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P: 31 S:32 Cl:35.5 K: 39 Ca:40 Fe: 56 Cu:64 Ba: 137 ‎ 第Ⅰ卷 一、选择题: ‎ ‎1.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1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A.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 C.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 D. 2H2(g)+O2(g)===2H2O(l)ΔH=-517.6 kJ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 ‎【详解】1 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 kJ/mol;1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答案选B。‎ ‎2.2017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陕西进行了中国首次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自主探索陆相页岩气高效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页岩气属于二次能源 B. 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影响更小 C. 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键断裂时释放出热能 D. 页岩气取之不尽,可供人类长久开采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页岩气属于一次能源,A错误;‎ B. 甲烷是清洁能源,因此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影响更小,B正确;‎ C. 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C错误;‎ D. 页岩气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取之不尽,D错误;‎ 答案选B。‎ ‎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密度 C. A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 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压强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A为固体,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容器为定容密闭容器,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也是变化的,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 A是固体,浓度是一个定值,始终不变,故C错误;‎ D. 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当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时,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B。‎ ‎4.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1.5 mol·L-1·s-1‎ B. v(C)=0.5 mol·L-1·s-1‎ C. v(D)=0.6 mol·L-1·s-1‎ D. v(B)=0.4 mol·L-1·s-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v(A):v(B)=3:1,故v(B)=0.5mol•L-1•s-1;‎ B.v(C):v(B)=2:1,故v(B)=0.5v(C)=0.5×0.5mol•L-1•s-1=0.25mol•L-1•s-1;‎ C.v(D):v(B)=2:1,故v(B)=0.5v(D)=0.5×0.6mol•L-1•s-1=0.3mol•L-1•s-1;‎ D.v(B)=0.4mol•L-1•s-1;故A反应速率最快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溴水加入苯中 溴水颜色变浅 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将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 沉淀成分BaSO3‎ C ‎ 等体积、等PH的HA和HB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酸产生的氢气多 HA为强酸 D ‎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 ,振荡,静置 下层液体呈紫色 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溴水加入苯中,会发生萃取,水层褪色,A错误;B、将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NO3-在酸性条件下会将SO32-氧化SO42-,所以沉淀为BaSO4,B错误;C、等体积、等pH,说明HA和HB中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相同,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A溶液中还有未电离的分子,是弱酸,C错误;D、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 ,振荡,下层液体呈紫色,说明I2被Br2置换出来了,则Br2的氧化性强于I2,D正确。答案选D。‎ ‎6.可逆反应A+a BC+2 D(a为化学计量数),已知B、C、D为气态物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T1,p2>p1‎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 D. 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DH增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确定温度和压强的大小,根据图1,T2时反应速率大,所以T2>T1,根据图2,p2反应速率大,所以p2>p1,正确;B、根据图1,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C、压强变大,C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方向气体系数减小,说明A为液态或固态,正确;D、DH与反应物的量无关,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DH不变,错误。‎ ‎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铜铬的氧化物作催化剂,用一定量的HCl(g)和O2制取Cl2的原理为:4HCl(g)+O2(g) 2Cl2(g)+2H2O(g) ΔH<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变小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H2O(g),逆反应速率减小 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HCl(g)的转化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衡前,随着反应向着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进行,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变小,故A正确;‎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H2O(g),降低生成物的浓度,逆反应速率瞬间减小,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平衡正向进行,故B正确;‎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移动,HCl(g)的转化率不变,故D正确;‎ 答案为C。‎ ‎8.对于反应CH4(g)+H2O(g)⇌CO(g)+3H2(g)(正反应吸热),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水蒸气浓度 C. 加入催化剂 D. 降低压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增大,故A正确;B.增大水蒸气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体系中H2‎ 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移动,反应速率增大,氢气百分含量不变,故C错误;D.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但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答案为A。‎ ‎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 +6H2O (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4:5‎ B. 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逆向移动 C.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 当v正(NH3):v正(NO) =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的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因此起始投入的n(NH3):n(O2)=4:5,故A正确;‎ B选项,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如果加压水变为液体后,正向变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则平衡会正向移动,故B错误;‎ C选项,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容器体积变大,浓度变小,相当于反应体系压强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故C错误;‎ D选项,当v正(NH3):v正(NO) =1:1时,都是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只有当v正(NH3):v逆(NO) =1:1时,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现有X、Y、Z、W四种金属片,①把X、Y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X上有气泡产生,Y溶解;②把Z、W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W发生还原反应;③把X、Z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X→导线→Z。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①中金属片Y发生还原反应 B. ②中金属片W作负极 C. 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W<X<Z<Y D. 如果把Y、W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硫酸溶液中,则电子流动方向为Y→导线→W ‎【答案】D ‎【解析】A、①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X上有气泡产生,因此X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Y溶解,Y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②构成原电池,W发生还原反应,说明W作正极,Z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③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X的金属性强于Z,①根据选项A的分析,Y的金属性强于X,②‎ 根据选项B的分析,Z的金属性强于W,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是Y>X>Z>W,故C错误;D、根据选项C的分析,Y和W构成的原电池中,Y为负极,W为正极,因此电子从Y经导线流向W,故D正确。‎ ‎11.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锌电池具有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 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C.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解液肯定是强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在原电池中化合价升高的做负极,从总反应式中,我们知道锌化合价升高,所以锌做负极。故A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由于氧化锌会与强酸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一定不是强酸,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由于氧化锌与酸性溶液反应,所以该原电池只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12. 如图所示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 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C. 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D. 析氢腐蚀的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 ‎【答案】D ‎【解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2H++2e-=H2‎ ‎↑,产生的氢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造成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A项正确。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c(H+)逐渐减小,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条件下则发生吸氧腐蚀:2H2O+O2+4e-=4OH-,反应中消耗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造成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上升,B项正确。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负极都是铁失去电子,即:Fe-2e-=Fe2+,C项正确。析氢腐蚀,负极: Fe-2e-=Fe2+,正极:2H++2e-=H2↑,总反应式为Fe+2H+=Fe2++H2↑,D项错误。‎ ‎1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B.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 CO32-‎ C.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D.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 mol CH4转移12 mo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选项A错误;‎ B.B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反应为O2+2CO2+4e-=2CO32-,选项B正确;‎ C.A是负极,负极上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A反应为:H2+CO+2CO32--4e-=H2O+3CO2,选项C错误;‎ D.反应CH4+H2O3H2+CO,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第II卷 二、综合题 ‎14.按要求填空 ‎(1)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 ‎ ‎②增加盐酸体积:____________;‎ ‎③加入等体积的NaCl溶液:__________; ‎ ‎④滴入几滴CuSO4溶液: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_________;‎ ‎②恒容充入N2:__________;‎ ‎③恒压充入He:__________。‎ ‎(3)可逆反应A(g)+B(g) C(g)+D(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 ‎①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增大 (2). 不变 (3). 减小 (4). 增大 (5). 增大 (6). 增大 (7). 减小 (8). c (9). 0.079 mol·L-1·s-1 (10). 0.395 mol·L-1 (11). 79% (12). x(g)+y(g) 2z(g)‎ ‎【解析】(1)对于反应Fe+2HCl=FeCl2+H2↑,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②‎ 增加盐酸体积,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③加入等体积的NaCl溶液,盐酸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④滴入几滴CuSO4溶液,铁置换出铜,铜与铁及稀盐酸形成向微电池,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②恒容,充入N2,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③恒压充入He,容器的容积扩大,总压强增大,但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分压减小,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选项a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选项b错误;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c(A)不随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选项c正确;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1:1生成C、D的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到达平衡,选项d错误;答案选c;‎ ‎(4) ①分析图像知:,,Y的转化率;②由各物质转化的量:X为0.79 mol,Y为0.79 mol,Z为1.58 mol可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2,则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 ‎15.(1)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和,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电极反应为:,。根据上述反应式,完成下列题目。‎ ‎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在使用过程中,K+流向Zn极 ‎.使用过程中,电子由极经外电路流向极 ‎.是负极,是正极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使用时,电解质溶液的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典型可充型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液中的浓度将变_______;‎ ‎③当外电路通过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 ‎【答案】(1). C (2). Zn+Ag2O=2Ag+ZnO (3). 不变 (4). PbO2+2e−+4H++2SO42−=PbSO4+2H2O (5). 小 (6). 48‎ ‎【解析】‎ 分析】(1)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得失电子相等的条件下,将正负电极上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反应式,根据电极反应判断溶液pH的变化;‎ ‎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Ag2O+H2O+2e-=2Ag+2OH-,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Ag2O=2Ag+ZnO;‎ ‎③该原电池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Zn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则负极附近pH减小;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Ag2O+H2O+2e-=2Ag+2OH-,所以正极溶液的pH增大,电子转移相等的情况下负极消耗的氢氧根与正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溶液的pH值不变;‎ ‎(2)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写出电极反应为:负极电解反应:Pb-2e-+SO42-=PbSO4 ,正极电极反应:PbO2+2e-+4H++2SO42-=PbSO4+2H2O,依据电解反应和电池原理分析判断。‎ 详解】(1)①A.原电池中阳离子流向正极,即极,故A错误;‎ B.由电极反应式可知,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锌经导线流向Ag2O,故B错误;‎ C.正极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负极电极反应:Zn+2OH-═Zn(OH)2+2e-‎ ‎,所以Zn是负极,Ag2O是正极,故C正确;‎ D.由电极反应式可知,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Ag2O+H2O+2e-=2Ag+2OH-,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Ag2O=2Ag+ZnO;‎ ‎③该原电池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Zn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则负极附近pH减小;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Ag2O+H2O+2e-=2Ag+2OH-,所以正极溶液的pH增大,电子转移相等的情况下负极消耗的氢氧根与正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溶液的pH值不变。‎ ‎(2)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放电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PbO2+2e-+4H++2SO42-=PbSO4+2H2O;‎ ‎②放电时消耗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 ,结合正极反应PbO2+2e-+4H++2SO42-=PbSO4+2H2O,可知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减少;‎ ‎③当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依据电子守恒计算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0.5mol×303g/mol-0.5mol×207g/mol=48g。‎ ‎16.用5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A的材质不能用铁质的代替,其原因是:_____。‎ ‎(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mol·L-1的原因是:____。实验中若改用60mL0.5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____(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答案】(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金属铁易导热,容易造成热量的散失,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 (3). 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 (4). 不相等 (5). 相等 (6). 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kJ/mol (7). 无 (8). 有 ‎【解析】‎ ‎【分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判断其名称;‎ ‎(2)根据金属棒是热的良导体,易传热,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3)根据氢氧化钠过量能保证盐酸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4)根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以及中和热的概念,书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根据反应实质、物质结构分析判断。‎ ‎【详解】(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铁棒导热,散发热量,会使测出的温度偏低,所得中和热的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导致产生较大误差;‎ ‎(3)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保证50mL0.50mol•L-1盐酸完全反应,以盐酸的量为准进行准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产生的水多,所以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由于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因此与发生反应的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相等;‎ ‎(4)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kJ/mol;‎ ‎(5) KOH、NaOH都是一元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由于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是吸热的过程,使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因此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