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2.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H2S⇌2H++S2﹣ B.KHSO4⇌K++H++SO42﹣ C.Al(OH)3═Al3++3OH﹣ D.NaH2PO4═Na++H2PO4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0、△S>0 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 能自发 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 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四氯化碳 B.二氧化硫 C.氯化氢 D.氯气 5.在 25.00ml 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 20.00ml 刻度处,现将滴定管 中全部溶液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体积为(  ) A.5mL B.20mL C.大于 5mL D.小于 5mL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C.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它们都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 D.常温下,FeCl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一定大于 1×10﹣7mol/L 7.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 1.0mol/L,经过 20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 0.2mol/L,在这 20s 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0.04 B.0.04mol/(L.s) C.0.08mol(L.s)D.0.04mol/L 8.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9.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O2⇌2SO3 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min) B.v(O2)=2 mol/(L•min) C.v(SO2)=0.1 mol/(L•min) D.v(SO2)=0.1 mol/(L•s) 10.在 mA+nB=pC 的反应中,(m、n、p 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 C 每分钟 增加 2mol•L﹣1,B 每分钟减少 1.5mol•L﹣1,A 每分钟减少 0.5mol•L﹣1,则 m:n: p 为(  ) A.4:3:1 B.2:2:3 C.1:3:4 D.3:1:2 11.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 NaOH 固体放在左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 10.2 g B.用 25 mL 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 16.60 mL C.用广泛 pH 试纸测稀盐酸的 pH=3.2 D.用 10 mL 量筒量取 NaCl 溶液,体积为 9.2 mL 12.如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 10﹣10 7.2× 10﹣4 1.8×10﹣5 6.4× 10﹣6 则 0.1mol•L﹣1 的下列溶液中,pH 最小的是(  ) A.HCNB.HF C.CH3COOH D.HNO2 13.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0.1mol•L﹣1 的 CH3COOH 溶液的 pH=2 B.CH3COOH 溶液中含有 CH3COOH 分子 C.CH3COOH 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常温下 CH3COONa 溶液的 pH=8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 Na2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则 SO4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 Ba2+、Na+ 和 Cl﹣,不含 SO42﹣ B.Ksp 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 Ksp 大的物质的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 H2SO4 代替 H2O 来洗涤 BaSO4 沉淀 D.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H>0 表示放热反应,△H<0 表示吸热反应 C.△G>0 表示反应可自发 D.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 ═2H2O(g),△H=﹣571.6 kJ/mol 16.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17.准确移取 20.00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1NaOH 溶液 滴定,测 HCl 溶液的浓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测 HCl 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18.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 的醋酸中:c(H+)=4.0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 C.饱和食盐水中:c(Na+)+c(H+)=c(Cl﹣)+c(OH﹣) D.pH=12 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19.一定条件下反应 2AB(g)⇌A2(g)+B2(g)达到化学平衡,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AB 将完全分解 B.达到化学平衡时,AB、A2、B2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一定为 2:1:1 C.达到化学平衡时,AB、A2、B2 的浓度一定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 0 2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 的溶液中:Fe2+、NO3 ﹣、SO42﹣、Na+ B.由水电离的 c(H+)=1×10﹣14mol•L﹣1 的溶液中:Ca2+、K+、Cl﹣、HCO3 ﹣ C.c(Fe3+)=0.1 mol•L﹣1 的溶液中:K+、ClO﹣、SO42﹣、SCN﹣ D.c(H+)/c(OH﹣)=1012 的溶液中:NH4+、Al3+、NO3 ﹣、Cl﹣ 2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g)△H=+483.6 kJ/mol B.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 D.己知 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AlCl3 溶液和 Al2(SO4)3 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配制 FeSO4 溶液时,将 FeSO4 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 KCl 溶液中的 Fe3+ 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23.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24.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Pb(s)+PbO2(s)+2H2SO4(aq) 2PbSO4 (s)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是:PbO2+SO42﹣+4H++2e﹣═PbSO4+2H2O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4+2e﹣═Pb(s)+SO42﹣ D.充电时,当有 20.7gPb 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为 0.1mol 25.用铜片、银片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铜片浸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相同 B.铜导线替换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C.开始时,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Ag﹣e﹣═Ag+ D.电子通过盐桥从乙池流向甲池   二、非选择题 26.(1)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 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2NO2(g),△Η1=+67.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Η2=﹣534kJ/mol. 写出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 烧热为  . ②金刚石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时放出的热量为  . 27.汽车尾气里含有的 NO 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 240℃,平衡常数 K=64× 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N2 和 O2 各 1mol,5 分钟后 O2 的物质的 量为 0.5mol,则 N2 的反应速率为  .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 A.消耗 1mol N2 同时生成 1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 正(N2)=v 逆(NO) (3)将 N2、O2 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N2 和 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 其中充入一定量 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 气中 NO 的体积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N2、O2、NO 的浓度分别为 2.5×10﹣1 mol/L、 4.0×10﹣2 mol/L 和 3.0×10﹣3 mol/L,此时反应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 28.如图 1 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 原理,其中乙装置中 X 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是  ; (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L 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 积为  L,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g; (4)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 Fe(OH)2 的实验装置(如图 2 所 示),用于制 Fe(OH)2,使用硫酸钠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  作电极. (5)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的阳极泥中含有  ,反应一段时间 后,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下列化合物:①HCl ②NaOH ③CH3COOH ④NH3•H2O ⑤CH3COONa ⑥NH4Cl⑦ Na2CO3 (1)溶液呈碱性的有  (填序号). (2)常温下 0.01mol/L HCl 溶液的 PH=  ; (3)常温下 PH=11 的 CH3COON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  .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H3COONa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5)Na2CO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 30.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盐的水解反应规律. (1)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用 pH 试纸测得硫酸铝溶液的 pH 为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呈酸性 的原因:  ; (3)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和絮状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6-2017 学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 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分析】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都是新能源. 【解答】解:三大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是传统能源,而太 阳能是新能源. 故选 C.   2.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H2S⇌2H++S2﹣ B.KHSO4⇌K++H++SO42﹣ C.Al(OH)3═Al3++3OH﹣ D.NaH2PO4═Na++H2PO4 ﹣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先判断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注意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主 要写出第一步的电离即可,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氢硫酸分步电离,离子方程式应该分步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 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H++HS﹣,故 A 错误; B . 硫 酸 氢 钾 为 强 电 解 质 , 应 该 用 等 号 , 正 确 的 电 离 方 程 式 为 : KHSO4=K++H++SO42﹣,故 B 错误; C.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 Al3++3OH﹣,故 C 错误; D.磷酸二氢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2PO4═Na++H2PO4 ﹣, 故 D 正确; 故选 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0、△S>0 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 能自发 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 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A、根据△G=△H﹣T•△S<0 进行判断; B、反应生成气体,熵值增大,反应能自发进行;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 D、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 【解答】解:A、△H<0、△S>0,在任何温度下可满足△G=△H﹣T•△S<0,能 自发进行,故 A 正确; B、△H>0,若能够满足△G=△H﹣T•△S<0,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 的方向转变的倾向,熵值增大即△S>0,故 B 正确;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用焓变或熵变均可以 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故 C 错误; D、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故 D 正确; 故选 C.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四氯化碳 B.二氧化硫 C.氯化氢 D.氯气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或导电不 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造成.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A.四氯化碳为有机化合物,其水溶液不能导电,它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二氧化硫为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不发生电离,则属于非电解质, 故 B 正确;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则氯化氢属于电解质,故 C 错误; D.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5.在 25.00ml 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 20.00ml 刻度处,现将滴定管 中全部溶液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体积为(  ) A.5mL B.20mL C.大于 5mL D.小于 5mL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根据滴定管的构造:滴定管的 0 刻度在上方,据此解题. 【解答】解:在 25mL 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 20mL 刻度处,滴定 管的 0 刻度在上方,液面下方的刻度为 5.00mL,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溶液,故溶 液的体积大于 5mL, 故选 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C.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它们都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 D.常温下,FeCl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一定大于 1×10﹣7mol/L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分析】A.活化分子发生碰撞时,只有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才能 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C.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单独使用不准确; D.常温下,水电离的 c (H+)=1×10﹣7mol/L,氯化铁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解答】解:A.活化分子发生碰撞时,只有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故 A 错误; B.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加,故 B 错误; C.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可利用综 合判据△H﹣T△S 来判断,故 C 错误; D.常温下,水电离的 c (H+)=1×10﹣7mol/L,氯化铁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 FeCl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一定大于 1×10﹣7mol/L,故 D 正确; 故选 D.   7.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 1.0mol/L,经过 20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 0.2mol/L,在这 20s 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0.04 B.0.04mol/(L.s) C.0.08mol(L.s)D.0.04mol/L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根据 v= 计算 20s 内该物质的反应速率. 【解答】解:20s 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为△c=1.0mol/L﹣0.2mol/L=0.8mol/L. 所以 20s 内该物质的反应速率为 =0.04mol/(L•s). 故选:B.   8.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A、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B、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沉淀溶解达到平衡;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D、固体的浓度为常数,加入难溶的该沉淀物,平衡不发生移动. 【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故 A 错误; B、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故 B 正确;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与难 溶二者是否是 1:1 型有关、与溶解难溶物质的溶液中是否存在难溶物质的离子等 有关,故 C 错误;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 故平衡不发生移动,故 D 错误; 故选 B.   9.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O2⇌2SO3 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min) B.v(O2)=2 mol/(L•min) C.v(SO2)=0.1 mol/(L•min) D.v(SO2)=0.1 mol/(L•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该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是①统一单位②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对应的化学计量 数,数值大的反应快. 【解答】解:①把单位统一为 mol/(L•min),则 D.v(SO2)=0.1 mol/(L•s)=0.1 ×60mol/(L•min)=6mol/(L•min), ②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对应的化学计量数, A.v(SO2)=4 mol/(L•min), =2; B.v(O2)=2 mol/(L•min), =2; C.v(SO2)=0.1 mol/(L•min), =0.05; D.v(SO2)=6mol/(L•min), =3,; 数值大的反应快,因此反应最快的是 D, 故选 D.   10.在 mA+nB=pC 的反应中,(m、n、p 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 C 每分钟 增加 2mol•L﹣1,B 每分钟减少 1.5mol•L﹣1,A 每分钟减少 0.5mol•L﹣1,则 m:n: p 为(  ) A.4:3:1 B.2:2:3 C.1:3:4 D.3:1:2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测得 C 每分钟增加 2mol•L﹣1,B 每分钟减少 1.5mol•L﹣1,A 每分钟 减少 0.5mol•L﹣1,则 A、B、C 的速率之比为 0.5:1.5:2=1:3:4,由化学反应速 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则 m:n:p 为 1:3:4, 故选 C.   11.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 NaOH 固体放在左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 10.2 g B.用 25 mL 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 16.60 mL C.用广泛 pH 试纸测稀盐酸的 pH=3.2 D.用 10 mL 量筒量取 NaCl 溶液,体积为 9.2 mL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NaOH 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 B.碱式滴定管只能量取碱性溶液; C.广泛 pH 试纸的测定值是整数; D.量筒的感量是 0.1mL,量取溶液时量筒规格要等于或稍微大于量取溶液体积. 【解答】解:A.NaOH 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 NaOH 应该放置在小烧杯中 称量,故 A 错误; B.碱式滴定管只能量取碱性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酸性,要用酸式滴定管量 取,故 B 错误; C.广泛 pH 试纸的测定值是整数,所以用广泛 pH 试纸测稀盐酸的 pH 不能为 3.2, 故 C 错误; D.量筒的感量是 0.1mL,量取溶液时量筒规格要等于或稍微大于量取溶液体积, 所以用 10 mL 量筒量取 NaCl 溶液,体积为 9.2 mL,故 D 正确; 故选 D.   12.如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 10﹣10 7.2× 10﹣4 1.8×10﹣5 6.4× 10﹣6 则 0.1mol•L﹣1 的下列溶液中,pH 最小的是(  ) A.HCNB.HF C.CH3COOH D.HNO2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确定酸 性强弱,从而得到氢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答】解: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知, 酸性最强的是 HF,最弱的是 HCN,则 c(H+)最大是酸性最强的,即 HF 的 pH 最 小, 故选 B.   13.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0.1mol•L﹣1 的 CH3COOH 溶液的 pH=2 B.CH3COOH 溶液中含有 CH3COOH 分子 C.CH3COOH 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常温下 CH3COONa 溶液的 pH=8 【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 【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完 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要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只要能证明醋酸部分电离 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0.1mol/L 的醋酸 pH=2,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则醋酸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 A 不选; B.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 B 不选; C.CH3COOH 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说明醋酸具有酸性,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 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 C 选; D.常温下 CH3COONa 溶液的 pH=8,说明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则醋酸是弱酸, 为弱电解质,故 D 不选; 故选 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 Na2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则 SO4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 Ba2+、Na+ 和 Cl﹣,不含 SO42﹣ B.Ksp 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 Ksp 大的物质的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 H2SO4 代替 H2O 来洗涤 BaSO4 沉淀 D.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硫酸钡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存在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化学式结构组成相似的,Ksp 越小,溶解度越小;化学式结构组成不相似的, 不能直接比较; C.硫酸电离出的硫酸根离子降低了硫酸钡的溶解度,可以减小硫酸钡的损失; D.洗涤次数过多,会导致部分沉淀损失. 【解答】解:A.向 Na2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则 SO42﹣沉淀完全,由于 硫酸钡存在溶解平衡,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Ba2+、Na+、Cl﹣、SO42﹣,故 A 错 误; B.同类型电解质(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Ksp 越大溶解性越大,说明难溶物在水 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对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的难溶物,则必须通过计算判断,如 AgCl 与 Fe(OH)3,二者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不能简单地根据 Ksp 进行比较, 故 B 错误; C.硫酸钡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硫酸能够电离出硫酸根离子,用稀 H2SO4 代替 H2O 来洗涤 BaSO4 沉淀,可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故 C 正确; D.难溶物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若洗涤次数过多,则会导致部分沉淀损失,故 D 错误; 故选 C.   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H>0 表示放热反应,△H<0 表示吸热反应 C.△G>0 表示反应可自发 D.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 ═2H2O(g),△H=﹣571.6 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 B.△H>0 表示吸热反应,△H<0 表示放热反应; C.△G<0 表示反应可自发; D.表示氢气的燃烧热时,应生成液态水. 【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 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前者小于后者,故 A 正确; B.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差,△H>0 表示吸热反应,△H<0 表 示放热反应,故 B 错误; C.△G<0 表示反应可自发,故 C 错误; D.表示氢气的燃烧热时,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液态水,故 D 错误. 故选 A.   16.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电极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 极.而电解池的电极与电源有关,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为阴极,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则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故 A 正确; B.电解池中与电源的连接决定阴极或阳极,则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 极为阴极,故 B 正确; C.一般来说,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故 C 错误;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得到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17.准确移取 20.00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1NaOH 溶液 滴定,测 HCl 溶液的浓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测 HCl 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A.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导致待测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偏大; B.滴定管必须润洗,否则会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测定结果偏高; C.滴定管中有气泡,影响了标准液体积;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滴定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解答】解: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能润洗,如果用待测 HCl 溶液润洗后, 滴定过程中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 A 错误;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导致标准液被稀释, 则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 B 错误; C.滴定时必须赶出滴定管中气泡,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故 C 错误;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该操作方法合理, 故 D 正确; 故选 D.   18.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 的醋酸中:c(H+)=4.0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 C.饱和食盐水中:c(Na+)+c(H+)=c(Cl﹣)+c(OH﹣) D.pH=12 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液 pH 的定义;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c(H+)=10﹣pH; B.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谁弱谁水解,谁强谁显性,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易 水解; C.任何溶液中都遵循电荷守恒; D.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 【解答】解:A.c(H+)=10﹣pH=10﹣4mol/L,故 A 错误; B.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碳酸氢根离子易水解,而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溶 液中存在:c(Na+)>c(HCO3 ﹣),故 B 错误; C.氯化钠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 c(Na+)+c(H+)=c (Cl﹣)+c(OH﹣),故 C 正确; D.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 增大,50℃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 10﹣14,所以 pH=12 的纯碱溶液中:c(OH﹣)> 1.0×10﹣2mol•L﹣1,故 D 错误; 故选 C.   19.一定条件下反应 2AB(g)⇌A2(g)+B2(g)达到化学平衡,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AB 将完全分解 B.达到化学平衡时,AB、A2、B2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一定为 2:1:1 C.达到化学平衡时,AB、A2、B2 的浓度一定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 0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 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 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A、达到化学平衡时,可逆反应 AB 不可能完全分解,故 A 错误; B、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AB、A2、B2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可能为 2:1:1,也可能 不是 2:1: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 B 错误; C、AB、A2、B2 的浓度一定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故 C 正确; D、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大于 0,故 D 错误; 故选 C.   2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 的溶液中:Fe2+、NO3 ﹣、SO42﹣、Na+ B.由水电离的 c(H+)=1×10﹣14mol•L﹣1 的溶液中:Ca2+、K+、Cl﹣、HCO3 ﹣ C.c(Fe3+)=0.1 mol•L﹣1 的溶液中:K+、ClO﹣、SO42﹣、SCN﹣ D.c(H+)/c(OH﹣)=1012 的溶液中:NH4+、Al3+、NO3 ﹣、Cl﹣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pH=1 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由水电离的 c(H+)=1×10﹣14mol•L﹣1 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C.离子之间结合络离子; D.c(H+)/c(OH﹣)=1012 的溶液,显酸性. 【解答】解:A.pH=1 的溶液,显酸性,Fe2+、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故 A 错误; B.由水电离的 c(H+)=1×10﹣14mol•L﹣1 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碱溶液中均 不能大量存在 HCO3 ﹣,故 B 错误; C.Fe3+、SCN﹣结合络离子,不能共存,故 C 错误; D.c(H+)/c(OH﹣)=1012 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 故 D 正确; 故选 D.   2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g)△H=+483.6 kJ/mol B.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 D.己知 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 B、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而 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金刚石的 能量高,金刚石不稳定; C、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稀溶液恰好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 D、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CO(g)+O2(g)=2CO2(g)△H=△H1﹣△H2,CO 燃烧 为放热反应. 【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故 A 错误; B、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而 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金刚石的 能量高,金刚石不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B 错误; C、含 20.0g NaOH 物质的量为 0.5mol,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 kJ 的 热量,所以中和热为﹣57.4KJ/mol,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 (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故 C 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CO(g)+O2(g)=2CO2(g)△H=△H1﹣△H2,CO 燃烧 为放热反应,即△H1﹣△H2<0,则△H1<△H2,故 D 错误, 故选 C.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AlCl3 溶液和 Al2(SO4)3 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配制 FeSO4 溶液时,将 FeSO4 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 KCl 溶液中的 Fe3+ 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AlCl3 溶液和 Al2(SO4)3 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分别得到氧化 铝、硫酸铝; B.加入盐酸,引入新杂质; C.存在水解平衡,不能完全除去; D.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有利于除去油污. 【解答】解:A.AlCl3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盐酸易挥发,加热、灼烧生成氧 化铝,Al2(SO4)3 溶液加热、蒸干、灼烧仍得到硫酸铝,因硫酸难挥发,故 A 错 误; B.加入盐酸,引入新杂质,为抑制水解,可加入少量硫酸,故 B 错误; C.存在水解平衡,不能完全除去,可加入过量 KOH,过滤后再加入盐酸,故 C 错 误; D.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且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有利于除去油 污,故 D 正确. 故选 D.   23.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 B、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C、碱遇酚酞显红色,酸遇酚酞不变色; D、根据电解产物以及物质间的反应来回答. 【解答】解:A、电解时在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在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 子生成氢气,故 A 错误; B、在阳极附近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滴入 KI 溶液,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 单质而使得溶液呈棕色,故 B 正确; C、在阴极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该极附近的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试 液,溶液呈红色,故 C 错误; D、电解一段时间后,全部电解液几乎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碱性,故 D 错误. 故选 B.   24.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Pb(s)+PbO2(s)+2H2SO4(aq) 2PbSO4 (s)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是:PbO2+SO42﹣+4H++2e﹣═PbSO4+2H2O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4+2e﹣═Pb(s)+SO42﹣ D.充电时,当有 20.7gPb 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为 0.1mol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由化合价变化可知,当为原电池时,Pb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 程式为 Pb+SO42﹣﹣2e﹣=PbSO4,PbO2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PbO2+4H++SO42﹣﹣2e﹣=2H2O+PbSO4 , 在 充 电 时 , 阴 极 发 生 的 反 应 是 PbSO4+2e﹣=Pb+SO42﹣,阳极反应为 PbSO4﹣2e﹣+2H2O=PbO2+SO42﹣+4H+,放电时,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 解 答 】 解 : A . 放 电 时 , PbO2 为 正 极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 电 极 方 程 式 为 PbO2+4H++SO42﹣﹣2e﹣=2H2O+PbSO4,故 A 正确; B.放电时,蓄电池内电路中 H+向正极移动,故 B 错误; C.在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PbSO4﹣2e﹣+2H2O=PbO2+SO42﹣+4H+,故 C 错误; D.在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2e﹣=Pb+SO42﹣,所以当有 20.7gPb 生成时, 转移的电子为 ×2=0.2mol,故 D 错误. 故选 A.   25.用铜片、银片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铜片浸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相同 B.铜导线替换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C.开始时,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Ag﹣e﹣═Ag+ D.电子通过盐桥从乙池流向甲池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用铜片、银片、Cu(NO3)2 溶液、AgNO3 溶液、导线和盐桥构成一个原 电池,较为活泼的铜片为电池的负极,银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 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铜片浸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都是发 生了 Cu+2Ag+=2Ag+Cu2+,故 A 正确; B.铜线代替盐桥,乙池是原电池,甲池是电解池发生电镀,所以不是原来的装置 反应原理,故 B 错误; C.银片是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 Ag++e﹣=Ag,故 C 错误; D.原电池负极铜失电子,正极银得电子,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 液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故 D 错误.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26.(1)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 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2NO2(g),△Η1=+67.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Η2=﹣534kJ/mol. 写出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g)+2NO2 (g)═3N2(g)+4H2O(g)△H=﹣1135.7kJ/mol .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石墨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 的燃烧热为 393.5kJ▪mol﹣1 . ②金刚石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时放出的热量为 112.4kJ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1)已知:①N2(g)+2O2(g)═2NO2(g)△Η1=+67.7kJ/mol、②N2H4 (g)+O2(g)═N2(g)+2H2O(g)△Η2=﹣534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 可得目标反应 2N2H4(g)+2NO2(g)═3N2(g)+4H2O(g),△H=△Η2×2﹣△Η1, 带入反应热数据计算即可; (2)①依据物质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依据图象判断石墨的燃烧热; ② 依 据 极 图 象 金 刚 石 不 完 全 燃 烧 生 成 CO 时 放 出 的 热 量 为 395.4kJ﹣283.0kJ=112.4kJ. 【解答】解:(1)已知:①N2(g)+2O2(g)═2NO2(g)△Η1=+67.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Η2=﹣534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可得:2N2H4(g)+2NO2(g)═3N2(g)+4H2O(g)△H= △Η2×2﹣△Η1=﹣1135.7 kJ/mol, 故答案为: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 (2)①图象分析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说明石墨稳定,图 象分析 1mol 石墨完全燃烧生成 1mol 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 393.5kJ,则石墨的燃 烧热为 393.5kJ▪mol﹣1; 故答案为:石墨;393.5kJ▪mol﹣1; ② 依 据 极 图 象 金 刚 石 不 完 全 燃 烧 生 成 CO 时 放 出 的 热 量 为 395.4kJ﹣283.0kJ=112.4kJ,故答案为:112.4kJ.   27.汽车尾气里含有的 NO 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 240℃,平衡常数 K=64× 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N2 和 O2 各 1mol,5 分钟后 O2 的物质的 量为 0.5mol,则 N2 的反应速率为 0.05mol/Lmin .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AD . A.消耗 1mol N2 同时生成 1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 正(N2)=v 逆(NO) (3)将 N2、O2 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N2 和 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 其中充入一定量 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 气中 NO 的体积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N2、O2、NO 的浓度分别为 2.5×10﹣1 mol/L、 4.0×10﹣2 mol/L 和 3.0×10﹣3 mol/L,此时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填“处于化 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因为浓度商 Qc<K .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 素. 【分析】(1)5 分钟内,△n(O2)=1mol﹣0.5mol=0.5mol,由 N2(g)+O2(g)⇌ 2NO(g)可知△n(N2)=0.5mol,带入 v= 计算;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 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3)根据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5)计算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与该温度下的 平衡常数相比较,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5 分钟内,△n(O2)=1mol﹣0.5mol=0.5mol,由 N2(g)+O2 (g)⇌2NO(g)可知△n(N2)=0.5mol,v(N2)= = =0.05mol/ (L•min), 故答案为:0.05mol/(L•min); (2)A.消耗 1mol N2 等效于消耗 1mol O2,同时生成 1mol O2,故选; B.混合气体密度一直不变,故不选;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总质量是个定值,总物质的量是个定值,混 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故不选; D.2v(N2)正=v(NO)正=v(NO)逆,故选; 故选:AD;  (3)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平衡常数 增大,故 A 正确;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发生移动,故 B 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AC; (4)该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压强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只 要是在相同温度下,则平衡状态相同,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 NO 的体积分数,故答案为: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N2、O2、NO 的浓度分别为 2.5×10﹣1mol/L、 4.0×10﹣2mol/L 和 3.0×10﹣3mol/L,则有该时刻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幂之积的比值为: =9×10﹣4<K,则反 应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为浓度商 Qc<K.   28.如图 1 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 原理,其中乙装置中 X 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是 O2+2H2O+2e﹣═4OH﹣ ; (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L 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 积为 4.48 L,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12.8 g; (4)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 Fe(OH)2 的实验装置(如图 2 所 示),用于制 Fe(OH)2,使用硫酸钠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 铁 作电极. (5)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的阳极泥中含有 Ag ,反应一段时 间后,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 (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3)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铁电极上生成氢气的体积、丙装置中析 出铜的质量; (4)若用于制 Fe(OH)2,使用硫酸钠做电解质溶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 气,阳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5)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金属失电子,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根据 阴阳极上金属的变化确定溶液中铜离子是否变化. 【解答】解:(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所以投放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 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正极 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2e﹣═4OH﹣;故答案为: O2+2H2O+2e﹣═4OH﹣;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 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3)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若在;准状况下,有 2.24L 氧气参加反应,则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0.1mol,乙装置中铁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 设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xL;丙装置中阴极上析出铜,设析出铜的质量为 yg. 2H++2e﹣=H2↑ 2mol 22.4L 0.4mol xL x=4.48 2Cu 2++2e﹣=Cu 2mol 64g 0.4mol yg y=12.8 故答案为:4.48;12.8; (4)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得不到氢氧化亚铁, 所以阳极上应该是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 亚铁. 故答案为:铁; (5)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阳极上不仅铜还有锌失电子进入溶液,银沉 积在阳极附近,形成电极泥,阴极上析出铜,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知,阳极上溶 解的铜小于阴极上析出的铜,所以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减 小; 故答案为:Ag;减小.   29.下列化合物:①HCl ②NaOH ③CH3COOH ④NH3•H2O ⑤CH3COONa ⑥NH4Cl⑦ Na2CO3 (1)溶液呈碱性的有 ②④⑤⑦ (填序号). (2)常温下 0.01mol/L HCl 溶液的 PH= 2 ; (3 )常温下 PH=11 的 CH3COON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  10﹣3 mol/L . ( 4 ) 用 离 子 方 程 式 表 示 CH3COONa 溶 液 呈 碱 性 的 原 因   CH3COO﹣+H2O ⇌ CH3COOH+OH﹣ . (5)Na2CO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c(Na+)>c(CO32﹣)>c(OH﹣)> c(HCO3 ﹣)>c(H+) . 【考点】pH 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1)碱或强碱弱酸盐其溶液都呈碱性; (2)pH=﹣lgc(H+); (3)醋酸钠促进水电离,根据氢离子浓度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氢氧根离子浓 度; (4)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5)根据 Na2CO3 在溶液中的行为来分析:Na2CO3 =2Na++CO32﹣;CO32﹣+H2O⇌ HCO3 ﹣+OH﹣;HCO3 ﹣+H2O⇌H2CO3+OH﹣;H2O⇌H++OH﹣. 【解答】解:(1)碱或强碱弱酸盐其溶液都呈碱性,氢氧化钠、氨水、醋酸钠、 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 故答案为:②④⑤⑦; ( 2 ) 常 温 下 0.01mol/L HCl 溶 液 中 c ( H+ ) =0.01mol/L , pH=﹣lgc ( H+ ) =﹣lg0.01=2,故答案为:2; (3)醋酸钠促进水电离,醋酸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10﹣11mol/L,根据水的离子 积常数知,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 10﹣3 mol/L, 故答案为:10﹣3 mol/L; (4)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为:CH3COO﹣+H2O⇌CH3COOH+OH﹣; 故答案为:CH3COO﹣+H2O⇌CH3COOH+OH﹣; (5)由于盐类的水解程度很小,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O32﹣)> c(OH﹣)>c(HCO3 ﹣)>c(H+), 故答案为:c(Na+)>c(CO32﹣)>c(OH﹣)>c(HCO3 ﹣)>c(H+).   30.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盐的水解反应规律. (1)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CO32﹣+H2O⇌HCO3 ﹣+OH﹣  (2)用 pH 试纸测得硫酸铝溶液的 pH 为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呈酸性 的原因: Al3++3H2O⇌Al(OH)3+3H+ ; (3)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和絮状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HCO3 ﹣=Al(OH)3↓+3CO2↑ .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1)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 (2)铝离子水解显酸性; (3)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 氧化铝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碳酸钠水溶液中分步水解显碱性,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 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 ﹣+OH﹣,HCO3 ﹣+H2O ⇌H2CO3+OH﹣,故答案为:CO32﹣+H2O⇌HCO3 ﹣+OH﹣; (2)硫酸铝水解显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故答 案为:Al3++3H2O≒Al(OH)3+3H+; (3)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 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 ﹣=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 ﹣=Al(OH)3↓+3CO2↑;   2017 年 4 月 18 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