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居家自主学习在线检测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居家自主学习在线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Rb-8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 B.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 C. 二氧化碳与碳单质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D. 铁与盐酸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是常见的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碳单质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要吸收能量,是常见的吸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的反应放出热量,是常见的放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 A. 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B. 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 C. 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 D. 牛奶在冰箱里保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减慢糕点腐败变质的速度,故A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B.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的目的是改变糖果的颜色,故B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C.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D.牛奶在冰箱里保存,降低温度,减缓食物变质的速率,故D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答案选B。 3. 已知2Na+2H2O=2NaOH+H2↑,该反应中相关物质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NaOH的电子式 B. 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Na C. H2O的电子式: D. Na+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OH中,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即形成氧氢单键,氧原子得到钠离子给的电子,与氢原子形成了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形成离子键,故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 B.中Z代表质子数,即原子序数,A代表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钠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质量数为23,所以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可表示为,故B错误; C.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所以电子式可表示为,故C错误; D.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所以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的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 答案选A。 4. 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鉝(Lv)是116号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Lv位于第七周期第VIA族 B. Lv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弱 C. Lv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 中子数为177的Lv核素符号为Lv 【答案】B 【解析】 【分析】鉝(Lv)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可能是第VIA族的元素,由零族定位法可知,118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零族,则116号的鉝(Lv)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IA族,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Lv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ⅥA族,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由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Lv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故B错误; C.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正确; D.中子数为177的Lv核素,质量数=116+177=293,则核素符号为Lv,故D正确; 答案选B。 5.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20s内,从2.0mol/L变成了1.0mol/L,则这20s内B的反应速率为( ) A. 0.05mol/(L·s) B. 0.05 C. 0.5mol/(L·s) D. 0.05mol/L 【答案】A 【解析】 【详解】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20s内,从2.0mol/L变成了1.0mol/L,则这20s内B的反应速率V(B)=Δc(B)÷Δt=(2.0mol/L-1.0mol/L)÷20s=0.05mol/(L·s),答案选A。 6.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碱性:CsOH > KOH B. 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 C. 金属性:Na >Mg D.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Cs> K,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CsOH > KOH,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 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 >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H2S,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 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原子序数:Na>Mg,则金属性:Na >Mg,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 Na2CO3加热不分解,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与元素周期律无关,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 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该反应中C为固体,则增加C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错误;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的压强增大,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 如图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电流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 D. 铜片上有气泡冒出,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锌和铜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锌和稀硫酸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了闭合回路,满足原电池的四个条件,形成了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出发,经导线流向正极,由此分析。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锌和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锌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电子的流向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电流由Cu片通过导线流向Zn片,故C错误; D.铜作正极,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生成氢气,铜片上有气泡冒出,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溶液的pH变大,故D正确; 答案选D。 9.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H2O2=I2 + 2OH− B. 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 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D.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中在酸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OH−,故A错误; 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B错误; C.碘化钠水溶液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故C正确; D.从含有碘的悬浊液中得到碘,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C。 10. 工业制取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B. 若消耗2molSO2同时生成1molO2,则反应达到平衡 C.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的转化为SO3 D.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不是相等,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依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进行判断,故A错误; B.消耗2molSO2等效于消耗1mol的O2,同时生成1molO2,说明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100%的转化,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答案选A。 11. 锗(32Ge)与钾(19K)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锗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 B.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38 C. 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D. 碱性:Ge(OH)4>K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G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4,则其位于第四周期 IV A族,A错误; B、的中子数位38,电子数位32,则中字数和电子数的差值为6,B错误; C、Ge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其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正确; D、第四周期中,Ge位于K的右侧,则K的金属性大于Ge,所以碱性:KOH>Ge(OH)4,D错误; 故选C。 12. 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时,υ(A) =υ(B) B. 反应开始到5min,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ol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 D. 反应开始到5min,υ(C) =0.04 mol/(L·min)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a点时,A、B两物质反应的时间相同,但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不同,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 反应开始到5min,B的物质的量由0变为0.4 mol,则增加了0.4 mol,故B错误; C. 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由0.8 mol减少为0.2 mol,变化量为0.6 mol,A为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4 mol,变化量为0.4 mol,C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2 mol,变化量为0.2 mol,B、C为生成物,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反应体系中物质变化量之比,∆n(A):∆n(B) :∆n(C) =0.6 mol:0.4 mol:0.2 mol=3: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故C正确; D. 反应开始到5min,∆n(C)= 0.2 mol,υ(C) ==0.02 mol/(L·min),故D错误; 答案选C。 13. 我国研发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铷(Rb)原子钟,每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下列关于37R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同周期元素53I的原子半径比:Rb>I B. 中子数为50的Rb的核素:Rb C. 元素的金属性:K>Rb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KOH>RbOH 【答案】A 【解析】 【分析】铷元素(R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ⅠA族,为碱金属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相似,以此来解答。 【详解】A.铷和碘位于同一周期,铷在碘的左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Rb>I,故A正确; B.中子数为50的Rb的核素表示为:Rb,故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金属性:K<Rb,故C错误; D.同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故碱性RbOH>KOH,故D错误; 答案选A。 14.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化物的稳定性:YH3>H2Z B. 还原性:Z2-<W- C. 酸性:H3YO4>HXO3 D. 离子半径:W−<Z2- 【答案】D 【解析】 【分析】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X是N元素;根据X、Y、Z、W在盐酸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Z、W分别是P、S、Cl,据此分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PH3<H2S,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Cl−<S2−,故B错误 ;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PO4<HNO3,故C错误; D.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半径:Cl−<S2−,故D正确; 答案选D。 15. 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