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强化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作业】
知能强化练(十七)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一、选择题 1.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西欧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D.合作领域由钢铁向能源扩展 C [A项出现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错误;《罗马条约》只反映出西欧走向经济一体化,故B项错误;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加强经济合作,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而非仅仅是能源领域,故D项错误。] 2.(2019·江西赣州模拟)1967年共同体宣布成立时,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表示:我们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材料反映了( ) A.英国反对欧洲联合 B.欧洲一体化道路曲折 C.英国的实力在下降 D.英国希望领导欧共体 B [据材料“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因此英国不是反对欧洲联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英国提出“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曲折,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英国的实力下降,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反映的是英国对欧共体的敌对的态度,不是希望领导欧共体,故D项错误。] 3.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并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使其可以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行动,这表明欧盟( ) A.彻底摆脱了北约影响 B.开启了“一体化”进程 C.防务一体化正式启动 D.仍然警惕“东方”威胁 C [根据材料“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并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使其可以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行动”可知,欧盟的防务一体化由此开始起步,故C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 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C [材料中的评论揭示了亚洲冷战对新兴国家的影响,没有涉及到局部热战,故A项错误;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与材料的内容揭示亚洲冷战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不符,故B项错误;“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指的是不结盟运动,故C项正确;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与材料的内容揭示亚洲冷战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 5.(2019·湖南株洲模拟)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2年6月,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200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年10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 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A [材料中先是拉丁美洲21国、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相关海域行使主权的主张,然后联合国1982年通过相关规定认可了这些国家的主张,说明当时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增强,因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苏依然处于世界两大阵营霸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联合国最终认同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的意见,没有体现联合国对国际纠纷的调节机制,故D项错误。] 6.(2019·山西大同模拟)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D [据材料“1964年6月”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仍旧是世界霸主,故A项错误;据材料“ 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可知不是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材料“北约”是美国与欧洲同盟的机构,据材料“从北约到联合国”可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据材料“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结合所学二战以后欧洲在政治经济依赖美国的事实,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D项正确。] 7.2018年4月13日,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之前叙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对此,俄、叙表示谴责,称打击是非法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对军事行动表示支持。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由此说明( ) A.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 B.多极化格局面临着严峻挑战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导致国际局势动荡 D [“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表明发达国家没有完全操纵联合国,故A项错误;多极化格局面临严峻挑战与材料内容反映霸权主义行为不符,故B项错误;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这是霸权主义行为,不是恐怖主义的表现,故C项错误;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这是霸权主义行为,引发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故D项正确。] 8.《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C [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缓和与材料中“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秩序稳定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相符,正确;美国主导与现实中的多极化不符,故D项错误。] 9.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当天,有数十万东德人涌进西德,此后两天,又有100多万人跑到西德,许多人在西德滞留不归。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 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 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 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 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A [题干中“数十万东德人涌进西德,此后两天,又有100多万人跑到西德,许多人在西德滞留不归”,推知东德渴望德国统一,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时间是1989年,而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在二战后一直发生着,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东德民心向往统一,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对德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10.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 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 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 C [据材料“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说明是多个角度看问题不是各国共识,故A项错误;材料“9·11事件的发生”不能说明世界秩序的有序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美国化”到“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说明对于多极化理论从忽视到多角度认识,即对国际格局的认识趋于合理,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美国仍然处于超级大国地位,故D项错误。] 11.(2019·黑龙江哈尔滨模拟)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蒂勒森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C [材料仅体现了美国一国的思想行为,不能反映出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仅有美国反对参与移民问题,没有涉及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美国不参与联合国行动,原因是“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可知体现了美国坚持自己的利益,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反对移民,故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2.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下列表述与基辛格的看法一致的是( ) A.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明显优势 B.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C.世界政治出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 D.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为世界新格局 C [材料反映了美国军事和经济均受到了别国的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不只是在强调中国的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美国虽然强大,但有诸多的强国掣肘,故C项正确;多极化作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仍在进行中,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实力下降;为应对希腊和土耳其共产党的威胁,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第二小问目的据材料一“ 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援助西欧、遏制苏联,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70年代欧共体已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改变对欧、日本的态度,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3)问,据材料三“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结合所学可知,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据材料三“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可知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案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目的: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 (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实力的削弱。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3)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4.(2019·湖北黄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以后,有四大因素在影响着世界的大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三是大国关系的不断调整,四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的干涉。前三个因素对国际关系都产生积极影响,最后一个因素对国际关系的正常秩序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展迅猛,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原有的国际关系结构,促使国际关系内部发生很多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起推动作用。 ——摘编自顾关福主编《战后国际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四大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主要表现及对世界大势的影响。 解析 “‘四大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意味着只需要就一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论述的方法是表现和影响方面两大内容。从材料可知,四大因素指“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三是大国关系的不断调整,四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的干涉”,选取一个即可。如选第一个: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在论述时只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进行的表现,然后再说明其影响即可。 答案 (示例)因素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主要表现: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在全球流动加速;科技开发应用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贸易自由化组织WTO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WTO等等。 主要影响: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国际关系结构,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因素二: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 主要表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断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联合国和诸多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等等。 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