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七历史试题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②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③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④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反映了分封制下周公受封到曲阜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故①正确;曲阜地区属于山东,当时是鲁国,不是燕国,故②错误;作为诸侯,应该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故③正确;官僚政治建立于秦朝,西周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故④错误。故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角度出发,同时明确曲阜的地理位置,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林则徐在1845年日记中记录他在某地的见闻:“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面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之利为之也”。文中提到的“卡井”‎ ‎①由汉代中原农民所创 ‎②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地区 ‎③成功解决了岷江水患 ‎④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及所学知识,可以推断材料所述为新疆的“坎儿井”,故无法解决岷江的水患,且材料也未提及这一方面内容,排除③,故D项正确。其它各项均为“坎儿井”的影响。‎ 点睛: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3.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是《国家宝藏》节目近期展出的一件唐朝珍品,因其开创了陶瓷业的新技艺而书写出海上丝路的一段传奇。它出产于唐代某著名官窑,该官窑位于下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执壶,樽酒之用,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而根据地理知识③属于长沙所在地该官窑位于右图中的③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4.下表中展示了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为官大事年表(部分),其中省略部分的官名应是 时间 官名 ‎1015年 广德郡(今安徽)司理参军(狱官)‎ ‎1021年 泰州海陵(今江苏)盐仓监官 ‎1024年 兴化(今江苏)县令 ‎1029年 河中府(今山西)通判 ‎1033年 右司谏(京城谏官)‎ ‎1038年 越州(今浙江)知府 ‎1043年 ‎(副宰相)‎ A. 同平章事 B. 参知政事 C. 枢密使 D. 三司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北宋中央官制。根据材料“副宰相”联系所学可知,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参知政事是副宰相,故答案为B,排除A;枢密使是掌管军事的,三司使是掌管财政的,排除CD。‎ ‎【点睛】宋朝从三个方面来削弱相权: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大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 ‎5.“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 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 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C. 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内容为宰相冯道、李愚请令要求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制雕版印制出售,朝廷听从建议,使得书籍流传广泛。雕版印刷技术已于隋朝出现并应用,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五代之后的北宋,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文献的广泛传播依靠的是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而非手抄。故C项错误。‎ D项,根据材料,雕版印刷技术应用于书籍的印制,使得其流传广泛,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五代”,时间介于唐宋之间。由此,结合印刷术的知识,可以排除AB,而C表述绝对化了。‎ ‎6.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 历史信息 ‎①‎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②‎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③‎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④‎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④②‎ D. 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以推断出①是秦朝对市管理措施。②为明朝,王阳明为明朝人士,“计工受值”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③“五都”为汉代的五个都城。④参知政事为宋朝的官职,《武经总要》是宋朝的书籍,故C项排序正确。‎ ‎7.发昌机器厂是以打铁为业的方举赞、孙英德在1866年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不过二三百元,工人四五个。它设在上海虹口外商船厂老船坞的对面,专为老船坞打制船用修配零件。记载显示,“发昌”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这说明 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B. 近代民族工业引进西方机器开展生产 C. 民族工业诞生之初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 D. 地主商人投资创办是民族工业诞生的路径之一 ‎【答案】B ‎【解析】‎ 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采用机器生产,根据所学,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且材料中发昌机器厂在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说明其已经是近代化的企业,由于当时国内不可能生产车床,所以其生产所用车床是引进的,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工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势力,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8.参加黄海海战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某舰船是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由海军提督丁汝昌坐镇指挥,是北洋水师的旗舰,后由刘步蟾代为指挥,重炮击中日本旗舰。该舰船指的是 A. “定远”舰 B. “致远”舰 C. “经远”舰 D. “靖远”舰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定远舰管带为刘步蟾,“致远”舰管带为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是林永升,“靖远”舰管带是叶祖珪,故答案为A;BCD错误。‎ ‎【点睛】要求学生熟记黄海海战中参战的战舰名称(包括日本),记住中国舰艇的管带人名。‎ ‎9.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祟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陈独秀意在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10.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诗句描述的社会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女儿剪发学西装,双足天然体态强 ‎②电铃壁上响丁当,细辨声音是个郎 ‎③维多利亚与中央,电影翻新举国狂 ‎④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体现废除女子缠足陋习,且“女子剪发学西装”,女权思想有所觉醒,应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电铃壁上响丁当”指的是电话,电话传入是在1882年;电影是1896年传入的;电车在中国开始于1906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某一时期表示:“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一认识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 南京政府的沦陷 B. 武汉会战的展开 C. 枣宜会战的进行 D. 百团大战的胜利 ‎【答案】A ‎【解析】‎ 材料“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反映了武汉会战尚未发生,国民政府对武汉进行战略判断和预测,南京与武汉同属于长江中下游,1937年南京的沦陷为国民政府对武汉的战略判断提供了经验教训,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武汉会战尚未发生,故B错误;枣宜会战在1940年,发生于武汉会战之后,故C错误;百团大战也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12.目录是书籍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研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书的目录(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该著作 ‎①发表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 ‎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③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书为1940年的著作,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时间不符合,故①错误。《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因此②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这次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这次会议中国 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答案】B ‎【解析】‎ 此次会议上由于周恩来的努力,挫败了美国孤立中国的阴谋,应该是1954年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B正确;A是1955年万隆会议;C是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D是上合组织宗旨。‎ ‎14.如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50年代历史照片,注解是: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反映了大炼钢铁运动,说明人民群众支援国家建设的热情,故①正确;大炼钢铁运动体现了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这导致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故②正确;大炼钢铁运动属于大跃进运动,不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③错误;大炼钢铁运动违背了科学规律,不能炼成高质量的钢铁,故④错误。故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仔细观察图片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大炼钢铁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出发,同时注意区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5.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时感慨:“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对这段感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书记感慨的“事”是指包产到户 ‎②“贴着身家性命”的原因是,这次改革自发探索有风险 ‎③小岗村的改革率先取消人民公社体制 ‎④“中国改革的标志”含义是使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实行包产到户,揭开农村改革的序幕。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是在1983年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采取的措施,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的ACD项。‎ 点睛: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的中国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层面都已有重大突破,我们的航空事业可以说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下列空间技术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 ‎②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③“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④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1981年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②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③2003年“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④1990年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④③,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7.梭伦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称之为“pentakosiomedimnoi”,最低等级称之为“thetes”。梭伦还设立两个新的机构——“boule”和“heliaia”,其中前者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后者可受理上诉。当时 A. “thetes”可以成为“boule”的成员 B. “thetes”拥有向“heliaia”申诉的权利 C. “boule”的成员依据职业抽签选举产生 D. “pentakosiomedimnoi”肯定是等级最高的贵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thetes”属于雅典公民,拥有公民权,拥有向“heliaia”申诉的权利,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的最低等级“thetes”,不能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故A项错误;题干中“‘boule’……前者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结合所学应该是四百人会议,从四大部落选举产生,非依据职业抽签选举,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pentakosiomedimnoi为500麦斗级,依据财产等级制,只有每年的谷物收入在500麦斗以上的贵族才能入选,实力非常雄厚的海岸派也可以当选,故D项错误。‎ ‎18.“作品作者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以长诗的形式,来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该作品是 A. 《神曲》‎ B. 《十日谈》‎ C. 《哲学通信》‎ D. 《哈姆雷特》‎ ‎【答案】A ‎【解析】‎ ‎【详解】《神曲》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死人的世界进行了游历。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材料中所说与《神曲》的内容相符,因此选择A;B是故事,C是书信体,D是戏剧,与材料的“长诗的形式”不符,排除BCD。‎ ‎19.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这 A. 形成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 B. 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C. 形成了下院反对内阁,首相辞职谢罪的惯例 D. 开创了首相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的先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故B正确;形成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惯例是在沃波尔就任财政大臣前,故A错误;C、D是沃波尔后逐渐形成的两大惯例。‎ ‎20.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传统的以水力、风力为主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机械的推广和使用。上述局面得到根本的改观是因为 A. 联动式蒸汽机问世 B. 火车的发明 C. 汽船的广泛使用 D. 骡机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联动式蒸汽机问世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动力的限制,从而使机械力广泛使用,故A正确;火车和汽船是机械力使用的表现,而不是根本改变的关键,故B、C错误;骡机是以水力为动力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力突破水力、风力的阻碍不断推广和使用的关键节点。‎ ‎21.【加试题】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之年,这一年他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他的理论重新肯定了微粒说和波动说对于描述光的行为的意义。该理论 A. 深刻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B. 推动量子论进一步发展 C.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D. 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答案】B ‎【解析】‎ 深刻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属于相对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他的理论重新肯定了微粒说”有利于研究微观的事物现象,推动了量子论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中世纪物理学成就,故C项错误;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故D项错误。‎ ‎22.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写道,“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尽管波兰人英勇顽强,但在德军的进攻下却归于土崩瓦解。”在威廉·夏伊勒看来,波兰灭亡是因为 A. 战略失误 B. 不够团结 C. 军事太差 D. 英法绥靖 ‎【答案】C ‎【解析】‎ 由“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可以得出当时波兰人的武器装备太差,所以败给了德国,故选C;AB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点睛:尊重材料原意是做选择题的基本原则,这一题中的信息主要是在德国突袭波兰时,波兰人用落后的装备与德国先进的装备进行较量,尽管作战英勇,但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理解了材料大意,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23.下图深色区域所示的组织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华沙条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根据图标和深色区域判断是北约,深色区域包罗了欧洲和北美。故答案为A;华约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排除B;欧盟和欧共体都是欧洲区域,排除C、D。‎ ‎24.到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则仅为59%……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产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以下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西欧普遍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B. 德国等国家实施政府主导型经济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初现端倪 D. 西欧拥有良好的工业与人才基础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至1952年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原因包括:外因,马歇尔计划给西欧战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内因:西欧德国等国家实施政府主导型经济拥有良好的工业与人才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初现端倪。故ACD三项排除。德国等国家实施政府市场经济,日本实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故B项符合题意。‎ ‎25.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B. 第十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成员国 C.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D. 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B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为摆脱大国控制,不结盟运动兴起,他们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关系格局。故ACD三项排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但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B项符合题意。‎ ‎26.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对上述观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 B. 历史争论的解决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 C. 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 D. 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 ‎【答案】D ‎【解析】‎ 众说纷纭说明了不同的价值判断会导致史实出现不同的选择,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历史事件是越争论越越明了而非无法解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争论的解决不一定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选项B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7.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上述材料表明康熙帝统一台湾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了东南海防 ‎②间接缓解了福建人口和生活压力 ‎③加强了台湾与内地之间的联系 ‎④促进了台湾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由“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②③;由“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④;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28.1898年问世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其创办者裘廷梁有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这反映出 ‎①白话文有利于报刊的普及 ‎②“文学革命”推动报业发展 ‎③发展报业有利于启迪民智 ‎④通俗性报刊深受民众的欢迎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可以看出白话文有利于报刊的普及;根据材料中的“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可知发展报业有利于启迪民智。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深受民众的欢迎”材料没有反映。②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或④的A、B、D项。‎ ‎29.20世纪20年代,某国实施的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该政策 A. 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B. 有利于集中物资供应保障战争需求 C. 巩固了工农联盟并推动工业化进程 D. 牺牲农民利益但促进工业化高速开展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来看,这一政策是苏俄1921 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并推动工业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B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排除。‎ 点睛: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回到资本主义时代。‎ ‎30.【加试题】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关于这座皇家园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名清漪园,后来更名为颐和园 B. 有两条轴线统领,智慧海是全园中心 C. 昆明湖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D. 谐趣园呈现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答案】B ‎【解析】‎ 颐和园中的万寿山景区有两条轴线统领,佛香阁是全园中心,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慈禧太后时期重修后改名为颐和园,排除A项;昆明湖中有一道长堤将水面一分为二,湖水、岛屿与堤岸景物交相辉映,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排除C项;谐趣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呈现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分水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兆征、林伟民是这次罢工中涌现出来的著名工人领袖。在以他们为首的海员工会的领导下,海员的罢工在3月初发展成香港工人同盟总罢工,罢工人数10余万。数万名工人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致使香港交通、航运、生产中断或停顿,成为“臭港”“饿港”“死港”。3月4日,港英军警向经沙田回广州的罢工工人开枪,制造了“沙田惨案”。‎ 材料二 (1927年)9月19日,在文家市里仁小学召开的前委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山区去立足的主张。次日晨,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撤离文家市,沿罗霄山脉向南进发。‎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7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并对该道路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召开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二大并提出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人罢工;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探索出的道路);它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解析】‎ ‎【详解】(1)注意时间限制“1927年之前”,根据材料,主要获取的信息是领导工人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并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2)道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起了多次进攻城市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转向农村,逐渐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评价:对这条道路的评价,第一从它的发展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逐渐结合的产物;第二从它的影响来看,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32.应对弊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们不断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改革派在各国都越来越成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看到了冒烟的大烟囱,他们就想到他们能否改变事物的现有秩序,摒弃竞争秩序 ‎——根据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庞龙《人类的故事》等整理 材料二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针对工业革命弊端进行的探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无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 ‎【答案】(1)探索: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答其中的一次也可以)改革派进行立法规范,调和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家创作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2)斗争方式:合法斗争(议会斗争)。时代背景:欧洲经济发展状况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改革和代议制的完善,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无产阶级生活改善,阶级矛盾缓和 ‎【解析】‎ ‎【详解】(1)注意是针对工业革命弊端的探索,从材料来看“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可知是资产阶级进行立法,缓和矛盾;结合必修一可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争取自己的权益;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也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结合必修三可知文学艺术家通过创作揭露批判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可知新的斗争方式是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时代背景”,注意材料的出处“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即19世纪末。从材料看“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还不够发达,无产阶级还不够强大。根据所学及材料一可知,资产阶级通过改革立法,完善代议制度,使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获取权益。同时19世纪末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在改善,阶级矛盾缓和。‎ ‎33.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时期,仔细了解这几百年来的历史,我们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升昌)前店后宅,富丽堂皇,千金纸票,交银于此,取银于彼。银钱累万,竟以一纸为凭者,信也。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晋商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自此,日升昌后各省各地遍布各家票号。‎ ‎——据纪录片《晋商》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传统与反传统相交织的时期。①封建政府依然采取种种措施遵循并维护传统;②一些进步人士又在思想领域力图突破传统。‎ ‎——陈媛《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升昌”票号的创立背景并说明“日升昌”票号所凸显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指出并论述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坚持的“传统”措施及影响。侧重分析②,请以黄宗羲为例指出其“反传统”的思想主张。‎ ‎【答案】(1)创立背景:平遥是当时中国著名商帮晋商的主要发源地;明清时期平遥商人涉及地域广,同时本地商业发达,有“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 文化内涵:是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传统文化布局的典型体现;诚信不欺的经营理念;汇通天下、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第一家经营兑汇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具有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 ‎(2)侧重分析①: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政策不是传统政策,学生回答这方面内容不给分)‎ 侧重分析②: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君臣平等;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 ‎【解析】‎ ‎【详解】(1)创立背景:依据材料一“日升昌后各省各地遍布各家票号”并结合所学从商帮兴起、明清时期平遥商人涉及地域广,同时本地商业发达等角度思考。文化内涵: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传统文化布局的典型体现;诚信不欺的经营理念;汇通天下、开拓进取的精神角度思考回答。‎ ‎(2)属于开放题型,首先要选择一项进行分析。如侧重分析①封建政府依然采取种种措施遵循并维护传统。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从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回答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如侧重分析②些进步人士又在思想领域力图突破传统,结合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以及君臣平等等思想主张回答即可。‎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1806年11月,在打败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的经济政策,并简析实施该政策的目的和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重大举措。‎ ‎【答案】(1)政策:大陆封锁政策。‎ 目的:从经济上打击英国,迫使英国求和,以夺取欧洲霸权。‎ 后果:既打击了英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法国工业发展;也葬送了法国,埋下了拿破仑走向失败的隐患。‎ ‎(2)经济:自由贸易政策。‎ 政治: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律上确立起共和政体。‎ ‎【解析】‎ ‎【详解】(1)政策:从材料一“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可知是大陆封锁政策;目的:据材料一“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可知是从经济上打击英国,迫使英国求和,以夺取欧洲霸权;后果:结合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史实,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该政策的后果。‎ ‎(2)经济:据材料二“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可知在经济上的举措是自由贸易政策;政治:结合19世纪中后期法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史实,可知在政治上举措是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起共和政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