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唐山二中教育集团迁西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 ‎1.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 开发了边疆的荒漠土地 B. 加剧了民族之间的战争 C. 发展了封建政治制度 D. 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受封的诸侯在接受中原文化后又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渗透,使少数民族也逐步认可中原文化,从而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开发了边疆的荒漠土地;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加速了民族融合,而不是加剧了民族间的战争;C选项错误,秦朝时期正式确立了封建帝制,发展了封建政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西周王朝显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 贵族拥有世袭的特权 B. 王室日益强大 C. 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 王室日益衰微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题目要求,材料中的“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可知是指地方权力较大,中央权力不足。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例如可以自己建立军队、征派赋役、设立官员等权力,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世袭特权容易导致中央权力旁落即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可知A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不是导致题干“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排除。‎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中央集权制 B. 实行三公九卿 C. 开创皇帝制度 D. 统一度量衡、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从政治上看”,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正确;D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C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从属于A项,故排除。‎ ‎4.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隋唐时期该“发明”创设的出发点在于 A.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弘扬儒学正统,选拨优秀人才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荫官和科举并行制、科举制,隋唐时期正是荫官和科举并行的时期。自魏晋以来,门阀世族通过九品中正制不断扩大势力,至隋唐统一,门阀势力已经成为中央集权发展的极大阻碍,皇帝为扩大选官来源,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便创造出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故答案选A项。弘扬儒学正统,选拔优秀人才可以用来描述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可排除B 项;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描述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官制度改革,可排除C项;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描述的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可排除D项。‎ ‎5.《荀子·君道》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入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皇帝制度独揽大权 B. 设立丞相协助处理政事 C. 设立太尉掌管全国军务 D. 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答案】D ‎【解析】‎ ‎【详解】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材料“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思是对官吏无论是远近都要加强控制,因此反映的是监察制度,故D正确;材料反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ABC与监察无关,排除。‎ ‎6.“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历史学家杜家骥先生意在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B. 将王权与族权有效的结合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D.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家天下”的观念。王权与族权有效的结合和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是先秦特点是周代政治的特点,不符合周代以后封建王朝的政治特点,故排除B、C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强化是秦代以后封建王朝的特点,先秦时期尚未形成高中集中的中央集权,故排除D项。根据“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可知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故选A。‎ ‎【点睛】自大禹开始确立王位世袭制,国家就成了在一家一姓内传承的私有财产,“家天下”的概念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 ‎7.以儒家士大夫为主体的中国文官系统,至少在理论上,认为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保持国力,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表明,中国的官僚系统 A. 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B. 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唯一使命 C. 有助于形成清廉政风 D. 对君主的苛政、暴政有一定制约作用 ‎【答案】D ‎【解析】‎ 依据“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保持国力”可知,政府的责任和使命是保持国家平稳发展。而“至少在理论上”“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则赋予了官僚体系维护“生民”生存和发展的使命,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基于以上分析可知,A项较片面,B项说法绝对化。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本题选D项。‎ 点睛:材料“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保持国力” “至少在理论上”“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是解题的关键。‎ ‎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②洪秀全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之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由于1842年在南京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打开中国国门,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之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是由于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①④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项;②③表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 ‎9.‎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促使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的原因之一…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发生,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该学者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崇尚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B.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 完全接受了新生产方式 D. 摆脱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发生,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可知,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崇尚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发生,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0.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 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 B. 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 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 D. 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列强不准中国军队驻扎,所以军队以巡警的名义进驻,行使中国对天津城市的主权。北洋军阀主要存在于民国初期,而且天津本身就属于直隶总督的控制范围。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采取这一措施的结果,排除A项;C项不是袁世凯的直接目的,排除;这一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不是维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排除D项。‎ ‎11.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 实行三权分立 B.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故选A。B项错误,临时政府并非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新生的政府并未得到列强的认可;C项是学习的英国;D项说法错误,临时政府实行共和制。‎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 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意思是主权在民,直接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本题关键在于理清“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含义即可,其他几个选项和材料的主旨无关,故选A项。‎ ‎13.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 实施民主政治基础薄弱 B. 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C. 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辛亥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故B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中“则皆瞠目而不解”的信息完全相反,故D错误;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与材料中信息完全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A正确。‎ ‎14.1926-1927年,国民党中央制定了《保护佃农法》,部分省党部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这些法规 A 保护了全国农民权益 B. 维护了国家民族统一 C. 见证了国共间的合作 D. 推进了全国抗战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26-1927年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材料中的法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制定的,见证了国共之间的合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国共合作形成的革命尚未推进全国;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法规涉及的是农民问题,无法维护国家民族统一;D选项错误,此时抗战尚未爆发。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继续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与之前的民主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特点是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这是对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开始。由于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所以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故本题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意义 ‎16.下列为民国时期一位知识分子某年的日记片段摘录,片段中的“上海事变”指的是 上海事变后,首都开始进行防空演习,要求家家挖防空洞,户户门窗蒙黑布。‎12月13日,是我们民族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首都沦陷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事变是指1937年日本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中国称为淞沪会战,故D正确;A选项地点是在东北;B选项地点是在卢沟桥;一二八事变时间是1932年,C选项排除。‎ ‎17.某学者搜集到以下标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囗囗”、“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主新国家”(“囗”指已经磨损无法辨认的字)和标语的照片等史料。这些史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史实 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反围剿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的口号,故D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反帝反封建,不可能提出“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排除A;红军反围剿时期,红军力量还不足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不可能出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标语,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共同抗日,不可能出现“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的标语,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囗囗”、“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联系所学渡江战役的史实分析解答。‎ ‎18.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戊戌变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坚守抗英,迫使英军北上,符合“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符合“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符合“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901年《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兴起的一场自救运动,不符合“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符合题意,故选D。‎ ‎【详解】‎ ‎19.有学者认为:“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原始动力”指 A. 学习西方 B. 救亡图存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自1840年以来,中国备受列强的侵略,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时开始,救亡图存就成为近代中国人的主要历史任务,故“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B正确;学习西方是为了救亡图存,排除A;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CD。‎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下对《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颁布于1949年、1954年 B. 分别由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D. 体现了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而不是《共同纲领》的颁布,C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现阶段中国只有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1.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联系落后于香港地区。在1949年后的30年里,双方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这表现在双方不时向沿海岛屿开炮。这种局面的转变始于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一国两制”的提出 C. 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的实现 D. “九二共识”的达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在1949年后的30年里”,解读题干可知,30年后,即1979年。据此可知:A项,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开始转变,符合史实和题意。“一国两制”提出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晚于选项A,选项B排除;香港、澳门时两岸关系已经转变,排除选项C;“九二共识”时间是1992年,超出材料中30年里的限定,排除选项D。‎ ‎2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民主增量”的最重要表现是 A. 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 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D. 健全法制,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增量”的含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改革之路,拨乱反正,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故D项正确;A、B两项是“民主存量”,C项“一国两制”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与“民主增量”无关。‎ 点睛:首先要分析出“民主存量”和“民主增量”各指什么;然后结合“改革开放后”这个时间点就可以得出答案。‎ ‎23.刘少奇同志受到迫害时曾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A. 文革的全面发动 B. 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 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D. 中共中央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由材料中文字““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可以判断国家主席已经失去应有的权力,说明当时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由此可知本题选择C。A时间与题干反映时间不符合,B和D鸟语题干反映内容不符合。‎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24.下列标语口号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提出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文革时期“砸烂公检法”‎ ‎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③“和平统一祖国”‎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砸烂公检法”是文革时期,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祖国”,2003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按其提出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选B。‎ ‎25.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外交 A. 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 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C. 提高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D. 缓和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只是说明要淡化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A;由材料“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说明当时中国外交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选B;我国是1971年才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用涉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的信息,无法反映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的缓和,排除D。‎ ‎26.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A. 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 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 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时,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缅甸人逐渐消除了对中国的恐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符合题意;中缅关系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C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故C不符合题意;D是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54年。从信息“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可以看出这是中缅关系。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就大大消除了缅甸人对中国的恐惧。‎ ‎27.1971年2月,尼克松在提出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称呼中国,这在美国官方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尼克松政府 A. 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B. 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试图改善中美关系 D. 谋求实现访问中国的既定目标 ‎【答案】C ‎【解析】‎ 尼克松政府在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上承认一个中国,A错误。当时的美国并不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错误。1971年4月,基辛格访华确定了尼克松访华的目标,D错误。29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同时中苏关系也已经恶化,材料中尼克松用“中华人民共利国”,是其想改善中美关系的体现,C正确。‎ ‎28.‎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6天5夜,三国五城,出席40多场双、多边活动。下列不可能是习主席向国际社会传达的讯息是 A. 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 B. 倡导“多边主义”的主张 C. 完善“全球治理”的设想 D. 建立“单极世界”的意愿 ‎【答案】D ‎【解析】‎ ‎【详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使者。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变成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这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所坚决反对的,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中国人不但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思想,更没有建立“单极世界”意愿,D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习近平访问欧洲国家坚持共赢的理念,倡导“多边主义”的主张,利用“一带一路”的契机,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全世界的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设想,所以ABC都符合习近平主席向社会传达的讯息,但与题目要求不符,ABC错误。‎ ‎2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符合此要求的是 A. 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 B. 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C. 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D.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活跃在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中,与联合国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就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A不符合题意,排除;出席联合国的大会、多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0.1949年渡江战役后,苏联驻华使馆随国民政府迁往广州,美国驻华使馆则选择留在南京与新政权谈判。这反映了 A. 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 国家利益左右外交方向 C. 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D. 中美关系出现改善迹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 通过渡江战役可以判断新政权应是共产党的政权,面对共产党解放南京,苏联和美国的表现与其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反,说明在影响外交方面,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故B正确;两极格局形成于五十年代中期,排除A;渡江战役后,旧政权已经推翻,新政权尚未建立,中苏,中美关系指向不明,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是建国后,排除C;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1.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数人的民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排除④即可。答案为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点评:本题属于根据材料分析特点类选择题,解题思路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而④论述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用排除法即可解答正确。‎ ‎32.每逢戏剧公演,雅典城邦公民们会紧坐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历经同一种感受,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常常被囊括在城邦之中。据此可知,古希腊戏剧公演 A. 反映出民主制开放与繁荣特色 B. 培育了希腊公民集体主义意识 C. 体现出平等与自由的基本理念 D. 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热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一时间、同一场合历经同一种感受”“囊括在城邦之中”说明古代希腊戏剧的演出主要目的是培养希腊公民集体主义意识,B正确;民主制的开放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平等与自由的基本理念不符合材料集体主义信息,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增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D错误。‎ ‎33.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说:“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开启注重证据的先例 B. 维护贵族利益 C. 礼法并用原则 D. 一定程度上的人性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拷问到重证据,一定程度上的人性化,故选D;材料“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反映古罗马司法过程重视证据,但无法得出是古罗马开启先例,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维护贵族利益,排除B;礼法并用原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特点,排除C。‎ ‎34.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最终形成,罗马法也随之产生。从早期的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备。罗马法走向完备的主要原因是 A. 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 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 C. 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D.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早期的习惯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在扩张过程中,伴随着版图不断扩大,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因此罗马法走向完备的主要原因是罗马奴隶制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是罗马法走向完备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是成文法诞生的原因,排除;C项对罗马法的内容有影响,但不是罗马法走向完备的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35.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規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 A. 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完全来源于罗马法 B. 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 罗马法体系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D. 罗马法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可以看出,体系完备的罗马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并不是完全来自罗马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影响,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渗透到国家的各个角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3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任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 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答案】C ‎【解析】‎ 题干关键词是“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里的“革命性”自然是指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性。1688 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掌握了大权,颁布了《权利法案》,使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王权受到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故C正确,B错误;1721年后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A错误;D项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排除。‎ ‎37.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人民民主原则,但是,对于防范人民“暴政”也做了诸多设计,下列制度能够体现这种“设计”的是 A. 联邦与各州相互制衡 B. 总统由选举产生 C. 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D. 参议院代表每州选派两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参议院每州选派两名代表作为参议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防止人民“暴政”的设计,故D正确;材料的意思是要防止人民“暴政”,也就是要防止人民权力过度的泛滥,联邦与各州相互制衡没有这一作用,排除A;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能体现出防止人民“暴政”,排除B;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为了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而不是防止人民“暴政”,排除C。‎ ‎38.马克思曾这样评价德国代议制:“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但是德国依然具备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最直接的表现是 A. 联邦制 B. 宰相行政 C. 联邦议会 D. 帝国议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德国依然具备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设立帝国议会代表人民的权利,但对国家军事、外交没有影响力,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故答案为D项。A项联邦制是德意志的国家组成形式,与题无关,排除;B项宰相行政体现不出德国具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排除;C项联邦议会是由各邦君主决定人选组成的,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排除。‎ ‎39.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A.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 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 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体现了当时各派力量的妥协,故D 项正确;启蒙运动冲击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用理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宪法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并不“独特”,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不是“外国势力主导”,故B项错误;选举是近代民主的基本方式,不是“独特”,故C项错误。‎ ‎40.1917年乃至以后几年,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19—1920年间更是明显下降,1920年下半年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对十月革命的提及出现爆炸式增长。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十月革命胜利影响 B. 知识分子的觉醒 C. 社会主义成为主流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0年前十月革命被李大钊、陈独秀等少数知识分子宣传,1920年被重新注意,1921年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与中共成立有关,依旧局限于知识界,和知识分子的觉醒有关,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17年乃至以后几年,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无法说明“在1921年后对十月革命的提及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社会主义被先进知识分子接受,未被国人广泛接受,故C项错误;1917-1921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4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指 A. 从德国到欧洲 B. 从理论到实践 C. 从空想到科学 D. 从苏联到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故C符合题意;A是从理论传播而言,故A不符合题意;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合的产物,它的成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故B不符合题意;从苏联到中国反映马克思主义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故D不符合题意。‎ ‎42.‎1848年2月24日,英国伦敦一家印刷厂运出一批几百本的德文小册子。这批当时很不起眼的小册子,单本只有23页,而至今却已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次以上。该小册子的影响力在于 A. 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B. 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C. 宣传了巴黎公社的政治主张 D. 阐述了工人革命的阶段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故B正确;A、D不是《共产党宣言》影响,排除;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于1871年,时间不符,排除C。‎ ‎43.巴黎公社把其施政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与民众进行会议讨论、向人民报告工作制度、接见群众代表制度、形成会议决议等形式置于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 实行了直接民主制 B. 创建了完备的管理体系 C. 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 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将各种行政方针都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故选择D选项;直接民主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但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符合排除A选项;材料中巴黎公社的做法体现了完整的监督体系,但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不具有完备的管理体系,故排除B选项;巴黎公社将各种行政方针置于百姓的监督之下,得到各种的群众意见,巴黎公社不断修改行政决议,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排除C选项。‎ ‎4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B. 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 C. 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D. 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不是历程曲折反复,故A错误,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是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从城市发生,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的革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5.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 美苏关系由对抗走向全面合作 B. 美苏“冷战”的新形式 C. 苏联的综合国力具有绝对优势 D. 美苏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20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 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主旨揭示的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冷战相关表现形式,故B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绝对优势”的说法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走向瓦解,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46.史学界认为,“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铁幕演说 D. 北约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可知,“它”是指美国在经济层面与苏联的对抗手段,四个选项中只有马歇尔计划符合,故选B。杜鲁门主义属于政治层面的措施,排除A;铁幕演说发表时,冷战还未开始,排除C;北约组织属于军事层面的措施,排除D。‎ ‎4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不结盟运动 C. 北约 D. 华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B项,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时还赞成和平共处的原则,故B项正确。A项,万隆会议是1955年亚非国家的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的国际会议,没有欧洲国家参与,因此欧洲联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错误。C项,1949年,美、英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没有独立于美国,故C项错误。D项,1955年,苏联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它没有独立于苏联,故D项错误。‎ ‎48.美国学者法里德•扎卡里安认为,世界“正在跨越美国”而已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日本学者求田实则认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国内学者顾关福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超多强”的态势。材料中学者对当今世界格局的看法 A. 取决于作者的研究方法 B. 受制于学者的阶级立场 C. 体现了较强的冷战思维 D. 基于一定史实和理论依据上得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均认为两极格局结束后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均体现了基于“一超多强”局面作出的论述,故D项正确。A项,材料是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特点的一种认识和分析,看不出与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学者的看法是受到阶级立场的影响。C项,材料中作者的看法是强调多极化趋势,这不是冷战思维的表现,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 ‎49.在近代化进程中,我们在法制化方面也有很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其国会之组织及选举法,由参议院定立。‎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的性质,和体现的原则。‎ ‎(2)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两部法律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答案】(1)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2)历史地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体现的原则是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政体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50.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 ‎【答案】(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相通之处: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出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相通之处:根据“和平共处”“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得出以和平外交为核心;根据“平等互惠”“合作共赢”得出倡导互惠共赢;根据材料和所学,还可从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了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体的新型国际关系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