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6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6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作业)

第16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1.(2019·辽宁模拟)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 A.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2.(2019·河北诊断)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还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表决时投弃权票。50年代中英关系(  )‎ A.是中英两国利益协调的产物 B.是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重要因素 C.促进了中欧外交关系的缓和 D.完美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019·石家庄一模)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作法(  )‎ 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 C.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D.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 ‎4.(2019·长沙一模)右图为2015年纪念某重要会议60周年活动标识局部图。在60年前的会议上周恩来首次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一带一路”的倡议 ‎5.(2019·沧州质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共党内保留着“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语,到了1950年代中期,该词语逐渐退出流行政治语汇,与此相联系,“布礼”(布尔什维克的敬礼)这个共产党员之间的称呼也被“革命的敬礼”所取代。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中国(  )‎ A.经济领域出现了“大跃进”现象 B.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 C.践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D.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6.(2019·衡水模拟)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B.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 C.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 D.使周边国家不再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7.(2019·乌鲁木齐一模)1964年1月,毛泽东正式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指出: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的背景是(  )‎ A.中日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欧共体具有了抗衡美国的实力 C.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 D.美苏冷战造成两大阵营瓦解 ‎8.(2019·安徽联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特意请教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希望获得更多毛泽东的印象,马尔罗说:“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尼克松此举意在(  )‎ A.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 B.实现中美两国建交的夙愿 C.通过中国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 D.促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9.(2019·益阳联考)尼克松访华以后,中国决定与美国人“做生意”时,反复强调出口可以广泛一些,进口则“应从严掌握”;“一定要出口大于进口”。这表明中国政府(  )‎ A.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B.逐渐放松对外贸易限制 C.摒弃意识形态外交理念 D.借助世界市场缓解供求矛盾 ‎10.(2019·长郡中学模拟)美国作家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说,当年周恩来和毛泽东为改善中美关系而会见基辛格和尼克松时,双方的动机都来自苏联的威胁。1977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万斯时,有两个动机,其中之一是来自苏联的威胁。那么另一个最有可能是(  )‎ A.推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思考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 C.取得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参加联合国下的多边外交 ‎11.(2019·天津七校联考)‎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2.(2019·江西诊断)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中国(  )‎ A.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B.极力推行多边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D.积极谋求睦邻友好 ‎13.(2019·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的“和戎”是表,是权宜应敌之策,借法求得自强是里,是根本目的。他继承了曾国藩“守定合约,绝无更改”的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运用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的理论,构成了李鸿章“和戎”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没有如愿以偿地将自己的外交思想贯彻到位。‎ ‎——摘编自杨亚男《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美国政府推行与中国革命为敌的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一再告诫中国同志,“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要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同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进行了长期坚决的斗争,并从战略上为中国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使新中国顶住了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再也不能无视新中国的存在,中美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本质及其实践结果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两者不同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 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A。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承认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的协议,而是以新的身份与苏联谈判,重新签订新的条约,表明新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A项正确。‎ ‎2.A。由材料中的“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可知,英国也是出于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A项正确。‎ ‎3.C。结合材料中“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可知,日内瓦会议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国际声誉,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C项正确。‎ ‎4.C。“求同存异”的方针是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中首次提出,符合材料中的“2015年”“60年前”和“首次”的信息,C项正确。‎ ‎5.B。20世纪50年代中期,“布尔什维克”退出流行政治语,“布礼”被“革命的敬礼”所取代,表明中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B项正确。‎ ‎6.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不同性质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此种原则之下,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友好的相处,这样就淡化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C项正确。‎ ‎7.C。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加之美苏冷战,造成我国注重改善与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C项正确。‎ ‎8.D。从材料来看,尼克松想了解中国,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D项正确。‎ ‎9.B。据所学知识可知,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属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尼克松访华在1972年,A项错误。中国决定与美国人做生意说明中国政府逐渐放松对外贸易限制,B项正确。“摒弃意识形态外交理念”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出口大于进口”也无法体现借助世界市场缓解供求矛盾的目的,D项错误。‎ ‎10.B。抓住时间“1977年”以及结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的改革开放等知识可知,邓小平此时思考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应该是现代化如何实现,B项正确。‎ ‎11.A。从材料可知,中国与世界不同程度的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反映出中国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A项正确。‎ ‎12.‎ B。材料中的“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实际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项正确。‎ ‎13.(1)特点:对外遵守条约,力保和局;对内变法求强;“以夷制夷”;既妥协又抗争的两重性。‎ ‎(2)本质:李鸿章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损害民族利益,委曲求全。毛泽东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外交,维护了国家主权利益。‎ 不同: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没有实现;毛泽东的思想实践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清政府的腐朽;李鸿章的阶级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毛泽东灵活的外交策略。‎ ‎14.示例一 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致国家衰落。在与西方列强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 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示例二 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 论述:1949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和资源。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