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鲁科版第10章第32讲化学实验热点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科版第10章第32讲化学实验热点作业

A组 ‎1.(名师原创)关于以下实验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A盛装KMnO4粉末来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导气管有可能堵塞,水槽里的水有可能变红 B.装置B既可以防止倒吸,又可以检查实验时装置B后的装置是否发生堵塞 C.装置C、F中盛装的试剂都为浓硫酸,装置C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装置F用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 D.装置D中的产物受热易升华,最好用粗短导管连接装置D、E 答案 C 解析 装置A的大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故高锰酸钾粉末可能会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中,使水槽中的水变红,并有可能堵塞导气管,A项正确;装置B后的装置发生堵塞时,会导致装置B中压强增大,从而使装置B中水面下降,长直玻璃导管中的水柱上升,因此装置B可以用于检查实验时装置B后的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装置B还可以用于防止倒吸,B项正确;干燥管中不能盛装浓硫酸,故C项错误;装置D中的产物受热易升华,为了防止气体凝结为固体,堵塞导管,最好用粗短导管连接装置D、E,D项正确。‎ ‎2.(2018·广州一测)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试管中盛装二氧化锰,用于常温下制备氯气 B.②、③、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浓H2SO4、饱和食盐水、浓H2SO4、NaOH溶液 C.滴加浓盐酸的同时点燃④的酒精灯 D.⑤用于收集AlCl3,⑥、⑦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 答案 D 解析 ①为氯气的发生装置,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生成氯气,A项错误;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和水蒸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④为无水AlCl3的制备装置,⑥中盛放浓硫酸,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④中,⑦中盛放NaOH溶液,以除去未充分反应的氯气,B项错误;滴加浓盐酸,产生氯气一段时间,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④的酒精灯,C项错误;⑤用于收集AlCl3,⑥、⑦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既可以起到吸收未充分反应的氯气的作用,也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④中,D项正确。‎ ‎3.氢化钙是重要的生氢剂,遇水或酸能够引起燃烧。利用下列装置制备CaH2固体(提供的实验仪器不得重复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在加入试剂前无需检查气密性 B.各个装置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b→f→g→d→e C.加热装置④之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 D.装置③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H2O(g)进入装置④中 答案 C 解析 装置①为启普发生器,加入试剂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错误;装置①中产生的氢气会混有HCl、H2O(g),通过装置③可以除去这两种杂质,所以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e→f→g(或g→f)→b→c,B错误;为了防止金属钙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需要在加热前通入氢气排尽装置④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通过检查氢气的纯度确定是否将空气排尽,C正确;装置③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HCl、H2O(g),D错误。‎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看不到浑浊现象。‎ 经思考后该同学改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中,缓慢地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变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时产生的现象明显且快。‎ ‎(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2所示的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和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S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若存在缺陷,其改进方法是(若你认为该装置没有缺陷,此空可以不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气体发生装置产生SO2的速率快,SO2直接与Ca(OH)2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酸式盐Ca(HSO3)2而观察不到沉淀 ‎(2)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CaSO3转化为Ca(HSO3)2的速率也快 ‎(3)用导管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5.某铜矿中铜元素含量较低,且含有铁、镁、钙等杂质离子。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浸出萃取法制备硫酸铜:‎ ‎(1)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 ‎(2)操作Ⅱ、操作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富集铜元素。‎ ‎(3)小组成员利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环保型木材防腐剂Cu2(OH)2CO3悬浊液。多次实验发现所得蓝色悬浊液颜色略有差异,查阅资料表明,可能由于条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较多的Cu(OH)2或Cu4(OH)6SO4。‎ 已知Cu(OH)2、Cu2(OH)2CO3、Cu4(OH)6SO4均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分解温度依次为80 ℃、200 ℃、300 ℃。‎ 设计实验检验悬浊液成分,完成表中内容。‎ 限选试剂:2 mol·L-1 HCl、1 mol·L-1 H2SO4、0.1 mol·L-1 NaOH、0.1 mol·L-1 BaCl2、蒸馏水,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悬浊液,过滤,充分洗涤后,取滤渣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4(OH)6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另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OH)2‎ ‎(4)上述实验需要100 mL 0.5 mol·L-1 CuSO4溶液,配制时需称取________ g CuSO4·5H2O。‎ 答案 (1)过滤 分液漏斗 ‎(2)除去杂质 ‎(3)加入过量2 mol·L-1的盐酸,充分振荡,再滴入几滴0.1 mol·L-1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将试管放入装有沸水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观察 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生成 ‎(4)12.5‎ 解析 铜矿石溶于酸,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将难溶性固体和溶液分离,则操作Ⅰ为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有机物,采用萃取方法将含铜物质和溶液分离,所以操作Ⅱ为萃取,得到的有机相中含有铜元素,再采用硫酸作萃取剂将含铜有机相萃取,得到硫酸铜溶液和有机相,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硫酸铜晶体。‎ ‎(1)依据流程图分析,操作Ⅰ是矿石酸溶后分离固体和液体,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Ⅱ是加入有机物溶解铜的化合物且能和水分层,实验操作是分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等。(2)利用水和有机溶剂萃取提纯硫酸铜溶液,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操作Ⅱ、操作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杂质。(3)利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环保型木材防腐剂Cu2(OH)2CO3悬浊液,由于条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较多的Cu(OH)2或Cu4(OH)6SO4。通过实验验证杂质是否存在,可以检验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来检验Cu4(OH)6SO4是否存在,加入盐酸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加入氯化钡,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Cu4(OH)6SO4。依据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沉淀设计实验来分析验证,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利用沸水浴加热试管;试管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证明含Cu(OH)2;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氧化铜分解。(4)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需要的CuSO4·5H2O也为0.05 mol,其质量为12.5 g。‎ ‎6.(2019·南昌二模)某研究小组验证乙醇的还原性,装置如下:‎ ‎(1)乙醇被氧化的产物为______,1 mol乙醇失去______mol电子。‎ ‎(2)通入乙醇反应,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如果对试管B 进行加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发现,反应后期有不溶于水的气体出现,收集该气体证明是H2,为了进一步研究设计了如下装置(部分加热仪器已省略):‎ ‎①C装置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先加热________(填装置字母),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②E收集液体产物,甲认为是乙酸,乙认为是乙醛,请你判断谁的推测更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醛 2‎ ‎(2)红色固体变黑 出现红色沉淀 ‎(3)①乙醇 C ②乙合理,依据氧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若生成乙酸则气体除了有氢气外还有乙烯,这与实验现象不符 解析 (1)乙醇被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得到乙酸,但像Fe2O3这样的氧化剂只能把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醇(C2H6O)中C的化合价是-2价,乙醛(C2H4O)中C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1 mol乙醇被氧化为乙醛时失去2 mol电子。‎ ‎(2)联想乙醇与CuO的反应,可知试管A中发生下列反应:3CH3CH2OH+Fe2O33CH3CHO+2Fe+3H2O,所以A中可看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 ‎(3)①反应后期,Fe2O3已大部分变为Fe,此时有H2生成,最大的可能是Fe做催化剂使乙醇发生了脱氢反应,为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题图所示实验,所以C中盛有的物质是乙醇;为了防止空气中的O2与Fe反应,需先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因此应先加热C装置,使乙醇汽化。②若E中是乙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5OHCH3COOH+2H2↑+C2H4↑,生成的气体中除氢气外还有乙烯,这与实验事实不符;若E中是乙醛,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CH3CHO+H2↑,符合实验事实,因此乙的推测合理。‎ B组 ‎1.肼又称联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火箭燃料,与强氧化剂作用能生成氮气,能强烈吸水生成水合肼。水合肼的沸点为118 ℃,熔点为-40 ℃,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烟,具有强碱性和吸湿性。某探究小组利用反应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制取水合肼。‎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Ⅱ中竖直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生成NaClO3,若控制不当会形成NaCl、NaClO、NaClO3、NaOH的共存体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6∶1‎ b.溶液中n(Na+)∶n(Cl-)可能为2∶1‎ c.标准状况下通入2.24 L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0.2NA 实验二:制取N2H4·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1:将实验一所得的混合液放入分液漏斗,缓慢滴入盛有尿素的烧瓶中,急速升温。‎ 步骤2: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开始回流,待溶液回流5 min后开始收集馏分。‎ 步骤3:瓶底的固体充分反应后,将馏分倒入烧瓶中,再次蒸馏,重复两次。‎ ‎(4)直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必须“下进上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5)急速升温的原因是温度过低时反应速率慢,水合肼会被NaClO氧化为一种性质稳定的气体,造成产物水合肼的产率降低,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称取馏分5.000 g,加水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 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为N2和I-,写出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标准碘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则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滴定操作中,若盛放碘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则测得的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2MnO+16H++10Cl-===5Cl2↑+2Mn2++8H2O ‎(2)平衡气压,防止压强过大引起仪器炸裂 (3)ab ‎(4)采用“逆流”原理,冷却水与蒸气能够充分接触,冷凝效果更好;若“上进下出”,冷却水不易充满冷凝管,冷凝效果差;若“上进下出”,因温差大易使冷凝管破裂(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5)N2H4·H2O+2NaClO2NaCl+N2↑+3H2O ‎(6)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碘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 20.0% 偏大 解析 (2)竖直的长玻璃管与大气相通,可以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防止压强过大引起仪器炸裂。(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a正确;根据Na元素和Cl元素守恒,NaCl、NaClO、NaClO3中Na元素和C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于混合物中还存在NaOH,故b正确;根据极端假设法,0.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应介于0.1NA~NA之间,不可能为0.2NA,c错误。‎ ‎(4)若“上进下出”,冷却水不易充满冷凝管,不仅冷凝效果不好,还会因温差大而易使冷凝管破裂;若“下进上出”,属于“逆流”原理的应用,冷却水与蒸气能够充分接触,冷凝效果更好。(6)根据关系式2I2~N2H4·H2O,可以得出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0.200 0 mol·L-1‎ ‎×20.00×10-3 L×0.5××50 g·mol-1÷5.000 g×100%=20.0%;若盛放碘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则会造成碘液浓度偏小,测定时消耗碘液的体积偏大,测得的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偏大。‎ ‎2.(2018·成都二诊)某化学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Ⅰ.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Ⅱ.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MnO2+2NaBr+2H2SO4(浓)Br2↑+MnSO4+Na2SO4+2H2O ‎(1)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制取溴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其接口顺序为(填字母):d接________,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c。‎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C中加入固体药品,______________,再打开D处开关K,点燃C处酒精灯;插入铁丝于混合液中,一段时间后,D中液体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关闭C中活塞。‎ ‎(3)A中对广口瓶进行热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若B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能否确定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________(填“能”或“否”)。‎ ‎(5)查阅文献: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下的反应机理共分三步:‎ ⅰ.Br2+FeBr3??Br++FeBr ⅱ.Br++??‎ ‎①请完成第三步反应: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将A装置中的浓硫酸替换成稀硫酸时实验失败,试从反应机理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①a b e f ③滴加浓硫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防止溴蒸气冷凝(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否 ‎(5)①FeBr+―→FeBr3++HBr ‎②有水情况下,无法生成Br+‎ 解析 (1)苯与液溴在FeBr3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HBr。(2)①C装置制备溴蒸气,利用A装置除去其中的水蒸气,d接a,Br2与D中苯反应,b接e,利用B装置检验HBr的生成。③加入固体药品(MnO2、NaBr)后滴加浓硫酸。D中液体沸腾,说明反应放热。(3)气态溴易液化(常温下溴呈液态),A中广口瓶需要热水浴。(4)由于溴易挥发,D中反应放热,有溴蒸气从D中逸出,Br2溶于水后也生成HBr,无法证明AgBr的生成是由于苯与液溴反应产生了HBr所致。(5)①由反应的总方程式可推知FeBr和均为中间产物,两者反应生成、FeBr3(催化剂)、HBr。②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差异在于稀硫酸中有大量H2O,Br+无法存在。‎ ‎3.(2019·西安质检)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A和E中制取NH3的装置为________,所用试剂为________。装置中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 ‎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两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浓氨水和CaO(合理即可)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5)NO2能被Na2O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①EDBDF ②2NO2+Na2O2===2NaNO3‎ 解析 (1)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因而A为氨气发生装置,E为二氧化氮发生装置;固液反应制取氨气,要用浓氨水。(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则混合气体的颜色将变浅,氨气被二氧化氮氧化生成氮气和水。(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说明二氧化氮反应的量很少,可能是反应速率较低,或者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较低。(4)氮氧化物为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5)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2中的氮元素为+4价,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6)①验证假设2,首先要制取二氧化氮,因为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所以要除去水的干扰,再使二氧化氮气体通过过氧化钠,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②过氧化钠变成白色固体且为纯净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生成物。‎ ‎4.碱式碳酸钴[Cox(OH)y(CO3)2]可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 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当乙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连接在____________(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 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 ‎80.00‎ ‎62.00‎ 加热后 ‎80.36‎ ‎62.88‎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两次实验也可以确定碱式碳酸钴的组成。‎ 实验Ⅰ: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Y形管a处,加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于Y形管b处,量气管中盛放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而不用蒸馏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 引发反应,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假设实验条件是在室温下)。‎ 实验Ⅱ:将实验Ⅰ中反应后的液体和足量的锌粒分别放置在另一个Y形管的a、b中,量气管中盛装蒸馏水,此时引发反应的方式与实验Ⅰ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可相同也可不同”),然后测定产生H2的体积(假设实验条件是在室温下)。‎ 两次实验结束时,读数前,先______________,再调节量气管两侧液面持平,然后平视读数;下列实验操作有可能会使y的值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Ⅰ读数时量气管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B.实验Ⅱ实验结束时,迅速调整两侧液面持平,立即读数 C.实验Ⅱ引发反应时将稀硫酸向锌粒倾斜 答案 (1)不再有气泡产生时 ‎(2)将甲装置中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全部赶入乙、丙装置中 ‎(3)D 活塞K前(或甲装置前)‎ ‎(4)Co3(OH)4(CO3)2‎ ‎(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降低CO2的溶解度 将b向a倾斜,使稀硫酸流入a中 不同 恢复至室温 B 解析 (1)碱式碳酸钴分解会产生CO2和水蒸气,所以主要实验现象为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如果样品分解完全,则无气体产生。(2)甲装置中会有生成的气体滞留而未进入吸收装置,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需要通入空气。(3)由于空气中也有CO2和水蒸气,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需要将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除去。(4)n(H2O)==0.02 mol,n(CO2)==0.02 mol,由C元素守恒知,该样品物质的量为0.01 mol,H元素物质的量为0.04 mol,则y为4,Co元素质量为3.65 g-0.04 mol×17 g·mol-1-0.02 mol×60 g·mol-1=1.77 g,Co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故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3(OH)4(CO3)2。(5)该实验原理:通过一定量的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确定产生的CO2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CO的量,通过产生的氢气的量确定多余的稀硫酸的量,再根据样品消耗的稀硫酸的量和产生的CO2的量可确定样品中OH-的量,结合样品的质量从而确定n(Co)。实验Ⅰ中应该让样品完全反应,所以引发反应时应该将稀硫酸向样品中倾斜;而实验Ⅱ中应该让稀硫酸完全反应,所以引发反应时应该将锌粒向稀硫酸中倾斜;测定CO2体积时,由于CO2能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降低CO2的溶解度;而且测量气体体积时应该注意三点:先恢复至室温、再调节液面持平、然后平视读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