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海南省儋州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海南省儋州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海南省儋州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西周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宗法制逐渐趋于瓦解 B. 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 C. 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D. 人文道德观念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主要是由于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题的关键是“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 ‎ 2.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和矛盾,故B项错误; “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 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中央集权措施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 3. 春秋楚国相孙叔敖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达到“灌田万顷”规模;吴王夫差为与中原诸侯争霸,开通运河--邗沟,首次沟通长江和淮河。材料体现了(  )‎ A. 封建政府发挥国家公共职能的作用 B. 服务于兼并战争统一国家的需要 C. 有助于江淮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D. 为地主阶级掌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芍陂和邗沟的修建促进农业生产和交通条件改善,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的水利工程。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材料认为(  )‎ A. 富人应与政治撤清关系 B. 商而优则仕是基本规律 C. 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 D. 发家致富亦是能力表现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善于经商者能集聚大量财富,而后世不肖子孙也易将财产散尽;巨商大贾能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虽非名义上的王侯而事实上与真正的王侯无异,由此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的活跃造成了商人的社会生活境遇远远超越了贫民,即发家致富亦是能力表现,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意思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对古代商业经济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但西汉以前主要是法家受重视,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才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等家的思想 B. 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提倡实行“仁政”,受到人民的欢迎 D.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主要的思想 ‎【答案】B ‎【解析】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符合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因此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故B正确; ACD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董仲舒改造新儒学的目的和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 3.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 A. 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 B. 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 “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 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了诸葛亮的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 C.题干所给材料只反映出“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对诸葛亮的影响,“深入人心”的表述扩大化。 D.联系所学知识,题干所给材料中“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表明西汉以来确立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故选:D。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 1. ‎17到18世纪被称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 政府都对议会负责,实行责任内阁制 C. 都成为当代一切民主制度的典范 D. 都否定了君主制度 ‎【答案】A ‎【解析】A.从代议制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代议制是以选举的方式产生立法机构,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 B.美国和法国就没有实行责任内阁制。 C.法国的共和政体就没有成为其他国家政体的典范。 D.英国没有否定君主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代议制,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代议制的内容准确把握,同时要对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影响准确了解,学生要有较强的辨析所学知识的能力。 ‎ 2.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C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在战前的唯一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了冲击,故“闽省并无赴粤之商”,体现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C正确;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并不是通商口岸变化的原因,排除A; B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被逐步破坏,取而代之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 1.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 A.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 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 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答案】B ‎【解析】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不能将其视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其本身对封建体制的坚持压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极大束缚了近代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时期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材料的侧重点是讲述旧体制对近代化发展的制约,不是只局限在官商一体上,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2.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A. 顺应时代潮流 B. 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 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 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张之洞的《劝学篇》因其包含新学内容,倡议学习西方,故为光绪帝所接纳;而其力辟民权论,又为慈禧太后所欣赏。1900年出版英译本、美国人称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说明其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大趋势,故A正确; 这并非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或抛弃孔子学说,也没有体现出为未来中国发展指明道路,故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因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正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且在19世纪80-90年代,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改革。 ‎ 3.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的演讲是(  )‎ A. 弘扬自由平等 B. 表达学习苏俄的愿望 C. 谴责帝国主义战争 D. 颂扬巴黎公社胜利 ‎【答案】B ‎【解析】“这回战胜的,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故B正确; 自由平等、帝国主义战争、巴黎公社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这回战胜的,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一统天下的沉闷气息,让思想冲破牢笼,民族精神获得极大振奋。 ‎ 1. 据基督教说,上帝制造了万物后,又造了人类去管理万物,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在文艺复兴时,思想家提出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出了人文主义。据此可知(  )‎ A. 文艺复兴是对基督教的继承 B. 反对教权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C. .教会的腐败导致了基督教的衰落 D. 文艺复兴利用了基督教教义 ‎【答案】D ‎【解析】“上帝制造了万物后,又造了人类去管理万物,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在文艺复兴时,思想家提出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出了人文主义”表明文艺复兴利用了基督教教义,故D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故B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上帝制造了万物后,又造了人类去管理万物,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在文艺复兴时,思想家提出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出了人文主义”。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文艺复兴,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 2. ‎“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 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帝 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答案】C ‎【解析】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是主张法律与自由,并且是强调法律对自由的作用,这种思想正是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当然就不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之列了,符合题意; 而A强调的是要服从国王等,这与启蒙思想相背,不符合题意; B是“君权神授”思想、 D是教权至上观点,当然也在启蒙运动批判之列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他们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这是一种人事和社会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本题只涉及到启蒙运动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以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为载体考查启蒙运动的比较典型的具体的主张,例如,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思想、提倡民主思想,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宏伟的蓝图等。本题是逆向思维,要注意问的是“不包括”。 ‎ 1.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可知,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是对资产主义社会阶级构成的理性分析,故B项正确。 A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艺术的价值需要自身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时代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两相作用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故C项正确。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ABD三项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考查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发展历程是:岩石刻画符,陶器刻画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美术字。 ‎ 3. ‎“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 A.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 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 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 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赵家庄“”盲翁“”满村听说蔡中郎“表明宋代文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宋词和元曲,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 1. 如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政法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A. 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B. 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 C. 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 D. 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答案】D ‎【解析】A.不能通过上海、北京等地的女子学校,推断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排除A。 B.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与题干“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不符,排除。 C.错在“显著”提高,排除。 D.根据表格可知,反映的是妇女接受教育的情况,妇女接受教育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妇女的解放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接受教育的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社会生活和教育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教育和社会生活习俗以及思想变化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2. 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它”指的是(  )‎ A. 哥白尼的“曰心说”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答案】B ‎【解析】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基础。与启蒙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排除A。 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为启蒙运动(17~18世纪)奠定了科学基础,故B正确。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在20世纪初。故排除CD。 故选:B ‎。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的影响。经典力学除了在物理学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外,在思想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这种考法最近经常出现。学生应引起重视。 ‎ 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答案】C ‎【解析】香港电影不可能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故排除A。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跃进运动以逐渐停止,故排除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中央“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市场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透过现象分析题干反映的本质。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中国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鲁迅)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鲁迅产生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  )‎ A. 拜伦是“诗坛上的拿破仑” B. 拜伦作品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C. 拜伦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D. 拜伦作品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拜伦是浪漫主义的代表,因此鲁迅产生材料中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拜伦作品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需要掌握拜伦作品风格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拜伦作品风格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拜伦作品风格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3. 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材料二金有余了解他(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材料三李赞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屯只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概括材料一小说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并指出其影响。‎ 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 ‎【答案】‎ ‎【小题1】(1)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现象是商品经济发达;物资流通繁荣;富商大贾产生。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一“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是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冲击传统道德与义利观。 (2)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二“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可以得出现象是商人仍视科举为正途。第二小问的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知,这种现象折射出当时的思想观念造成狭隘的人才观,阻碍社会发展。扭曲人性伤害人的心灵。 (3)本小问的评析,首先依据材料三可以得出观点是李贽矛盾的个性心理折射出转型期的社会病态。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可从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经济、选官制度等方面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 (1)现象:商品经济发达;物资流通繁荣;富商大贾产生。影响: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冲击传统道德与义利观。 (2)现象:商人仍视科举为正途。 社会问题:造成狭隘的人才观,阻碍社会发展。扭曲人性伤害人的心灵。 (3)观点:李贽矛盾的个性心理折射出转型期的社会病态。 评析:明朝中后期,专制体制不断加强,个体无法彰显个性自由,八股取士埋没自身才能与价值。表明传统社会正在走向没落;思想上李贽反对权威;但又困惑于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欲求努力维护儒家社会理想。‎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思想和文学。考查《金瓶梅》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及其影响;《儒林外史》反映的现象和折射的社会问题;对李贽矛盾的个性心理折射出转型期的社会病态的认识。涉及的知识有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明清小说。 明清之际的思想和小说是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这跟当时商品经济萌芽与发展是有联系的。像一些明清小说里也是能够反映出其对封建腐败现象的粉刺,当时有思想家提倡要“经世致用“,具体的你可以去看看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一些主张。尤其是李贽这个人,历史上更用离经叛道来形容他,但是主张归主张,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力量还很弱小,这些早期的民主思想未能得以发扬光大,同时也未能突破儒家思想的框架,所以最终也未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确立了以“使民无得擅徙”等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等的征收,因而家庭资产也成为户籍登录内容……《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元朝的户籍制度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各户具有不同特权。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出门须持有路引(通行证)。随着清代“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等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欧洲关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个人私权保障功能;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 ‎【小题1】(1)根据材料中“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等的征收,因而家庭资产也成为户籍登录内容”“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出门须持有路引(通行证)”等归纳总结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中“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户籍有了个人私权保障功能”“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清政府在参考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回答变化;其影响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归纳。 故答案为: (1)特点: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2)变化:①体现人格平等②突出私权保障③户籍管理法制化④解除人身束缚⑤借鉴西方户籍制度。 影响:①推动我国户籍制度近代化②推动社会阶层流动⑧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④推动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从户籍制度的发展历程、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和影响,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能体现出早期户籍制度的特点变化,而影响要从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答案】【小题1】(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市场、资金、劳动力三个角度归纳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可归纳为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可归纳为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近代城市化进程;传统工业的改造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小题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兴起,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二中“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及材料三中“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认识的变化。‎ ‎)请说明晚年孙中山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发展及促成这一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 ‎【答案】【小题1】(1)变化:革命对象:根据“倾覆满洲专制政府”“终要把军军阀来推倒”“至于对外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得出由腐朽的清政府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任务:从革命对象可以看出由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 (2)发展:结合所学,晚年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原因:联系所学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回答,可分别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 故答案为: (1)变化:革命对象:由腐朽的清政府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任务:由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反动统治进行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 (2)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原因:①主观原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②客观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的影响、支持和帮助。‎ ‎【小题2】‎ ‎【解析】(1)本题主要是考查孙中山的思想三民主义,主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 (2)本题主要是考查孙中山把就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从主观科客观两方面回答。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ー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