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井田时期,就是以小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尽管土地是公有,基本的操作单位却是这些独立的小农……这种五口之家,耕田百亩的标准小农户,无法形成生产者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商品交换发生极早,非如此个体小农户无法生存。”作者认为 A.先秦时期就已具备自由经济的特征 B.小农户作为自然经济的基础 C.个体农户较早就开始进行商品贸易 D.商品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出处 记述 ‎《论贵粟疏》‎ ‎……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贡禹传》‎ 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张禹传》‎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4.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5.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魏国大臣白圭经商有道,“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子贡凭借其财力,游说齐、吴、越、晋四国,使鲁国免于兵祸。这些事例旨在体现当时的富商大贾 A.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B.义利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C.抑制了兼并争霸局面 D.扶危济困与勤俭节约的精神 ‎6.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证明 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 ‎7.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过了机会,西班牙的黄金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8.下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推动专利制度的产生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C.技术创新引领经济的迅速发展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支柱地位 ‎9.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 ‎“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 B.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 C.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10.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于1878年,产品纳税享有优惠,营业兴旺、利润丰厚;同期兴办的汉阳铁厂也享有优惠政策,经营情况却恰恰相反: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销路少,难以为继。这一现象折射出 A.管理水平决定企业发展前景 B.民族工业更容易获得发展 C.近代企业工业布局不够合理 D.企业发展受制于多重因素 ‎11.1933年,国民政府实业部拟定四年实业计划,规定对保险、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实行国家通盘筹划;1934年,又陆续出台《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一批有关物资管制的计划、纲要。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因为 A.苏联模式的影响 B.国际局势的恶化 C.经济危机的冲击 D.围剿红军的需要 ‎12.20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帝国主义、强权、联盟、协约、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 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 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 ‎13.下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14.1921年5月,列宁提出:商品交换应当成为收集粮食的主要手段;商品交换是对工农业相互关系是否正常的检验,是建立能较正常的发挥作用的货币制度的基础。但后来,他又指出:“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列宁的这些观点 A.有利于苏俄(联)生产力的有序发展 B.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开始的标志 C.为粮食税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D.体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15.1929年末胡佛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希望资本家能够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工资水平,工人代表能够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胡佛 A.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已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 D.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16.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在信中敦促罗斯福将NRA(全国工业复兴署)束之高阁,称NRA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对此,凯恩斯解释说:“只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凯恩斯旨在 A.反对政府行政职能过大 B.避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 C.强调国家加强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引发过剩 ‎17.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煤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 A.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 B.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C.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 D.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 ‎18.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19.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使本国失去“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 ‎,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5年法、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权力的《欧洲宪法条约》。这表明 A.价值观趋同有利一体化进程 B.主权让渡制约一体化发展 C.全球化进程中应维护民族独立 D.欧洲各国应放弃民族主义 ‎20.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力。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为恰当的是 A.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B.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21.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比重变化》。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出口(占全球出口的%)‎ 进口(占全球进口的%)‎ 年份 国家 ‎1963年 ‎1995年 年份 国家 ‎1963年 ‎1995年 美国 ‎17.4‎ ‎12.4‎ 美国 ‎8.6‎ ‎16.0‎ 联邦德国/德国 ‎15.6‎ ‎12.3‎ 联邦德国/德国 ‎6.2‎ ‎8.5‎ 日本 ‎6.1‎ ‎11.6‎ 日本 ‎4.6‎ ‎5.6‎ 法国 ‎7.0‎ ‎6.0‎ 法国 ‎4.7‎ ‎5.5‎ 意大利 ‎4.7‎ ‎5.6‎ 意大利 ‎1.9‎ ‎4.7‎ 英国 ‎11.4‎ ‎5.4‎ 英国 ‎4.1‎ ‎3.5‎ 加拿大 ‎2.6‎ ‎3.3‎ 加拿大 ‎5.0‎ ‎3.6‎ 合计 ‎64.8‎ ‎56.6‎ 合计 ‎35.0‎ ‎47.4‎ A.西方七国集团的工业优势不复存在 B.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 C.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D.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22.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 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 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D.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 ‎23.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24.有评论说,中国用决绝的手段希望融入世界体系—WTO。但是,这种选择将不可避免使一些行业和企业陷入裁员甚至破产的困境,最惨重的是有100多万职工的汽车制造业,一半人面临下岗,钢铁和石化行业的比例分别为30%和20%,即使是发展前途光明的电信行业,也至少有10%到20%的职工失业。实际上,中国加入该组织 A.不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造成中国的就业面更加狭窄 D.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二、非选择题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与国家之盛衰有莫大关系。盖国家盛衰,以人民之强盛为衡,而人民是否强健,则以公共卫生为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强烈地意识到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各城市兴起了以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环境治理和疫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运动。‎ ‎——据【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 材料二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都市发展进程加快,使都市公共卫生面临严重挑战。租界行政当局基于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在1898年成立了正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启动了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面对租界卫生示范的刺激,华界政府在卫生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种社团组织为维护民族大义、或基于共同利益,不仅参与政府组织的卫生建设之中,而且独立开展了公共卫生宣传工作、社团举行的清洁运动、劝止吐痰运动、健康比赛等,加强了市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与公共意识,促进了都市社会的凝聚和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共同投入,推动了上海市政的建设和都市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曾经在旧日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在解放后不长的时间内,就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据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公共卫生困境的具体表现,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为例,指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评价。(1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公共卫生建设的意义。(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全球治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产生而出现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团体等大量非国家行为体日趋活跃,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持续深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难民、突发疾病等具有跨国性、公共性和传导性的全球问题大量涌现。这些全球问题超越了单一主体的管理边界和能力范畴,需要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进行治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全球治理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程之中。国家也需要根据时代条件和问题性质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以实现全球治理能力的动态提升。‎ ‎——摘编自刘世强、魏雅珍《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理论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关中地区人口在全国总人口(户数)所占比例统计表(部分)‎ 朝代 西汉 东汉 西晋 隋代 唐代 宋代 年代 元始 二年 永和 五年 太和 一年 大业 五年 开元 二十八年 大观 四年 关中户数(户)‎ ‎647180‎ ‎107741‎ ‎70700‎ ‎492294‎ ‎540174‎ ‎684871‎ 占全国户数(户)的比例(%)‎ ‎5.29‎ ‎1.11‎ ‎2.87‎ ‎5.53‎ ‎6.42‎ ‎3.28‎ ‎——摘编自唐杰等《中国古代核心城市变迁与雄安新区》‎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的英商、俄商建砖茶厂,雇佣了大量周边农村的农民。洋务运动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多采取这种方式获得劳动力。甲午战争后,各地开始兴建专门技术学校。清末废科举,新式学校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城市因此成为思想知识青年汇聚之地。民国初年,许多民营工厂的工人从外省农村招募而来。当民营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便以零星的方式补充所需员工。这些新补充的员工多靠已在城市立足的亲友、同乡的介绍,寻求谋生之处。而企业也特别强调这种介绍的作用,以便管理。‎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宋代关中地区户数变化的趋势,分析影响这一时期户数变化的因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原因。(6 分)‎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五口之家,耕田百亩的标准小农户,无法形成生产者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商品交换发生极早”可知,作者认为早在井田制实行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出了自由的商品贸易,故选A项;根据材料“这种五口之家,耕田百亩的标准小农户,无法形成生产者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知,作者认为小农户无法形成自然经济,排除B项;根据材料“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商品交换发生极早”可知,个体农户较早就开始进行商品贸易是对材料内容的复述,且根据材料“尽管土地是公有”可知,土地公有情况下,这些小农户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排除C项;根据材料“这种五口之家,耕田百亩的标准小农户,无法形成生产者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商品交换发生极早,非如此个体小农户无法生存”可知,由于小农户生产有限,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因此需要商品贸易,而不是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四篇文章分别提到“卖田宅”“卖田”“买田宅”“买田”,可知西汉时期土地买卖现象盛行,而土地买卖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其盛行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说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大地主的状况,无法看出其势力是否日益强大,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土地买卖的信息,并未提及商品贸易,无法反映商品经济的发达,且西汉时期商品经济并非十分发达,排除B项;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日益丧失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材料主旨是通过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来说明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关系,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政治中心仍在北方,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政治中心仍在北方,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据题干中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 ‎,可知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遗址之间应该有交流,故选C项;题干未提及两地的产品的技艺与精美,排除A项;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应该是在战国中后期,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白圭“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子贡“使鲁国免于兵祸”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商大贾既具有节欲、节约和勤俭的精神品质,又能够运用其财力倡导和平、扶危济困,故选D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当时大商人的优秀品质,没有反映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义利思想是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正当性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所作的理论概括,当时义利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过于绝对,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兼并与争霸是历史的主流,富商大贾不可能抑制这种局面,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可以看出,当时的沿海地区确实有外国侵略势力的骚扰,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欧之后,推动了西北欧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西班牙发展的是其政府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而不是商业革命,排除A项;根据题干中“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过了机会”,说明西班牙并没有成为经济中心,也就没有“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的说法,排除B项;题干中述及的是西班牙没有把财富转化为资本才导致它“错过了机会”,没有强调社会制度的原因,排除C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专利授予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许多机器的发明和机器专利的授予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选C项;专利制度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产生,选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根据材料“1750~1851年英国”‎ 可知此时英国基本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此时盛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注重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专利授予情况无法得出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支柱地位,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是工业的主要部门,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产品价格的下降,推动了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故选A项;材料中社会需求的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商业发展,排除B项;社会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材料没体现“社会分工”,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推动社会需求的出现,不涉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于1878年,产品纳税享有优惠,营业兴旺、利润丰厚;同期兴办的汉阳铁厂也享有优惠政策,经营情况却恰恰相反: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销路少,难以为继”说明不同的企业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证明企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故选D项;“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于1878年,产品纳税享有优惠,营业兴旺、利润丰厚;同期兴办的汉阳铁厂也享有优惠政策,经营情况却恰恰相反: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销路少,难以为继”同时期,同类型的两个企业一个好一个坏,无法判断其管理方面的问题,排除A项;“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同属于民族工业,但发展情况不同,排除B项;“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仅有其经营情况,无法看出其布局的问题,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增强抗战的物质力量以满足军需、民用和保障战备,国民政府采取了非常时期的战时统制政策,故选B项;国民政府没有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A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主要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材料也不涉及这方面,排除C项;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应对日本侵华的加剧,而不是围剿红军的需要,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国际外交理念及国际主权意识,反映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选D项;民族意识开始兴起于19世纪末,且题干并未全面体现民族意识,排除A项;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与政府外交策略改变无关,排除B项;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外交的近代化,材料体现不出国人认清列强本质,排除C项。‎ ‎13.【答案】C ‎【解析】谣言阻碍了通讯,与材料中“早经设立电报局……乃近有匪徒造谣言”‎ 不符,故A项错误;晚清实现近代化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中“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不符,故B项错误;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与材料中“《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相符,故C项正确;普遍接受与材料中“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为保证军队、工人的粮食供应, 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列宁提出商品交换取代之前的实物交换以及“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等, 这是在了解国情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新观点,故选D项;1921 年苏联还未成立,排除A项;十月革命已经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排除B项;1921 年 3 月,粮食税政策已经实行,排除C项。‎ ‎15.【答案】D ‎【解析】材料“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说明当时胡佛采取了一些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小规模干预,故选D项;材料中可见当时胡佛并不是完全放任,排除A项;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B项;胡佛仅是小规模干预而非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 ‎16.【答案】A ‎【解析】材料中凯恩斯反对设置NRA(全国工业复兴署),因为它会阻碍美国经济的复兴,他认为“……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说明凯恩斯的目的在于反对政府行政职能过大,政府的任务应该是引导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故A项正确;避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不是材料中凯恩斯主张的重点,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经济引导职能并不是强调国家加强干预经济,故C项错误;防止盲目竞争引发过剩不符合材料表达的思想,故D项错误。‎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由材料“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可知英国国有化改革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私人企业,故企业性质没有改革,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国有化促进私人企业的发展,排除C项;英国的国有化“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与苏联模式有根本的不同,排除D项。‎ ‎18.【答案】D ‎【解析】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并签订关税协定以降低关税,体现贸易的制度化、体系化趋势,故选D项;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指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关贸总协定力图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体现不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问题,排除B项;“根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 ‎19.【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都是欧盟成员国家的人民,不希望过度削弱国家的主权,从而反对欧盟权力的扩大,故体现了欧盟一体化进程中,主权让渡的程度影响了欧盟的一体化发展,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反对欧盟对于国家主权的过度削弱,不是价值观念趋同对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盟成员国对于国家主权让渡的不认同,是属于区域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问题,与维护民族独立不符,排除C项;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程度越高,就越会淡化国家的主权界限,这是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在现阶段不是发展区域集团就要放弃民族主义,排除D项。‎ ‎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说的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格局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故A项正确;当今世界是多种力量并存,没有哪一种力量能主导世界格局,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多极化,而不是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故C项错误;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西方主要国家1963年到1995年出口比重虽有所下降,但还是占主体地位,不能反映出西方七国集团的工业优势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1963年到1995年西方主要国家出口比重下降,进口比重有所上升,反映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水平有所提升,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西方主要国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故C项错误;从材料图表可知1995年西方主要国家的进口和出口比重各国间差距明显,没有出现明显缩小,故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其在产品的生产及质量要求和新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故选B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排除C项;题干中劳模的评选标准主要是经济标准,排除D项。‎ ‎23.【答案】B ‎【解析】“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问题的出现,说明在新时期需要对农村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生产关系作进一步的调整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适时深化创新,“已经不能适应”说法欠妥,排除A项;C项解决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国家可以合理引导,“严禁”一词说法欠妥,排除D项。‎ ‎24.【答案】D ‎【解析】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机遇和挑战并存,故A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比例,故B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就业面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部分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下面临困境也获得了新机遇,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1)表现: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流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4分)‎ 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放任思想;公共卫生意识单薄。(6分)‎ ‎(2)特点:受西方影响;具带有爱国主义情怀;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6分)‎ 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都市文明进程和人们健康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分)‎ ‎(3)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4分)‎ ‎26.【答案】‎ 示例一 论题: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2分)‎ 阐述: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建立有效的机制稳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非常必要。‎ 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一直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改变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上合组织正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 ‎(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论述,论述合理、充分即可得10分)‎ 示例二 论题:西方国家长期掌握近现代全球治理的主导权。(2分)‎ 阐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市场由分散走向整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主导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秩序。‎ 一战后,欧美强国主导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带有西方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雅尔塔体系,经济上形成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上说明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得10分)‎ 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 ‎27.【答案】(1)趋势:户数起伏多变;东汉时人口锐减,到隋唐得以恢复,宋代又有所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又有所下降)(3分)‎ 因素:政治中心的转移;长期战争的破坏;自然条件的变化;政府组织移民;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原因: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新式学校建立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交通的发展;企业中亲友和同乡推荐员工。(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