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4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50个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1.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 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 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     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 ‎2.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皇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3.《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千里之地里,大部分是已经开垦的熟地,农业比较先进;百里之地里有许多尚未开垦的荒地,农业生产落后。由此可知,西周前期 A.诸侯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履行各项义务 B.王畿之地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物质基础 C.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严格,宗法制度稳固 D.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的物质基础 ‎4.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5.《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 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 A.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 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7.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 C.冶金技术的进步 D.“百家争鸣”的出现,‎ ‎8.孔子主张强公室,抑私门。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据此可知,孔子意在 A.推崇以德治国理念 B.发挥君主示范作用 C.稳定社会等级秩序 D.提高儒学社会地位 9.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 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思想主张与该创作精神相符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兼相爱,交相利”‎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0.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 象 A.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    B.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 C.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D.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 ‎1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 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12.《诗经》中的某些诗篇将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家庭作为情感的归宿受到反复吟咏。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纲常伦理社会秩序已经确立    B.传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C.小国寡民社会心理基本形成     D.士庶宗族观念得到强化 13.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 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下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 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    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    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4.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富豪于咸阳12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汉武帝时,朝廷任命一些封君担任太常官职,使他们每次侍奉宗庙不谨而获罪乃至 被除爵。朝廷的这种做法 A.强化了宗法制度    B.确立了对家族的认同感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结束了郡国并存的局面 ‎16.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 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      B.打破了门第观念 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      D.扩大了统治基础 ‎17.表1 目前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分布情况 ‎ 出土省份 ‎ ‎“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王德远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2幅壁画) ‎ 江苏 ‎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 据表1可知东汉时期 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     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 ‎18.下图是依据《隋书·‎ 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19. 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 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     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20. 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闻而召之,并署“门下孝”这反映出 A.孝道开始受到时人的推崇       B.统治者重视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 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     D.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 ‎21.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 ‎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2.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 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23.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上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明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24.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田令》规定:“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其卖者不得更请(授田)”。这一规定 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意在保证国家赋税征收 C.确立了小农的经营方式 D.实为禁止土地随意买卖 ‎25.《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即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的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26.宋朝的“台谏”为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宋朝的这一传统 A.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 B.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27. 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 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 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    B.是对行省制度的灵活运用 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 27.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后虽恢复科举,但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 难度大,考试次数多,汉族考生考取进士的机会微乎其微;在政府机构中“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也”。元朝这些做法 A.使儒士彻底丧失仕进之途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社会活力的明显衰退      D.促使元杂剧衰落 28. 封建制度确立后,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田中事,田主一切不 问,皆佃农任之”。佃农有了一定前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这说明租佃方式 A.逐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损害了多数地主阶层的利益 C.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D.巩固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 ‎30.《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 A.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B.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 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 ‎31.宋代茶馆大多招雇“茶博士”主持日常营业管理。“茶博士”精通烹茶技艺,是城 市中职业化、专业化的技术雇工,为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这表明宋代 A.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B.茶在市民生活中占主导 C.雇工制发展和商业繁荣     D.市民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32.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 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33.据宋代《文房四谱·纸谱》记载:“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这反映出 A.宋代造纸技术日臻完善 B.格物观推动造纸业发展 C.各地纸张颇具地域特色 D.造纸业在当时地位凸显 34. 程颢提出“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 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使认取,更不可外求”。从中可以看出程颢 A.倡导格物致知  B.提出知行合一  C.奠定心学基础  D.主张经世致用 ‎35.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36.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37.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 展到“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违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 ‎38.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 A.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 B.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 C.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 ‎39.明太祖末年,开始实行廷议制度。“朝廷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必下廷议”‎ ‎。廷议的内容甚广,涉及立君立储、建都、祭祀、宗庙、民政、边防等。廷议的参与者也在不断扩大,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机构官员皆可参加。这一制度 A.反映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B.加剧了明代政治的混乱无序 C.是内阁权力不断扩张的产物 D.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40. 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 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        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41.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以长子孙”,安徽的大多数耕地“皆绅衿商贾之产”,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也“坐拥一县之田”“安然衣食租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 D.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42.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 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 ‎43.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士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这主要体现了 A.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C.儒学教育普及化程度       D.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 ‎44.直到鸦片战争,清政府一直实行单口贸易政策,海关征税活动实质上具有一种经营性质,且可以讨价还价,实际征收的税额同海关监督汇往国库的数额没有直接联系。清政府海关征税的做法 A.便利了外国商品在华经销 B.增强了国人关税主权意识 C.无法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 D.旨在保护传统的自然经济 45.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 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46.宋元明时期,浙江金华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影响巨大。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明建文帝还为其亲自题写“孝义家”匾额。元末农民军进入浦江县,都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B.农村社会关系趋于和睦稳定 C.下层人民斗争手段趋向理性 D.社会秩序依赖世家大族维持 ‎4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明清之际到乾嘉时代“江、浙学风这一种的转变,虽 于古经典之训释考订上,不无多少发明;但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却渐渐消沉了。”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乾嘉学派重实学反空谈       B.乾嘉学派提倡经世致用 C.乾嘉学派推崇人文精神       D.乾嘉学派否定程朱理学 ‎4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力 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49.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  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50.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是我们探寻历史的重要窗口。‎ 下表所列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嘉峪关、架火战车、《浣纱记》 ‎ ‎② ‎ 气学、水转翻车、《武经总要》 ‎ ‎③ ‎ 交泰殿、“迁海令”、《古今图书集成》 ‎ ‎④ ‎ 宣政院、《窦娥冤》、王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大题,其中51题30分,52题10分,53题10分) ‎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 ‎——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 材料三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建立众多地方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北魏、元、清等中央政权,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 ‎ ‎——张甜甜《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汉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8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行汉法”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10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形成的特点及其表现。(12分)‎ ‎52.背诵默写: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0分)‎ ‎53.背诵默写:用史实说明宋代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10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解析】从材料中犯国法为家法不容,犯家法也为国法不容,可知在西周时期国法与家法相结合作为统治的主要方式,故体现出政治统治与宗法观念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在处理犯罪时,国法与家法共同制裁,不能体现出这些法律规定属于严刑峻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法和家法共同作为制裁犯罪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国家法律内容带有了宗法色彩,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西周时期国法与家法共同作为惩治犯罪的手段,不是血缘关系的宗法秩序需要国家法律来维护,排除D项。‎ ‎【答案】B ‎2.【答案】C ‎3.【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据所学分封制的知识可知,王畿即周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即材料中的“千里之地”,而据材料可知,王畿之地农业比较先进、诸侯之地农业生产落后,这就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B项;诸侯的义务包括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材料信息明显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分封制下所分土地质量的差别,与宗法制没有关系,无法体现宗法制稳固,排除C项,分封制的物质基础是井田制而非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B ‎4. 【解析】俸禄制战国开始出现,但并未取代军功爵制,故A项错误;春秋末年周王室仍掌握王畿和一定的权力,故B项错误;封建家臣不再分封说明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战国开始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C ‎ ‎5.【答案】A ‎6. 【解析】这些举措反映了当时各国重视赋役管理及财税开支,适应了当时各国加强实力以及争霸战争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要,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各国的理财原则和财税法则,而财税制度则包含更具体更广泛的内容,无法看出财税制度是否成熟,排除A项;由材料“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 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监督,而非改变监督制度,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征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因此这些措施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且材料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 【解析】由“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可知是辩证法在绘画中的应用,与辩证法相关的是道家思想主张,故选A项;B项是法家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是墨家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是荀子的观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10. 【解析】中华文化同宗多源,各家思想之间相互批判、借鉴有利于形成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故选C项;“全面推广”说法欠妥,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地主阶级统治的基本确立,排除B项;各家思想之间相互借鉴有利于丰富本派思想内涵,排除D项。‎ ‎【答案】C ‎11.【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⒉百家争鸣 ‎【解析】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教育由官府垄断“学在王宫”转变为出现民间私学“学在私门”,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教育层面由官府控制为贵族服务,下移为有教无类,有利于处于下层的贵族或普通的民众接受教育,容易形成在贵族之外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士阶层,故选C项;学在私门有利于培养一些新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些新兴士阶层为争取诸侯重用,纷纷著书立说,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排除A项;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学派,百家争鸣是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教育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特权,变成了受教育者不受身份和地位的限制,不能反映出有利于各家思想的融合,排除D项。‎ ‎【答案】C ‎12.【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解析】《诗经》主要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联系经济史的相关内容,可知该时期土地制度经由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历程,反映在思想文化方面,就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及“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故选B项;纲常伦理观念社会秩序的确立,发生在西汉时期,是经由董仲舒主张,并经过汉武帝采纳之后逐渐确立的,排除A项;小国寡民社会心理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排除C项;父母妻子兄弟关系不属于士庶等级,排除D项。‎ ‎【答案】B ‎13.【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先秦;殷墟和甲骨文;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与后来的汉字之间的传承性和连续性,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故选B项;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但A项只体现出了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最早,不能体现出材料里涉及的与后来汉字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字的书写系统基本沿袭了甲骨文,故阻断了与后来汉字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对后来汉字的造字方式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西周流行的金文和东周时期的篆字都是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演进,故甲骨文不能作为研究整个先秦时期的主要的文字载体,排除D项。‎ ‎【答案】B ‎14.【答案】C ‎15.【解析】据材料朝廷力图通过借口封君侍奉宗庙不谨使其获罪或除爵,以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削弱了宗法制度,排除A项;对家族的认同感降低,排除B项;汉武帝采取措施削弱地方封国,但并不能说明结束了郡国并行体制,排除D项。‎ ‎【答案】C ‎16. 【解析】据材料“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中涉及到考试,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从而说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故选C项;据材料“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可知魏晋时期选官方式仍实行“孝廉”与“秀才”,只不过内容有些调整,排除A项;依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门第出身是主要选官的标准,排除B项;依所学,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政权,下层民众晋升空间小,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 ‎【答案】C ‎17. 【解析】根据表格,大部分牛耕图出现在北方,由此可知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故选A项;表格中只有牛耕图,体现的是农业耕作工具,没有体现政府政策,排除B项;唐代出现曲辕犁,排除C项;牛耕图主要在北方地区出现,可见北方农业发展水平高,排除D项。‎ ‎【答案】A ‎18. ‎ ‎【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江南开始开发和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黄河流域经济水平高于南方,A不正确。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河西走廊依靠丝绸之路开展中外贸易,需要具有保值性高的金银作为货币,岭南地区则盛产金银,但这无法体现这些地区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从所学可知,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政府发行的货币主要是铜币,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政权更迭频繁,商品经济的萎缩,严重影响了铜钱的价值和信誉,人民便使用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绢、帛大行其道;南方则相对稳定,商品经济较北方活跃,人民对政府和社会有较好的预期,代表政府的铜钱自然较易为人民接受,故D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D ‎19.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汉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故体现出汉武帝利用多种的思想维护统治,故选D项;材料不仅体现了汉武帝利用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还采用了道家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故A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从材料中可知,汉武帝不仅使用了儒家的独尊儒术,还利用了法家的严刑峻法和道家的休养生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利用了多家思想,解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故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 ‎【答案】D ‎20. 【解析】黄香因孝入仕,说明统治者重视维护人伦秩序,这可以起到教化百姓及巩固统治之效果,故选B项;“开始”说法欠妥,东汉之前孝道已经受到重视,排除A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积极影响,而非束缚,排除D项。‎ ‎【答案】B ‎21. 【解析】根据图中“齐”“北魏”“柔然”“平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兰辞》的时代背景,与当时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主人公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出击柔然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说明了行军速度之快及路途的遥远,故选B项;《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排除A项;“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出自唐朝杜甫的《石壕吏》,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排除C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排除D项。‎ ‎【答案】B ‎22.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政事堂设立之前,“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在政事堂设立之后,“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 由是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故选B项;题干之意主要涉及解决中央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而非扩大君主的权力,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这对矛盾才得以解决,排除C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唐太宗设立政事堂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即要提高行政效率问题,而不是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答案】B ‎23.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使相的出身从多由科举到由强藩霸臣推荐、所在由一直在中央到几乎全部在藩镇,以及从结果上来看由代天子巡边到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方面可以看出,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故选B项。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即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战争不断是藩镇割据的结果,不是使相制度的结果,排除D项。、‎ ‎【答案】B ‎24.【答案】B ‎25.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枢密院和中书省分割了宰相的军事和行政权力,B项正确;宋代掌握财政大权的应为三司使,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枢密院对将领反叛现象的遏制及官员主动性的发挥,排除C、D两项。‎ ‎【答案】B ‎26. 【解析】依据材料,宋朝的“台谏”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的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这种做法可以解除官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故选B项。‎ 答案:B ‎27. 【解析】材料“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反映出土司权力太大,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土司制度的实施,针对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长官土司有世袭统治权,行省官员不世袭,两者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土司制度的实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28. 【解析】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并渗透到科举考试和各级政府机构的人员构成,这使社会流动性减弱,活力衰退,故选C项;“丧失”‎ 说法错误,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元代考试制度使大量汉族知识分子难以进入仕途,客观上有利于元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29. 【解析】根据“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可知,农民在租种地主土地之后,在佃权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推动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租佃方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租佃方式不可能违背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租佃方式仍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排除C项。‎ ‎【答案】D ‎30.【答案】A ‎31. 【解析】“城市中职业化、专业化的技术雇工,为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这种情况说明商业繁荣,其形式为雇工,说明这种关系存在,故选C项;“宋代茶馆大多招雇‘茶博士’主持日常营业管理”根据所学宋代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A项;“市民阶层中有特色的人群之一”无法说明茶是生活的必须品,排除B项;“茶博士”精通烹茶技艺为日常消费,无法体现生活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C ‎32. 【解析】商人不是靠经商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反映出两宋时期抑商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A项错误;商人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C项错误;商人还能通过“联姻、捐纳等方式”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人才的选拔还未实现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B ‎ ‎3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意在说明蜀中、江浙、北方等地因制纸原料的不同而使纸张呈现不同称号与特色,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造纸工艺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格物观对造纸业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造纸业在当时地位突出,排除D项。‎ ‎【答案】C ‎34. 【解析】据材料“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使认取,更不可外求”‎ ‎,可知程颢主张求道不必外求,回顾本心即可,因为心中包含天、道,结合所学,可知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为心学提供了基础,故选C项;依所学,格物致知强调接触世间万物才能明理,而材料“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可知强调求道不可外求,排除A项;依所学,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排除B项;依所学,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排除D项。‎ ‎【答案】C ‎35.【答案】C ‎36.【答案】D ‎37. 【解析】根据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鞫狱讼”,到后来“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可知古代监察制度的功能在逐渐增强,职责范围在逐渐扩大,故选A项;监察制度只能够维护政治统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排除B项;监察官员察举各级官吏的违法乱纪事件是为了改善吏治,不会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的加剧,排除C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逐渐形成独立体系,但其官员并没有处于超然的地位,排除D项。‎ ‎【答案】A ‎38.【答案】D ‎39.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太祖末年开始推行廷议制度,廷议的内容很广,参与者不断扩大,是对废除丞相制度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枢协调机构缺陷的弥补,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故 D 项正确,B 项错误。廷议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张力与理性的体现,专制顶峰一般是指清朝的军机处,故 A 项错误。廷议制度与内阁制度属于不同的制度,且明太祖初年尚未设置内阁,故 C 项错误。‎ ‎【答案】D ‎ ‎40. 【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选B项;军机处具有封闭性,内阁处理公开性政务,无法体现制衡,排除A项;军机处和内阁都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军机处是皇帝设置,无法体现法定,排除D项。‎ ‎【答案】B ‎41.【答案】A ‎42. 【解析】“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从规模说明更加趋向于小农化,“多劳”则将更多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对新型生产方式的产生造成了更大的阻碍,故选C项;“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 这里强调农业商品化增加后带来的不好影响,而不仅仅说明这个现象,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可见农业没有停滞,排除B项;“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里可以看出清朝增加的人口被“多劳”式的精耕细作所消化,而没有体现人地矛盾,排除D项。‎ ‎【答案】C ‎43. 【解析】自南宋开始南方地区经济完全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明朝时期南北方差异更明显,“南北榜”就是受到这种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反映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区域差异,故选D项;君主专制的强化体现在中央官制的设置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通过商业的发展情况体现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南北榜”体现的是地域差异,无法体现儒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二者毫无关系,排除C项。‎ ‎【答案】D ‎44.【答案】C ‎45. 【解析】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暗含着否定权威的意思,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故选C项;中国吸收借鉴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在封建时代一直没有被打破,排除B项;儒家的民本思想指的是强调人民群众对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性,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C ‎46. 【解析】 从材料“《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孝义家”“元末农民军……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中可以看出,郑氏家族用儒家伦理管理家族,被载入正史,多次受朝廷表彰,并成为社会楷模,说明理学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村社会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下层人民的斗争手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道德的社会地位,没有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排除D项。‎ ‎【答案】 A ‎47.【解析】题干中“江、浙学风这一种的转变,虽于古经典之训释考订上,不无多少发明”,可见乾嘉学派崇尚考订,故选A项;题干中“但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却渐渐消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见乾嘉学派不注重联系现实,排除B项;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认为是清朝统治阶层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是对人文主义的摧残,排除C项;乾嘉学派重考据,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但不否定程朱理学,排除D项。‎ ‎【答案】A ‎48.【答案】C ‎49. 【解析】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据此判断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50. 【解析】材料中①为明代西北边防要塞、科技发明和文学作品,②为宋代思想理论、科技发明和军事著作,③为清代著名建筑、政策和文化成就,④为元代机构、文学作品和农学专家,按照时间顺序为宋、元、明、清,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大题,其中51题30分,52题10分,53题10分) ‎ ‎51.【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可知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与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破坏,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民族交融加强;据材料一“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可知荆楚独自称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据材料一“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可知百家争鸣促使思想解放;结合所学与材料一中“(楚)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可知随着诸侯争霸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据材料一“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可知两种文化不同,南北文化存在差异。 ‎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可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行汉法”统治才能长久;据材料二“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可知少数民族政权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先进的文化。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可知行汉法的少数民族政权可以通过行汉法维护本民族的统治、加强了对汉民族的统治;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课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汉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 ‎(3)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 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可知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第二小问表现,据材料三“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可知汉民族建立大一统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据材料三“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据材料三“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答案】(1)主要特点: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与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2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破坏,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民族交融加强;荆楚独自称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百家争鸣促使思想解放;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南北文化存在差异。(6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 ‎(2)原因:历史证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行汉法”统治才能长久;少数民族政权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先进的文化。(4分。每点2分)影响:维护了本民族的统治;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强了对汉民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6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 ‎(3)特点: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3分)表现:汉民族建立大一统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每点3分,3点9分)‎ ‎52.背诵默写: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0分)‎ ‎【答案】(1)政治方面:‎ ‎①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④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2)经济方面:‎ ‎①改革币值,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实行“算缗”“告缗”,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教育: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 ‎(5)边疆(民族关系):‎ ‎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对匈奴发动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②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53.背诵默写:用史实说明宋代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10分)‎ ‎【答案】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超过前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租佃制成为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经营方式;市坊制被打破;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城市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等)。‎ 政治:赵宋王朝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文官治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通过对文官的考试、选拔、任用、监察、奖惩等方面的制度性规定,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从而形成的主要由文官主导中央及地方权力的政治格局);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阶级(层):士大夫阶层形成;市民阶层壮大。‎ 思想文教:理学形成发展;士大夫画的成熟;宋词、风俗画繁荣,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书院教育盛行。‎ 科技:传统科技发达,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在宋代发明或大量实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