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中,贴在氢氧化钠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 ‎ B.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故B错误;‎ C.图为氧化剂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C错误;‎ D.图为爆炸品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2.在“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步骤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托盘天平 C. 玻璃棒 D. 漏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确定每步用到的仪器:溶解:烧杯、玻璃棒;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蒸发: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因此用到次数最多的是玻璃棒,答案选C。‎ ‎3.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因为液体分层,所以采用分液法分离;‎ ‎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二种液体互溶,采用蒸馏法分离;‎ ‎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此为从有机体提取物质,应为萃取。‎ 故答案为C。‎ ‎4.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 A. mol B. L C. s D. g/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所以答案D正确。‎ 故选D。‎ ‎5.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下列中的:①浓度 ②温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所以需标有容量、刻度线,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特性,容量瓶应在瓶上标注温度下使用,故选②③⑤,所以答案B正确。‎ 故选B。‎ ‎6.关于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自来水暴沸 B. 蒸馏烧瓶可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加热 C. 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不能插入自来水液面下 D. 直形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避免加热时出现暴沸现象,应提前在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故A正确;‎ B.对烧瓶进行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烧瓶底炸裂,需垫石棉网,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用于测量蒸馏出的水的温度,制备蒸馏水也可不使用温度计,故C正确;‎ D.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这样冷凝效果好,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 B. 1molO2的质量为32g C. 1molO的的质量为16g/mol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A错误;‎ B.1molO2的质量为32g,故B正确;‎ C.1molO的的质量为16g,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物质体积约为22.4L,故D错误。‎ 故选B。‎ ‎8.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B.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D.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色沉淀也可能是CaCO3,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a2+,故A错误;‎ B.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故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排除溶液中的Ag+,CO32-,SO32-等,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SO42-,故C正确;‎ D.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D错误。‎ 故选C。‎ ‎9.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碳原子数为0.1NA ‎ ‎②标准状况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NA/22.4 ‎ ‎③0.1molFe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 ‎④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⑤106g碳酸钠固体中含Na+数为2NA ‎⑥1 L 0.5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A. ②⑤ B. 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相关计算,①错误;‎ ‎②标准状况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NA/22.4,②正确;‎ ‎③因为氢氧化铁胶粒由许许多多个Fe(OH)3分子构成,所以0.1molFe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胶粒数小于 0.1NA,③错误;‎ ‎④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H2)和氩气(Ar)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原子数前者是后者的2倍,④错误;‎ ‎⑤106g碳酸钠固体为1mol,含Na+数为2NA,⑤正确;‎ ‎⑥1 L 0.5 mol·L−1 Na2SO4溶液,Na2SO4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但溶液中的水里也含氧原子,所以含氧原子数远大于2NA,D错误。‎ 故选A。‎ ‎10.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111.2g B. 500 mL,117g C. 1 000 mL,117.0 g D. 任意规格,111.2g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实验室没有950 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应选用1000mL的容量瓶。‎ 计算溶质的质量时,也应使用1000mL进行计算。‎ m(NaCl)=2mol×58.5g/mol=117.0g 故选C。‎ ‎11.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 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A错误;‎ 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正确;‎ 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错误;‎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溶质的质量不足2.4g,所以浓度偏低,D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现有状态能导电的是( )‎ A. 铜丝 B. 熔融的MgCl2 C. NaCl溶液 D. 蔗糖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铜丝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合题意;‎ B. 熔融的MgCl2,能导电,是电解质,B符合题意;‎ C. NaCl溶液,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合题意;‎ D. 蔗糖,不导电,是非电解质,D不合题意。‎ 故选B。‎ ‎1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B. 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 K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 === K+ + H+ + SO42-‎ D. 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符号是mol,故A正确;‎ B.江河中的泥沙属于胶体分散系,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性质有关,故B正确;‎ C. K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 === K+ + H+ + SO42-,故C正确;‎ D. 氯化钠在溶解于水时即能电离出Na+和Cl-,电解质的电离无需外加电流的作用,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是否能通过滤纸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区别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胶粒直径为1-100nm,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B。‎ ‎15.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B。‎ ‎16.将50ml 3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03mol/L B. 0.3 mol/L C. 0.5 mol/L D. 0.05 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 ‎【详解】设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c,根据C浓V浓=C稀V稀可得:50×10-3L×3mol/L=500×10-3L×c,解得c=0.3mol/L,所以答案B正确。‎ 故选B。‎ ‎1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l-→C12 B. HCO3- →C032- ‎ C. Mn04- →Mn2+ D. Zn→Zn2+‎ ‎【答案】C ‎【解析】‎ ‎【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该微粒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相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解答。‎ ‎【详解】A、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A错误;‎ B、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Mn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还原剂,C正确;‎ D、Zn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D错误;‎ 答案选C。‎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H2O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还有钡离子与硫酸根结合的离子反应,错误;‎ B、澄清的石灰水说明全部溶解且电离,要用离子表示,错误;‎ C、电荷不守恒,错误;‎ D、正确;故答案选D。‎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能够大量共存是 ( )‎ A. Ca2+、Cl-、K+、CO32- B. Fe3+、Cl-、H+、SO42-‎ C. Fe2+、OH-、NO3-、SO42- D. Mg2+ 、Na+、OH-、K+‎ ‎【答案】B ‎【解析】‎ ‎【详解】A、Ca2+与CO32-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Fe3+、Cl-、H+、SO42-离子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Fe2+与O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g2+与O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20.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  )‎ ‎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浮、熔、游、响、红,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详解】①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比水轻,故①正确;‎ ‎②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观察到金属钠熔成闪亮的小球,证明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故②正确;‎ ‎③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观察到金属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并且发出响声,证明反应放热,故③正确;‎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有碱性物质生成,故④正确。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 故选D。‎ ‎21.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该反应中,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NaClO3,Cl2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产物;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NaCl,Cl2是氧化剂,NaCl是还原产物;因此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C正确;B.生成. 1mol的NaClO3转移5mol的电子,B错误;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误。故答案C。‎ ‎22.已知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①Ce4++Fe2+=Fe3++Ce3+,②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Sn2+、Fe2+、Ce3+ B. Sn2+、Ce3+、Fe2+‎ C. Ce3+、Fe2+、Sn2+ D. Fe2+、Sn2+、Ce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Sn2+>Fe2+>Ce3+。A. Sn2+、Fe2+、Ce3+符合题意; B. Sn2+、Ce3+、Fe2+不符合题意;C. Ce3+、Fe2+、Sn2+不符合题意;D. Fe2+、Sn2+、Ce3+不符合题意;答案:A。‎ ‎23.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 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 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 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 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都产生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A错误;‎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盐酸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C错误;‎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只有碳酸钠产生沉淀,如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 都正确 B. 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Na2O是碱性氧化物,但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①不正确;‎ ‎②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②不正确;‎ ‎③Na2O是白色物质,Na2O2是淡黄色物质,③不正确;‎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④正确;‎ ‎⑤向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NaOH和H2O2,H2O2只有部分分解,溶液中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⑤正确。‎ 故④⑤正确。‎ 答案为B。‎ ‎25.对于反应:2Na2O2+2 CO2===2Na2CO3+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生成1mol O2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NA个 D. 每有44 g CO2与足量Na2O2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O2与CO2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a2O2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A错误;‎ B.Na2O2与CO2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a2O2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B正确;‎ C.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O元素化合价分别由-1价升高为0价、降低为-2价,则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 D.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当44g即1molCO2与足量Na2O2反应时,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故D错误。‎ 故选B。‎ ‎26.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溶液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1 C. +4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n(Na2SO3)=0.1mol/L×0.012L=0.0012mol,n(K2Cr2O7)=0.04mol/L×0.01L=0.0004mol,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所以在反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钠,K2Cr2O7具有氧化性,所以在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进行计算,据此答题。‎ ‎【详解】n(Na2SO3)=0.1mol/L×0.012L=0.0012mol,n(K2Cr2O7)=0.04mol/L×0.01L=0.0004mol,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所以在反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钠,K2Cr2O7具有氧化性,所以在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设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x,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则0.0012mol×(6-4)=0.0004mol×2×(6-x),3=(6-x),所以x=+3,所以答案A正确。‎ 故选A。‎ ‎27.除去铁粉中少量铝粉,可选用(  )‎ A. 硫酸 B. 水 C. 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铁粉、铝粉均能与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铁粉能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铝粉不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 由于铁粉、铝粉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铁粉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时能把杂质除去,而且原物质也能保留,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28.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盐酸充分反应,其中( )‎ A. Na2CO3放出的CO2多 B. NaHCO3放出的CO2多 C. Na2CO3放出CO2的速率快 D. NaHCO3放出CO2的速率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 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盐酸溶液充分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错误;‎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质的量相同,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相同,故B错误;‎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才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速度快,故C错误;‎ D、根据选项C中分析可知,碳酸氢钠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9.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4mol/L, c(Mg2+)=0.7mol/L,c(Cl-)=1.4mol/L,则c(SO42-)为( )‎ A. 0.2 mol/L B. 0.3 mol/L C. 0.4 mol/L D. 0.5 mol/L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列式计算c值,据此答题。‎ ‎【详解】设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则:‎ ‎0.10mol/L×1+0.25mol/L×2=0.20mol/L×1+2c 解得:c=0.2mol/L,故答案A正确。 故选A。‎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 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 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 D. 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B ‎【解析】A. Na2O2可以与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所以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A正确;B. 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但是Na2O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C. 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C正确;D. 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D正确。本题选B。‎ 二、填空:‎ ‎31.现有下列9种物质:‎ ‎①H2O ②NaHCO3 ③Mg ④CaO ⑤H2SO4 ⑥Ca(OH)2 ⑦豆浆 ⑧碘酒 ⑨酒精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胶体的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__________。‎ ‎【答案】(1). ⑦⑧ (2). ①④ (3). ⑤ (4). ⑥ (5). ② (6). ⑨ (7). ⑦ (8). ①②④⑤⑥‎ ‎【解析】‎ ‎【详解】①H2O是氧化物,且为电解质; ‎ ‎②NaHCO3是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 ‎③Mg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CaO是氧化物,在熔融状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 ‎⑤H2SO4是酸,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 ‎⑥Ca(OH)2是碱,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 ‎ ‎⑦豆浆是胶体,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碘酒是碘单质和酒精组成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酒精是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所以属于混合物的是⑦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④;属于酸的是⑤;属于碱的是⑥;属于盐的是②;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⑨;属于胶体的是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④⑤⑥。‎ 故答案为:⑦⑧,①④,⑤,⑥,②,⑨,⑦,①②④⑤⑥。‎ ‎32.①SO3+H2O===H2SO4②Cl2+H2O===HCl+HClO ③2F2+2H2O===4HF+O2④2K+2H2O===2KOH+H2↑⑤CO2+2NaOH===Na2CO3+H2O ‎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 ‎(2)H2O只做氧化剂的是____,H2O只做还原剂的是____,‎ ‎(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_。‎ ‎(4)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⑤ (2). ④ (3). ③ (4). ② (5). 2K+2H2O=2K++2OH-+H2↑ (6). CO2+2OH-=CO32-+H2O ‎【解析】‎ ‎【详解】(1)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则②③④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①⑤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①⑤。‎ ‎(2)反应②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反应③中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水是还原剂,被氧化;反应④中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水是氧化剂,被还原;故答案为:④,③。‎ ‎(3)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故答案为:②。‎ ‎(4)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K+2H2O=2K++2OH-+H2↑,⑤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故答案为:2K+2H2O=2K++2OH-+H2↑,CO2+2OH-=CO32-+H2O。‎ 三、推断:‎ ‎33.有A、B、C、D、E、F六种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略,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已知A、B、E是单质,其中A着火只能用干燥的沙土灭火,B在常温下为气体,C俗名称为烧碱,D为无色无味液体。‎ ‎(1)写出A、B、F的化学式 A______ B ______ F ______。‎ ‎(2)写出A和D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生成3mol的B,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 ‎(3)写出E与C、D反应生成的B和F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 (2). H2 (3). NaAlO2 (4). 2Na+2H2O=2NaOH+H2 (5). 6NA (6). 2Al+2H2O+2OH-=2AlO2-++3H2 ‎ ‎【解析】‎ ‎【分析】有A、B、C、D、E、F六种物质,C俗名称为烧碱,C为NaOH;D为无色无味液体,D为H2O,根据框图,单质A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B和NaOH,则A为Na,B为H2,氢氧化钠和水与单质E反应生成氢气,则E为Al,因此F为偏铝酸钠,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A、B、F的化学式分别为:Na、H2、NaAlO2,故答案为:Na、H2、NaAlO2。‎ ‎(2)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的氢气,转移2mol电子,若生成3mol的H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6NA。‎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四、实验:‎ ‎3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同学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Fe;‎ 假设2:只有________;‎ 假设3:既有Fe也有Fe3O4。‎ ‎【答案】(1). 产生水蒸气 (2). 防暴沸 (3). 3Fe+4H2O(g)Fe3O4+4H2 (4). H2O (5). Fe3O4 (6). 干燥氢气 (7). 固体由黑色变为紫红色 (8). Fe3O4‎ ‎【解析】‎ ‎【详解】(1)因为在B装置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所以要让A装置中的水进入B中,只能让水成为蒸气,故A装置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答案为:产生水蒸气 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答案为:防暴沸 ‎(2)高温条件下,Fe3O4更稳定,所以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2O(g)Fe3O4+4H2。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 在该反应中,Fe由0价升高为+2、+3价,作还原剂;H2O中的H由+1价降为0价,作氧化剂,从而得出氧化剂是H2O。答案为:H2O 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即为Fe3O4。答案为:Fe3O4‎ ‎(3)D的作用是干燥氢气。答案为:干燥氢气 ‎(4)CuO为黑色,Cu为紫红色。E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紫红色。‎ 答案为:固体由黑色变为紫红色 ‎(5)该同学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提出了如下假设:‎ 由假设1和假设3,可推出假设2:只有Fe3O4。‎ 答案为:Fe3O4‎ 五、计算:‎ ‎35.将7.8g Na2O2投入水中充分反应,最终形成500ml溶液。求:‎ ‎(1)Na2O2的物质的量?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4)产生气体标况下的体积?______‎ ‎【答案】(1). 0.1mol (2). 0.2mol (3). 0.4mol/L (4). 1.12L ‎【解析】‎ ‎【详解】(1)n(Na2O2)=7.8g÷78g/mol=0.1mol,故答案为:0.1mol。‎ ‎(2)根据钠原子守恒得n(NaOH)=2n(Na2O2)=2×0.1mol=0.2mol,故答案为:0.2mol。‎ ‎(3)c(NaOH)=n/V=0.2mol÷0.5L=0.4mol/L,故答案为:0.4mol/L。‎ ‎(4)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根据2Na2O2~O2得标况下产生氧气的体积=0.1mol/2×22.4L/mol=1.12L, 故答案为:1.12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