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四月份质量监测(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四月份质量监测(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四月份质量监测 第Ⅰ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 B. 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 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答案】D ‎【解析】A、NH4+是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因此NH4+数量小于0.1NA,故A错误;B、2.4gMg为0.1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2/24mol=0.2mol,因此转移电子数为为0.2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N2和O2都是气态分子,‎2.24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A,故C错误;D、H2+I22HI,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0.2mol,分子数为0.2NA,故D正确。‎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 =1×10-12的溶液中:K+、、、‎ C. 的溶液中:、、、‎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答案】B ‎【分析】离子之间能够大量共存是指离子之间既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也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 ‎【详解】A. 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不符合无色条件,且Fe3+、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 =1×10-12的溶液,呈碱性,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 C. Fe2+、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 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HCO3−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其实质的理解能力,题型不难,需要注意的是,溶液题设中的限定条件。如无色透明,则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3+、Fe2+、MnO4-、Cr2O72-、CrO42-等不符合题意;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如:常温下与Al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时,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如本题D项限定条件: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做题时只要多加留意,细心严谨,便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如:常温下水电离出来的 H+和 OH-浓度为1×10-10,小于1×10-7时,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如本题C项=1×10-12的溶液,说明溶液呈碱性。做题时只要多加留意,细心严谨,便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3.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 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 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 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详解】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选项A正确;‎ 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选项B正确;‎ 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选项B正确;‎ 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注意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解答时注意从勒沙特列原理的角度分析,易错点为选项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 ‎4.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 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答案】B ‎【详解】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 C.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 故选B。‎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解析】氨可作制冷剂,所以W是氮;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Y是钠;硫代硫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硫单质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X、Z分别是氧、硫。A.非金属性X强于W,所以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A正确;B.Y、X的简单离子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微粒,B正确;C.硫化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使石蕊试纸变蓝,C错误;D.S、O属于ⅥA,S、Na属于第三周期,D正确。答案选C。‎ ‎6.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 ‎ ‎② ‎ ‎③‎ ‎④ ‎ 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的 D. 反应的 ‎【答案】C ‎【分析】A.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CO2、H2; B.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CO2,转化为甲醇; C.由反应④可以知道,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 D.由盖斯定律可以知道,②×2+③×2+④得到。‎ ‎【详解】A.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CO2、H2,由反应可以知道,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CO2,转化为甲醇,则反应③也是 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由反应④可以知道,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反应反应的,故C错误; D. 由盖斯定律可以知道,②×2+③×2+④得到,则,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C。‎ ‎7.[2017新课标Ⅰ]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A.外加强大的电流可以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从而保护钢管柱,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通过外加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因此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D正确。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题-第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8.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 ‎(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 ‎(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2MnO4,MnO2和 (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 ‎③“电解法”和“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 。‎ ‎(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 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 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 mL,该样品的纯度为 ‎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答案】(1)扩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2MnO2+O2+4KOH2K2MnO4+2H2O;‎ ‎(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4) ① K2CO3;②MnO42--e-=MnO4-;③3:2;‎ ‎(5)95.62%。‎ ‎【解析】试题分析:(1) MnO2的状态是固体,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增大其反应接触面积的方法提高反应速率,故要将其粉碎成细小的颗粒;(2) 根据流程图可知,在“平炉”中MnO2、KOH、O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K2MnO4,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一种物质是H2O,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O2+4KOH2K2MnO4+2H2O ;(3)由于上述反应中氧气是气体,在“平炉”中加压,就可以使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增大,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增大压强,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4) 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K2C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及反应的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K2MnO4+ 2CO2= 2KMnO4+MnO2+K2CO3;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③根据“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 2H2O2KMnO4+2H2↑+2KOH 可知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CO2歧化法” 3K2MnO4+2CO2 = 2KMnO4+MnO2+K2CO3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2/3,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根据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关系式是:2 KMnO4~5H‎2C2O4。配制的溶液的浓度为:‎ ‎。则‎1.0800g样品中含KMnO4的物质的量为:n=KMnO4的质量为:m=" 0.006536mol" × ‎158g/mol =‎1.03269g。故其纯度为:×100%=95.62%。‎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 ‎9.[2017新课标Ⅲ]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样品中没有Fe3+ (2). 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 (3). 干燥管 (4). dabfce (5). (6). 偏小 (7). c、a (8).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9). 2FeSO4Fe2O3+SO2↑+SO3↑‎ ‎【解析】(1)样品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无Fe3+;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这说明有铁离子产生,即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铁离子遇KSCN溶液显红色;‎ ‎(2)①根据仪器构造可知B是干燥管;‎ ‎②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能氧化硫酸亚铁,所以加热前需要排尽装置中空气,利用氮气排出空气,为了使生成的水蒸气完全排除,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冷却,然后关闭K1和K2,最后称量,即正确的排序是dabfce;‎ ‎③样品的质量是(m2-m1)g,加热后剩余固体是硫酸亚铁,质量为(m3-m1)g,生成水的质量为(m2-m3)g,‎ FeSO4·xH2OFeSO4 + xH2O ‎152 18x ‎(m3-m1)g (m2-m3)g 则:,解得:x=;‎ 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在加热过程中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导致m3增加,因此x偏小;‎ ‎(3)①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说明有氧化铁生成,即分解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一定有SO2生成,这说明硫酸亚铁分解生成氧化铁、SO2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由于硝酸钡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性,能氧化SO2,所以应该用氯化钡,检验SO2‎ 用品红溶液,所以C、D的溶液依次为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D中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c、a;‎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硫酸亚铁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SO2和SO3,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 ‎10.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物质是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接近100%‎ ‎<50%‎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约10%‎ 约3%‎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铁 (2). NO3-+8e-+10H+=NH4++3H2O (3). 因为铁表面生成的FeO(OH)不导电,阻止电子转移 (4). Fe+2H+=Fe2++H2↑,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产生的Fe2+浓度大,促使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浓度小,从而造成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 ‎【分析】(1)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2)根据FeO(OH)不导电进行分析;‎ ‎(3)根据Fe2+的作用进行分析,Fe2+可以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而NO3-的去除率由铁的最终物质形态确定,从而判断Fe和pH的关系。‎ ‎【详解】(1)①由图可知,在脱除过程中形成原电池,Fe还原水体中NO3−,Fe作还原剂,失去电子,作负极,故答案为:铁;‎ ‎②由图可知,正极反应是NO3−得到电子生成NH4+,所以电极反应式是NO3-+8e-+10H+=NH4++3H2O,故答案为:NO3-+8e-+10H+=NH4++3H2O;‎ ‎(2)由图可知,当溶液pH=4.5时,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中FeO(OH)含量较多,形成一层膜,而FeO(OH)不导电,降低了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故答案为:因为铁表面生成的FeO(OH)不导电,阻止电子转移;‎ ‎(3)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发生反应Fe+2H+=Fe2++H2↑,产生Fe2+浓度大,促使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浓度小,从而造成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 ‎(二)选考题 ‎1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nm(填标号)。‎ A.404.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 ‎(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__。‎ ‎(5)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______位置,O处于______位置。‎ ‎【答案】(1). A (2). N (3). 球形 (4). 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 (5). V形 (6). sp3 (7). 0.315 (8). 12 (9). 体心 (10). 棱心 ‎【解析】(1)紫色波长400nm~435nm,因此选项A正确;(2)K位于第四周期IA族,电子占据最高能层是第四层,即N层,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子在s能级上,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K的原子半径大于Cr的半径,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因此K的熔点、沸点比Cr低;(3)I3+与OF2互为等电子体,OF2属于V型,因此I3+几何构型为V型,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4)根据晶胞结构,K与O间的最短距离是面对角线的一半,即为nm=0.315nm,根据晶胞的结构,距离K最近的O的个数为12个;(5)根据KIO3的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K处于体心,O处于棱心。‎ ‎12.[2017新课标Ⅱ]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2-丙醇(或异丙醇) (3). (4). 取代反应 (5). C18H31NO4 (6). 6 (7). (8). ‎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的分子式为C2H4O,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则A为环氧乙烷,其结构简式为;B的分子式为C3H8O,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则B为2-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A与B发生反应生成C;D的分子式为C7H8O2,其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1molD可与1mol NaOH或2mol Na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为;由E的分子式并结合G的分子结构可知,C与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 E为;由F的分子式并结合G的分子结构可知,E与发生取代反应,F为;F与2-丙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 ‎(1)的结构简式为.‎ ‎(2)的化学名称为丙醇.‎ ‎(3)与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生成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5)的分子式为.‎ ‎(6)是()的同分异构体,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L有酚羟基;的可与的反应,说明L有两个酚羟基和一个甲基。当两个酚羟基在苯环上邻位时,甲基的位置有2种;当二个酚羟基在苯环上间位时,甲基的位置有3种,当二个酚羟基在苯环上对位时,甲基的位置有1种,所以共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的结构简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有机物的性质、物质的反应类型、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结构简式的判断时,注意结合题目中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分子结构的变化之处,分析官能团的变化,结合反应条件分析反应类型,确定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要把题中限定的性质转化为结构信息,并根据其可能的排列方式找到所有同分异构体,防止漏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