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解析版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得到较多的轻质油 B. “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乙烯 C. 煤间接液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芳香烃 D.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 ‎【答案】A ‎【解析】‎ A.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的烃,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和气态烯烃,故A正确;B. “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故B错误;C. 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不能获得芳香烃,故C错误;D. 石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经过常压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通过减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石油、煤的综合利用。注意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区别、石油裂化、裂解的区别,石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区别。‎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 B. 和苯乙烯互同系物 C. 饱和(NH4)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的单体有两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丙烷的二氯代物,若取代相同的碳原子的氢原子,有1,1-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两种,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两种,故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故A错误;‎ B.和苯乙烯含有的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饱和(NH4)2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可分别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和变性,沉淀原理不同,故C错误;‎ D.由两种单体合成,单体分别为CH3CH=CH3和CH2=CH2,由2种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D。‎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有CH4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含有CO2分子数为NA C. 1mol 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 0.5mol·L-1 CuCl2溶液中含Cl-数为 NA ‎【答案】A ‎【解析】‎ A. 16g 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CH4分子数为NA,故A正确;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CO2分子数少于NA,故B错误;C.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1mol 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D. 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5mol·L-1 的CuCl2溶液中含Cl-数,故D错误;故选A。‎ ‎4.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B. X、Y、R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X>Y>R C. 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应为C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应为O元素,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为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核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Cl元素,结合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周期率分析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R为Cl元素。‎ A.二氧化碳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与酸雨无关,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增强,非金属性O>C;由水比HCl稳定且O元素的电负性大于Cl可知,非金属性O>Cl;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可知,非金属性Cl>C,故非金属性Y>R>X,故B错误;‎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四氯化碳、氯化钠,分别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如NaClO,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难点是O和Cl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5.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酚酞的分子式是C20H12O4‎ B.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C. 1 mol酚酞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D. 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B、根据有机物分子结构判断原子共面问题;C、根据官能团判断有机物性质;D、根据分子结构判断酸性强弱。‎ 详解:A、酚酞的分子式是C 20 H14O4 ,选项A错误;B ‎、每个苯环中的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但是据有甲烷结构的碳原子可定和它们不共面,选项B正确;C、酯基能水解后生成的羧基、酚羟基有酸性,他们均和氢氧化钠反应,1mol酚酞最多可消耗3molNaOH,选项C错误;D、水电离的c(H + )=10 -13 mol•L -1 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抑制,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可以呈红色,也可以不变色,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熟记有机物的官能团具有的性质,熟练运用。‎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SO2与H2S气体混合 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SO2>S B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 C 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铜粉逐渐溶解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D 向盛有1mL溴乙烷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向试管中滴入2滴的AgNO3溶液,振荡 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与H2S气体反应生成S和水,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氧化性:SO2>S,故A正确;‎ B.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由现象不能说明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故B错误;‎ C.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Cu、硝酸根离子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铜粉逐渐溶解,故C错误;‎ D.溴乙烷与NaOH溶液加热,发生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在滴加AgNO3‎ 溶液之前,需要用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才能检验生成的溴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7.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X,经实验测定该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72.0%,氢6.67%。另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式和分子式均为C9H10O B. 不可能含有苯环 C. 1 mol X完全燃烧,可生成5 mol水 D. 若未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也能确定X的分子式 ‎【答案】C ‎【解析】‎ A.碳的质量分数是72%,氢的质量分数是6.67%,则氧元素质量分数是1-72%-6.67%=21.33%,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则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50×=9,150×=10,150×=2,化学式为C9H10O2,故A错误;B. C9H10O2的不饱和度为=5,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可能含有苯环,故B错误;C. 1 mol C9H10O2完全燃烧,根据H原子守恒,可生成5 mol水,故C正确;D. 若未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不能确定X的分子式,X的分子式可能为(C9H10O2)n,如C18H20O4,故D错误;故选C。‎ ‎8.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A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③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水中溶解性 乙醇 ‎46‎ ‎0.789‎ ‎-117.3‎ ‎78.5‎ 以任意比互溶 乙酸 ‎60‎ ‎1.050‎ ‎16.6‎ ‎117.9‎ 易溶 乙酸乙酯 ‎88‎ ‎0.897‎ ‎-84‎ ‎77‎ 难溶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__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2). 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 (3). 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4). 分液、蒸馏 (5). 乙酸溶液 (6). 碳酸钙(碳酸钠) (7). 苯酚钠溶液 (8).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解析】‎ ‎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故答案为: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最简单的方法为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乙酸乙酯的体积),故答案为: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5)要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在烧瓶中实现乙酸与碳酸盐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再通入苯酚钠溶液即可,故答案为:乙酸溶液;碳酸钙(碳酸钠);苯酚钠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9.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別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 ‎①A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 ‎【答案】 (1). 羟基、羧基 (2). 氧化反应 (3). C 和 E (4). bc (5). ‎ ‎(6). (7). ‎ ‎【解析】‎ ‎(1) A结构简式为,A中含有官能团为羟基、羧基;B为,可以由A中的羟基氧化得到,故答案为:羟基、羧基;氧化反应;‎ ‎(2)对比以上五种物质,C和E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9H8O2,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和E;‎ ‎(3) B为。a.B中的苯环和醛基能够与氢气加成,1 mol B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b.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正确;c.含有醛基,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正确;d.含有亚甲基,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故选bc;‎ ‎(4)C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为,故答案为:;‎ ‎ (5)①C为,可以由A发生羟基的消去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D中含有-COOH和-COO-,-COOH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OO-在NaOH溶液中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别是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有机物高聚物的书写。本题的易错点为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10.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 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MnO4-+ ____H2C2O4+ 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 ‎(5)第(4)小题形成的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HCO3–+ H2C2O4= HC2O4–+ CO2↑+ H2O(2分)‎ ‎(2) 还原性(2分) 2 5 6 2 10 8(2分)‎ ‎(3)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2分) H2C2O4H2O+CO↑+CO2↑ (2分)‎ ‎(4)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 > c(OH–),所以溶液呈酸性(2分)‎ ‎(5)Na+>HC2O4->H+> C2O42->OH-(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草酸酸性强于碳酸,且加入了足量的草酸,所以加入草酸后发生反应草酸转化为HC2O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制取弱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O3-+H2C2O4=HC2O4- +CO2↑+H2‎ O;(2)①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 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具有氧化性的高锰酸钾被还原,说明草酸具有还原性,把MnO4 - 还原为Mn2+ ,故答案为:还原性; ②反应中根据氧化剂得到电子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相等,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为:2 MnO4 - -~5H2C2O4,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为:2 MnO4 - +5H2C2O4+6H+="2" Mn2++10CO2 ↑+8H2O,故答案为:2;5;6;2;10;8;(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然后加热,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产生CO2;B中CuSO4粉末变蓝,证明产生了H2O;F中CuO粉末变红,说明产生了还原性的气体,该气体反应后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产生,因此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H2O+CO↑+CO2↑,由各物质的性质可推测B中CuSO4 固体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水,C装置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CO2,D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尽CO2,防止影响后续实验现象的判断,E装置用来干燥气体,F、G装置用来判断草酸分解产物中有无CO生成,故答案为: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4)两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反应生成NaHC2 O4 ,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而且溶液中还存在着水的电离,故c(H+)>c(C2O42-),由于离子的电离程度较小,则有c(HC2O4-)>c(H+),而Na+不发生任何反应,所以c(Na+)>c(HC2O4-)。故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5)根据(4)分析可知以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2O4-)>c(H+)>c(C2O42-)>c(OH-)。‎ 考点:考查草酸的不稳定性、物质的还原性强弱比较、离子浓度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11.H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CH2+CH2=CHR′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3)2C=CH2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A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上的H外,还显示_____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_____。‎ ‎(3)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D和G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G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苯的二取代物 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COO-”结构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2,3-丁二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丁烯 (2). 2 (3). 1∶6 (4). 氯原子 (5). (6). (7). ++2H2O; (8). 12 (9). ‎ ‎【解析】‎ ‎【分析】‎ 由A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可知, A的结构简式为,故苯乙烯与(CH3)2C=CH2发生信息①中反应生成A,结合B的化学式,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结合H的结构简式和D的化学式以及D和G反应生成H的条件可知,D为,C为,则B为 ‎,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与题意相符;G为,苯乙烯与HO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可以氧化生成F,F水解后酸化生成G,则E为,F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CH3)2C=CH2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有机物为CH3CH=CHCH3,其名称为2-丁烯,故答案为:2-丁烯;‎ ‎(2)A的结构简式为,A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上的H外,还显示2组峰,峰面积比为1∶6,故答案为:2;1∶6;‎ ‎(3)B为,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氯原子,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氯原子;;‎ ‎(4)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和G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故答案为:;++2H2O;‎ ‎(5)G为,G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①苯的二取代物,苯环上有2个H被取代,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酚-OH,③含“-COO-”结构,则苯环上含2个取代基,其中一个为酚-OH,另一个取代基为-CH2COOH或-COOCH3或-CH2OOCH或-OOCCH3,均有邻、间、对位3种位置关系,则同分异构体数目为4×3=12种,故答案为:12;‎ ‎(6)以丙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由上述合成路线可知,可以先发生丙烯与丙烯的交换反应生成2-丁烯,再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最后发生水解反应即可,则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点睛】把握合成流程中官能团的变化、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6),题中原料和合成目标产物的碳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要注意利用题干信息①思考合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