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一)

‎2020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历史 全真模拟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先秦的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A。世袭制是世代承袭官位爵位的制度,排除B;“宗周”指西周王都所在的丰京和镐京地区。“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大意是公刘招呼众人吃、喝,众人拥戴公刘做君主和族长,反映出血缘宗族的凝聚力,故选C;分封制是众建诸侯拱卫王室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2.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要求根据现实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属于法家的思想,故选D。A、B两项分别反映了墨家的“尚贤”和“兼爱”主张,故排除;C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故排除。‎ ‎3.“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材料中涉及的工具是 A. 翻车 B. 水排 C. 筒车 D. 耧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反映了东汉水排以水力鼓风冶铁的功能,故B正确;翻车、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故AC错误;耧车属于耕作播种工具,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手工业工具的史实,结合材料信息“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4.“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这套制度”主要表现为 A. 三公九卿制 B. 中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反映了唐朝三省制的职能与特点,故C正确;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中央官制,故A错误;中朝制度属于西汉制度,故B错误;内阁制度属于明朝设立的制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唐朝……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物 C. 天人感应 D. 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属于宋代理学,故A排除;心外无物属于心学,故B排除;天人感应属于汉代董仲舒儒学,故C排除;经世致用属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属于“新时代的内容”,故D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新时代的内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6.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同州(陕西省大荔县)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这段材料表明宋代的商业 A. 商品种类繁多 B. 打破时空限制 C. 纸币广泛流通 D. 开始出现草市 ‎【答案】A ‎【解析】‎ ‎“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说明商品种类很多,货值巨大,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打破时空限制”“纸币”,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草市开始出现,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材料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要说明同州的市商品种类很多,货值巨大。‎ ‎7.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明朝时期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明清时期 A. 水利建设最为繁荣 B. 灌溉技术不断创新 C. 高度重视水运交通 D. 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了明清时期的封建政府比较重视兴修水利工程,这些是重农政策的体现,故D项正确。仅从明清时期不能得出水利建设最为繁荣的结论,故A项错误。‎ 从材料无法得出灌溉技术不断创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水运交通,故C项错误。‎ ‎8.“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材料表明 A. 中国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B. 近代民族工业遭遇困境 C. 洋务运动已经初现成效 D. 中国手工纺织业的衰败 ‎【答案】D ‎【解析】‎ 材料说明由于外国机器制造产品价廉物美,导致中国“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说明中国手工纺织业逐渐衰败,D正确;此时自然经济是走向解体,A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B错误;洋务运动不符合材料中主旨,C错误。‎ ‎9.中国近代某文件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这一现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临时约法》颁布后 ‎【答案】C ‎【解析】‎ 允许北京到炮台驻兵出自《辛丑条约》,C正确;其他条约不符合题意。‎ ‎10.《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和生活习俗方面,B、C两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项错误。‎ ‎11.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各地出版的刊物数量猛增,并且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增多,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反映了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故A正确;B项,工人阶级壮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但并非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的剧增的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后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的剧增,反映的是时局变动对思想变化的影响,与一战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1915年已经开始,并不是五四运动后介绍新思潮的刊物数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 ‎ ‎ ‎12.“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一首曾在井冈山地区传唱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致力于 A. 组织武装起义,进行国民革命 B. 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C. 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D. 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井冈山地区”可以判断出应该是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故B项正确;A项是指1924‎ 年-1927年,排除;C项是指1934-1936年长征期间,排除;D项是在抗战时期,排除。‎ ‎【点睛】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井冈山地区”关键信息。‎ ‎13.下图是1937年1月《新华画报》刊登的漫画《全部三毛上前线》。该漫画 A. 旨在呼吁国民政府坚持抗战 B. 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配合了中共联蒋抗日的主张 D. 反映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37年1月可知此时属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当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准备抗日,“全部三毛上前线”说明准备抗日,C正确;西安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已经同意抗战,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7月,B错误;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是1937年7月之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时间是1937年1月,结合卢沟桥事变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等时间分析回答。‎ ‎14.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变化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D ‎【解析】‎ 饼状图显示1936年和1920年相比,外国资本再减少,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再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南京国民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故D项正确;A是甲午战争之后的晚清政府政策,故A项错误;B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原因;C是民国初年临时政府政策,故C项错误。‎ ‎15.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于临沂附近向南发动攻势,国民党军队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 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D. 渡江战役开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国民党军队……徐州集中……准备于此决一死战”反映了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故C正确;徐州会战属于抗战时期,故A排除;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是辽沈战役,故B排除;渡江战役开始于1949年4月,故D排除。‎ ‎16.“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 A. 五四运动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开国大典 D. “文革”结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的史实,故C正确。五四运动,不符合“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故A排除。北平和平解放,不等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B排除。“文革”结束,也没有“共庆山河改”,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名师点睛】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7.“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和“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B正确。 A属于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C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是把土地使用权放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 ‎18.2017年12月14日,“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在台湾与世长辞。最早打破诗人乡愁,结束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的是 A. 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B.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D.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隔绝的坚冰被打破,A正确;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无法体现两岸关系发展情况,排除B;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海峡两岸没有开始交往,排除C;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不符合“最早”,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最早打破诗人乡愁,结束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结合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19.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A.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 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可知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A;结合所学,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故选B;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排除C;1955年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与题意“五大国”无关,排除D。‎ ‎20.“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到16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50多处贸易商埠。”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A. 葡萄牙人 B. 西班牙人 C. 荷兰人 D. 英国人 ‎【答案】A ‎【解析】‎ 根据“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到16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50多处贸易商埠”,根据所学可知,达·伽马受葡萄牙国王的支持开辟新航路,探索出通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葡萄牙的殖民活动和势力范围和这条航线相关,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A正确;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不符合达·伽马,排除BCD。‎ ‎21.美国联邦党人弗希尔曾说:“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摸,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1787年宪法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设计是 A. 三权分立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责任内阁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中“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反映独立之初的美国各州相对独立的弊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威,美国实行联邦制,故选D。三权分立制反映的中央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排除A;民主共和制是美国的政体,与材料无关,排除B;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C。‎ ‎【详解】‎ ‎22.“进步的观念在十八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 D. 智者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十八世纪的思想革……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启蒙运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勾画理想蓝图,故B正确;文艺复兴没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A排除;宗教改革主要反对天主教的权威,故C排除;智者运动主张人文精神,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十八世纪的思想革……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运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3.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其诞生的标志是 A. 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B. 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 发表《共产党宣言》‎ D. 发动英国宪章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正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写的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写于1843年,故A错误;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成立,是工人运动史上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英国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24.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它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B. 它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它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知,托洛茨基强调了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也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排除;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排除B;《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选项D排除。‎ ‎25.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进入19世纪后发展迅速,1802年有52家,1809年有64家,1830年有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力广泛应用 B. 蒸汽动力推广 C. 铁路时代到来 D. 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B ‎【解析】‎ ‎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在纺织、交通等领域,为它们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英国棉纺织厂增加,故选B;电力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分析解答。‎ ‎26.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署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标志,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此举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 A. 建议政府开拓海外市场 B. 赞扬新政盘活美国经济 C. 呼吁美国应建立极权统治 D. 谴责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漫画显示蓝鹰标志演变为法西斯标志,说明漫画对于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不满,故选D;A项不符合《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BC两项与漫画意思相反,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全国工业复兴法》”,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 ‎27.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以10%的速度增长,而西方正经历“大萧条”,一些左派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当时苏联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推动 B. 计划经济体制实行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 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答案】B ‎【解析】‎ 斯大林模式时代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推动了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选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的经济均未高速发展,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使用凯恩斯主义,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8.有学者认为“以全球化的视野来俯瞰,我们看到,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它们都不出预料地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这里西方世界的“国际援助计划”‎ A. 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B. 有助于美国控制西欧 C. 冲击了华沙条约组织 D. 不利于欧洲走向联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结合所学,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同时,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故选B;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华沙条约组织是军事政治集团,与“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无关,排除AC;马歇尔计划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但这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 ‎29.某条约规定:“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这一条约是 A. 《欧洲联盟条约》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C. 《北大西洋公约》 D.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答案】A ‎【解析】‎ 材料“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判断出这是欧洲联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故A项正确;B项是国家金融和货币方面的条约,排除;C项是军事组织,排除;D项各国是贸易伙伴关系,故排除。‎ 点睛:材料“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是解题的关键。‎ ‎30.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90年代,中国政府加快了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这是为了顺应世界 A. 文化多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政府加快了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可知90年代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组织,故AB错误;世纪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不是区域集团化,故D错误。‎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西汉通过察举制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西汉的察举制是地方推举孝廉到中央,中央经过考核最终完成选官用官的环节,说到底还是一种世家大族垄断的制度,没有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因此不利于中央集权,本题说法错误。‎ ‎32.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6年发行的一枚“长征”主题的纪念邮票,图上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 年的会宁会师,材料中提到这张邮票发行时间是在2016年,正好是60周年,因此材料叙述正确。‎ ‎33.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正确 ‎【解析】‎ ‎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所以到1956年底当改造完成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 ‎3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丁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判断为错误。‎ ‎3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在此卢梭强调的是人民主权说。‎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人民有权废除一切事物,反映了人民主权说,故本题答案是:正确。‎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身不断修正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儒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董仲舒对于荀子所赞同的只有荀子的教化思想,而与孟子一致的是把圣人看成善的标本的思想。‎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 ‎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的“人性论”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能体现其“人性观”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核心内涵,并从中分析出儒学思想体系在发展中体现出的特征。‎ ‎(3)据材料三,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案】(1)观点:人性有善恶之分。主张:天人感应,劝诫统治者仁政;强调三纲五常,推行教化,稳定统治秩序。‎ ‎(2)内涵:理是万物的本源。特征:兼收并蓄。‎ ‎(3)问题:儒学成为专制王权的工具(思想专制)。发展:批判君主专制;发展工商业;经世致用。‎ ‎(4)趋势:由粗糙逐步走向严密。‎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人性有善恶之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劝诫统治者仁政;强调三纲五常,推行教化,稳定统治秩序都能够体现出他的人性观。‎ ‎(2)第一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第二小问,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了其他各派的思想。‎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上可以看出,明清之际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权的思想控制的工具。第二小问,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提出来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主要包括批判君主专制;发展工商业;经世致用。‎ ‎(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粗糙逐步走向严密。‎ ‎【点睛】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37.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第一条 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 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文献的出处及其局限性。‎ ‎(2)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体现的原则及确立的政治体制。‎ ‎(3)据材料三,概括权力运行的特点。阐述这种权力运行对美国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答案】(1)出处:《十二铜表法》。‎ 局限性:不平等(或保护贵族利益)。‎ ‎(2)原则:议会至上。体制:君主立宪制。‎ ‎(3)特点: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 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维护了民主制度。‎ ‎(4)是政权稳定的基石;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解析】‎ ‎【详解】(1)出处:根据“第八表”可知是《十二铜表法》。‎ 局限性:根据“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得出不平等(或保护贵族利益)。‎ ‎(2)原则:根据“凡未经议会同意……为非法权力”得出议会至上。体制: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3)特点:根据“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得出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 作用:结合所学,可从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等方面分析回答。‎ ‎(4)可从法律是政权稳定的基石、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等角度分析总结。‎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共10分)‎ ‎38.经济发展程度与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与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经济曾长期领先世界,造就了辉煌中华文明;但是中国近代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模式至何时开始瓦解?‎ ‎(2)北宋时期,“市”的发展有何新特点?明清时期,在江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历经曲折、举步维艰,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小农经济;鸦片战争后。‎ ‎(2)新特点:打破时间限制;打破空间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雇佣被雇佣关系)‎ ‎(3)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4)启示: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是小农经济;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2)新特点:依据所学宋代商业发展表现从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及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资本主义萌芽回答。‎ ‎(3)依据所学的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从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可知答案。‎ ‎(4)启示:依据所学从民族独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