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一)作业(全国通用)
单科标准练(一) (分值: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氨和干冰均可作制冷剂 B.CaO和CaCl2·6H2O均可作食品干燥剂 C.ClO2和臭氧均可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D.铁粉和维生素C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B [液氨和干冰气化时均吸热,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可作制冷剂,A项正确;CaO和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CaCl2·6H2O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B项错误;ClO2和臭氧均具有强氧化性,可作自来水的消毒剂,C项正确;铁粉和维生素C均具有还原性,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D项正确。] 8.《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豉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分液 B.加热 C.称量 D.过滤 A [“用黄连一两”为称量操作;“水煎”为加热操作;“去渣”为过滤操作;因此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为分液,A项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用溴水鉴别和 C.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和苯甲酸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D.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蛋白质除含有碳、氢、氧、氮元素外,还可能含有硫、磷等元素,A 项错误;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溴水褪色,而不能使溴水褪色,二者可用溴水进行鉴别,B项正确;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但用甲苯制取苯甲酸的反应为氧化反应,C项错误;中含有六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共有6种,D项错误。] 10.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HCO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C [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CO2有利于NaHCO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Na++H2O===NaHCO3↓+NH,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11.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Ce(SO4)2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SO由右池向左池迁移 B.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Cu2++2Ce3+===Cu+2Ce4+ C.该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D.由P电极向N电极转移0.1 mol电子时,阳极室生成33.2 g Ce(SO4)2 C [电解池左池中Ce2(SO4)3转化为Ce(SO4)2,溶液中SO的量增多,该离子交换膜允许SO通过,为阴离子交换膜,由右池向左池迁移,A项正确;电解池中左池发生氧化反应:Ce3+-e-===Ce4+,则右池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电解池总反应为2Ce3++Cu2+2Ce4++Cu,B项正确;该装置工作时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但电能同时还会转化为热能,C项错误;根据阳极反应:Ce3+-e-===Ce4+,转移0.1 mol电子时,生成0.1 mol Ce(SO4)2,其质量为0.1 mol×332 g·mol-1=33.2 g,D项正确。]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位于同一主族,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W、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物甲溶于水后,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性,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 B.W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X的简单离子半径 C.化合物甲可用作某种锂电池的还原剂 D.XZW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C [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W与Y位于同一主族,W、Y和Z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物甲溶于水后,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则反应生成了HCl和SO2,结合原子序数关系知W为O、Y为S、Z为Cl。Y的简单氢化物(H2S)的热稳定性比Z的简单氢化物(HCl)的弱,A项正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W的简单离子(O2-)的半径大于X的简单离子(Na+)的半径,B项正确;化合物甲(SOCl2)可用作某种锂电池的氧化剂,不能用作还原剂,锂电池中还原剂为锂,C项错误;XZW为NaClO,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D项正确。] 13.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HA和HB两种酸的稀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n倍。两溶液稀释倍数的对数值(lg n)与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B)>Ka(HA) B.水的电离程度:Z>X=Y C.中和等体积X、Y两点对应的溶液,前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较大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A溶液和NaB溶液,前者阴离子浓度之和大于后者 D [由题图可知,两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HA溶液的pH变化较大,故常温下Ka(HA)>Ka(HB),A项错误;酸溶液酸性越弱,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X>Y>Z,B项错误;分析题图知,X点对应的溶液的浓度小于Y点对应的溶液的浓度,故后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较大,C项错误;由于酸性:HA>H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A溶液和NaB溶液,前者阴离子浓度之和大于后者,D项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题,共43分) 26.(15分)一氧化二氯(Cl2O)是一种氯化剂和氧化剂,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ClO,遇有机物易燃烧或爆炸。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备Cl2O。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已知Cl2O的部分性质如表: 熔点 沸点 制备方法 -120.6 ℃ 2.0 ℃ 2HgO+2Cl2===Cl2O+HgCl2·Hg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甲的作用是为该制备反应提供Cl2,写出该装置中制备Cl2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丙的集气瓶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 (4)装置戊中的特型烧瓶内盛有玻璃丝,玻璃丝上附着有HgO粉末,其中玻璃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戊和装置己之间的装置为玻璃连接装置,而不是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的沸点为-33.4 ℃,熔点为-77.7 ℃,则装置己中收集到的产物为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若实验开始前称量装置戊中的玻璃丝与HgO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实验结束后玻璃丝及其附着物的质量为b g,则制备的Cl2O为________mol。 (7)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吸收除去。 【解析】 (2)根据装置甲的特点可知该装置中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4H++MnO2Cl2↑+Mn2++2H2O。(3)用浓盐酸制备的Cl2中含HCl、水蒸气杂质,故装置乙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HCl杂质,装置丙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盛有浓硫酸。(4)玻璃丝可增大Cl2与HgO的反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5)根据题干信息“遇有机物易燃烧或爆炸”,知装置戊和装置己不能用橡胶管、塑料管等含有机物的管道连接,否则易发生燃烧或爆炸。(6)Cl2O的沸点为2.0 ℃,液氨可使其液化。根据Cl2O的制备原理,运用差量法进行计算,设制备的Cl2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解得x=。(7)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可知尾气中含有空气、Cl2、Cl2O,其中后两者有毒;这两种有毒气体均能被碱液吸收。 【答案】 (1)圆底烧瓶(1分) (2)2Cl-+4H++MnO2Cl2↑+Mn2++2H2O(2分) (3)除去Cl2中的HCl杂质(1分) 浓硫酸(1分) (4)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分) (5)防止Cl2O与橡胶管接触发生燃烧或爆炸(2分) (6)液体(1分) (2分) (7)Cl2、Cl2O(2分) 碱液(1分) 27.(14分)磷酸铁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汽车,其正极是通过将磷酸铁锂(LiFePO4)、导电剂、黏结剂和乙炔黑等按比例混合,再涂于铝箔上制成。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某些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Ksp[Fe(OH)3]=10-39 ②Li2CO3的溶解度,0 ℃为1.54 g;100 ℃为0.72 g 请回答: (1)向滤液1中加入硫酸,可得到Al(O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有磷酸生成,则磷酸铁锂在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加H2SO4和H2O2也可用HNO3代替,但缺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铁”时,溶液的pH与金属元素的沉淀百分率(w)的关系如表: pH 3.5 5 6.5 8 10 12 w(Fe)/% 66.5 79.2 88.5 97.2 97.4 98.1 w(Li)/% 0.9 1.3 1.9 2.4 4.5 8.0 则该过程应调节pH=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该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则此时溶液中c(Fe3+)=________。 (4)“沉锂”时,所得Li2CO3应选择________(选填“冷水”或“热水”)进行洗涤,判断 Li2CO3已洗涤干净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为:LiFePO4+6CLi1-xFePO4+LixC6,电池中的电解质可传导Li+。则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充电时,锂离子向________(填“阴”或“阳”)极迁移。 【解析】 (1)由题意及题图可知,滤液1中含有AlO,加入硫酸得到Al(OH)3的离子反应为AlO+H++H2O===Al(OH)3↓。(2)反应物为LiFePO4、H2O2、H2SO4,生成物为Li2SO4、Fe2(SO4)3、H3PO4、H2O,发生的反应为2LiFePO4+H2O2+4H2SO4===Li2SO4+Fe2(SO4)3+2H3PO4+2H2O。加入硝酸代替硫酸和H2O2,硝酸会被还原为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污染环境。(3)由题表可知,pH=8时,Fe元素的沉淀百分率较大且Li元素的损失较小,故应调节pH=8;Ksp[Fe(OH)3]=c(Fe3+)·c3(OH-)=c(Fe3+)×(10-6)3=10-39,则c(Fe3+)=10-21mol·L-1。(4)由不同温度下碳酸锂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应选择热水进行洗涤;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5)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e-+xLi+===LiFePO4;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答案】 (1)AlO+H++H2O===Al(OH)3↓(2分) (2)2LiFePO4+H2O2+4H2SO4===Li2SO4+Fe2(SO4)3+2H3PO4+2H2O(2分) 产生氮氧化物气体,污染环境(1分,合理即可) (3)8(1分) Fe元素的沉淀百分率较大且Li元素的损失较小(2分) 10-21mol·L-1(1分) (4)热水(1分)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1分) (5)Li1-xFePO4+xe-+xLi+===LiFePO4(2分) 阴(1分) 28.(14分)硫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原料。请回答: (1)H2SO4的分子结构为,其脱水形成的焦硫酸(H2S2O7)的分子结构为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烟气中的CO和SO2可进行综合处理。已知: Ⅰ.2CO(g)+SO2(g2CO2(g)+S(l) ΔH1 Ⅱ.S(l)+O2(g)===SO2(g) ΔH2=-296 kJ·mol-1 Ⅲ.CO的燃烧热ΔH3为-283 kJ·mol-1 ①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O O===O 键能(E)/(kJ·mol-1) 1 076 x 498 表中x=________。 ②反应SO2(g)===S(l)+O2(g)的活化能与反应Ⅱ相比: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反应Ⅰ中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SO2的混合气体0.6 mol,发生反应Ⅰ。 ①起始时,CO和SO2以某一固定比例充入该容器后,测得平衡时n(S)=0.1 mol,则CO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保持不变 C.=1 D.SO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③SO2和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起始时的关系如图所示。z=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解析】 (1)焦硫酸是由2分子硫酸脱去1分子水得到的,焦硫酸的分子结构为。(2)①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 2(g)===CO2(g) ΔH3=-283 kJ·mol-1 Ⅲ,由1 076+=2x-283得,x=804。②反应Ⅱ是放热反应,SO2(g)===O2(g)+S(l)是吸热反应,故反应Ⅱ的活化能小。③由Ⅲ×2-Ⅱ得:2CO(g)+SO2(g)2CO2(g)+S(l) ΔH1=-270 kJ·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3)①设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根据三段式法,则有: 2CO(g)+SO2(g)2CO2(g)+S(l) 起始/(mol) x 0.6-x 0 转化/(mol) 0.2 0.1 0.2 平衡/(mol) x-0.2 0.5-x 0.2 CO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0.2/(x-0.2+0.5-x+0.2)×100%=40%。 ②混合气体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容器的体积是一个定值,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项正确;n(S)/n(CO2)始终是一个定值,故其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项错误;因没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故v(CO)=v(CO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错误;SO2的转化率不变说明SO2的物质的量不变,即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③设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反应达到平衡时,转化了2y mol,根据三段式法,则有: 2CO(g)+SO2(g)2CO2(g)+S(l) 起始/(mol) x 0.6-x 0 转化/(mol) 2y y 2y 平衡/(mol) x-2y 0.6-x-y 2y 2y/x=y/(0.6-x)=0.8,则x=0.4,y=0.16,z=0.4/0.2=2;平衡时c(CO)=0.08/2 mol·L-1=0.04 mol·L-1,c(SO2)=0.04/2 mol·L-1=0.02 mol·L-1,c(CO2)=0.32/2 mol·L-1=0.16 mol·L-1,K==800。 【答案】 (1)(2分) (2)①804(2分) ②大于(1分) ③减小(1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1分) (3)①40%(2分) ②AD(2分) ③2(1分) 800(2分)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硼和氮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N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________。 (2)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和NO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________(写出一种)。 (3)铵盐大多不稳定。NH4F、NH4I中较易分解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元素和N元素间的元素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晶体硼有多种变体,但其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见图Ⅰ),每个顶点为一个硼原子,每个三角形均为等边三角形。则每一个此基本结构单元由________个硼原子构成;若该结构单元中有2个原子为10B(其余为11B),那么该结构单元有________种不同类型。 图Ⅰ 图Ⅱ 图Ⅲ (6)硼和氮构成的一种氮化硼晶体的结构与石墨晶体结构相类似,B、N原子相互交替排列(见图Ⅱ),其晶胞结构如图Ⅲ所示。设层内B—N核间距为a pm,面间距为b pm,则该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所以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能量由低到高,则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为2p轨道,呈哑铃形。(2)NO中N的价电子对数为=2,杂化类型为sp;NO中N的价电子对数为=3 ,杂化类型为sp2。含有相同原子数和相同价电子数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SCN-、CO2、CS2、N等。(3)NH4F、NH4I中,较易分解的是NH4F,原因是F原子半径比I原子小,H—F键比H—I键强(H—F键更易形成),F-更易夺取NH中的H+。(4)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别处于该轨道的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5)硼原子数:=12(个)(共20个面,每个面均为正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有3个顶点,而每个顶点都同时属于5个面,所以有12个原子)。当选定1个硼原子后,与它最近的硼原子数为5,距离稍远的硼原子数为5,距离最远的硼原子数为1,若含有2个10B,则该结构单元有3种不同类型。(6)根据图Ⅲ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N原子数为2×+2×+2×=2,B原子数为4×+4×+1=2,B、N原子核间距为a pm=a×10-10cm,底面的边长为2×a×10-10cm,底面上的高为a×10-10cm,底面积为2×a×10-10cm×a×10-10cm=×10-20cm2,晶胞的体积为×10-20cm2×b×10-10cm×2=3a2b×10-30cm3,故密度ρ=g·cm-3=g·cm-3=g·cm-3。 【答案】 (1)七(或7)(1分) 哑铃形(1分) (2)sp、sp2(2分) SCN-、CO2、CS2、N(任写一种,合理即可,1分) (3)NH4F(1分) F原子半径比I原子小,H—F键比H—I键强(H—F键更易形成),F-更易夺取NH中的H+(2分) (4)Be、C、O(2分) (5)12(1分) 3(2分) (6)或或(2分)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G 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的黄烷酮类药物。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D E 已知:+R″CHO 回答以下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生成B和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B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 X可与4 mol NaOH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2∶1。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6)设计用环戊烯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解析】 (1)根据合成路线,结合A的分子式,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OHHOOH,所含官能团为羟基。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E的分子式为C17H14O4。(2)根据合成路线推知B为,则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G比F多2个氢原子,则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3)C 的结构简式为,C和苯甲醛发生已知反应生成D。(4)F比E少了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显然F为,G为F的加成产物,则G的结构简式为。(5)X(C8H8O4)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1 mol X可与4 mol NaOH反应,可确定含有1个酚酯基、2个酚羟基;结合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比可知,该同分异构体可以为 。(6)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倒推中间产物,确定合成路线。 【答案】 (1)羟基(2分) C17H14O4(2分) (2)取代反应(1分)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 (3) ++H2O(2分) (4)(2分) (5) (2分,任写一种)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