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ww.ks5u.com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需要原子量:C:12 H:1 O:16 Cu:64 S:32 Cl:35.5 Na:2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下列有关实验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水银温度计打破以后,尽量收集,然后撒上硫粉处理残余的水银 B. 实验室中若煤油着火可以直接用水浇灭 C. 在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要停止加热,等液体冷却后再加沸石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银易挥发,有毒,汞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硫化汞,收集不起来的用硫粉盖上,故A正确;‎ B.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煤油会浮在水的上面,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故B错误;‎ C.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C正确;‎ D.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溶液体积无法确定,需要倒掉溶液,重新配制,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不能趁热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热溶液冲出容器发生意外事故。‎ ‎2.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 不同胶体溶液带不同的电荷 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 某微粒大小介于10—12~10—9 cm之间,所以它是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而氯化铁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因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故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12~10-9 c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m、cm与nm的单位换算。‎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白磷、水银都属于单质 B. 重过磷酸钙、盐酸、水煤气都属于纯净物 C. 氯化铵、碳酸、碳酸钙都属于强电解质 D. 木炭、硫、磷在氧气中燃烧都发出白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白磷、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A正确;‎ 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碳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P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S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无需再过滤了 B. 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实验中,弃去开始盛接在锥形瓶中的液体 C. 萃取分液操作用到分液漏斗 D. 蒸发食盐水所用的蒸发皿不需要垫石棉网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若滤液仍然浑浊,可以更换滤纸再次过滤,故A错误;‎ B.仪器内空气中的杂质会存在于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中,所以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故B正确;‎ C.萃取分液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故C正确;‎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D正确;‎ 故选A。‎ ‎5.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通入水中形成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 B. 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C. BaSO4不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弱,故BaSO4是弱电解质 D. 液态HCl不导电,但HCl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外加电流,故B错误;‎ C.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硫酸钡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导致硫酸钡溶液离子浓度较小,溶液导电能力较弱,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C错误;‎ D.在熔融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HCl为共价化合物,液态不导电,但在水中电离,HCl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电解质的强弱是按照能否完全电离判断的,硫酸钡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因此是强电解质。‎ ‎6.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A. 16g氧气中含有电子数目为16mol B. 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 C. 标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 D. 1mol/LNaOH溶液中含OH—物质的量为1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16g氧气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2×8×NA=8NA,故A错误;‎ 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故B错误; ‎ C、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C正确;‎ 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mol/LNaOH溶液中含OH-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7.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个集气瓶,一瓶充满H2、Cl2混合气体,另一瓶充满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瓶气体密度相同,则两瓶气体具有的电子数相同 B. 若两瓶气体若质量不相同,则两瓶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 C. 不论两瓶气体质量是否相等,两瓶气体中气体的原子数和分子数一定相同 D. 若两瓶质量相同,则盛有H2和Cl2瓶中,H2和Cl2分子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两瓶气体密度相同,说明气体的质量相同,则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和Cl原子,则两瓶气体具有的电子数相同,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则两瓶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则两瓶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 D.若两瓶气体的质量相同,则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和Cl原子,则盛有H2和Cl2瓶中,H2和Cl2分子数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相同铜原子数的Cu2S和CuO的质量相等 B. 2g氢气所含质子数目为NA C. lmol氨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 22.4LCH4所含电子数目为l0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有相同铜原子数的Cu2S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两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1,故两者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 B、氢气由氢原子构成,故2g氢气中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n==2mol,而1mol氢原子中含1mol质子,则2mol氢原子中含2mol质子即2NA个,故B错误;‎ C、氨气为4原子分子,故1mol氨气中含4mol原子即4NA个,故C错误;‎ D、甲烷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不能计算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所含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A。‎ ‎9.同温同压下,体积为VL两容器分别充满了CO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含有气体分子数目相同 B. 两容器气体密度之比为:7:11‎ C. 两容器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 D. 两容器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ρ=、m=nM及分子构成计算判断。‎ ‎【详解】A.根据N=nNA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与分子数成正比,物质的量相等则其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 B.根据ρ=知,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两个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所以密度之比为,故B正确;‎ C.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故C正确;‎ D.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不能用22.4L/mol计算,故D错误;‎ 故选D。‎ ‎10.有关O2与CO2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O2的摩尔质量为32g B. 1molCO2中含有1molC和1molO2‎ C. 质量相同的O2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8‎ D. 质量相同的O2与CO2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O2的摩尔质量为32g /mol,故A错误;‎ B.1molCO2有1molC和2molO,没有氧气,故B错误;‎ C.设二者的质量都是mg,则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物质的量之比为mol∶mol=11∶8,故C正确;‎ D.质量相同的O2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则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故D错误;‎ 故选C。‎ ‎11.实验室里需用500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有关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8.0 g硫酸铜固体,加入500 mL水 B. 配制好的硫酸铜溶液应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C. 滴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 D. 定容摇匀后,发现配制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8.0 g硫酸铜固体物质的量为=0.05mol,加入500 mL水,溶液体积大于500mL,溶液浓度小于0.1 mol/L,故A错误;‎ B.液体用细口瓶盛放,并在试剂瓶贴标签,故B正确;‎ C.滴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依据c=,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摇匀后,发现配制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现象,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依据c=,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要注意c=中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 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在水槽中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拿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D. 若将硫酸铜溶液制成胆矾(CuSO4·5H2O),其操作为加热蒸发,等有大量晶体析出即可停止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饱和氯化铁水解可制备胶体,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得到Fe(OH)3胶体,故A正确;‎ B.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应该用四氯化碳或苯,故B错误;‎ C.集气瓶收集满氢气后,在水面以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移出水面,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桌面,故C错误;‎ D.加热会使晶体失去结晶水,应利用冷却结晶法,故D错误;‎ 故选A。‎ ‎1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通入CO2气体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SO42—、CO32— B. Ca2+、NO3—、Cl—‎ C Ba2+、OH-、I- D. NH4+、OH—、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通入CO2后与CO3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在溶液中通入CO2后,因盐酸的酸性、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通入的CO2与Ca2+不能形成沉淀,即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通入二氧化碳后,Ca2+、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通入CO2后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H4+、HCO3-与OH-能够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B.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显酸性: Ba2++OH-+H++SO42-=BaSO4↓+H2O C.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OH-+H++SO42-=BaSO4↓+H2O D.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2H+= Ca2++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O32-+H2O,故A正确;‎ B.混合后显酸性说明NaHSO4溶液过量,少量的氢氧化钡要符合组成之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错误;‎ C.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反应后溶液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满足“Ba2++2OH-”。‎ ‎15.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 某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 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碳酸银等;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C.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D.无色气体可能为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详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碳酸银等,应先加硝酸酸化排除干扰离子,再加硝酸银检验氯离子,选项A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应先加盐酸酸化排除干扰离子,再加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离子,选项B错误;C ‎.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则生产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选项C正确;D.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离子检验的考查,涉及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注意检验中排除干扰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16.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的c(OH-)=0.01 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 0.01 mol/L B. 0.017 mol/L C. 0.05 mol/L D. 0.50 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溶液浓度为cmol/L,NaOH溶液、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L、2L,二者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c(OH-)=0.01mol/L,则:3L×cmol/L-2L×cmol/L=5L×0.01mol/L,解得c=0.05故选C。‎ ‎1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2OH―+CO32―+4H+=CO2↑+3H2O 正确;H+先与OH—反应后,再与CO32—直接生成CO2‎ B 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 Ba2++SO2+H2O=BaSO3↓+2H+‎ 正确;BaSO3沉淀 C 用醋酸溶液除水垢: CaCO3+2H+=Ca2++H2O+CO2↑‎ 正确:CaCO3为不溶物 D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2HCO3—+4OH-= Mg(OH)2 ↓ +2 CO32-+2 H2O 正确;Mg(OH)2比MgCO3更难溶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则加入盐酸,先发生反应:2OH-+2H+→2H2O,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HCO3-+H+→CO2‎ ‎↑+H2O,评价错误,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 C.用醋酸溶液除水垢,醋酸为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C错误; ‎ D.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Mg(OH)2比MgCO3更难溶,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离子方程式和评价都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8.V mL密度为ρ g·mL-1的某溶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 B. c= C. w%=% D. c=‎ ‎【答案】B ‎【解析】‎ ‎【详解】A.m=m(溶液)×W%=ρV×w%g=g,故A错误;‎ B.c===mol/L,故B正确;‎ C.w%=×100%=×100%=,故C错误;‎ D.c===,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D, c=中V的单位为“L”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二、填空题:‎ ‎19.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下:‎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约1.18 g·mL-1‎ HCl的质量分数:36.5%‎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 mol·L-1。‎ ‎(2)取该盐酸50 mL加水稀释到5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HCl)= ___mol·L-1。‎ ‎(3)取稀释后盐酸溶液100mL,该溶液中所含的氯离子的个数为:N(Cl—)=___NA ‎(4)取稀释后的适量盐酸与足量的锌粒作用,生成0.25 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___L。‎ ‎【答案】 (1). 11.8 (2). 1.18 (3). 0.118 (4). 5.6‎ ‎【解析】‎ ‎【分析】‎ ‎(1)依据c=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依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稀释后盐酸浓度;‎ ‎(3)依据n=cV和N=n NA计算;‎ ‎(4)依据V=nVm计算。‎ ‎【详解】(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1.8mol/L,故答案为:11.8;‎ ‎(2)设稀释后盐酸浓度为c,则依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11.8mol/L×50mL=500mL×c,解得c=1.18mol/L,故答案为:1.18;‎ ‎(3)稀释后100mL盐酸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L×1.18mol/L=0.118mol,数目为0.118 NA,故答案为:0.118;‎ ‎(4)0.2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25mol×22.4L/mol=5.6L,故答案为:5.6。‎ ‎20.分离下列几组混合物,将合适的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升华 C.蒸馏 D.结晶 E.分液 ‎(1)分离碘单质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_。‎ ‎(2)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__________。‎ ‎(3)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 ‎【答案】 (1). B (2). E (3). D (4). C ‎【解析】‎ ‎【分析】‎ ‎(1)加热时碘易升华;‎ ‎(2)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 ‎(3)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 ‎(4)四氯化碳与甲苯混溶,二者沸点不同;‎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的方法分离碘单质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故答案为:B;‎ ‎(2)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E;   ‎ ‎(3)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但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 ‎(4)四氯化碳与甲苯混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C。‎ ‎21.(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 ‎②KHSO4: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③HNO3与醋酸钠(CH3COONa):____________;‎ ‎④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 ‎【答案】 (1). Ba(OH)2=Ba+2OH (2). KHSO4=K+H+SO4 (3). H+CH3COO=CH3COOH (4). CO3+ Ca=CaCO3↓‎ ‎【解析】‎ ‎【分析】‎ ‎(1)①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②硫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2)①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钠和醋酸;②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①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 ‎②硫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HSO4=K++H++SO42-,故答案为:KHSO4=K++H++SO42-;‎ ‎(2)③HNO3与醋酸钠(CH3COONa),离子方程式:H++CH3COO-=CH3COOH,故答案为:H++CH3COO-=CH3COOH;‎ ‎④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CO32-+Ca2+=CaCO3↓,故答案为:CO32-+Ca2+=CaCO3↓。‎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1)②,要注意硫酸氢钾与碳酸氢钾的电离方程式的区别。‎ ‎22.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45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倒转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1). 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 500 mL容量瓶 (3). 27.4 (4). 20.0 (5). 查漏 (6). ④⑤‎ ‎【解析】‎ ‎【分析】‎ ‎(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排序,并选择合适的仪器;‎ ‎(2)托盘天平使用原则: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依据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 ‎(3)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先需检查是否漏水;‎ ‎(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配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固体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还有: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500mL容量瓶;‎ ‎(2)图中称量方式是左码右物,所称物品质量为砝码-游码,根据图像,砝码20、10共30g,游码2.6g,所以烧杯质量为10+20-2.6=27.4g;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450mL,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1.0mol•L-1×0.5L×40g/mol=20.0g,故答案为:27.4;20.0;‎ ‎(3)容量瓶口部有塞子,使用之前应先需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查漏;‎ ‎(4)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①错误;‎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②错误;‎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无影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故③错误;‎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④正确;‎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⑤正确;‎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⑥错误;‎ 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有④⑤,故答案为:④⑤。‎ ‎23.取1.43g Na2CO3·xH2O 溶于水配成1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mL,并收集到112mL CO2(标况)。‎ 求(1)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2)Na2CO3·xH2O 的摩尔质量__________;‎ ‎(3)x值_________。‎ ‎【答案】 (1). 5mol/L (2). 286 g /mol (3). 10‎ ‎【解析】‎ ‎【详解】(1)CO2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则 Na2CO3 + 2HCl= 2NaCl+H2O+CO2↑‎ ‎1mol 2mol 1mol n(Na2CO3) n(HCl) 0.005mol 解得n(Na2CO3)=0.005mol n(HCl)=0.01mol 所以盐酸的浓度是0.01mol÷0.002L=5.0mol/L;‎ ‎(2)Na2CO3·xH2O的摩尔质量是1.43g÷0.005mol=286g/mol;‎ ‎(3)根据(2)可知,Na2CO3·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则106+18x=286,解得x=10。‎ ‎【点睛】根据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关键是准确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