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月考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 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 D. 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西周之所以平定天下,主要是因为政治制度的创新,西周的制度与商朝的制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分封制。材料中“立子立嫡之制”、“宗法及丧服之制”指的是宗法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指的是分封制。因此,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即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结合,以拱卫王室,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故B正确。分封制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方面,分封的对象除了同姓贵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此项说法片面,故A错误。材料表明不仅仅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故C错误。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密切结合,故D项错误。 2.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了他们的饭碗。”这个时代 A. 依然实行分封制 B. 摒弃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D. 门阀士族遭到严重打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划时代……没有封国封爵”可以判定指的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材料“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可以联系秦始皇焚书坑儒,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描述的是秦朝,秦朝推广的郡县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秦朝在地方推行的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A选项排除;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并非摒弃诸子百家思想,B选项排除;科举制的出现使门阀士族遭到巨大的冲击,D选项排除。 3.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道:“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 维护了社会公平 B. 有利于专制统治 C. 加强了民族团结 D. 促进了文化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可知钱穆强调了科举制在促进文化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专制统治和加强民族团结都可以算是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但在题意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 4.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 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 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 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 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来要惩罚军机大臣的意思,排除;B项,该项表述是军机处的作用,与材料中皇帝认为军机大臣权力过大可能威胁到皇权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撤销军机处的内容,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美国学者普拉特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的世界中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该学者 A. 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B. 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 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 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文字“19世纪”“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可以判断这次内战是介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太平天国运动,依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可知材料论述的角度是站在世界史的角度,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两项均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 6.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 A. 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 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 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文字“(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能够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我国法制的进步,即由封建社会的人治向资本主义法制过渡,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更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所以材料中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强调的是中国法制的变革,故A正确;B项出现在秦代,故B错误;C项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C错误;D项与题意明显无关,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点睛】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 另一方面,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些东西一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C.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时政协由之前代替行使人大的权利,转而变成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表现了其职能发生了转变。故答案为B项。A项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排除;C项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排除。 8.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不结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苏抛弃原来国民政府与苏联之间的条约,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反映出“另起炉灶”的特点;与苏联结盟,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映出“一边倒”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的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②;条约签订表明中苏结盟,排除④。含有②或④的选项错误,排除AC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9.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 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 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因此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变化源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故D正确;中苏建交是在1949年,与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符,A错误;B与这两种印象无直接关系,排除;1979年与材料“70年代初期”不符,C错误。 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担忧是 A. 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B.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C. 过分强调民主广泛性 D. 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的不足之处,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国寡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强调民主的广泛性而是强调滥用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民主政治就是保护贵族的政治权利而不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1.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C. 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D. 《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在还债时以债权人意见为主,而且债务必须要还清,这实质上是保护私有财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协调奴隶和平民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奴隶,故B项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奴隶主对平民剥削加强,故D项错误。 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说明 ①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 ②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宪法和联邦议会制约 ③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德意志帝国三权分立和中央集权制特征明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可知,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①正确;“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表明德意志帝国皇帝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联邦议会,②正确;由材料中“联邦”等信息以及皇帝与议会的关系,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③正确;①②③正确,故选A;材料表明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利,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特征不明显,④错误,故排除BCD。 13.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A. 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B. 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 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 D. 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全世界……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可知,材料讲的是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所以答案选B;A属于性质;C属于十月革命的特点:D不属于材料中信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14.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如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费激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B. 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C. 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D. 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对美国在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期间外交策略的变化情况。看图联系相关史实可知,美国在B段的70年代,遭遇了经济危机,实行战略收缩的外交战略,减少军费开支,而在A段的50年代则是与苏联展开了争霸,是增加了军费开支,故不选A;美苏在空间领域的争霸是在B段的70年代,不再A段,故不选B;美苏冷战局势真正缓和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故不选D;美国在A段的50年代是结束了朝鲜战争,在B段的70年代是结束了越南战争,故减少了军费开支,所以本题选C。 15.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A. 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 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 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 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战后欧洲联合的因素。历经二战,法德两国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整个西欧也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给法德两国的独立自主及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要想在“冷战”夹缝中生存,欧洲只能走向联合,故法德合作受国际形势影响巨大,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的发展 16.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 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 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 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得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是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选官制度只是曹魏一个时代的,没有其他时期的制度作比较,看不出选官的标准变化,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吏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的中正官手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的局面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故C项错误。 17.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该段记载是指( ) 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可知,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所以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8. 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 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 君主控制用人权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中“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的设问,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用人方面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其中“取代”隐含着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开端,故答案选B。AC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19.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材料看,中书省掌民政即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是分权,A项不正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B项不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官制,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C项。 20.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朋党之争 D. 农民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宋太祖起用“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结合所学唐朝中后期出现的藩镇割据局面,地方割据势力不但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而且长期的割据战乱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产生重大破坏,故选A;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不符合“分治大藩”的限定,排除BC; 农民起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要镇压人民反抗,就要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排除D。 21.据传明太祖曾经写诗描述自己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这个问题,明太祖 A. 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设置军机处管理西北军务 C.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 授予殿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内阁的设立。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太祖为了摆脱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从而导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局面的出现,为了分担政务,明太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军机处的设置是在清代,故排除B项;六部是执行政令的机构,没有协助明太祖分理政务,故排除C项;票拟权是内阁的职能,故排除D项。故选A。 【点睛】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协助明朝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是由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设立的。明太祖为了减轻自己的政务负担采取了设置殿阁大学士以资顾问的方式来处理政务。 22.材料一:“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内廷,……。”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可以获悉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 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B. 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C. 后来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 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干中“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后名军机处”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雍正帝时期为西北军务而设立的军机处,故A项正确;行省起初是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世祖朝后期逐渐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与军机处无关,故B项错误;“后来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与军机处无关,故C项错误;“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反映的是军机处的特点,但是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名师点晴】军机处: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谨慎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密事务,1732年,又改称军机处。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并渐渐成为最高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大臣无定员,由皇帝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中特简任用。军机处设军机章京,满汉两班,各八人,轮流担任缮写诏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等具体工作。又有军机行走,入值办事。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达到了顶点。 23.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D正确,A是科举制特点;内阁并不能领导六部,B错误。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C错误。 24.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从封建转为帝制的第一次转型,A正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属于封建阶段,不符合设问,排除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属于帝制阶段,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5.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答案】A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那,因此不会遭到流放,排除B;资助贫穷公民是正义事情,不会遭到流放,排除C;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不会威胁到民主政治,排除D;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就扰乱了民主政治,显然A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雅典的民主政治 26.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入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 A. 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 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 C. 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 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高法院没有轻易行使1787年宪法赋予的裁决权,说明美国对于宪法的实施也是根据政治实践作出理性选择,是根据现实需要审慎实践宪法的规定,而不是完全照搬宪法的规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行政效率,排除A项;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联邦法院不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最高法院仍然拥有法律规定的裁决权,没有打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27.1830年在工业中心伯明翰成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在其宣言中提出了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其他工业城市也提出类似要求。这种要求推动英国 A. 发动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 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 C. 鼓励技术革新促进工业发展 D. 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1830年”“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工业革命后,材料中的要求推动英国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故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殖民扩张,故B项排除;题意中没有涉及鼓励技术革新的内容,故C项排除。 28.《南京条约》签订后,与传统的贸易有继承关系的通商口岸是 A. 上海 B. 福州 C. 宁波 D. 广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前,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等五口中,只有广州在此之前便可以与外国通商,答案选D项,其它ABC三项均是鸦片战争以后开放的,不符合题意。 29.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 A. 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 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 C. 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 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鸦片战争时……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故求索不专在通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琦善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琦善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故A排除。犬羊之性说明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没有正确认识,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30.“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包含这一条款的文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之一该外交文件涉及的特权是 A. 关税协定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可知中国让出的是领事裁判权,即英国取得治外法权,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与材料强调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A;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与材料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居住及租地权,而是强调领事裁判权,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信息“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即可领事裁判权的内涵分析材料即可。 31.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英法美俄与清政府签订)的内容之一。 【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2.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 A.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D.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洋务”取代“夷务”,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观念上的转变,逐渐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B;选项C错在“共识”,洋务运动只是部分地主阶级的运动,而非社会共识,排除C。 33.1860年美国牧师何默斯向章王林绍璋指出,太平天国应该“遵照《圣经》的规定做礼拜”。林绍璋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拜上帝教对《圣经》的‘这种修改仍然是适当的”’。洪秀全也明确指出:“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 A. 是从弥合中西文化冲突上着手的 B. 充分考虑到时人对西学的认同度 C. 以不损害中国传统儒学作为前提 D. 服从于农民反清革命斗争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可以看出,拜上帝教对《圣经》进行了取舍,如并不按《圣经》的规定做礼拜,并对基督教中关于忍耐、谦卑的教义,坚决地予以摒弃。由此可见,作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旨在打破那个“万恶的时世”,因此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也应该服务于农民革命斗争的需要,故选D项。根据材料“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是适应农民阶级反清运动的需要,而不是弥合中国西文化冲突,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圣经》的取舍问题,说明没有充分考虑对西学的认同,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问题,没有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故C选项错误。 34.对于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硝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这段话反映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三元里抗英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金陵”“天京”均指南京。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也就是金陵,定为都城。1864年,天京陷落,宣告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故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B项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范围在北方,不涉及南京,故A项不符合题意;三元里抗英的地点在广州三元里,故C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非农民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35.有学者指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晚清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其中,“反西化”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了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不是反西化,故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实行盲目的排外政策,体现了反西化的特征,故选B 项;戊戌变法时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不是反西化,故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仿效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也不是反西化,故排除D项。 36.观察下图,这幅漫画(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家天下。)的寓意是 A.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人民反对 B. 民国初年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C. 袁世凯控制内阁,实行独裁统治 D. 南京临时政府维护民主的斗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注意漫画的文字“政府人物之真相”,漫画中的人物全部都是猿猴的形象,作者以猿人象征袁世凯等人,据此判断是民国初年袁世凯控制内阁,实行独裁专制,故选C项。根据材料“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家天下”可知,体现了袁世凯控制内阁,实行独裁专制的史实,没有体现袁世凯的复辟帝制遭到人民反对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与材料“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家天下”明显不符,故B选项排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没有体现南京临时政府维护民主的斗争,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3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有机社会建设的序幕,紧随其后的应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改造,但必须铲除中国的专制制度。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 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 使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 C. 成为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桥梁 D. 推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知,五四运动对社会的变革是从个人改造开始做起的,即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故选D。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但并没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排除A;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是从辛亥革命开始,排除B;材料中提及社会建设、社会改造、个人改造,却没有提及五四运动对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C选项排除。 38.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 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 马克思主义中国进一步传播 C. 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 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可知这一年是1919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C项;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排除D项。 39.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故答案为A项。B项,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而资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二者不同,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规定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并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而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该项表述不符合孙中山的活动,排除;D项,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表述只符合中国共产党,不符合孙中山的活动,因为孙中山的活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 40.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1.“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 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 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20年代中期”“统一战线”等信息可知,当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而“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说明苏联对国民党的看重和对共产党的轻视导致了 陈独秀犯了右倾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不属于20年代中期。故B项错误。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双方各取所需,必然走向合作。这是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而材料讲的是统一战线失败,所以C错误。从材料“统一战线”知道是国民大革命不是意识形态革命,D错误。 【点睛】做题找关键词很重要,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都与解题息息相关,材料选择题必须仔细寻找与所问之间的关系,完成答题,本题直接回答难度较大,可以联系关键词和排除法一起使用。 42.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 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 B. 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 C. 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 D. 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中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与国统区之间顺利的贸易往来,结合当时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政府的包围和封锁,可知其主要作用要打破敌人的封锁,故选A;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是要给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或者是减少农民的赋税负担就可以实现的,与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无关,故排除B;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是有不同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而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没法起到这一作用,故排除C;D也与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无关,故排除D。 43.1936年6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安排,美国《每日先驱报》记者斯诺到达陕北采访。其稿件通过美国的《亚洲》、《纽约太阳报》、上海的《大美晚报》等报刊传向世界。中国共产党此举意在 A. 为中国局部抗日战争寻求外援 B. 借国际舆论来嘲讽国民党 C. 宣传共产党对国际时局的分析 D. 扩大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红军长征。1936年6月,红军长征即将取得胜利。让美国记者到陕北采访并通过中美报刊宣传红军长征经历及故事等,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扩大长征的影响力,故D项正确。美国记者到陕北采访的是关于红军长征及中共的发展状况而非宣传抗日战争,A项错误;宣传红军长征,并非为了嘲讽国民党,故B选项错误;让美国记者到陕北采访并通过中美报刊宣传红军长征经历及故事等,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扩大长征的影响力,而不是阐明中共对国际时局的认识,故C项错误。 44.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 B. 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C. 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D.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可知,该战役是淞沪会战;由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结合所学,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选A;淞沪会战时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抗战意图不明显,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仍处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排除C;D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排除。 45.九一八事变后,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民间外交复兴。中国共产党也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等展开了灵活多样的交往。据此可知,这些外交活动 A. 呈现出官民外交互动的良好局面 B. 是中国步人国国舞台的重要表现 C. 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基础 D. 凝聚着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抗战初期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抗战时期,民间外交活跃,其目的是团结力量反对日本侵略,呼吁各国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支持。这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故D项符合材料。材料重点强调民间外交活动,并未体现A项中的官民外交互动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民间外交不是中国步人国际舞台的表现,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C项错误。 46.2017年,在“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阳泉市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于74年前由日本陆军新闻班监修,记录了“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能够在此书中佐证日本侵略行径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潘家峪惨案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也就是1937年7月到1938年7月,符合此时间段的是①②,C项正确。③发生在1931年,④发生在1941年,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A、B、D项。 47. 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重新秘密印发反共的《剿匪手本》,阎锡山出兵攻打山西上党地区的人民军队。这表明 A. 重庆谈判没有积极意义 B. “冷战”激化国内矛盾 C. 国民党以战争促进谈判 D. 和平建国举步维艰 【答案】D 【解析】 【详解】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通过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协议,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在这次谈判过程中,国民党一边谈判一边部署剿共,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平建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故D项正确;重庆谈判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不能说没有意义,排除A项;此时“冷战”还没有正式开始,故排除B项;国民党的意图是“假和平、真内战”,并不是以战争促进谈判,排除C项。 48.欧文曾指责政府说:环境“让一代又一代人从小就被弄成作奸犯科的人”,使他们“走上邪恶和的道路”,如果“消除那种容易使人性产生罪恶的环境,罪恶就不会产生。”由此可见他的主张 A. 夸大了环境的影响性 B. 异化了人性的能动性 C. 看到了制度的决定性 D. 具有了一定的空想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消除那种容易使人性产生罪恶的环境,罪恶就不会产生”说明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罪恶的根源,故选C;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罪恶的根源,没有夸大环境的影响性,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性的能动性,排除B;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罪恶的根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空想性,排除D。 49.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数万名丝织工人每天工作15—16小时,且工资极低;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先令;1844年,西里西亚地区报告说,4万公民中有3万需要救济。这种状况 A. 为大规模改进技术提供了可能 B. 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C. 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基础 D. 加快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法英等国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体现了阶段压迫的残酷,这为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奠定了社会基础,故C正确;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并不是大规模改进技术的条件,故A排除;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1857年在美国爆发,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主要是在二战后,故D排除。 50.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据材料“19世中期”“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可知,这描述的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B正确;AC两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排除;《联合国家宣言》签订于1942年,排除D项。 51.巴黎公社委员中许多人是社会主义者,努力维护工人的利益。公社恢复了一些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的生产,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还颁布法令免除房租、要求当铺无偿退还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 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B. 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 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D. 运用了工农联盟革命策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些措施体现了巴黎公社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所以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并没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未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C选项错误,巴黎公社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联合农民阶级建立工农联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2.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列宁意在强调 A. 俄国参加一战赢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 B. 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 C. 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D.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根据题干,“1917年8月”“三年来的战争”“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及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及各国间的矛盾,因而在此背景下,他认为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发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不失时机地夺取政权,推翻临时政府的暴政统治,故选C项。材料中虽隐含了俄国参加一战的信息,但是并未涉及赢得了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的问题,没有体现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是否明确,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一战激化俄国国内矛盾,这正给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提供条件,没有体现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故D选项错误。 53.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的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分别是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处理港澳台的问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模式,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属于新时期重大经济决策,与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54.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 ①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 “改革开放后30年”要求,本题实际上考查改革开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项“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不符合题干要求。进一步可知,①③④三项均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概况 55.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 A. 一国两制当成国家统一方针 B. 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 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解析】 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台湾归还祖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说明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故C错误;一国两制不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必要条件,故D错误。故选B。 56.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B. 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具备收回香港的物质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综合国力是外交活动的坚强后盾,英国经济困扰,但如果我国是弱国,则依然无力收回香港,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是建立在综合国力基础上,故B不符合题意;英国如果没有强大实力也不能为实现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故D不符合题意。 57.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 表明了新中国制止新殖民主义的决心 B.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C. 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D. 有利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有利于为中国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减少了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综上,这些措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通过外交活动创建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制止新殖民主义无关,排除A;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B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是1971年的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 58.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述“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可知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不利。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快,而美国要维护自己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当然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因此对其来说是个灾难,故B正确。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苏联解体没有本质关系,故A项错误。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其与美国分庭抗礼在性质上与苏联和美国分庭抗礼相近,对美国来说最多是继续面对挑战,说不上是新生的灾难,而且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的力量不及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没有那么巨大,故D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与苏联解体也没有本质关系,故C错误。 59.1984年7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21世纪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④政府将正视侵华,勇担责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看出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因此①②③都对。这之中包含了日本无视历史,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企图,因此④错误。故选B 考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战后日本的外交•表现 60.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推行杜鲁门主义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缔结关贸总协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故选C。A项是战后建立的经济体系,B项是美苏冷战美国在政治上的表现;D项是战后成立的有关国际贸易的组织。根据以上分析ABD均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马克思眼中,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从根本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并最终服务于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民主是一种价值,因而,它又是人们所要争取达到的目标。 ——俞可平《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 材料二 雅典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确为民主制产生造就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体演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雅典相对广大的地域,众多人口,加上既能发展农业又能发展工商业、采矿业的自然条件,为中小所有者队伍即平民力量的扩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独立的中小所有者数量众多并且有力量,是发展民主、巩固民主不可缺少的因素。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三 《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低级官职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材料四 如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什么。梭伦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和阶级因素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指出《德拉古法典》基本上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为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各是什么? 【答案】(1)马克思认为的民主是:民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服务于该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 目的:缓和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2)经济基础: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 最主要力量: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 阶级因素:中小所有者队伍。 (3)贵族阶级。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关联,贵族凭借财产优势独占一切政治权利。 (4)形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解析】 【详解】(1)观点:依据材料一中“从根本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并最终服务于经济基础。”信息可概括得出马克思的观点。 目的:结合梭伦改革相关所学从缓和矛盾、维护统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概括梭伦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目的。 (2)经济基础:依据材料二中“雅典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确为民主制产生造就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信息可概括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最主要力量:依据材料二中“而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体演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信息可概括得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阶级因素:依据材料二中“这些独立的中小所有者数量众多并且有力量,是发展民主、巩固民主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概括得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阶级因素。 (3)阶级及原因:依据材料三中“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军队高级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信息可知,《德拉古法典》规定政治权利与财产多少相关联,贵族凭借财产优势独占一切政治权利。所以它基本上是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 (4)形势及趋势:依据材料四中“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改革势在必行。 6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四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则农不慢。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情之心。农恶商,商疑情,则草必垦矣。 (1)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梭伦改革的农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视角说明推行其措施的原因。 (4)归纳材料四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据此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各自政治体制带来的不同影响。 【答案】(1)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2)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的去世使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 (3)政策: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环境:少平原,多山地,天然良港众多。 (4)措施:不允许粮食买卖;大幅度提高酒肉的价格,按原价征课十倍的捐税;加重商品的流通税(提高关税、市场税收);思想:重农抑商;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措施: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等相关所学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简要回答即可。 (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信息可从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等方面回答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3)政策:依据材料三中“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信息可概括得出其农商政策。 环境: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背景相关所学可概括得出其地理环境对推行这一政策的影响。 (4)措施:依据材料四中“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贵酒肉之价,重其租”、“重关市之赋”可概括得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