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3.天安门外华表上面的蹲兽名“犯”,又名“望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犯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罢黜百家 ‎4.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 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 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5.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 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在此,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知识即美德 B.认识你自己 C.反对宗教权威 D.理性的行为方式 ‎8.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9.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简化宗教仪式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信仰即可得救 ‎10.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11.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赛认为,牛顿物理学探求客观世界真实性的模式也可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只要将科学的进步力量适用于社会,就能提升社会生活在道德上的合理化程度,这突出反映了( )‎ A.启蒙思想家都热衷于研究经典力学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 C.启蒙思想家主张过有道德的生活 D.牛顿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12.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技( )‎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 B.普遍吸取西方科技成就 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13.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 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14.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15.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当初有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只要把自然现象转化为力就行了。结果到后来,“力”成了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的名称。这一事实表明经典力学的创立( )‎ A.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有得也有失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D.使人类在思想上获得了彻底解放 ‎16.彭新武在《造物的谱系》中声明,“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为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天体运行论》‎ C.《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D.《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17.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1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论“中体西用”》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作者意在说明( )‎ A.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 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历程障碍重重 D.“体用”言论为引进“西体”开路 ‎19.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能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至,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 )‎ A.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B.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C.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D.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20.陈独秀、李大钊等曾相信,社会的变革,只应“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的组织,逐步造成民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以此来使国民直接成为国家主人,从而达到“打破阶级制度”“实行共同劳工”和“公有主义”的目的。这说明此时的陈独秀、李大钊(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赞同苏俄式的革命道路 C.倾向和平的建成社会主义 D.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21.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的局面,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22.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效仿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 A.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主义 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 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23.下面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C.突破“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 D.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方略 ‎24.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其确立分别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 C.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 ‎25.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上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C.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7.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 A.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 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 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 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 ‎28.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29.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3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不过,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更为可爱”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自由引导人民》 C.《童年》 D.《百年孤独》‎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二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 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8分)‎ ‎(2)材料二中,陈独秀又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6分)‎ ‎(3)材料三中福泽谕吉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遵循了这一主张吗?说明理由。(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575年,西班牙人在福建首次接触中医和草药。由此,中国本草学成就通过传教士、医生、药剂师和外交官的书信、日记和游记以及邮包中捎带上的种子传向西方世界。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和医生则更多关注中医脉诊医术、“气血循环”理论和“脏腑”学说,并对中医文献选择性地介绍和翻译术语。随着科学革命的推进,欧洲医学界试图以近现代医学概念解读中医传统思维,无法接触、不可进入实验室体系的模糊知识使得“中医不科学”的论调渐成主流。20世纪后,欧洲中医研究回归典籍的翻译,希望给予有志于应用中国医学于临床实验的人士各种材料,使他们公平地比较东亚与西方医学传统。‎ ‎——摘编自高晞《十五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 材料二 中国人最初对西医存有相当的疑虑和抗拒心态,认为洋人有“三怪”,出现了“挖眼、剖心”等谣传,西医被蒙上了神秘、恐怖的色彩。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医的优势已被许多人认可,相信西医并求诊的人日趋增多。在传教士医生的宣传和引导下,有些地方的老百姓逐渐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19世纪90年代,西医在某些地方仍然遭到抵制,但总体上已在中国确立了稳固地位。20世纪初,随着教会医院和西医队伍的递增,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的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这时,有人开始倡导“改良中医学”。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国粹保存思潮和会通思潮的兴起,西医中出现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者,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废止中医”之论。‎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和反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西传”的内容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人对于西医认识的变化,并说明“西医东渐”的积极作用。(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A 7.D 8.A 9.D 10.C ‎11.B 12.A 13.A 14.C 15.A 16.D 17.D 18.D 19.C 20.C ‎21.B 22.C 23.D 24.D 25.C 26.D 27.A 28.D 29.C 30.B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2分)‎ 说明: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6分)‎ ‎(2)对待:完全肯定西方文明。(2分)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使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 ‎(3)观点:学习西方文明,要先学思想、后学制度、再学技术。(3分)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主张。(2分)是先学技术、后学制度、再学思想。(3分)‎ ‎32.答案 ‎(1)内容:采集研究中医本草;介绍研究中医技术与理论;选择性翻译中医文献典籍;以近现代医学概念解读中医思维,对中医存在误解。 (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特点:传播载体以西方人士为主;有选择性地介绍和了解中医;从误解中医转向公平对待中医传统。(4分)‎ ‎(2)对西医认识的变化:由疑虑抗拒到认可接收;由被动抵制到主动学习;由倡导西医、改良中医到批判否定中医理论。(6分)‎ 积极作用:带来新的医学知识与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国医学;促进西方文化的传播,推动国人思想解放;推动近代中国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4分,答对一点给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