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1.化学与环境、能源、材料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C. 利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B
【解析】
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故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先污染再治理,错误;C、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可以利用生物方法脱除,正确;D、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经济性高,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正确;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可以保存在十二烷中,以防止氧气、水与钠反应
B. 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C. 糖类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可能是糖类物质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用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烷烃的性质递变规律可知十二烷与钠不反应,且密度比钠小,钠沉浸其中可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A正确;B.煤的液化也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故C错误;D.在进行蔗糖水解产物的检测时,应向蔗糖的水解液中加入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而煤油主要成份为C12~C16的碳氢化合物,故钠可以保存在十二烷中。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氧原子数相同
C. 1 mol重水(D2O)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4 g 镁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2=12mol,27 g铝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3=13mol,故A错误;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但氧原子数相同,故B正确;C. 1 mol重水(D2O)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10∶8=5:4,故C错误;D. 1 mol乙烷中化学键数为7mol,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为6mol,故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学键是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故A说法正确;B.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故B说法错误;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就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与化学键的类型、组成化合物的元素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5.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A>C>D
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性:C Cn-> An+> B(n+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n=b-(n+1)=c+n=d+(n+1),则有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b>a>c>d,由形成的离子可知,A、B为金属,C、D为非金属,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A.C、D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C>D,非金属性:C>D,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故A正确;B.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n=b-(n+1)=c+n=d+(n+1),则有原子序数:b>a>c>d,故B正确;C. 非金属性:C>D,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C>D,故C错误;D. 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b>a>c>d,故离子半径dD(n+1)->cCn->aAn+>bB(n+1),故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及应用,关键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6.某元素原子3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A. Na B. Mg C. Al D. Si
【答案】D
【解析】
某元素原子3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为3s23p2是硅
7.某烷烃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烷烃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氯取代物,这说明该烷烃分子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其次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再就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据此可知,A中有3类,B中有3类,C中4类,D中有1类,答案选D。
考点:考查等效氢原子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标准,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
8.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NaHCO3溶液(少量Na2CO3):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 溴苯(混有Br2):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
D. FeCl2溶液(FeCl3):加入过量铁,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导致CH4中又混入了CO2,故A错误;B.碳酸钠能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故B正确;C. 单质溴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进入水层,所以可以除去溴苯中的单质溴,故C正确;D.铁可以将氯化铁还原成氯化亚铁,且过量的铁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故D正确;答案选A。
【点睛】物质进行分离提纯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9.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Y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 Y不能使溴水褪色
C. 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Y 分子中含有溴原子、碳碳双键、酯键三种官能团,故A错误;B.Y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X中含有酚羟基,Y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对比X、2-甲基丙烯酰氯和Y的结构简式,可得X+2 −甲基丙烯酰氯→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O-+Cl-
B.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2H+===H2SiO3↓
C. Fe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中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开,故A错误;B.醋酸为弱酸,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应保留分子形式,故B错误;C.铁与盐酸反应应生成Fe2+,故C错误;D. CaCO3为难溶物,保留化学式,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重点考查了物质的拆写是否规范,物质的拆写主要以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标准,可溶的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故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11.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纯净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B.根据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结合溶液颜色变化分析;
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据此解答;
D.根据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下再转移至容量瓶中,A错误;
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为氯化亚铁,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所以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B正确;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氢气,由于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因此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要通过KMnO4溶液,或者直接通过碱石灰,C错误;
D.反应的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12.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 Ba(NO3)2溶液中含NO3-的数目为NA
B. 28g以任意比组成的CO与N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2NA
C. 100g 98%H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4NA
D. 1L 1mol/L 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
A.因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0.1mol/LBa(NO3)2溶液中NO3-的数目,故A错误;B.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且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28g二者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原子个数2NA,故B正确;C.在硫酸溶液中,除了硫酸外,水也含有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多于4NA,故C错误;D.氯化氢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盐酸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故D错误。答案选B。
13.具有下列能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 两种原子的能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
B. 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D. 原子核外M层上的s能级和p能级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答案】B
【解析】
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可以是第一周期元素,也可以是第二周期元素。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是P元素,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可以是钠也可以是氯,B正确。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是Ne,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可以是氧元素、氟元素、钠元素等。原子核外M层上的s能级和p能级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可以是氩,也可以是钾或钙。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14.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
A. 乙烷和乙烯 B. 乙烷和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甲烷和丙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25g/mol,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0.1mol,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3mol,结合烯烃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来确定烯烃的摩尔质量,再根据烯烃组成通式确定烯烃.
解: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25g/mol,烯烃中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为28,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所以M(烯烃)==28g/mol,令烯烃的组成为CnH2n,则14n=28,所以n=2,故为乙烯,
所以混合物为甲烷、乙烯,
故选:C.
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Cd—2e-+2OH-= Cd(OH)2
B.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方程式为:Cd-2e-+2OH-=Cd(OH)2,故A正确;B.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B错误;C.放电时,正极放生反应NiOOH+H2O+ e-= Ni(OH)2+ OH-,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故C错误;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故二次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负极对应阴极,正极对应阳极。
16.香花石由前20号主族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于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 、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Y>Z>R>T
B. XR2、W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Z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