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25×2共50分) 1.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 甲苯的化学式:C7H8 D. 环丙烷的键线式为: 【答案】B 【解析】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 2.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 3,3-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2-丁烯 C. 2-乙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丙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烷烃命名原则:“一长”“一近”“一多” “一小”“一长”:选取含碳原子数最多的为主链,碳链最长的为主链;“一近”:即编号起点应离支链最近;“一多”:支链数目要多,即当选取主链时有多条碳链含碳原子数相等时,要选取其中支链数目较多的一条为主连。“一小”:在编号后所得的支链的位号的总和要小;对于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等官能团的不饱和烃,命名时 以官能团位次最小为准。因此:A应为:2,2-二甲基丁烷;B 应为2-甲基-2-丁烯,C应为3-甲基戊烷,答案D对。 考点:考察烷烃和烯烃的命名。 3.下列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用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 C.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 D. 甲烷和氯水混合,见光 【答案】A 【解析】 A.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正确;B. 用乙醇、乙酸与浓H2SO4 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错误;C.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 甲烷和氯水混合,见光发生次氯酸的分解,D错误,答案选A。 4.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 CH4 + Cl2 CH3Cl + HCl B. CH3CH2OH + HBr CH3CH2Br + H2O C. CH3CH2CH2Br + NaOH CH3CH=CH2↑+ NaBr + H2O D.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2H5OH 【答案】C 【解析】 A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B为乙醇的卤代反应;C为消去反应;D为酯的水解反应。A、B、D均属于取代反应。故选C。 5.乙醛蒸气跟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镍催化剂时可发生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 ) A. 取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乙醛蒸气跟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镍催化剂时可发生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D正确,本题选D。 点睛: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减少氢原子或增加氧原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卤代烃的是( ) A. CH3Cl B. NaCl C. CH3CH2OH D. SiF4 【答案】A 【解析】 【分析】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物称为卤代烃,据此判断。 【详解】A、CH3Cl可以看成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A正确; B、氯化钠是无机物,B错误; C、CH3CH2OH分子中含有羟基,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C错误; D、SiF4属于无机物,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A错误;B. 中与-CH2Cl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正确;C.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丙烯,C错误; D.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3,3-三甲基-1-丁烯,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掌握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①分子中碳原子数≥2;②与—X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③一般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8.反应条件是影响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的是 A. 甲苯与氯气 B. 丙烯与溴的CCl4溶液 C.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 D. 乙醇与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A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环上的氢被氯原子取代,故A错误;B.丙烯与溴的CCl4溶液在任何条件下均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反应发生水解生成乙醇,而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C错误;D.乙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140℃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故D错误;答案为B。 9.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B. 乙醛能与氢气加成,而乙酸不能 C. 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 D. 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乙醇不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结构的相互影响。抓住性质和结构的联系是关键。 详解: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甲基受苯环的影响,而甲烷不能,故能说明上述观点,故正确;B.乙醛能与氢气加成,而乙酸中也含有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说明羟基的存在对其造成影响,故正确;C.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是羧基上的氢原子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但是乙酸乙酯中不含羧基,不能说明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错误;D.苯酚和乙醇都含有羟基,苯酚能与溴水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羟基的存在对苯环造成了影响。故正确。故选C。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a)取代 (b)加成 (c)消去 (d)酯化 (e)水解 (f)中和 (g)还原 (h)加聚 A. (a)(c)(d)(f) B. (b)(e)(f)(h) C. (a)(b)(c)(d) D. 除(e)(h)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羧基和苯环,具有酚、醇、羧酸和苯的性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含有酚羟基,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含有醇羟基且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醇羟基还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含有羧基,所以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含有苯环而能发生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聚反应,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熟悉常见官能团及其性质,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1.分子式为C6H12O2,属于酯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8种 B. 9种 C. 10种 D. 11种 【答案】A 【解析】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O2,属于酯类一定含有酯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又含有醛基,且该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该有机物只能是甲酸戊酯,甲酸戊酯为戊醇和甲酸形成的酯,戊醇的同分异构体为:主链五个碳的有3种:CH2(OH)CH2CH2CH2CH3、CH3CH(OH)CH2CH2CH3、CH3CH2CH(OH)CH2CH3;主链四个碳的有4种:CH2(OH)CH(CH3)CH2CH3、CH3C(OH)(CH3)CH2CH3、CH3CH(CH3)CH(OH)CH3、CH3CH(CH3)CH2CH2(OH);主链三个碳的有1种:C(CH3)3CH2OH,戊醇8种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而甲酸没有同分异构体,甲酸戊酯的同分异构体8种,故选A。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1H12O4,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A正确;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甲基的对位,B错误;苯环上存在α—H,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物质与3mol氢气反应;酯基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故2个酯基消耗2mol氢氧化钠,水解后有一个酚羟基,再消耗1mol氢氧化钠,故总共消耗3mol氢氧化钠,D正确。 考点:酯 点评:酯是重要的有机物,其化学性质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各反应的条件、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把有机物氧化为,所用氧化剂最合理的是( ) A. O2 B. 酸性KMnO4 C. 银氨溶液 D. 溴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两种有机物,前者中的醛基变为羧基,而碳碳双键不被氧化,所以选择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答案选C。 考点:考查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14.有机物X可以还原成醇,也可以氧化成一元羧酸,该醇与该一元羧酸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X具有还原性 B. X分子中含有甲基 C. X的式量为30 D. X中的含碳量为4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醇与该一元羧酸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为甲酸甲酯,故X为甲醛。 考点:考查了醇、醛、羧酸、酯的转化和计算等相关知识。 15.碳原子数为4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和一个羟基,此有机物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此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D 【解析】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又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羟基,所以结构简式可以是CH3CH2CHOHCHO、CH3CHOHCH2CHO、HOCH2CHg2CH2CHO、HOCH2CH(CH3)CHO、(CH3)2COHCHO,答案选D。 16.下列各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组内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是( )。 A. 甲烷、甲醇 B. 苯、1,3-丁二烯 C. 丙烯、2-丁烯 D. 乙醇、乙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CxHyOz+(x+y/4-z/2)O2=xCO2+y/2H2O可知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与(x+y/4-z/2)有关系,结合有机物的组成解答。 【详解】A.CH4的(x+y/4-z/2)=1+1=2,甲醇的(x+y/4-z/2)=1+1-0.5=1.5,二者(x+y/4-z/2)值不相等,A错误; B.苯的(x+y/4-z/2)=6+1.5=7.5,1-3-丁二烯的(x+y/4-z/2)=4+1.5=5.5,二者(x+y/4-z/2)值不相等,B错误; C.丙烯的(x+y/4-z/2)=3+1.5=4.5,2-丁烯的(x+y/4-z/2)=4+2=6,二者(x+y/4-z/2)值不相等,C错误; D.乙醇的(x+y/4-z/2)=2+1.5-0.5=3,乙烯的(x+y/4-z/2)=1+2=3,二者(x+y/4-z/2)值相等,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灵活应用有机物燃烧的通式进行判断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无论它们以何种物质的量的比例混和,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为一定值,则只要满足(x+y/4-z/2)值相等即可。 17.下列物质中: ①乙酸 ②丙烯 ③丙烯酸 ④苯酚 ⑤乙醇 ⑥HCHO 跟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 D. 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的物质,分子中应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等,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①乙酸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 ②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③丙烯酸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跟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④苯酚含酚-OH,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⑤乙醇与溴水、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⑥HCHO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答案选D。 1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配制银氨溶液:向洁净试管中加一定量AgNO3溶液后,边滴加稀氨水边摇动试管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B. 配制Cu(OH)2悬浊液: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 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D. 鉴别甲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甲苯和苯中 【答案】A 【解析】 A.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 mL 2%的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故A正确;B.新制Cu(OH)2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 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故B错误;C.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故C错误;D.甲苯和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且密度都比水小,现象相同,故D错误;故选A。 19.某中性有机物C8H16O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物质,N经氧化最终可得M,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性有机物C8H16O2在稀硫酸作用下可生成两种物质,可见该中性有机物为酯类。由“N经氧化最终可得到M”,说明N与M中碳原子数相等,碳架结构相同,且N应为羟基在碳链端位的醇,M则为羧酸,故N为CH3CH2CH2CH2OH或(CH3)2CHCH2OH,对应的M为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从而推知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只有CH3CH2CH2COOCH2CH2CH2CH3和(CH3)2CHCOOCH2CH(CH3)2两种,答案选B。 20.某有机物A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7H6O5 B. 和溴水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含4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D. 既可以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物质中含有苯环、酚羟基和羧基,具有苯、酚和羧酸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知,分子式为分子式为C7H6O5,A正确; B.该物质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酚羟基和羧基能和NaOH反应,所以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含4 mol NaOH的溶液反应,C正确; D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所以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酚、羧酸的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易错选项是B。 2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能使溴水褪色 C.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应 D.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苯环与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应,故C正确;D.苯环上H、甲基上H、-Cl均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2. 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 乙二醇 B. 乙醇 C. 乙醛 D. 丙三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n(CaCO3)=10g÷100g/mol=0.1mol,m(CO2)=4.4g,m(C)=1.2g,m(H2O)=7.1g-4.4g=2.7g,m(H)=0.3g,所以有机物中含氧的质量为:31g-1.2g-0.3g=1.6g,则n(O)=0.1mol,即n(C)∶n(H)∶n(O)=0.1mol∶0.3mol∶0.1mol=1∶3∶1,选项A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3∶1;选项B中的原子个数比为2∶6∶1;选项C中的原子个数比为2∶4∶1;选项D丙三醇中的原子个数比为3∶8∶3,只有A符合,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等知识。 23.关于某有机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 mol Na发生反应 B. 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C. 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2 mol Na发生反应,A错误;B、只有酯基和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2mol NaOH发生反应,B错误;C、只有碳碳双键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1氢气,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24.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是 ①CH2=CHCOOH ②CH2=CHCOOCH3③CH2=CHCH2OH ④CH3CH2CH2OH ⑤CH3CH(OH)CH2CHO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能够发生酯化反应,需要有羟基或羧基;能发生加成反应需要有碳碳双键或三键、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需要有三键、双键、羟基、醛基,CH2=CHCOOH、CH2=CHCH2OH、CH3CH(OH)CH2CHO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三种反应,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官能团的性质。 25.新型纤维酸类降脂药克利贝特可由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利贝特的分子式为C28H36O5 B. 物质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C. 1 mol物质X最多可以与含2 mol Br2的溴水反应 D. 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鉴别物质X和克利贝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X中含酚-OH及苯环,而克利贝特中含-COOH,结合酚、羧酸的性质及性质差异解答。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克利贝特的分子式为C28H36O6,A错误; B.物质X分子中含多个亚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 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则1 mol物质X最多可以与含4 mol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 D.-COOH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而酚不能,则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鉴别物质X和克利贝特,D正确; 答案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26.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种类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CH3CH2CH2COOH________;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⑤ ________。 【答案】 (1). 羧酸 (2). 酚 (3). 醇 (4). 酯 (5). 醛 【解析】 ①CH3CH2CH2CO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属于羧酸;②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③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但羟基不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醇;④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⑤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属于醛。 点睛: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为环状化合物,又可分为两类:①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不是苯环)的化合物称为脂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的性质相类似。如环戊烷:,环己醇等。②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如:苯:,萘:等。注意有机物分类的标准和依据。 27.(1)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①核磁共振氢谱②蒸馏③重结晶④萃取⑤红外光谱⑥过滤,其中用于分子结构确定的有____(填序号)。 (2)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的是____(填字母)。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OCH3 (3)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则其实验式是________。如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 【答案】 (1). ①⑤ (2). AD (3). C4H10O (4). 74 (5). C4H10O 【解析】 【详解】(1 )在上述各种研究方法中,蒸馏、重结晶、萃取、过滤是有机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常用于分子结构确定,答案选①⑤; (2)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只有一类氢原子,则 A.CH3CH3分子中只有一类氢原子,A正确; B.CH3COOH分子中含有两类氢原子,B错误; C.CH3COOCH3分子中含有两类氢原子,C错误; D.CH3OCH3分子中只有一类氢原子,D正确; 答案选AD。 (3)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因此氧元素质量分数是21.63%,则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所以其实验式为C4H10O;根据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4,结合其实验式知其分子式为C4H10O。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明确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红外光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以及质谱图的运用,注意原子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28.A是常见的有机物质,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④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反应④.试管乙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① (3). 2C2H5OH+O2 2CH3CHO+2H2O (4). 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 (5).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解析】 【分析】 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则B是CH2=CH2;A是常见的有机物质,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A能和铜丝反应生成D,A能和乙酸反应生成C,A能和钠反应生成E,则A为CH3CH2OH,C为CH3COOCH2CH3,D为CH3CHO,E为CH3CH2ONa,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H3CH2OH,B为CH2=CH2,C为CH3COOCH2CH3,D为CH3CHO,E为CH3CH2ONa,则 (1)B是乙烯,其结构式为; (2)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在①~④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 (3)反应③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反应④是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4)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则实验室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涉及烯烃、醇、醛、羧酸、酯的转化,根据物质性质及反应条件进行推断,知道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实验原理以及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等。 29.A是一种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B跟羧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A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氧化B可以得到C。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它们都可以跟NaOH反应________。 【答案】 (1). (2). (3). (4). 、或 【解析】 【详解】(1)A的分子式是C14H12O2,不饱和度为(2×14+2-12)/2=9,酯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以其中含有苯环,醇B氧化得羧酸C,说明了B和C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酯A中有14个碳原子,则B和C中各有7个碳原子,从而可判断B是苯甲醇,C 是苯甲酸,A是苯甲酸苯甲酯,故A的结构简式为,B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 (2)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OH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则其结构简式为或或。 30.某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反应A→B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在浓硫酸加热条件可以生成含有三个六元环结构的有机物,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任意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答案】 (1). 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2). -OH、-CHO (3). 氧化反应 (4). (5). 、 【解析】 【分析】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 与银氨溶液反应、酸化得到,故C为,B发生氧化反应得到C,可知A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故B为,据此解答。 【详解】(1)反应A→B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C为,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OH、-CHO;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B→C的反应属于羟基的催化氧化反应; (3)在浓硫酸加热条件可以生成含有三个六元环结构的有机物,属于羟基与羧基之间的酯化反应,则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4)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含有羧基,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含有2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因此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根据转化关系中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条件进行分析,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注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