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课件: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 2 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你知道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吗? 1 .掌握离子反应的含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3 .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 .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1 . 离子反应的概念: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 __________ 的反应。 2 . 实验探究 离子反应 离子之间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 3. 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 离子方程式 (1)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_________ 来表示 反应的式子。 (2) 书写步骤 离子符号 如: H + + OH - ===H 2 O 可以表示 _____ 和 ____ 生成 _________ 和水的反应。 强酸 强碱 可溶性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1) 抓住两易、两等、两查 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 ( 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 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 ( 包括弱酸、弱碱、水等 ) 、难溶物、单质、气体、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 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对应相等。 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 注意的问题 ①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 ( 标↓ ) ,如 MgCO 3 等。 ②氨水作为反应物写 NH 3 ·H 2 O ;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 NH 3 ( 标↑ ) 。 (4) 看原子及电荷是否守恒,如 FeCl 2 溶液与 Cl 2 反应,不能写成 Fe 2 + + Cl 2 ===Fe 3 + + 2Cl - ,而应写成 2Fe 2 + + Cl 2 ===2Fe 3 + + 2Cl - 。 [ 温馨提示 ]   (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关键是 “ 拆 ” ,哪类物质的化学式拆,哪类不拆,初学阶段需强化记忆,多加练习,提高书写技能。 (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要多总结考查的类型。如 “ 拆分 ” 的问题, “ 守恒 ” 的问题, “ 量 ” 的问题, “ 是否符合事实 ” 的问题,通过练习,开阔思路,总结规律。 答案:   C 1 . 实验探究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产生白 色沉淀 红色 褪色 产生白 色气泡 2.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 复分解反应类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离子共存的判断 离子共存即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即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反应,则不共存,若不反应,则能大量共存。 (1) 生成沉淀; (2) 放出气体; (3) 生成 H 2 O 1 . 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及常见例子。 2. 溶液无色透明时,不存在有色离子 中学阶段常见有色离子及其颜色: (1)Cu 2 +    (2)Fe 3 +    (3)Fe 2 +    (4)MnO 蓝色   棕黄色   浅绿色   紫红色 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答案:   C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解析:   答案:   D [ 思考感悟 ]  解答此类题目时,没有必要书写完整的离子方程式,只要分析所给离子方程式是否满足符合客观事实、改写正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条件,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即不正确。 [ 规律方法 ]   涉及 “ 微溶物 ”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2) 常见微溶物有 4 种: Ca(OH) 2 、 CaSO 4 、 Ag 2 SO 4 、 MgCO 3 ,而常考查的是 Ca(OH) 2 。 1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 B 、 C 、 D) 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 OH - + HCl===H 2 O + Cl - B . Ca(OH) 2 + Cu 2 + ===Ca 2 + + Cu(OH) 2 C . Fe + Cu 2 + ===Cu + Fe 2 + D . Fe + 2H + ===Fe 3 + + H 2 ↑ 解析:   答案:   C 选项 内容指向 · 联系分析 结论 A 应为 OH - + H + ===H 2 O 错误 B 应为 2OH - + Cu 2 + ===Cu(OH) 2 ↓ 错误 C 铁置换铜,原子、电荷均守恒 正确 D 应为 Fe + 2H + ===Fe 2 + + H 2 ↑ 错误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两看: 答案:   C [ 思考感悟 ]  解答此类题目的大致步骤如下: (1) 分析题目的限制条件,如 “ 强酸性 ” 、 “ 强碱性 ” 、 “ 无色透明 ” 等,根据限制条件判断溶液中已经存在的离子。 ①当要求溶液为无色时,对于有颜色的离子,无论是否参与反应,都不能大量存在。 ②强酸性溶液中要考虑 H + 参与反应,强碱性溶液中要考虑 OH - 参与反应。 (2) 结合题目的限制条件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然后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反应,则大量共存。 答案:   D 热点实验 探究溶液中离子反应 [ 探究举例 ]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首先在水槽中加入 200 mL 2 mol·L - 1 的 H 2 SO 4 溶液,同时将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球放入溶液中,小球悬浮在溶液中央,闭合开关 K ,电流计发生偏转。然后再进行以下操作,请回答问题。 (1)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与 H 2 SO 4 密度相同的 Ba(OH) 2 溶液至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 Ba(OH) 2 溶液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 假设密度也相同 ) 的以下三种溶液 ( 设反应后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和 ) A . Ba(NO 3 ) 2     B . Na 2 SO 4     C . Na 2 CO 3 ①滴加 A 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滴加 B 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置 ________ ,电流计的偏转程度 ________ 。 ③滴加 C 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 Na 2 SO 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 解析:   根据溶液的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来设计实验。通过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程度来证明溶液导电性强弱,进一步证明溶液的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从而证明离子间发生了反应。另外小球是否下沉,取决于溶液的密度是否减小,而溶液密度又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大小。通过离子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减少,就会造成溶液密度减小,小球会下沉。 1 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 .硝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 C .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 D .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 答案:  D 解析:   A 、 B 项中的 CuCO 3 、 BaCO 3 均不溶于水,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 答案:   CD 3 .能用离子方程式 H + + OH - ===H 2 O 表示的是 (    ) A . NaOH 溶液和 CO 2 反应 B . Ba(OH) 2 溶液和稀 H 2 SO 4 反应 C . NaOH 溶液和盐酸反应 D .氨水和稀 H 2 SO 4 反应 答案:   C 答案:   B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 HCl 、 NaHSO 4 、 NaHCO 3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 分别测定了 0.1 mol/L 的 HCl 、 NaHSO 4 、 NaHCO 3 溶液中 H + 的物质的量浓度, HCl 溶液中 c (H + ) = 0.1 mol/L , NaHSO 4 溶液中 c (H + ) = 0.1 mol/L ,而 NaHCO 3 溶液中 H + 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小于 0.1 mol/L 。 ②取少量 NaHSO 4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BaCl 2 溶液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③取少量 NaHCO 3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 2 无明显现象。 (1) 请根据该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分别写出 HCl 、 NaHSO 4 、 NaHCO 3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