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YBa2Cu3Ox(Y元素钇)是一种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Y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量数是89 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 核外电子数是39 D. Y与Y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所以钇原子质量数为89,胡A正确; B选项,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89 -39 = 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39 =11,故B错误; C选项,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所以核外有39个电子,故C正确; ‎ D选项,Y与Y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为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2.下列对物质或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氧化钠的分子式:Na2O C. 碳-14 原子表示为:‎‎14C D. Na2S 的电 子式:Na : S :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A正确;‎ B. 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无分子式,其化学式为:Na2O,B错误;‎ C. 碳-14 原子核内由6个质子,质量数为14,可表示为:‎14C,C错误;‎ D. Na2S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D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电子式的书写:①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将组成的阴阳离子拼在一起进行标示,书写规则口诀:多在外、少在内、小在外、大在内、阴阳相间,比如:,,等;②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基本与共价型单质分子相同,一般为正价者在前,对于不同价态的元素的原子,一般将化合价绝对值大的写在中间,绝对值小的写在周边,比如:,,等。‎ ‎3.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活泼性强的作原电池的负极,故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②c、d相连,c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d;③a、c相连,c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c;④b、d相连时,b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b;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故选B。‎ ‎4.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减少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2.5s C. 10s D. 5s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O2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SO3‎ 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s),c=vt,则t==5s,答案为D。‎ ‎【点睛】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5.锌空气电池具有蓄电量大、充电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放电时Zn电极逐渐溶解 B. 石墨为正极 C. 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Zn片 D. 电池放电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A. Zn作负极,电池放电时Zn电极逐渐溶解,故A正确;B.石墨为正极,故B正确;C. Zn做负极,电子由Zn片经导线流向石墨,故C错误;D. 电池放电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故D正确。故选C。‎ 点睛: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6.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Z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C. 原子半径:ZYX D. 元素X、Z、W的最高正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W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W是P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确定: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Si元素,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Y>X>W>Z,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X>W>Z,故A正确; ‎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W>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故B正确; ‎ C.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W>X>Y,故C错误; ‎ D. 主族元素除了O和F之外,最高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D正确; ‎ 答案选C。‎ ‎7.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B. ,和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 与的物质的量之和是的物质的量的2倍 D. 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mol ,同时增加3mol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可能为1:3:2,也可能不是1:3: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 ‎ B. ,和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 C. 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取决于反应起始物质的量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用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 D. 都表示的是逆反应速率,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D错误; ‎ 答案选B。‎ ‎【点睛】‎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已知、、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Y为 B. 为 C. 为 D. Z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 ‎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min-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② >④>③>①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② >③=④>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①v(A)=0.15 mol·L-1·s-1;②v(B)=0.6 mol·L-1·s-1,则v(A)=0.2 mol·L-1·s-1;③v(C)=0.4 mol·L-1·s-1,则v(A)=0.2 mol·L-1·s-1;④v(D)=0.45 mol·L-1·min-1,则v(A)=0.00375 mol·L-1·s-1,所以快慢顺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C。‎ ‎【点睛】同一个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这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0.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经过t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1,c(Y2)=0.8mol·L-1,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X2+3Y22XY3 D. 3X2+Y22X3Y ‎【答案】D ‎【解析】‎ ‎【详解】tmin后,△c(X2)=1mol•L-1-0.4mol•L-1=0.6mol•L-1,△c(Y2)=1mol•L-1-0.8mol•L-1=0.2mol•L-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2、Y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mol•L-1:0.2mol•L-1=3: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故反应可以表示为:3X2+Y2═2X3Y。‎ 故选D。‎ ‎1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铁作阴极 D. 电解熔融的NaCl制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则阳极放电的是金属铁,电极被损耗,不符合生产实际,故A符合题意;‎ B.电解法精炼粗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所以用纯铜作阴极,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与氯气时,阴极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阳极上产生氯气,阳极材料采用石墨电极,阴极材料是铁电极,故C不符合题意;‎ D.钠属于活泼金属,可以采用电解法制取,阳极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阴极钠离子得电子得到钠单质,符合生产实际,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点睛】电解池书写电极反应式,一定需要注意离子的放电顺序,还要具体考虑溶液中的各种离子,D项熔融的氯化钠中不存在水,属于易错点。‎ ‎1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 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池中锌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乙池中仅发生锌与硫酸的反应。所以甲池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池不构成原电池。两池中c(H+)均减小;甲池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快。答案选C。‎ ‎1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乙炔 C. 苯 D. 乙烯 ‎【答案】C ‎【解析】‎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C2H2为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苯性质稳定,不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正确;D、乙烯含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 ‎14.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 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D. 苯加入到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将乙烯氧化而褪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而不是加成反应,A错误。‎ B、苯中碳和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虽然不是典型的双键,但是仍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B正确。‎ C、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苯与浓硝酸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硝基苯,为油状物,C错误。‎ D、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在苯中的溶解度很大,苯加入到溴水中,苯将溴水中的溴夺取出来而使溴水层褪色,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在化学上叫萃取,D错误。‎ 正确答案为B。‎ ‎15.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 丙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 丁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 ‎【详解】A.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错误;‎ C.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C正确;‎ 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错误;‎ 答案选C。‎ ‎【点晴】利用模型得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模型中不同小球代表的原子及成键来分析解答即可,比例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示分子的形状,其碳原子的成键情况是确定分子结构的关键,碳原子的成键情况主要根据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的数目确定,原子半径的关系为C>O>H。比例模型除了体现的是组成该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还体现了分子的空间结构,注意与球棍模型的区别。‎ ‎16.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 B.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烷则不能 C. 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 D. 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乙烷分子为立体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为不饱和烃,乙烷中碳原子全部成键,为饱和烃,故A正确;‎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故B正确;‎ C.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不稳定,易断裂,故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具有平面结构,乙烷为饱和烃,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故D正确.故选C.‎ ‎17.‎ 乙醇分子中的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分子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D. 乙醇是电解质,在水中键①断裂电离出氢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取代羟基上氢原子,反应时键断裂,故A正确;‎ B. 乙醇在Cu催化作用下和反应生成乙醛,乙醇中的键断裂,故B正确;‎ C. 燃烧时所有的化学键发生断裂,反应时断裂,故C正确;‎ D. 乙醇是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D。‎ ‎18.下列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A. 乙醇能燃烧 B. 1mol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molH2‎ C. 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D. 乙醇能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由于1mol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molH2,这就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答案选C。‎ ‎19.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 A. 铝热反应 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是吸热反应,C错误;‎ D、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20.少量铁片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盐酸过量),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如下方法中的成立的是 A. 加入少量铁粉 B. 加NaCl溶液 C.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 改用10 mL 0.1 mol·L-1盐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盐酸过量,加入少量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增多,A项错误;‎ B. 加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变慢,B项错误;‎ C.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C项错误;‎ D. ‎ 改用浓度大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盐酸过量,由铁的量决定氢气的产量,则氢气的量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因为铁不足,氢气的量由铁决定,学生们容易忽略置换铜消耗的铁,误以为反应速率加快,氢气量不变;当铁过量,盐酸不足时,由盐酸决定氢气的量,此时氢气的量不改变。‎ ‎2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3倍,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X) < r(Y) < r(Z) < r(W)‎ 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 Y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D. 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3倍,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 B.W是Na元素,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 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 D.Y是N元素,X是H元素,Z是O元素,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熔沸点比H2S高 B. HF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C. F2、Cl2、Br2、I2熔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 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破坏了离子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O和H2S的熔沸点与化学键无关,水的熔沸点比H2S高因为水中存在氢键,故A错误;‎ B.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HF的沸点是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高的,故B正确;‎ C.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故C正确;‎ D.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加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3.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 NaOH、、 B. MgO、、‎ C. 、KOH、 D. 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中,只有共价键,故A不符合; ‎ B. MgO中,只有离子键,故B不符合; ‎ C. 三种物质中均含离子键、共价键,故C符合; ‎ D. HCl中只有共价键,、中只有离子键,故D不符合; ‎ 答案选C。‎ ‎【点睛】A容易错。同学常常因稀硫酸能导电而误以为是离子化合物。‎ ‎24.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 澄清石灰水,浓H2SO4 B. 溴水,浓H2SO4‎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 D. 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澄清石灰水与甲烷或乙烯均不反应,A错误;‎ B. 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物质与甲烷分离,浓H2SO4干燥甲烷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B正确;‎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甲烷中混有新的杂质,C错误;‎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答案为B。‎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石油的裂化,可直接得到乙烯、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 B. 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C.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和是同种物质,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汽油,裂解是裂化的深度过程,得到乙烯等,故A错误;B、煤的干馏是对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故C错误;D、它们属于同种物质,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D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下列各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 O2和O3 ; ②‎12C 与‎14C; ③ CH3 (CH2) 3 CH3和 ‎ ‎ ④和 ; ‎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 ‎【答案】 (1). ② (2). ① (3). ③ (4). ④‎ ‎【解析】‎ ‎【分析】‎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和性质均完全相同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 ‎【详解】(1)②‎12C和‎14C质子数都为6,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②; (2)① O2和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①; (3)③CH3 (CH2) 3 CH3和分子式相同,均为C5H1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③; (4)④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④。‎ ‎【点睛】为方便学生理解,现将高中阶段“四同”区分如下:‎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原子。其特点为:属于同一原子(同一元素);‎ 同素异形体:同元素结构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与白磷,O2和O3等,其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同系物:结构相似且组成上相差n个CH2的化合物,符合“两同一差”原则,即同通式同结构组差n个CH2;‎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正戊烷与异戊烷等。‎ ‎27.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①;;;;;;;;;⑩NaOH ‎(1)这些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不含化学键的是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______;⑩NaOH______。‎ ‎【答案】 (1). ②④⑦         (2). ③ (3). ⑧ (4). (5). (6). (7). ‎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由单原子分子形成的物质不含化学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当然注意个别特例;‎ 过氧化氢、二氧化碳均通过共价键而使分子内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据此可写结构式;‎ 氯化铵为离子晶体,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氢氧根内部氧与氢原子共用1对电子;‎ ‎【详解】①O2是单质,含有共价键;是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③MgCl2只含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④H2SO4是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是化合物,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是化合物,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是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⑧Ne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是化合物,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⑩NaOH化合物,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所以: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不含化学键的是⑧;‎ 故答案为:②④⑦;③;⑧;‎ 过氧化氢存在和共价键,结构式为:,二氧化碳含有2个共价键,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  ;‎ 氯化铵为离子晶体,其电子式为:;氢氧化钠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 ‎28.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xC(g),若经2 s后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2.8 mol,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求:‎ ‎①2 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②2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x=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3mol∙L-1∙s-1 (2). 0.15mol∙L-1∙s-1 (3). 30% (4). 2‎ ‎【解析】‎ ‎【详解】若经2s后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2.8mol,‎ ‎2 s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解得x=2;‎ ‎①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3mol•L-1•s-1;‎ ‎②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15mol•L-1•s-1;‎ ‎③2s时物质B的转化率=×100%=30%;‎ ‎④由上述计算可知x=2。‎ ‎29.已知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产物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称为_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B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①决定化合物A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②到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A到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的分子式为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石油的分馏 (2). 石油的裂解 (3). 羟基 (4). 加成反应 (5). 酯化反应 (6). C2H4O (7). (8). CH2=CH2+H2O→CH3CH2OH (9). (10). ;‎ ‎【解析】‎ ‎【分析】‎ 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则B为,石油的分馏得到石蜡油,石蜡油裂解得到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可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和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E为,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 ‎【详解】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称为:石油的分馏,由石蜡油获得B的方法称为:石油的裂解;‎ 答案为: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 ‎ ‎(2)①A为CH3 CH2 OH,决定化合物A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即官能团为羟基;‎ 答案为:羟基; ‎ ‎②B到A的反应为乙烯和水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乙醇,A到E的反应为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答案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 ‎ ‎③C为乙醛,其分子式为C2 H4O,F为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C2H4O;; ‎ 反应①为乙烯和水生成乙醇: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得乙醛和水: ,反应为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 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