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原子量:Al-27 Fe-56‎ 第一卷 选择题 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 ‎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 CO2 B. SO‎2 ‎C. NO2 D. 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O2不是污染性物质,空气质量报告不涉及CO2,A符合题意;‎ B.空气质量报告涉及SO2,B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报告涉及NO2,C不符合题意;‎ D.空气质量报告涉及可吸入颗粒物,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纳米材料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也介于1~100nm之间,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大于100nm,答案选D。‎ ‎3.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 )‎ A.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B 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 C. 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 D. 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A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不能接触,悬空滴加液体,B符合题意;‎ 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接触,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 A. 水 B. 煤油 C. 沙子 D. 泡沫灭火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和钠、钾反应生成氢气;煤油是可燃性液体,更不能用来灭火;泡沫灭火剂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与钠、钾燃烧产物过氧化钠、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以上都不能用于灭火,只有沙子符合,答案选C。‎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3②Al2O3③Al (OH )3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 ‎④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④正确。‎ 选D。‎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Fe2++Cl2=Cl-+Fe3+‎ B. 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 碳酸钡溶于盐酸BaCO3+2H+=Ba2++H2O+CO2↑‎ D. 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得失电子不守恒,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Cl-+2Fe3+,A符合题意;‎ B.Ca(OH)2是微溶物,微溶物若是在澄清溶液中,并且作为反应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拆成离子的形式,若作为生成物,或者是在浑浊液中则写成化学式,B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钡溶于盐酸,C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 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 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5.6 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A,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氯气均为1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数为NA,氯气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 NA,错误;‎ D.‎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lCl3,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 碳酸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D. 常温下,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水反应都生成氧气,故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A正确;‎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而不是氢气,B错误;‎ C.碳酸钠中含有钠离子,焰色反应时,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正确;‎ D.常温下,氧化钠是白色固体,D正确;‎ 答案选B。‎ ‎9.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不合题意;‎ 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不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符合题意;‎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mol B. 0.5mol C. 0.15mol D. 0.25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 mol/L,Mg2+为0.5 mol/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SO42-)==0.5 mol/L,故B项正确。‎ ‎11.通常情况下,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HCl B. Cl‎2 ‎C. NH3 D. NO ‎【答案】C ‎【解析】‎ ‎【分析】NH3是碱性气体,而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NH3。‎ ‎【详解】A. 浓硫酸可以干燥HCl气体,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可以干燥Cl2,B不符合题意;‎ C.NH3是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反应,故浓硫酸不能干燥NH3,C符合题意;‎ D.NO不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可以干燥NO,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2.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碱性:Na2CO3<NaHCO3‎ C. 水中溶解度:Na2CO3<NaHCO3‎ D. 与盐酸反应速度Na2CO3>NaH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热稳定性碳酸钠比碳酸氢钠强,A正确;‎ B.碳酸钠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强,B错误;‎ C.同温下,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错误;‎ 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度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度快,D错误;‎ 答案选A。‎ ‎13.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 、K+、SO42-、HCO3- B. Cu2+、K+、SO42-、NO3-‎ C. Na+、 K+、Cl-、 NO3- D. Fe3+、K+、SO4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性条件下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u2+ 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溶液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溶液呈黄色,不符合题目无色的要求,故D错误。‎ 答案选C。‎ ‎14.两份铝片,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1:6‎ ‎【答案】A ‎【解析】‎ 详解】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 A.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1:1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相同,A符合题意;‎ B.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2:3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3:2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1:6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H2(HCl):通过水洗涤再干燥 B. NO(NO2):通过水洗涤再干燥 C.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混合物 D. Fe2+溶液(Fe3+):加入Cu片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不溶于水,HCl易溶于水,故可以通过水洗再干燥的方法除去H2‎ 中的HCl,A不符合题意;‎ B.3NO2+H2O =2HNO3 +2NO,由方程式可知可以通过水洗再干燥的方法除去NO中的NO2,B不符合题意;‎ C.2NaHCO3Na2CO3 +H2O +CO2↑,由方程式可知可以通过加热混合物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C不符合题意;‎ D.Cu+2Fe3+=Cu2++2Fe2+,由方程式可知,引入了新的杂质铜离子,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6.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 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 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的酸性强弱与酸酐及酸本身的溶解性无关,A错误;‎ B.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B正确;‎ C.比较强酸制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则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C错误;‎ D.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说明HCl的酸性强于碳酸,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说明HCl酸性强于硅酸,但是不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D错误;‎ 答案选B。‎ 第二卷 非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中①氧化铝、②过氧化钠、③二氧化硅、④碳酸氢钠(填序号):‎ ‎(1)可用于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的是__;‎ ‎(2)可做耐火材料的是__;‎ ‎(3)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 ‎(4)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的是__。‎ ‎【答案】(1). ② (2). ① (3). ④ (4). ③‎ ‎【解析】‎ ‎【分析】(1)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2)氧化铝熔点高,能作耐火材料;‎ ‎(3)碳酸氢钠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4)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详解】(1)利用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可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故选②;‎ ‎(2)氧化铝熔点高,能作耐火材料,故选①;‎ ‎(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碳酸钠,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选④;‎ ‎(4)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造的,故选③;‎ ‎18.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蒸馏、④萃取、⑤分液等。写出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的方法。‎ ‎(1)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__法;‎ ‎(2)从硫酸铜的悬浊液中分离出氧化铜,可用__法;‎ ‎(3)除去食盐中的水,可用__法;‎ ‎(4)分离植物油和水,可用可用__法。‎ ‎【答案】(1). ④ (2). ① (3). ② (4). ⑤‎ ‎【解析】‎ ‎【分析】(1)根据分离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微溶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2)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不溶时,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3)根据固体与液体相溶时用蒸发结晶方法;‎ ‎(4)根据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方法分离。‎ ‎【详解】(1)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选④;‎ ‎(2)氧化铜不溶于水,采取过滤的方法从硫酸铜的悬浊液中分离出氧化铜,故选①;‎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溶剂水挥发,剩余固体为氯化钠,故选②;‎ ‎(4)植物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采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故选⑤。‎ ‎19.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H2O、SiO2、CaO、MgO、Fe2O3、Na2O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 ‎②__;__;‎ ‎(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i)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ii)产生0.1molCl2,则消耗浓HCl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答案】(1). H2O (2). H2O为液体,其他的为固体; (3). Na2O2; (4).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其余物质中的氧元素为-2价; (5). ② (6). 0.4‎ ‎【解析】‎ ‎【分析】(1)从所给物质中,从所给物质的状态、所给物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分类依据,对所给物质分类;‎ ‎(2)(i)从反应前后HCl中的Cl化合价升高,HCl作为还原剂,又从生成KCl说明HCl具有酸性;‎ ‎(ii)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详解】(1)①都是氧化物,但是H2O为液体,其他的为固体;‎ ‎②Na2O2中氧元素为-1价,其余物质中的氧元素为-2价;‎ ‎(2)(i)在反应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中,HCl中Cl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HCl具有还原性,又因为该反应生成KCl,则表现酸性,故选②;‎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当生成0.1molCl2,则消耗浓HC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20.(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A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发生该现象的原因___。(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单文字解释)‎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会变质,变质后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答案】 (1). 广口瓶A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广口瓶B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2). 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使有色布条褪色 (3). NaOH (4). Cl2+2NaOH=NaCl+NaClO+H2O (5). Ca(ClO)2 (6). C ‎【解析】‎ ‎【分析】(1)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中含有水,水能够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 ‎(2)氯水呈酸性,可以选用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尾气吸收;‎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如果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则会变质。‎ ‎【详解】(1)氯气没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广口瓶A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广口瓶B中潮湿的有色布条中的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使有色布条褪色;‎ ‎(2)氯水呈酸性,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会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CaCO3↓+2HCl= CaCl2+ CO2↑+H2O,故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变质后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CO2,故选C。‎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已知SO2具有:A.酸性、B.氧化性、C.还原性、D.漂白性。‎ 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为__,证明SO2具有__性(请填字母);‎ ‎(2)②中的品红溶液__,证明SO2有__性(请填字母);‎ ‎(3)④中的现象是__,证明SO2有__性(请填字母);‎ ‎(4)⑤的作用是___,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 ‎【答案】(1). 石蕊试液变红 (2). A (3). 褪色 (4). D (5).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 C (7).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8). SO2+2OH-=SO32-+H2O ‎【解析】‎ ‎【分析】SO2性质的探究,使石蕊试液变红,体现它的酸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它的漂白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它的还原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SO2气体通过石蕊试液,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有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证明SO2具有酸性,故选A;‎ ‎(2)SO2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有还原性,故选D;‎ ‎(3)SO2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SO2将MnO4-中+7价的锰元素还原为Mn2+,SO2被氧化为SO42-,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故选C;‎ ‎(4)SO2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该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22.已知以下物质为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D的化学式___,H的化学式___。‎ ‎(2)鉴别G溶液的试剂为___。‎ ‎(3)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1). KCl (2). AgCl (3). KSCN溶液 (4). 4Fe(OH) 2+O2+2H2O=4Fe(OH) 3‎ ‎【解析】‎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F是红褐色沉淀,故F是Fe(OH)3,E是白色固体,故E是Fe(OH)2,Fe(OH)3溶于盐酸生成,G溶液是FeCl3溶液,B+C→Fe(OH)2+D,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H为AgCl,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D为KCl,证明C溶液为KOH溶液,B溶液为FeCl2溶液,‎ ‎【详解】(1)由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KCl,H的化学式AgCl;‎ ‎(2)G溶液是FeCl3溶液,用KSCN溶液鉴别, KSCN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红色;‎ ‎(3)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4Fe(OH) 2+O2+2H2O=4Fe(OH)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