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填空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考试结束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Ag-108‎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B. 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 C. 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光合作用,和太阳能有关,故A正确;‎ B. 柴草燃烧是柴草内部的生物能转化为热能和少量光能的过程,所以释放的主要是由生物能转换而来的热能,生物质能也来自于太阳,故B错误;‎ C. 能源按形成分,可分为:地球以外的能量、地球内部的能量。其中像水能、地热能、化石能、生物质能等为地球自身拥有的,而太阳辐射能等是来自太阳的,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 月球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水位升高,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故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CH3COOH与1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 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D. 1mol/L盐酸与某强碱稀溶液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CH3COOH是弱酸,电离时吸热,故1molCH3COOH与1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比中和热数值小,故A错误;‎ B. 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不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故B错误;‎ C. 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故C错误;‎ D.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不会随着酸碱的量的增加而变化,故D正确;‎ 答案选D。‎ ‎3.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腐蚀指不纯金属与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 B.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将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而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以防止金属被腐蚀 D. 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接触到的空气或液体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所以金属的腐蚀不一定接触到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 B. 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属于有毒物质,会污染环境,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故B正确;‎ C. 在电解池中,金属做阴极时被保护,若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则金属为阳极,易被腐蚀,故C错误;‎ D. 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是因为它们连在一起,在空气中会形成原电池,加速铝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D错误;‎ 答案选B。‎ ‎4.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molAB(g)吸收bkJ热量 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反应热ΔH=+(a-b)kJ/mol D. 形成1molA-A键和1mo1B-B键,吸收akJ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ΔH >0,a为正反应的活化能,b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a-b) kJ/mol。‎ ‎【详解】A. 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 A2和1mol 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A错误;‎ B. 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B错误; ‎ C. 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C正确;‎ D. 断裂1molA−A和1molB−B键,吸收akJ能量,故D错误;‎ 答案选C。‎ ‎5.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 C. 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H+2e=H2↑‎ D. 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中,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盐桥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据此判断。‎ ‎【详解】A. 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故A正确;‎ B. 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B错误;‎ C. 原电池放电时,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铜极上析出,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C错误;‎ D. 取出盐桥后,不是闭合回路,没有电流产生,电流计不发生偏转,铜电极质量增加,故D错误;‎ 答案选A。‎ ‎6.A2(g)+B2(g)=2AB(g),ΔH >0。下列因素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 A. 降温 B. 使用催化剂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增大气体的压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降低温度,体系的能量减小,活化分子数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符合题意;‎ C.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1+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 C. 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O2+4H++2e=Pb2++2H2O D. 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 B. 铜的精炼工业,粗铜做阳极失电子变为Cu2+进入电解质溶液,Cu2+再在阴极上得到电子析出,故电解质溶液均选用含铜离子的溶液,精铜做阴极,故B错误;‎ C. 负极是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故C错误;‎ D. 锌置换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选D。‎ ‎8.已知:Mn(s)+O2(g)=MnO2(s) △H1‎ ‎ S(s)+O2(g)=SO2(g) △H2‎ ‎ Mn(s)+S(s)+2O2(g)=MnSO4(s) △H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H2>0 B. Mn+SO2 =MnO2 +S △H=△H1-△H2‎ C. △H3>△H1 D. MnO2(s)+SO2(g)=MnSO4(s) △H=△H3-△H2-△H1‎ ‎【答案】D ‎【解析】A、硫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H2<0,故A错误;B、物质没有指明状态,故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H3=△H1+△H2,因为△H1<0,△H2<0,因此△H3<0,且△H3<△H1,故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MnO2(s)+SO2(g)=MnSO4(s) △H=△H3-△H2-△H1,故D正确。‎ ‎9.—定温度下,0.1molN2(g)与0.3molH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akJ·mol-1(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0.la kJ热量 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NH3):v逆(N2)=2:1‎ C. n( N2):n(H2):n(NH3)=l:3:2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 缩小容器体积,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N2)增大,v逆(N2)减小 ‎【答案】B ‎【解析】反应可逆,0.1molN2(g)与0.3molH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生成氨气小于0.2mol,反应放出热量小于0.la kJ,故A错误;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故B正确;n( N2):n(H2):n(NH3)=l:3:2时,浓度不一定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故B错误;n( N2):n(H2):n(NH3)=l:3:2时,浓度不一定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故C错误;缩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10.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 A. 电子方向:电极IV→A→电极Ⅰ B. 电极Ⅱ上有气泡产生氧 C. 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 D. 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解析】‎ ‎【分析】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 A. 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阳极,阴极流向负极,即电极Ⅳ→A→电极Ⅰ,故A正确;‎ B. 电极Ⅱ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反应为Cu2++2e−=Cu,所以电极Ⅱ质量逐渐增大,故B错误;‎ C. 电极Ⅰ上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 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错误;‎ 答案选A。‎ ‎11.一定条件下,反应室(容积恒定为2L)中有反应:A(g)+2B(g)=C(g)。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B.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2v正(A)=v逆(B)‎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不能确定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化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相等,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 C.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是不变的,物质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变值,能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 D. 2υ正(A)=υ逆(B),证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D正确;‎ 答案选A。‎ ‎12.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5mol B.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 C. 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 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已知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则消耗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所以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25mol,故A错误;‎ B. 酸性条件下,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B错误;‎ C. 负极上投放燃料甲醇,甲醇在负极上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故C错误;‎ D. 左电极是电池的负极,负极上投放燃料甲醇,甲醇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3.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1‎ B. B的转化率为50%‎ C. 2min内A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D.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C的浓度为0.2mol•L‾1,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2mol•L‾1×2=0.4mol,根据方程式可知:x:2=0.4mol:0.8mol,所以x=1,A正确;‎ B.根据三段式计算:‎ ‎3A(g)+ B(g) C(g)+2D(s) 初始浓度(mol•L‾1) 1.5 0.5 0 转化浓度(mol•L‾1) 0.6 0.2 0.2 0.4 平衡浓度(mol•L‾1) 0.9 0.3 0.2 0.4‎ 据以上分析可知,B的转化率=×100%=40%,B错误;‎ C.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 =0.3mol/(L·min),C正确;‎ D.因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气态,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化,而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是变化的,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了,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答案选B。‎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I2,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B.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molI2(g),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I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molI2(g),因体积增大为2倍,物质的量增大为2倍,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正确;‎ 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g)+O2(g)2NO2(g) △H<0反应的中NO2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图中只有点a位于曲线上方,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NO2的百分含量高于该温度下平衡时的NO2百分含量,反应将继续向逆反应平衡状态移动,即v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