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60 分值100分 [考生注意]: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春秋时期,晋国小宗曲沃伯经过长期战争推翻了晋国大宗翼侯,被周天子策命为晋侯,“曲沃代翼”最终完成。这表明( ) A. 争霸战争的成败改变血缘亲疏 B. 策命晋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C. 血缘纽带对政治的束缚被冲破 D.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完全破坏 3.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郡县制 D.宗法制 4.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5.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 ) A.王室子弟 B.功臣 C.商代贵族 D.诸侯 6.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 ①负责管理军务 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③执掌群臣奏章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9.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 独断性和随意性 10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1.“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1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满足皇帝的私欲 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C.强化君主的权力 D.彰显皇帝的权威 13.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加强中央集权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 A. 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B. 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C. 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D. 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14.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事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史帝决断的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 ) A. 集体决策,限制皇权专断 B. 群臣参议,削弱宰相权力 C. 强化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D.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15.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16、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 )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宗法制 17、宋代制定了文官执政的制度,军队不参与政治,军队的元帅亦由文官担任。宋代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限制武将滥用职权 B.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保障军事决策正确 D.避免军人干政局面的出现 18、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19.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20、“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 21 .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 A.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 因俗而治加强竹理 D. 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22、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 ) 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直隶行省 C富饶的江南地区 D.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地区 23、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行省最高长官有权利决定或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4、宋朝时,专管中央财政的是( ) A. 三司使 B. 二府 C. 枢密院 D. 中书门下 25、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6、战国中期,诸侯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 A. 频繁的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推动官僚制度改革 C. 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 D. 国家统一开始取代封建割据 27.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 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 28.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宰相制度 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29、《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3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下列哪项最接近史实(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皇位世袭;(2分)皇帝独尊;(2分)皇权至上(2分)(或皇权专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 汉武帝:中外朝制(内外朝制); 唐太宗: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6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6分) ①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②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④节制君权 (任选三点 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1) 阅读图1,分封制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简要分析这一制度最终走向崩溃的原因。(6分) 影响: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巩固西周的统治(2分) 原因:①诸侯权力大。②诸侯实力增强,王室衰微。③生产力发展。(任选2点4分) (2) 图2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有何深远影响?(6分) 制度:郡县制度。(2分) 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任选2点4分) (3) 阅读图2和图3,分析西汉和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异同。(4分) 同:郡县制(2分);异:西汉同时实行分封制(2分)。 (4)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反复说明了什么?(2分) 说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个过程,一种新制度的确立不会一帆风顺。(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