任总统后,中央权 力的运行严重违背临时约法精神,至 1914 年被袁氏《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 法》的存续期仅两年。此后,孙中山先生虽发动了维护约法的护法运动,也告失败。” 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后即受到践踏,存续期仅两年即废止,国家贫弱如故。第二 小问,根据材料结合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背景:美国独立后,国家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外不能御敌, 内不能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一个强大共和制国家。 特点:代表具有广泛性,反映了各阶级、阶层和各州的要求。通过相互争论与妥协形成 共识。时间较长,讨论充分。民主程序严格,不断修订。 (2)背景: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建立,南北议和,列强威胁封锁孤立。特点:代 表集中在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上层和同盟会员,思想单一。缺乏争论与妥协。时 间仓促,讨论意见高度一致。内容制定受到孙中山辞职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影响。 (3)结果: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守,促进社会稳 定和经济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后即受到践踏,存续期仅两年即废止,国家贫弱 如故。启示:法律的制定者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法律的内容必须在各方妥协的情况 下反映各方的利益和要求;立法必须符合国情;必须提高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不能因 人立法。 【小题 2】 【小题 3】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 1787 年宪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结合知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结合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 (3)本题考查的是比较两部宪法的不同结果和启示。意在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调 动相关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 1787 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 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明代近 300 年经济变迁很大,从明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 的最后阶段,新的经济因素在萌生,传统的封建经济依然顽固,新旧交选,相互冲 突又相互依赖,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的。 问题:围绕转变中的明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答案】本小问的说明,依据材料“明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 新的经济因素在萌生,传统的封建经济依然顽固,新旧交选,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明 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的”可以得出观点是明代经济在新 旧交迭中继续发展。然后对观点进行论证,可从明朝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表 现说明即可。 故答案为: 观点:明代经济在新旧交迭中继续发展。 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明代中后期农业有很大进步。 从国外引进的甘薯和玉米 广泛种植,粮食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的栽培在规模上和品种上都有显著发展;植棉的 推广,烟草、花生等新品种的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等。 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中,家庭手工业占相当比重。“买不尽松江布”,苏州“半城皆居 机户”。江南和东南沿海某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气象等。 商业: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江南地区最为典型。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出现,徽商、 晋商等。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考查明朝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掌握明朝农业、 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表现。 本题考查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 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