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 40 道,每道题 1.5 分,共 60 分) ‎ ‎1. 如下图是我国境内距今约7000一5000年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器,又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并且还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是 A. 靠近水源分布广泛 B.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C. 历史悠久世界领先 D. 定居为主农业发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文化遗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器,又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并且还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知中国古代出现过彩陶、玉器、还有宗教观念等传播为标志的文化整合过程,主要核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即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靠近水源,A错误;材料只有中国,没有对比项,不能说明当时世界领先,C 错误;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2.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B.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分封制让族群关系进行了重新组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促进了姬姓与非姬姓氏族之间的融合,氏族之间相互学习,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A项正确。原族群被纳入分封制的体系中,根据A项分析,原族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故B项错误。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血缘关系仍然发挥重要影响(宗法制),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正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的,姬姓与非姬姓氏族各自的血缘关系都得到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华夏民族的内容,且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材料没有体现形成过程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3.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 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 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忠、孝、仁、义、礼、信”、“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反映出华夏文化对中山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山国文化的影响,但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儒家思想是鲜虞氏的治国指导思想,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华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礼乐制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并不全面,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族融合的内容,D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 秦代政制实践了韩非主张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政制实践 A. 吸取了诸侯争霸的历史教训 B. 增强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C. 消除了分封制构建的文化心理 D.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秦朝时期官员选拔于民间,说明秦朝的官僚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正确;秦朝吸收诸侯争霸的教训主要是在地方废分封,行郡县,A排除;郡县制下地方的自主性较小,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 ‎5.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A. 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 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 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 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项羽到陈胜均以楚地名义反秦,说明楚国旧地并不认同秦朝统治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秦亡原因,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楚地人民统一全国的愿望,排除D项。故选A。‎ ‎6. 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B. 等级观念的消亡 C. 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 D. 平民政治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 ‎7.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 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 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 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 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答案】B ‎【解析】今文经学提倡“托古改制”,有浓厚的政治倾向,适应了当时政治需要,因此选项B正确;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研究者都是儒生,但是只有今文经学受到重视,因此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教育方向不是今文经学主要关照领域,排除C;经世致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8. 永嘉南渡后,世家大族谢灵运“凿山浚湖,功役无己。寻山渉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甚至在河湖水泽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兴造湖田、沙田,甚至围海造田。这推动了 A. 南方地区庄园经济的加强 B. 区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显著变化 D.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 ‎【答案】A ‎【解析】北方世家大族谢灵运南渡后,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导致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豪强手中,因此加强了南方地区庄园经济的发展,故选择A;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人才选拔制度,排除C;庄园经济的加强,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 ‎9. 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音乐、诗歌情有独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创作主体的转变 B. 儒学地位的动摇 C. 佛教影响的扩大 D. 社会形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并结合魏晋时期的文化可知,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人们生活困苦,这种心态导致了文学相对悲凉的状况,因此社会形势对文学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D正确;魏晋时期有文化的仍旧是上层的知识分子,不存在创作主体的变化,A错误;此时儒学仍然处于传统思想的主导地位,B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宣扬来世,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佛教才逐渐壮大起来,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故选D。 ‎ ‎10. 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阿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 A. 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 B. 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 C. 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 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 ‎【答案】B ‎【解析】梁武帝崇奉道教,推崇佛教,撰写儒学著作,体现了当时三教并行的趋势,说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受到挑战,选项B正确;当时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三教合一”,排除C;材料未体现出梁武帝统治政策的调整,排除D。‎ ‎11. 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 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答案】B ‎【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12. 唐代中叶开始,市民可组织社团,甚至可通过包括“罢市”等多种途径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城市社会活动内容也更多地围绕市民开展。材料反映了当时 A. 社会活动打破地域限制 B. 商业繁荣激化社会矛盾 C. 工商业市镇日益兴盛 D. 城市经济有较大发展 ‎【答案】D ‎【解析】唐代中叶开始,市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社会活动也更多地围绕市民开展,这表明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较高,这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故选择D;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活动有地域限制,且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活动的形式或内容,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排除B;工商业市镇从宋代开始兴起,排除C。‎ ‎13. 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的项目;甚至唐朝好几个皇帝把道士请到皇宫里炼丹。这些举措 A. 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 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 C. 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 使儒学被统治者所摒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唐朝统治者大力推崇道教,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唐朝时期正统思想仍是儒学;C选项错误,唐朝实行三教并行,不分先后的政策,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些措施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D选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并未摒弃儒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 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据《马球图》可以推知 A.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B. 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 C. 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 D. 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 ‎【答案】D ‎【解析】《马球图》的画面以及全国上下掀起的与马相关的体育热潮,体现了北方文化性格引领唐朝社会潮流,D项正确;唐朝举国上下盛行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不能说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A项错误;《马球图》和全国体育热潮,与集文学、书法和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文人画不符,B项错误;《马球图》和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C项错误。‎ ‎15.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可知,雕版印刷在市场出现,“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可知唐代雕版印刷术推动佛教发展,“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可知需求众多从而出现雕版印刷,三则材料都反映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仅有“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能够反映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其余两则材料没有体现该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社会需求推动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并没有强调印刷术的意义,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非印刷术的技术革新问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6.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B. 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 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D. 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的历史时代,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所以也就出现了“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17. 北宋真宗时期,将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 合称“川峡四路”或 “四川路”,四川一词由此而来。这一做法 A. 壮大了地方的割据力量 B. 推动了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 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 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监管 ‎【答案】D ‎【解析】北宋真宗时期,将边远地区的川峡路一路分为四路,缩小了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从而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监管,故选择D;地方区域缩小,削弱了地方根据势力,排除A;“逐渐加强”是一个渐进过程,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地方行政区域的大小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 ‎18. 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 A. 儒家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 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C. 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 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 ‎【答案】C ‎【解析】材料内容强调某些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的观点,说明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故C选项正确;A项中“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故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契丹族源的定论或倾向,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9. 如下表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 关中诸州府 全国平均 雍州 乾州 同州 华州 耀州 邠州 凤翔州 北宋初期 ‎43‎ ‎19‎ ‎18‎ ‎41‎ ‎24‎ ‎29‎ ‎33‎ ‎42‎ 北宋后期 ‎(京兆府)29‎ ‎13‎ ‎15‎ ‎24‎ ‎10‎ ‎26‎ ‎31—34‎ 据如表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 A. 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 B. 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 D. 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答案】A ‎【解析】客户没有土地,以租佃为生,北宋后期相比于北宋初期,关中地区客户占比下降,说明当时此处自耕农数量有所上升,A正确;客户减少意味着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排除B;自耕农经济有所发展必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当时农业生产效率情况,排除D。‎ ‎20. 宋人谈玥在《嘉泰吴兴志》中介绍了湖州一带种植桑业的兴旺景象:湖州“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有蚕至数百箔,兼工机织。”“今乡土所种,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富家有种数十亩者。糜桑,山桑也,生于野。”材料体现了 A.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B. 江南地区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C. 土地集中致人地矛盾尖锐 D. 农产品商品化与专业化明显 ‎【答案】D ‎【解析】湖州一带种植桑叶规模较大,品种多,而且“兼工机织”,说明当时农产品商品化与专业化明显,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种植面积的变化,排除A;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未提供雇佣关系等信息,因此无法得出有新的经济因素产生,选项B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21.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D.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说明唐宋时期,对商人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商人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排除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反映对商人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不能反映商人是否笃信因果之说,排除C。‎ ‎22. 据统计,宋朝的长安工商店业有二百二十行,临安有四百一十四行。在农村则出现了一些专业户,宋代官私文献记载中常有:茶园户、桔园户、花户、药户、漆户、糖箱户、水砚户、磨户、焙户、酒户等专业户。据此可知,在宋代 A. 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显著 C. 区域经济具有专业化特色 D. 城乡间的分工协作已常态化 ‎【答案】B ‎【解析】城市中工商行业多,农村经济出现各类专业户,都表明商品经济在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明确体现记载的内容在南方,排除A项;材料中的“行”与“专业户”不是区域经济,C错误;D项的分工协作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 ‎23. 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民间长途贩运发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可知,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路贸易兴盛,故选择C;经济重心在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被历代政府所奉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排除B;明州港是南宋重要的外贸港口,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海外贸易,不是民间长途贩运,排除D。‎ ‎24. ‎ 与汉代厚葬之分相比,宋代竭力提倡薄葬。晏殊、宋祁、李衡等都主张棺木仅用杂木,不放任何金银财物,只消一张草席垫背,几本书陪伴而已。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经济困难倡导节俭 B. 儒学世俗化的加深 C. 佛教文化流行较广 D. 重商思想重视现实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汉代流行厚葬而宋代提倡薄葬可知,体现宋明理学灭人欲的观念被接受。B正确;据所学可知,宋代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A排除;据所学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学,材料中晏殊、宋祁、李衡都是著名的儒学家,C排除;据所学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D排除。故选B。‎ ‎25. 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书法 A. 具有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B. 有“书以载道”的传统 C. 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 D. 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刘共父对朱熹的批评说明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的品德言行,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书法有“书以载道”的传统,故选B;“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中国古代书法走向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排除C;理学在北宋时即已形成,排除D。故选B。‎ ‎26.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元之际市井小说、话本的形成,体现了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为文学作品的特点,与材料强调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不符,故错误。材料反映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与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民文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是强调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D项错误。‎ ‎27. 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汉时出现了州,州下是郡,郡下是县,在南北朝到隋唐时逐渐演变成州县,故①错误;唐代的私营手工业,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自用和纳税有剩余时,也拿到市场出卖。当时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诸如织锦坊、纸坊、染坊、冶成坊(冶铸手工业)、铜坊(铸造铜器)等,比以前有显著增加,私营作坊有的规模相当大,定州(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宋代定州的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以制瓷业闻名天下,故③正确;元代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故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 ‎28. 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讲义》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 A. 反衬了殿阁大学士权力消长 B.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C. 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矛盾尖锐 D. 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实际上是朱元璋为求得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节制翰林官与殿阁大学士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最终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B项正确;殿阁大学士是由于“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未涉及其权力消长,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的职责,未涉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集地方的权,材料属于中央设置的新机构,没有涉及地方,排除D项;故选B。‎ ‎29. 明代,广东除广州、佛山有较大的丝织业作坊外,其他各县多属家庭小手工业且所生产的丝织品除上供“赋税”外,主要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外贸出口商品。这表明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扩展 B. 传统农业生产遭遇严重冲击 C. 手工业是农户主要收入来源 D. 家庭副业生产趋向市场走向 ‎【答案】D ‎【解析】广东其他各县的家庭小手工业的丝织品除上供“赋税”外,主要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外贸出口商品,这表明家庭副业生产自给自足的成分在逐渐减少,家庭副业生产趋向商品化、市场化,故选择D;“其他各县多属家庭小手工业”,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扩展,排除A;“遭遇严重冲击”与材料“除上供‘赋税”外”不符,排除B;“主要收入来源”没有比较,无法体现,排除C。‎ ‎30. 明代赋税包含田赋、盐课和杂色收入,国际贸易税归类于杂色收入。据统计,1570-1590年前后明朝国际贸易税收仅为7万两白银,仅占杂色收入378万两白银的1.86%;占田赋、盐课等在内的收入的0.22%。这一情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朝贡贸易不能持久进行 B. 中国逐渐放弃对海洋的经营 C. 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 D. 民间海外文化交流受到抑制 ‎【答案】B ‎【解析】上述这组数据显示国际贸易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极为弱小,这表明了国际贸易经济贡献远小于政治贡献,因而当明廷通过宏大的远航达到政治目的以后,其自身内耗性的负向影响便凸现出来,这就意味着明朝不可能持久地将朝贡贸易持续下去,也就预设了明廷对远海经略的放弃,故选B而排除A;C与题意无关,D的结果是题干中的现实,故D与题干的逻辑关系不对,所以排除CD。 ‎ ‎31.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答案】D ‎【解析】“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说明该地区依靠纺织业贸易获得生存资本,传统农业种植不再受到重视,即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地域性商人活动指的是商帮,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 ‎32. 王阳明有诗云:“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此,王阳明 A. 强调继承古圣先贤的传统理念 B. 批判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C. 主张弘扬蕴含于世俗中的善性 D. 阐发了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 ‎【答案】C ‎【解析】王阳明在诗中表明了良知包含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之中的观点。这说明王阳明主张弘扬蕴含于世俗中的善性,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继承古圣先贤,故A错误;诗中没有批判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故B错误;道家主张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故D错误。‎ ‎33. “哭庙”是明清苏州一带的习俗。当官府有不法之事,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向孔圣人哭诉后,更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这体现了当时 A. 儒家思想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 专制集权强化致使官民矛盾扩大 C. 商品经济发展壮大社会变革力量 D. 文人通过有效斗争追求理想社会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地处江南的苏州一带,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上流社会的读书人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当官府有不法、不当行为时,士子们每每“哭庙”申告,“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这表明儒家思想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故选择A;当官府有不法、不当行为时,士子们才去“哭庙”,因此不能反映专制集权强化致使官民矛盾扩大,排除B;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士子们“哭庙”申告的目的不是在追求理想社会,排除D。 ‎ ‎34. “以学术杀人”、“以理杀人”的说法起源很早,主要用于批判以学术权威抹杀人才、禁锢思想,甚至以礼教权威的姿态杀人的现象。但这些说法在明清的频繁出现,无形中消解了当时作为学术正统的理学的权威,而促使更多人反思“何为异端”的问题。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明清进步思潮兴起 B. 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反映了专制统治的逐渐强化 D. 推动了原始儒家思想的复兴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对学术权威的批判,有利于人们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有利于明清进步思潮的兴起,故选择A;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正统地位被动摇,排除B;“逐渐强化”这一变化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原始儒家思想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35. 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 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 B. 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 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 D. 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答案】C ‎【解析】世家大族在家法族规中,教导族众要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这表明宗族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故选择C;干预国家统治与“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不符,排除A;“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比较,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活动,只是反映了家法族规的内容,排除D。‎ ‎36. 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中国”、“南朝”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顺治时期,“中国”一词在朝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 B. “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 C. 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 D. 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清朝时期的几位皇帝对“中国”一词的不同指代,说明 “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故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认同”的不断发展,与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无关,故A、C错误;D说法绝对化,排除。‎ ‎37.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 1726 年、1727 年、1729 年、1730 年、1732 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 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结合军机处考查史料实证。军机处的设置是不变的历史事实,之所以题干出现不同的成立年份,主要原因是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故选择D项;出现不同的年份并不能说明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排除A;题干出现不同的年份也不能说明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故B项错误;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结论的说法太过绝对,故C项错误; ‎ ‎38.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 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C.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D.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等信息可以看出,清代广东地区农业领城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故答案为D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农户竞争的结果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未体现农业集约化生产,也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排除B、C项。‎ ‎39.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也改《户役》为《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役”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对 “役”的改动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 ‎40.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 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 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 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清代严格限制"商业"戏园,说明忌惮商业文艺影响其统治,达官贵人“城外看戏”说明艺术魅力巨大。材料无关矛盾缓和,A项错,戏剧不等于启蒙思想,当时文化专制仍旧盛行,BD两项有违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题(共两道大题,41 题 18 分;42 题 22 分;共 40 分) ‎ ‎41. 结合以下图示和所学 ‎ ‎(1)总结北宋集权的特点 ‎ ‎(2)分析阐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分化地方事权;削弱地方财权;兵将分离,削弱地方和将领的兵权;官、职与差遣分离;加强监督,防患于未然。‎ ‎(2)影响,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封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经验;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呈现出“积贫积弱”局面。‎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行政上,文臣任知州”、“节度使为虚职”可知,分化地方事权;根据材料“财政上,制钱谷和设立转运使,使地方税收等按时按量运到中央”可知,削弱地方财权;根据材料“更戍法(军队轮流驻防的办法)” 、“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强干弱枝 ”可知,兵将分离,削弱地方和将领的兵权;根据材料“节度使为虚职”、“ 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可知,官、职与差遣分离;根据材料“通判监督牵制”可知,加强监督,防患于未然。 ‎ ‎(2)影响,根据“分化地方事权”的特点可知,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根据材料 “军事上,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军权”可知,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都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为后来封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经验;根据特点“官、职与差遣的分离”可知,造成“ 冗官”、“冗兵”、“ 冗费”现象;根据特点“兵将分离,削弱地方和将领的兵权”可知,呈现出 “积贫积弱”局面。‎ ‎42. 阅读以上两税法的背景资料,并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 背景资料:两税法 ‎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徳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u)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徒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 226‎ 材料一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 ‎——陆贽(身为宰相)《翰苑集》卷 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 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 ‎——《白居易集》卷 2《重赋》‎ 材料二 今天看来,杨炎创行的两税法的确有着界标性的意义: ‎ 其一,征收对象面扩大了。即使不增加每户每亩的税额,国家的收入也会增加,这便从大背景上减缓了中下层平民的税役负担。 ‎ 其二,更主要的,是改变了租庸调征收以人丁为本的方式,实行以土地为依据征税的新方法。地税是履亩而税,户税虽然按户征派,但分户等高下,户等又依据资产主要是王地多少来划分,事实上也是依据地亩而征;分夏、秋两次征收,以适应当时大部分地区普及二作制的情况,也反映出两税与地亩的密切关系。这个变化是由于均田制崩波后各民户土地占有不均,并且悬殊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导致的,杨炎的主观目的是保证税收的顺利实现,在客观上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科税由人丁转向地亩间接地松弛了官府对人丁的人身控制,也不仅仅是因为改变了以往各民户占有土地数量不同而租调无差别地征收的弊病, 使中下层农民减轻了负担,使税收趋向合理化,这只是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更应看到的是, 按地亩征税顺应了税制发展的历史趋势,结束了汉末以来赋役制度的混乱状态,并为宋代以后的税制理顺了方向。 ‎ ‎——曹大为、赵世瑜等《中国大通史》 ‎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两税法不同看法的认识?(逻辑清晰,史论充分)‎ ‎【答案】观点:两税法顺应了税制发展历史趋势 论证:从政治方面分析,两税法扩大了征收对象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减缓了中下层平民的税役负担,起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经济方面分析,两税法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遭到彻底破坏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税制,它适应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社会生活方面分析,科税由人丁转向地亩间接地松弛了官府对人丁的人身控制,从而促进了商品性农业和农产品商品化的迅速发展,商品交换的场地也开始向城市转化;总之,两税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中国赋税制度和财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两税法顺应了税制发展的历史趋势;然后联系材料及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如从政治方面分析,两税法扩大了征收对象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减缓了中下层平民的税役负担,起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经济方面分析,两税法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遭到彻底破坏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税制,它适应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社会生活方面分析,科税由人丁转向地亩间接地松弛了官府对人丁的人身控制,从而促进了商品性农业和农产品商品化的迅速发展,商品交换的场地也开始向城市转化;最后,表述成文,归纳总结,如总之,两税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中国赋税制度和财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